美章网 资料文库 期刊专利网支撑技术创新探讨范文

期刊专利网支撑技术创新探讨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期刊专利网支撑技术创新探讨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期刊专利网支撑技术创新探讨

1期刊被专利共同引用现象分析

随着时间的推移,期刊被专利共同引用而形成的共被引结构越来越明显,根据期刊之间的距离或相似性,必然能发现对该技术领域产生重要影响的科学期刊,从而探测出该技术创新背后重要的基础学科知识。本文研究思路是:采集D01F领域的专利数据,抽取专利所引期刊信息,基于共被引与社会网络结构原理,按时间线构建期刊—专利引用网。采用Concor聚类模型,分析整体网内部凝聚子群的聚类现象及其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探索技术创新底层的重要基础知识,并概括基于期刊所表征的基础知识对技术创新的贡献特征。

2期刊—专利引用网的构建原理

因为本文施引主体是专利,为了与通常所表述的期刊共被引网有所区别,提出了期刊—专利引用网专有名词,即指期刊被专利共同引用而形成的共被引网络。期刊是网络的基本构成单元,专利引用行为是实现网络建构的基础,基于专利引用与期刊被引用关系形成网络。期刊—专利引用网的构建思想,在专利—论文—期刊三元对应关系上,通过论文中间桥梁关系得以构建。专利α所引用的5篇论文来自于4种期刊,专利β所引用的4篇论文来自于3种期刊,专利γ所引用的1篇论文来自于1种期刊。期刊A、B、C、D同被专利α引用,彼此两两连接;学术期刊D、E、F同被专利β引用,彼此两两连线;学术期刊G没有同被引现象,则无连线。面对庞大的数据,通常借助社会网络工具构建图谱,根据社会网络分析原理研究图谱。本次研究则是将期刊被专利共同引用而形成的隐形网络通过社会网络分析工具描绘出可视化的期刊—专利引用网图谱,进而对生动、可见的网络进行有效性分析。

3期刊—专利引用网整体网建构

3.1样本数据采集与统计

本文选取美国专利商标局数据库中学科交叉性良好的D01F领域为数据源。充足的科学论文引用量,有效的著录项及严格的审查机制为数据质量提供了有效保障[6]。进入数据库高级检索主页,输入检索式ISD/1/1/1996->12/31/2011AND(ICL/D01F$ORICL/D01F0$)进行检索,通过Java程序进行数据批量采集。因专利引用的非专利参考文献(专利引用的除了在先专利以外的所有参考文献)类型众多,包括科学论文、图书著作、会议论文、硕博论文、档案资料等,且没有规范著录格式,所以期刊数据处理是本次研究的难点部分。本次共采集到3084件专利,其中引用了非专利参考文献的专利有1734条,占专利总量56%,引用了科学论文的专利有1182条,占专利总量38%。非专利参考文献有15937条,其中科学论文12276条,占非专利参考文献量77.03%;会议论文1356篇,占非专利参考文献量8.51%;图书547册,占非专利参考文献量3.43%,其他类型文献1758篇,占非专利参考文献量11.03%。较高的科学引文占比说明D01F领域对基础科研知识的需求明显,基础研究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关联程度比较高。经有效统计,被引期刊共430种,其中SCI期刊298种,占比为69.3%。高占比的SCI期刊说明发明人更倾向于引用具有国际权威与影响力的文章。表1给出了被引频次≥60的期刊信息,其中SCI期刊28种,非SCI期刊2种。高被引期刊直接体现出基础研究成果对专利技术“创造性毁灭”的原始动力。

3.2期刊—专利引用网整体网分析

首先,基于期刊被引频次表构造出期刊因专利共同引用而形成的矩阵表,矩阵表描述的是所有期刊之间两两共同被专利引用的频次。然后,输入矩阵表到社会网络分析软件UCINET中,经可视化分析软件描绘出期刊—专利引用网图谱。是整个时间段中所有期刊因专利引用而成的共被引图。宏观上看,该图谱凝聚度较高,孤立点较少,不存在完全独立的小团体。这说明专利引用期刊范围较广且较均匀,没有因狭隘小范围引用而形成封闭小世界。然而,仅基于该宏观图谱无法了解期刊被引具体情况,并且也无法观察到专利对期刊引用的动态变化情况。同时,我们不能判断哪些期刊是该技术领域的重点基础知识,也不能判断哪些期刊对该领域具有持久的科学贡献。基于上述情况,本文将数据划分1996—1999年、1996—2003年、1996—2007年、1996—2011年4个时间段,基于时间线的拉伸,动态性观察期刊被引情况,探索技术创新对基础学科知识的需求动向。同时,通过块模型研究方法深入图谱内部,探析期刊—专利引用网具体的凝集子群结构特征,描述基础学科知识对技术创新的支撑力度。

4期刊—专利引用网内部凝聚子群分析

4.11996—1999年期刊—专利引用网子群分析

该时间段的矩阵表经Concor迭代后获得了8个块结构,也就是8个相对集中的凝聚子群。但其中仅子群1、2、4、7具有显著的内部或外部关联。也就是说,子群1、2、4、7所包含的期刊是该时间段中支撑技术创新的重要知识力量,其他子群则无明显的表现。4个子群所包括的期刊对D01F技术领域的创新与变革提供了重要基础研究知识。按子群密度排序,子群1>子群4>子群2>子群7。子群1密度最大,且子群内部的期刊平均被引频次最高,相对来说专利1996—1999年期刊聚类子群2图51996—1999年期刊聚类子群41996—1999年期刊聚类子群7更倾向于引用子群1中的期刊。可以说,子群1所包含的期刊是该段时间内D01F领域最重要的基础知识来源。

4.21996—2003年期刊—专利引用网子群分析

该时间段的矩阵表经Concor迭代后,也获得了8个块结构,也就是8个相对集中的凝聚子群。但其中仅子群1、2、5、8具有显著的内部或外部关联。也就是说,子群1、2、5、8所包含的期刊为该时间段的技术创新贡献了重要的基础知识,其他子群则无明显的表现。子群1、2、5、8是1996—2003年时间段中为D01F领域贡献基础知识力量较多的凝集子群。按子群密度排序,子群2>子群1>子群8>子群5。子群2密度最大,且子群内部的期刊平均被引频次最高,相对来说专利更倾向于引用子群2中的期刊。可以说,子群2所包含的期刊是该段时间内最重要的基础知识来源。

4.31996—2007年期刊—专利引用网子群分析

该时间段分析结果也获得了8个相对集中的凝聚子群。但其中仅子群1、4、6具有显著的内部或外部关联。也就是说,子群1、4、6所包括的期刊是该时间段中技术创新重要的理论来源,其他子群则无明显的表现。子群1、4、6是该时间段中为D01F领域贡献科学力量较多的凝集子群。按子群密度排序,群1>子群6>子群4。子群1密度最大,且子群内部的期刊平均被引频次最高,相对来说专利更倾向于引用子群1中的学术期刊。可以说,子群1所包含的科学期刊是该段时间内最重要的基础知识来源。

4.41996—2011年期刊—专利引用网子群分析

该时间段分析结果也获得了8个相对集中的凝聚了群。但其中仅子群1、4、6具有显著的内部或外部关联。也就是说,子群1、4、6所包含的期刊是整个16年中支撑技术创新的重要基础研究,其他子群则无明显的表现。该时间段中表现突出的子群是1、4、6,按子群密度排序子群1>子群6>子群4。子群1密度最大,且子群内部的期刊平均被引频次最高,相对来说专利更倾向于引用子群1中的期刊。可以说,子群1的期刊是整个时间段中技术创新最重要的基础知识来源。

5小结

1)纵向时间窗上期刊子群内部关联逐渐增强,外部关联逐渐减弱。1996—1999年时间段中,子群1与子群4、子群2与子群7联系密切;1996—2003年时间段中,子群1与子群2、子群2与子群8联系密切,子群规模与密度有所增加;1996—2007年时间段中子群1与子群6联系密切,子群规模与密度也有所增加;1996—2011年时间段中3个子群之间已不存在密切关联,子群规模与密度显著增大。这说明期刊子群在不断交融、扩充、重组,子群数量相对减少,子群之间的关联逐渐削弱,而子群内部交流不断增强。子群内期刊研究主题相近,关联性较大;子群之间的期刊研究主题相关性则较弱,也就是说期刊聚类的方向与主题将越来越明显。这种趋势表明各个子群越来越倾向于进行内部交流,子群之间的边界越来越清晰。对于期刊—专利引用网而言,或许表示专利引用期刊的现象将逐渐出现明显的分区现象,子群之间较清晰的边缘将逐渐成为专利引用基础知识的主题边界。子群的动态变化说明支撑技术创新的基础知识显现出越来越明显的主题分区与方向分化,且每支方向上的基础知识在不断沉淀。

2)发现支撑技术创新的主要基础知识,且基础知识呈学科主题集中性与动态累积性。通过Concor聚类发现了1996—1999年、1996—2003年、1996—2007年、1996—2011年4个时间段中主要的基础知识源,即1996—1999年时间段中的子群1、2、4、7,1996—2003年时间段中的子群1、2、5、8,1996—2007年时间段中的子群1、4、6,1996—2011年时间段中的子群1、4、6。这些子群所包含的期刊为各个时间段中技术创新提供了相对重要的基础知识。从时间轴和子群所包含的具体期刊可知,1996—1999年时间段中的子群1第一次被丰富形成了1996—2003年时间段中的子群2,该子群继续被丰富形成了1996—2007年时间段中的子群1,该子群继续被丰富形成了1996—2011年时间段中的子群1。子群的动态增长强有力地表现出显著的学科主题集中性与动态知识积累性。根据基础知识主题分布,可归纳出技术创新背后主要学科类别重点包括综合性交叉学科、高分子科学、高分子材料学、高分子化学、应用物理学、应用化学、高分子物理学、数理科学、工程材料学、半导体材料学、碳纤维、无极非金属材料学、纳米科学与纳米技术、原子与分子学等。

作者:张玲玲李睿李婧单位:成都师范学院图书馆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上海理工大学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