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高含硫集气管线腐蚀监控技术探讨范文

高含硫集气管线腐蚀监控技术探讨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高含硫集气管线腐蚀监控技术探讨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高含硫集气管线腐蚀监控技术探讨

摘要:针对高含硫集气管线输送特点,采用无损氢通量监测技术,研究了缓蚀剂涂覆预膜技术在高含硫集气管线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缓蚀剂涂覆预膜技术能明显控制高含硫集气管线腐蚀,涂覆后缓蚀剂在管线各个方向分布均匀,涂覆预膜有效保护周期约为58天。

关键词:高含硫气田;缓蚀剂;管线;腐蚀

监测高含硫气田硫化氢的强腐蚀性威胁着气田的正常开发与生产,严重时甚至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安全事故[1-2]。国内外为了控制硫化氢腐蚀,多采用添加缓蚀剂的方式进行腐蚀控制。但由于集气管线较长(超过10km),传统泵注工艺容易造成管线末段缓蚀剂吸附不均衡,可能引起局部腐蚀。针对这种情况,研究了缓蚀剂涂覆预膜技术在高含硫集气管线上的应用效果,对高含硫集气管线的腐蚀控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1缓蚀剂涂覆预膜现场试验

1.1试验管线概况

试验管线为一条含H2S/CO2集气管线。

1.2室内缓蚀剂筛选

参照JB/T7901-2001《金属材料实验室均匀腐蚀全浸试验方法》、SY/T5273-2014《油田采出水处理用缓蚀剂性能指标及评价方法》进行室内缓蚀剂筛选评价,考察缓蚀剂的防腐性能、乳化性能、配伍性能。要求在现场工况中,缓蚀率大于90%、不发生乳化、无沉淀、配伍性能良好,缓蚀剂膜具有良好的适应性。

1.3现场试验

1.3.1缓蚀剂

涂覆预膜缓蚀剂采用双球定量注入预膜[3-4],定量注入是通过在主管发送端已建成的缓蚀剂储存段注入预膜所需的缓蚀剂,由两只高密度定量注入球夹载缓蚀剂以天然气为动力推动缓蚀剂均匀通过管道,该注入技术在第二只高密度定量注入球上设有旁路的喷射孔使定量注入的缓蚀剂发生湍流,在缓蚀剂均匀通过管道时实现有效优化预膜。

1.3.2腐蚀监测

为了监测缓蚀剂在管线内部各个方向的涂覆效果,应选择能够实现管线全周向监测的腐蚀监测方法。目前,国内外全周相腐蚀监测方法主要包括FSM和无损氢探针技术[6-8],两种方法的优缺点见表2。结合现场高含H2S情况,并考虑成本,采用无损氢探针技术对现场预膜效果进行评估。无损氢探针设备型号为Hydrosteel6000(见图2),该便携式检测仪适用于腐蚀风险点查找和缓蚀剂效果跟踪。氢探针技术最大的优点是非介入性测量,其原理是通过测量渗透到氢探针中的氢分子量计算氢渗透率。在典型的腐蚀环境下,管道的腐蚀越严重,腐蚀介质渗透进入管道外壁的氢含量就越多,即氢通量越大。

2结果及数据分析

2.1缓蚀剂筛选评价

将可用于高酸性气田集输系统的缓蚀剂在5%(w)NaCl盐水中进行防腐性能评价。

2.2氢通量监测

图5为缓蚀剂涂覆预膜前后管线12点钟、3点钟、6点钟方向3个部位的氢通量监测结果。分析可知,集气管线缓释剂涂覆预膜后,管道上部、中部、下部氢通量监测值明显减小,从6~7pL/(cm2•s)降低到0~1pL/(cm2•s),说明缓蚀剂在管线末端各个方向涂覆均匀,腐蚀得到抑制。随着时间的延长,管线中缓蚀剂浓度逐渐降低,氢通量逐渐上升恢复至涂覆预膜前的数值,涂覆预膜有效保护周期约为58天。

3结论

(1)现场监测结果表明,缓蚀剂涂覆预膜技术能明显控制高含硫集气管线腐蚀,涂覆后缓蚀剂在管线各个方向分布均匀。(2)所采用的无损氢探针技术能够实现集气管线全周向腐蚀控制。(3)在试验管线上,缓蚀剂A涂覆预膜有效保护周期约为58天。

参考文献

[1]黄雪松,陈长风,郑树启,等.高含硫气田集输管材耐腐蚀评价[J].油气田地面工程,2011,30(5):27-28.

[2]何生厚.普光高含H2S、CO2气田开发技术难题及对策[J].天然气工业,2008,28(4):82-85.

[3]袁曦,胡超,谷坛,等.氢监测技术在含硫输气管线上的应用[J].石油与天然气化工,2015,44(1):67-69.

[4]胡永碧,谷坛.高含硫气田腐蚀特征及腐蚀控制技术[J].天然气工业,2012,32(12):92-96.

[5]中国石油集团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西南分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田公司.高含硫化氢气田集输管道系统内腐蚀控制要求:SY/T0611-2008[S],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8.

[6]张强,陈文,杨梦薇,等.高酸性气田腐蚀监测技术研究[J].石油与天然气化工,2012,41(1):62-65.

[7]商剑峰,李坛,刘元直,等.高含硫天然气净化厂管线腐蚀监测方法的优选与应用———以普光气田为例[J].天然气工业,2014,34(1):134-138.

[8]刘向录.油气管道氢通量腐蚀监测方法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4:1-3.

作者:邓希1,2;廖柯熹1;汪枫2;李珊2;蔡德强3 单位:西南石油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1,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天然气研究院2,3.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蜀南气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