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虚拟现实电影的艺术特征及美学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2016年被称为“VR元年”,有关虚拟现实技术的探讨与实践着实狂热,同时电影行业也掀起了发展虚拟现实技术的浪潮,似乎一场新的技术革命已经到来。虚拟现实电影建构了一套新的具有互动性、融入性、想象与创造的视听接收系统,改变了观众的观看方式,同时也解放了影视作品的控制权,突破了疆域化的视觉限制,产生了别样的美学效果,电影美学观念也开始从观看转变为参与体验。
关键词:虚拟现实电影;融入性;体验性
从1980年电影的诞生到现在数字科技的突飞猛进,电影技术不断地被新科技替代更新,虚拟现实技术是这两年来被视为颠覆传统影视制作最具动力的新技术之一。虚拟现实(Virtual…Reality,简称“VR”)由美国VPL公司创建人拉尼尔在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也称“灵境技术”或“人工环境”,集成了计算机图形技术、计算机仿真技术、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最新发展成果,是一种由计算机生成的高技术模拟系统。这种虚拟的环境是通过计算机图形构成的三维数字模型,并编制到计算机中去生成一个以视觉感受为主,包括听觉、触觉的综合可感知的人工环境,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1]虚拟现实电影的出现给传统电影生态带来了颠覆性的影响,一种虚拟沉溺、体验参与式的影像世界逐渐发展起来。2009年,由20世纪福克斯公司生产的3D《阿凡达》,极具冲击力和带入感的电影体验让全球观众体验到了3D电影的美感,3D电影随之成为大片放映的主要方式。而经过短暂的几年,2016年初全球的VR电影达40多部,其中《星球大战》《复仇者联盟2》《火星救援》等,这些颇具票房影响力的好莱坞大片也推出了VR电影版本。安德烈•巴赞曾在《“完整电影”的神话》一文中详细论述了“完整电影”的概念。他认为,“电影这个概念与完整无缺地再现现实是等同的,他们所想象的就是再现一个声音、色彩、立体感等一应俱全的外部世界的幻景”。[2]虚拟现实电影让观众以主观视角置身于故事场景中,随着科技的不断突破与进步,甚至嗅觉、触觉、味觉未来都可以在观影过程中同步呈现。
1虚拟与真实的互动——虚拟影像的特征
数字时代的科技革命改变了艺术的创作模式,科技的媒体特性随之带来的是艺术的普及型,电影艺术经过百年的发展,正在利用科技带来身临其境的感官体验,而观众也逐渐由被动观看发展为主动参与。虚拟现实电影构造的真实世界中,观众由观看电影转变为体验参与,改变了作品的影像与意义,呈现出不同的媒介特性。
1.1建构互动
巴尔特认为:“观众和艺术作品还存在‘可书写’的关系,即‘接受者可以根据艺术作品提供的信息自由地选择,而且可以自由的改写和重写’。”[3]创作者一直在努力寻求路径,希望作品能够与观众互动。德国导演汤姆•提克威的实验电影《罗拉快跑》中,三次奔跑产生了三种不同的结果,这部经典的回环往复模式的电影,虽然不是直接让影片与观众互动,但是影片在结构上的多重结局的设计,一定程度上是希望能够与观众互动,让观众对其中一个结局产生认可。而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高新技术的使用,虚拟现实电影让观众的参与程度更为深入,比如在枪击的场景中,影片角色如果对准了观众,出于心理反应,观众会下意识地躲避。观众在观影过程中得到了解放,缩小了观众与电影之间的距离,打破了传统固定式的观影模式以及观众是导演意志的接收者这一角色。未来虚拟现实影片将不只是在拍摄与放映方面区别于传统,在故事情节上也将打破固有套路。影片的故事发展中将会设置更多的情节走向,将会与观众进行全程互动和深度参与。通过头戴式虚拟显示设备,观众可以360°观看影片,画面的选取不再局限于导演视角,甚至可以通过深度参与改变影片内容,体验将会更加个性化。
1.2融入性
虚拟现实电影在观看的过程中产生涉入感,它超越了参与行为本身,并且通过行为达到参与互动的喜悦感。基于契约精神,传统的观影过程中观众只可以在自己的位置上活动,而虚拟现实电影能够通过头戴式设备让观众融入场景中,观众不仅可以坐着,还可以站着或者奔跑跳跃,与影片的故事情节产生互动。随着拟像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互动式设计的不断改进,未来的虚拟现实影像中,通过设立虚拟本人,直接置于故事之中,观众将作为故事的参与者参与到故事发展的情境之中。逼真的画面、音效以及触觉的反馈会使观众产生生理错觉,无法区分真实与虚拟,实现视觉、听觉以及触觉的感官刺激。比如《消失的海岸线》这款游戏中,场景的再现极其逼真,画面精致,使用者沉溺于场景之中,穿梭在虚拟与现实之间,通过头戴式设备,使用者产生的晃动都摆脱不了场景,无法区分虚拟与真实,在场景中的人被发现,被追逐。震撼的效果让使用者与游戏融为一体。未来,虚拟现实技术将更符合人体学设计,更符合人类直觉操作与经验,以全面融入的方式贴近人的思维模式并与观众互动。
1.3想象与创造
想象力是精神层面的心智运作,想象力的高低、快慢、深浅都会影响互动的品质。虚拟现实电影审美意象的产生,也是由创作者想象力创作出来的。审美与想象是人类特殊的心灵感受之一,是影响审美判断力的最主要的因素。因为虚拟现实技术具有娱乐性及创造力,能够产生介入传统观影、技术或心理学的新的审美机制,不断带来更猎奇与更具冲击性的故事情节与画面。虚拟现实电影本身就由文化、美学、人文思想建构而成,透过科学的技术发展而产生的创新艺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在形式上就已经具备创造力,科学具备理性、机械、精准的特性,虚拟现实技术则将作为感性艺术融入电影之中。随着高科技不断推陈出新,虚拟现实电影将会不断演变,提供新的感官感受,颠覆以往人们对于电影的认知,造就无限想象的艺术形式。
2影视美学的转变——从观看到参与
虚拟现实电影具有非理性的趣味美学,其中的互动性颠覆了以往的静态观影,梦幻般的场域使人忘情投入,犹如身临其境,让观众达到身心合一的感受。二维影像是有距离的观看,虚拟现实电影让观众扮演了参与者的角色。
2.1控制权的解放
虚拟现实电影使人们在互动中认识事物,电影的控制权得以解放。在全景式、立体逼真的影像画面冲击下,虚拟现实电影不再是听觉与视觉的混合,而是一种触觉行动的延展。在虚拟现实电影中,一种新的互动式的关系和沉溺式的观影体验被引入其中,在头盔中开创了一个逼近真实的世界,打破了传统观影的距离感。与传统荧幕电影不同,虚拟现实影片是开放式空间,未来观众可以选择不同的观看方式以及影片中的情节,观众视角不再受到局限,他们可以参与到影片的故事发展中去,电影的控制权开始解放。虚拟现实电影360°影像画面没有明确的指向意义,可依据观众的个人兴趣进行选择,未来的电影故事情节的设置也将在吸引观众注意力上下功夫,否则处于自我控制状态的观众很难将注意力投入影片故事中去。所以,虚拟现实电影的美学风格的革命性意义在于,它使观众能够参与到叙事中去,体验到一个趋于真实的世界,观众的观影控制权得到解放。
2.2去疆域化的空间
虚拟现实电影能够营造置于场景中的空间特性。头戴式虚拟现实设备,不会将观众的视角局限在影片之中,而是通过内在感应技术,能够随着观众的动作作出相应的画面调整。所以,观众做任何动作都会进行相应的画面调整,观众视线不受画面的限制,观众在认知上会产生置于场景中的错觉。虚拟现实电影突破了人与影像之间的第三空间,在360°场景中,观众的视域得到了延伸,一个趋于真实的无疆域的影像画面呈现在观众眼前,虚构了一个真实世界,实现了自然与科技的完美结合,使过去传统影片中的界限被打破。在无疆域的影像画面里,观众参与其中,不再是与影片处于分离状态,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全新的互为延伸的荧屏画面,观众将体验到亦真亦假的影像感觉。所以,虚拟现实电影打破了空间的局限性,观众可以从现实空间跳到虚拟空间,参与影片叙事,沉溺其中进行互动。
2.3体验性的玩与乐的概念
虚拟现实电影打破了传统电影仅仅局限在视听上的直观体验,它可以作为一种游戏的媒介,让观众与剧情产生身心互动,从而带来新的发现或者出其不意的回馈。因此,透过玩乐产生愉悦成为虚拟现实电影功能的一部分。虚拟现实电影能够产生趣味性、娱乐性,同时能够引发观众的内在动机,而内在动机的高低会影响观众的专注度、正面的情绪以及满足感。在虚拟现实电影中观众的情绪会得到释放,比如合伙帮影片中的警察抓到坏人,看见故事里气愤的场面甚至会去理论一番。当然,这些互动性的场景在体验性的影片中可以出现,能够带来参与的趣味,但放到院线大电影中势必会破坏故事性,值得考量。总之,虚拟现实技术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体验性快感。在人类漫长的文明史上,任何文明的建构都离不开工具。早期电影只是在通过想象使我们的神经系统的感知得到延伸,“相应的媒介的确都揭示出了某种两分的界限,一端是主体而另一端是对象,然而其中的分界却是游移不定的”。[4]随着虚拟现实电影技术的不断成熟,终将实现以体验代替观看。电影的娱乐性在一定程度上扩展开来,这种体验参与的模拟情景让观者产生了意识上的幻觉,达到了影片对观众的心理影响。
3结语
虚拟现实电影以完全有别于传统的观影体验而受到热捧。首先,虚拟现实电影以其精巧的故事情节设置增强互动,以风格化的镜头吸引观众,以沉溺式、全景式的画面引导观众的视觉体验。其次,从“媒介即讯息”的角度来看,虚拟现实电影让观众体验到360°逼真世界的信息理解与接受,奇观化叙事与视听呈现的配合成为虚拟现实电影制造的常态,观众与电影的距离感消失。虚拟现实科技的介入逐渐改变了电影艺术的发展。电影美学观念也开始从观看转变为体验。未来,虚拟现实影片能否成为主流还有很多障碍需要克服。当然,虚拟现实技术并非玩过之后宣告结束的玩具或搬弄科技的艺匠之作,在传达的内容上还是必须回归文化层面,注重在创作巧思上下功夫。虚拟现实电影只有整合了专业的人才、雄厚的财力、技术研发等方面才能不断发展,盲目地借助技术,一味抢占先机,玩噱头对其发展是无意义的。
作者:甘立海 单位:广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