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岩井俊二的青春片探究范文

岩井俊二的青春片探究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岩井俊二的青春片探究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岩井俊二的青春片探究

[摘要]

青春电影的主旨往往围绕着“残酷”展开,在影片中大肆展露青春所独有的痛苦和对生活的无奈、对于梦想的无助以及对于爱情的追寻。在对青春片的研究中,一部分延伸到对社会的观察与思考,一部分则延伸到对主创的总结。岩井俊二的电影创作受到了20世纪90年代“日本电影运动”的影响,在影像表现上比较新颖独特,赋予其中的感情极其细腻丰富,唯美与残酷达到了极致。文章从主题、形式与风格两方面,分析岩井俊二青春片的审美特征。

[关键词]

岩井俊二;青春片;主题;形式与风格

当下对于青春进行阐释的电影,大多是带着浓厚怀旧色彩的追忆。强调青春,实际上是强调在自我释放的感情中对丧失意识的重建以及某种程度上自我的抚慰。因此青春电影的主旨往往围绕着“残酷”展开,在影片中大肆展露青春所独有的痛苦和对生活的无奈、对于梦想的无助以及对于爱情的追寻。在欣赏与评论青春片的研究中,一部分延伸到对社会的观察与思考,一部分则延伸到对主创的总结。[1]日本著名导演岩井俊二就以青春片著称,其电影受到了90年代“日本电影运动”的影响,在影像表现上比较新颖独特,赋予其中的感情极其细腻丰富,唯美与残酷达到了极致。

一、岩井俊二青春片的主题

首先,岩井俊二的青春电影中必不可少的是对于青春本体的叙述以及成长的表达。那是他作为一个成年人回忆青春中的迷茫和困惑的感受,在他的诸多作品中都有所体现。如,《烟花》中将“烟花是圆的还是扁的”作为故事发展的线索,隐喻了孩子们成长中的困惑与迷惘,也将孩子们在成长中应有的积极的人生态度表现得淋漓尽致。在岩井俊二的其他作品中,如《情书》《四月物语》《燕尾蝶》等,都表达了浓浓的怀旧情绪。青春片对青春的自我定义并不在于让青春回归到其本来的面目,而是在于完成成长以后“怀旧”这一过程。其次,人在成长过程中所经历的爱情与友情也是岩井俊二青春片的重要内容。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是维系社会发展的基础。岩井俊二的许多青春片是表现青年人的爱情与友情的。在表现爱情时,岩井俊二更具独特性,其表现并不具有日本传统中内敛、抑制内心情感的特点。实际上,无论是《花与爱丽丝》还是《关于莉莉周的一切》中,友情与爱情之间都没有明显的界限,因为两者在青春期间很难在自我认识上分清。对于他而言,无论是爱情还是友情,都是一种爱,一种神圣不能碰触的爱。而在表现这两种感情时,岩井俊二往往着重表现其唯美与残酷的两面性。美国人类学者鲁尼•本尼迪克特曾经把日本人的民族性格比喻成“菊与刀”,意为这是一个拥有着矛盾性格的民族。[2]

而岩井俊二则深受这种具有典型民族性特点的双重性格的影响,他曾经表态:“我在创意一部作品时,就很彻底地走向极端,要么唯美,要么颠覆。”[3]对于岩井俊二而言,青春一词代表了人在成长过程中最美好、最有活力的一段,但是这种所谓的美好所指的是“青春的现在进行时”。显而易见,这种形态下的表述指向的是纯粹的内心独白。而在艺术创作中,青春往往被规划为一种“过去式”的存在,作品中处于青春岁月里的人自己并不知道这种美好性的存在,而这里所谓“人生最美好的季节”,无非是作为“大人”时的一种感叹,对青春的一种怀念而已,但对于正在发生的青春本身是无意义的。青春只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心态的成熟变成了美好的回忆。如岩井俊二的处女作《烟花》,讲述的就是一个天真烂漫的少年有着朦胧爱恋又充满淡淡忧伤的故事。典道和佑价对早熟少女奈砂的暗恋注定将无疾而终,正如转瞬即逝的美丽烟花。但是少年时的回忆,如在去往灯塔观看烟花时大声喊出自己心仪对象的情景,如烟花绚烂的盛放留在了人们的记忆中。

二、岩井俊二青春片的形式与风格

(一)错落式的时空分布岩井俊二通过时间、空间的交错手法,营造出一种极为迷幻的影像风格。其影片极为注重个人的存在和青春期的认同感。而感情的存在,主人公不断地自我否认以及青春本体意识的自我矛盾,都是极为抽象的概念,要想在电影中得到体现并非易事。于是岩井俊二采取了时空之间的互相交错、影响、对立、指证,常常通过时间与空间的交错展现出人物在整部电影中的情感线路、心理动向。其片中塑造的人物,需要通过这样独特的时间状态表示出其感情的独特性。岩井俊二从这些细微的感情变化中,编织出青春的疼痛与迷茫,将电影变为影像的迷宫。观看者一旦成功从迷宫中走出,就能从中找到自己的青春、自我的认同,看到青春的残酷与美好之所在。在岩井俊二的青春片中,青春的本体意识已经先于青春而存在,二者呈现了明与暗的关系。往往故事主线中先体现出青春的本体意识,当观众感受到这些本体之后,青春的定义才慢慢浮现出来。同时,电影中的感情要先于感知,这些迷茫的青春中,往往故事主人公未曾感知到某种感情的线路存在,而并不代表这种感情不存在。情感正是因为隐约朦胧地喻意在各种场景的切换中,才愈发显得珍贵和美好,通过记忆串联,从而引发感情的感知,这是在岩井俊二的电影中常常使用的手法。时空交错构成了岩井俊二独特的影像世界,同时也将人和人的感情表达得独具特色。寻找记忆的时空对位,在其作品中不断地涌现出来。在《情书》中,岩井俊二对两个藤井树之间的感情线路采用的便是通过回忆来唤醒的方法,少年藤井树在一开始暗恋少女藤井树,而少女藤井树却不自知这种隐秘感情的存在,通过博子作为引导,将这份过往的感情引导进入现在的时空中,也将故事隐约串联起来。[4]

在岩井俊二的影片中,也会通过人为的因素造成时空割裂。例如,在《燕尾蝶》中,外来淘金者聚集地与日本本土人之间被分割开来,外来淘金者的生活被排斥在正常的社会空间之外,他们需要得到社会的认可和接纳才可以实现自身的意义所在。而唯一的通往正常社会生活的渠道,是通过金钱打入其中。此处,人的社会性决定了在社会生活中,先有人的定义才有人的存在,这种讲述方法呈现了在日本社会进程中,尤其在后工业化时代日本大众普遍存在的脆弱心理。《梦旅人》采用了相同的人为作用方法隔绝两个时空,通过城市与精神病院之间的围墙作为分隔,将两个时空划分开。影片中的几人想要穿越两个时空而被医院人员阻挠(此处可以将医院人员的身份提升为社会秩序),于是他们只能坐在高高的围墙上听圣歌飘过。此处岩井俊二又加入了宗教色彩,即在这样的时空中,被社会秩序强行分割开的不平等中,唯有在宗教里,人们在圣子面前,才拥有了平等性。《关于莉莉周的一切》中这种冲突性则更为明显化,影片通过现实与网络对时空进行了分割。在现实中,莲见对星野的感情变化,从最初的崇拜,到最终的毁灭。而在网络中,这是两个互相陌生的人,两个人拥有同样的信仰———莉莉周,从而达成了一种精神上的默契。“青猫”作为星野在网络上的身份,无法摆脱虚拟网络的束缚,而在这种虚无的保护中,星野内心最深处的部分才得以释放。而在现实中,莲见对于久野的感情却变成了使得他目睹久野遭到强暴的原因,他的怯懦让他失去了保护自己喜欢的人的能力,他想要得到的自我认同无法实现。

(二)哀美的影像风格影视作品不同于文学作品之处就在于影像与文字的表达方式的不同,电影是运用镜头语言来叙事和抒情的,其基本特征是把音画结合的结果传达给观众。而日本恰是一个极为重视形式的民族,其文化审美中提出“风的美学”,这一观点对岩井俊二影评的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感情和风一样是无法感知的,又以“姿”的美学来把握人对于万事万物的感知,这在岩井俊二的电影创作中得到了体现。在其电影中,无论是静态的画面,还是动态的镜头语言,都具有独特的形式美感。岩井俊二对于形式的把握,以其哀美的影像风格而彰显。岩井俊二的电影呈现出油画式的画面感。对岩井俊二的多部影片的画面进行捕捉,都可见或鲜艳迷幻、或模糊阴郁的画面感,其中的大量静态画面可以说相当唯美。首先,在岩井俊二的作品中,对于镜头的运动极为讲究,大量的镜头充分体现了运动画面的美感。如根据《逃避梦》改编的电影《式日》中开头画面呈现的便是电影导演与女孩二人走在铁道边上,这种动感的画面让人印象深刻。动与静的结合构成了岩井俊二的影像画面,完成了镜头的表意功能。在《关于莉莉周的一切》中,电影开端以大片麦田与湛蓝天空作为背景,镜头拉近再拉远,莲见与星野站在麦田中听着莉莉周的音乐。而在影片后段中,在凌乱的房间里,风吹起白色窗帘,外面白得耀眼的阳光落进阴暗的房间里,音乐慢慢流淌出来。同样的场景在《情书》里也有体现,通过阳光、白色窗帘和阴郁少年,构建一幅静态的美好画面。在这些静态镜头以外,岩井俊二的电影中又有大量晃动的动态镜头。同样以《关于莉莉周的一切》为例,即使是在电影开端的静画面中,也有摇晃的动态镜头,岩井俊二希望通过动态摇晃的镜头体现出主人公莲见内心的不真实感。而在《梦旅人》中,这种晃动的镜头则变得更加具有深意,岩井俊二通过镜头的摇晃来表现可可、卷毛和小悟三个人的死亡,体现出他们对于死亡的期待。因为死亡对于久困精神病院的他们来说是一种解脱,他们所期待的神并没有出现,摇晃的镜头暗示随着身体的倒下,三人的所有信仰也随之崩塌。相对于动态镜头,在岩井俊二的电影中,同时也存在大量的慢镜头,主要用于延长影片故事的时间、增加画面的美感,例如对于死亡的慢镜头、人物的舞蹈,这些慢镜头的使用为观众带来了不同于前两者的感受,对于生活美好之处的感知,对于其中生活的思考以及青春本体的感触。其次,岩井俊二还善于用灯光、音效美学打造特殊的审美氛围。岩井俊二在电影中使用的人工光源较多,而且在拍摄中也会采用一些逆光、侧光的造型拍摄,他多会采用一些高光进行电影灯光的照明。这对于很多电影而言是一大忌,在专业领域中,这种对于高光的应用经常会造成影评或者同行业中对于摄影师的专业性的怀疑。但是在岩井俊二的电影中不惮于采用高光照明,他认为这样的灯光运用可以构建一种如梦似幻的画面感,从而给观众带来观影的新感受。同时这种画面在青春片里正好应和了其主题,加入了他自己个人化的感知,使得岩井俊二的电影成为他自己的电影,而不是随波逐流的青春片。在其电影中,人工光源的痕迹特别明显。[5]

如《情书》中,男藤井树倚在窗口,从窗外透进刺眼的白光;《四月物语》中,在书店窗外的光线透过书籍照在榆脸上。同时,在影片中他也采用了大量的逆光拍摄与侧光照明,这对于感情的表达以及画面感的构建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岩井俊二对声音的强大感知力有着深切的认识,极为重视电影的听觉效果。在个别电影中,他甚至直接用声音作为参与叙事的一种影片因素。在《梦旅人》中,引入的圣歌表现了人物想要跨越时空间隔的渴求,同时也体现出这种平等性只有在宗教里才能够得以实现,更加体现出生活的残酷性。岩井俊二是日本青春电影中的创作大师,其作品包含了青春中的美好和残酷,从影像风格与叙事主题上都体现出他的独具匠心。岩井俊二以独特的审美以及卓越的才华,通过对青春中个体的成长与发展、爱情和友情等主题的表现,来不断地发掘出青春的本体意识,将唯美与残酷完美结合,创造了具有代表性的电影形式。

[参考文献]

[1]刘卉青.一如倒影一如梦境———论亚洲青春片的精神内涵与故事类型[J].当代电影,2014(06).

[2]孙志鹏.日本学者对待《菊与刀》的文化心理历程[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3).

[3]徐涛.唯美与残酷的交响———电影符号学观照下的岩井俊二电影[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1.

[4]应宇力.在现代时空中穿梭的《情书》———论岩井俊二的镜语风格[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01).

[5]邓文河.论岩井俊二电影的艺术特征[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6.

作者:解媛媛 范莹莹 单位:河北工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