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民俗文化传承与微电影创作互动范文

民俗文化传承与微电影创作互动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民俗文化传承与微电影创作互动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民俗文化传承与微电影创作互动

从民间信仰到民间文学、民间艺术再到民间技艺、民间习俗,作为中华民族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闽南文化历史悠久,闽南民俗文化更是摇曳多姿。区域色彩浓厚的闽南民俗文化口耳相传、世代沿袭,形态十分丰富多样,是闽南人的重要精神家园。现代社会快速发展,传统文化大量式微,全球化机械复制时代的来临进一步导致文化同质化和同一性增强,于是,便于观赏和留存的差异化影像日益成了人类动荡生活和变化行为的重要物证。而介于电影和电视剧之间,具有“微时长、微制作、微投资、微平台”等“短、平、快”特点和优势的微电影,理所当然成为传统文化特别是民俗文化传播炙手可热的新宠。

一、多元文化与影像书写

斯图亚特•霍尔认为:文化即生活!民俗文化,既承载着一个城市的过往,又张扬了一个城市的灵魂。譬如享誉全球的泉州元宵花灯节中的花灯,其最初形态是长安街的十里街灯,经由最早入闽的唐朝将军带到泉州,用来对天子表示敬意,后来逐渐传承演变,最终成为人们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庆团圆道吉祥的极其重要的习俗和活动。花灯制作工艺繁复精细,有针刺无骨(代表人物蔡炳汉)、刻纸料丝(代表人物李亮宝)等,添灯(方言中“灯”同“丁”谐音)进财,祈福生子,这些都饱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渴望。丰厚的历史积淀和浓郁的民俗风情使得“东亚文化之都”泉州具有极高的辨识度,也极好地塑造了泉州这个城市的灵魂和气质,成了这个城市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动力和源泉。享有“海上丝绸之路起点”、世界多元文化展示中心、世界宗教博物馆、中国首届“东亚文化之都”等美誉的泉州既是闽南文化主要发祥地和核心区,也是闽南民俗文化的富集区。借助当地俗语、歌谣、讲古、戏曲等载体得以留存的闽南民俗文化具有十分典型的口头传播特性,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民俗文化遗产的视像化传承迫在眉睫任务繁重。近几年来数字化和信息化平台的不断拓展,快速便捷的网络传播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观赏方式和习惯,作为媒介融合新形态的微电影进入人们视野,轻易赚足众人眼球,网络“微时代”的开启进一步开拓了微电影传播的新局面,同时也为民俗文化遗产的视像化传承提供了新途径。闽南民俗文化具有极强的区域色彩,风味浓烈,生动鲜明。

经过千百年的发展延续,承载着历史情感的闽南民俗文化愈发具有不可替代性和难以复制性。譬如闽南地区最盛行的民俗正月初九“敬天公”,仪式非常隆重,过程极其讲究:厅堂要摆上八仙桌,正面再系块桌彩,五果、六斋、三牲等供品丰富多样;大门敞开,一家老小穿戴整齐,燃红烛放鞭炮,长幼依序上香行礼,祈求来年平安幸福。祭拜通常大年初九凌晨开始,初九清晨五点左右结束,此项风俗集中体现了中原文化与佛教信仰的相互交融,是中华文明和文化遗产的活化石及活见证。正月初九“敬天公”仪式源远流长,特定的时间空间,特殊的环境氛围,具有很强的文化底蕴和视觉冲击力,既新鲜神秘又富学术价值,贯穿其中的人事情理以及个体的生活命运特别容易影像化,进而成为一种奇观。而正月初九“敬天公”仪式的影像化意味着对闽南民俗文化一次崭新的体悟和认同,如今,网络化生存蔚然成风,通过手机等终端观看、感悟成为诸多年轻人一种重要生活方式,微电影覆盖广、投资少、传播快,优势明显,以此来诠释和传承闽南民俗文化容易引起更多年轻受众的关注,无疑为中华文化活力化建构和规模化传播奠定了良好基础。在这个“读图时代”,这个“世界被把握为图像”(海德格尔语)的时代,微电影与闽南民俗文化的两相结合,既能进一步超越微电影自身的商业价值,又可以让我们对曾经熟视无睹的俗世产生一种“陌生化”的新奇感,激发眷恋之情。而影像传播和文化表达互为表里,现代经济与优秀传统有机融合,定将促进微电影成为文化建设的新兴力量。2015年1月4日左右,泉州电视台一套《周末视点》《新闻广角》和四套闽南语频道《新闻相拍报》极为罕见、接连密集地对泉州师院文传学院广播电视学专业学生毕业设计作品电视纪录片《西街372号》进行完整播放或择要报道,泉州广电职工之家微信公众号随后转发。至此,伴随其他媒介的持续发酵,经营这家光饼店的残疾人梁乙彬、黄雪清夫妇其相互搀扶相濡以沫的感人事迹很快就家喻户晓,从而引发了大量受众前往探望购买的热潮,东亚文化之都标志之一的西街再次被点亮。“我是你的手,你是我的腿”———梁乙彬、黄雪清夫妇身上集中体现的自重自爱、乐观向上等良好品质和核心价值在荧屏上得到巨大的彰显。师院学子、广大市民、媒体人员纷纷自发掏钱“买饼”,极力“点赞”!可以说,这是一次学界和业界极为成功的“互动”与“共谋”,现代先进的影像传播和传统优秀的道德情感有机融合,瞬间凝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于是,在分享、围观和公众转发中,媒介构筑起了安德森所说的一个“想象的共同体”,一条无形的情感纽带把素不相识的人们联结在一起,并肩谈笑、嘘寒问暖。由《西街372号》“无价情义”激起的“晕轮效应”逐步显现,受众对古城泉州、美丽西街的回望和迷恋进一步加强。其实,作为“东亚文化之都•泉州”古城文化复兴计划首站的西街从2014年2月15日起就备受关注,随着“西街故事”系列微电影《泉州西街》《西街印象》《古城文脉》《泉州味道》的全部上线,沉睡许久的西街情怀反复被激发、点燃。

二、内容为主与互动表达

微电影与传统民俗文化联姻嫁接和传统影视抗衡突围时,必须努力形成自己的镜头语言,力争内容实在表达独到,特别要注意可看性、可拍性。务必从源头抓起,熟悉观众心理诉求,积极贴近现实生活,加强原创,在剧本创作这一环节要把好关口,让观众既可从中获得信息,又能引发情感共鸣,唤起共同记忆。当代法国哲学家让•弗朗索瓦•利奥塔认为,“后现代时期的特点是从大叙事到小叙事的转变,这一转变在媒体研究中的回应就是从‘广播’到‘窄播’的转变”①大众文化时代背景下产生的微电影,同样具有“窄播”的特点。然而,完整的故事、鲜明的人物、激烈的冲突、精巧的构思、悦目的细节、流畅的剪辑等等仍然是微电影必须遵守的基本要求和规范。依托闽南传统民俗文化,微电影在叙事安排、影像组织、意义呈现之间更应自成一派,采用“怀旧”策略,借助来自民间的微叙事、小叙事,达到“见微知著”的效果。而所谓小叙事,“是指它所选取的题材大多属于日常生活,讲述普通人物在日常生活中遭遇的尴尬不适,悲欢离合;或者说,人物即便不是普通人物,但电影仍然从日常生活、情景遭遇、世俗情感等层面进行叙事活动,因而出现一种“小题大做”的叙事特征”②。闽南民俗文化微电影呈现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主题、人物电影剧本的主题指:“电影剧作者在剧本中通过人物塑造和对生活的描绘所体现出的中心思想。是剧作者对生活、对历史和现实的认识、评价和理想的表现”。③微电影《泉州味道》三部曲画面流光溢彩,片子以当地特色美食土笋冻、沙嗲面、面线糊、烧肉粽、花生汤、绿豆饼、石花膏、元宵圆等泉州元素为载体,倾诉着对故土、传统和习俗满满的爱意,人物有老华侨、生意人、大学生。《泉州味道》第一部———面线糊,主题为:“温暖的家”;《泉州味道》第二部———土笋冻,主题为:“手艺人与传承”;《泉州味道》第三部———洪濑鸡爪,主题为“爱拼敢赢”。这三个主题或隐或现恰到好处地将微电影中的人物、情节、细节、表演等串联起来,使电影结构更加清晰完整、情绪表达更趋和谐统一。因此,创作者在题材审视和观照中必须用心感悟、用心改造,因为,“主题思想发掘越深作品越深刻,主题肤浅只能产生平庸的作品”④。让人遗憾的是,泉州目前的微电影多数还停留在公益微电影和城市微电影的创作范围内,比如2013年2月推出,上线10天网络点击率就近百万次的微电影《等你回家》,关注的是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微电影《西街印象》虽然讲述了一个失明老华侨重返故地触摸西街的故事,表达了游子对故乡的眷恋之情,但基本停留在对西街两侧风物做浮光掠影式的展示,镜头叙事有些凌乱,情感表达较为粗浅。由华侨大学在校学生创作的散文化微电影《我在泉州遇见你》上映4天优酷点击量便超过4万次,转发达1万多次,随着人物在大街小巷游走,古城风貌得以逐一展现,但故事内容单薄,年轻人的爱情成长和泉州城市文化相互脱节,无法有效交集。而改编自泉州讲古中“蔡六放大炮”的微电影《泉州漫游记》,做到民间故事、传统文化、风土人情三者巧妙融合,情节峰回路转趣味横生,全片使用的却是3D动画技术。必须注意的是,微电影创作有别于电视专题的拍摄,不能简单停留在对民俗事象的介绍和描述上,而是与时代同行,把现在和过往连通起来,关注人们真实的生活和深度的情感。“把故事传递给观众的并不仅仅是影像,还须有扣人心弦的情节和深入人心的人物形象”。⑤多元文化背景下的闽南风俗习惯滋养了了一代又一代闽南人,爱拼敢赢、包容开放是闽南人的特质,丰富多样的闽南民俗文化为微电影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而沉浸其中的友情、爱情、亲情等都可以纳入创作的范畴。当然,受制于时长和费用,微电影容量不大,故事的完整性也不是微电影的必然追求和选择。因此,危机、障碍、对抗,只有设置戏剧性的冲突和包袱,突出情感诉求,从“人”本身出发,才可能让微电影的叙事具有温度,进而引人瞩目发人深思传递正能量。譬如闽南拍胸舞闻名遐迩,其代表性人物邱剑英性格坚强,小时候家庭困苦,到菜馆当过童工,后来拜师乞丐学跳拍胸舞,最终把髙甲戏、梨园戏等纳入拍胸舞步中,形成了一种全新的滑稽表演。这样一个真实存在、同时具有强烈生命意识和命运感的人物倘若通过微电影的形式来加以塑造,人物生活中的重要时刻一旦得以戏剧化的处理,其内在精神和伟大人性就非常容易引起受众内心的共鸣,从而产生认同、移情,最终建立起一种连接。

2.场景、声音所谓场景,即展开电影剧情单元场次的特定空间环境。包括银幕上人物生活、工作等活动场所和想象中的非现实环境①,一部微电影可能有多个分场景。走过一条街,领略一座城。泉州古城文化标志之一的西街,作为一个重要的场景空间和视觉符号,不断被呈现。微电影《古城文脉》积极探访西街历史文化,具有浓厚的西街情怀。在泉州木偶剧团长王景贤(2013年中华文化人物)的带动下,深藏其中的董杨大宗祠、宋宅“洲紫新筑”、傀儡剧团、开元寺逐一重见天日,沿街的“元宵丸”、“润饼菜”等则进一步激发观众的味蕾和“古早”想象,这些美轮美奂的场景和民俗突出强化了闽南民俗文化的认同感和影响力。古厝、寺庙、木偶的全景和特写等两极镜头的设计运用既可增添微电影中闽南民俗文化的底蕴,也能增强场景、时空的影响力。因为,“电影是一种致力于图像表达的媒介,一个引人注目或不同寻常的地点可以增加视觉文本内容,以表达一些无法在这个场景其他方面表达得事物”②。声音不仅可以解释画面,它还是重要的剧作因素,它能直接影响观众对影片叙事的理解,左右观众的情绪③。无论是古老奇妙的南音北管调子,还是极具特色的梨园高甲唱腔,抑或十分乡土的民谣俗语说唱等等,这些音乐符号的借重融合,既烘托环境,强化现场气氛,又抒发感情,表达画外之意,进而凸显出浓厚的区域文化色彩。

3.创新、互动文化传统的价值在于“老”,未来出路却在于“新”,无论是微电影创作还是闽南民俗文化传承其核心生命力均在创意。如何在“短时”、“移动”、“休闲”状态引发观看兴趣?还是创意!因此,某种程度上说“有意思”比“有意义”更重要!由于时间限制,言简意赅是其共同特征。微电影贵在“以点取胜”,高超精妙的创意和细节往往能瞬间扣人心弦、打动人心。微电影《寻常巷陌》构思新颖,以散文诗样的画面语言展现了泉州鲤城旧区临江聚宝街、道才巷、青龙巷等古街老巷不同季节不同时光的独特魅力;《遇见•泉州》采用日记的形式,台湾男生和泉州女生两条线索交叉行进,没有激情华丽的表演,而是忠实于人物内心细微感受,较好地突显了闽南风物和故土情思。微电影传播具有强大的开放性和互动性,因转发快速、覆盖广泛、分享即时,十分契合现代人特别是青少年群体的个性化体验需求,在网络上持续火爆。调查发现,微电影观众年龄结构明显偏小,其中19岁以下的受众大约占到30%,20至29岁的受众占到29%;在学历方面,高中以下的受众占到41.5%,其中初中以下学历占到21.8%;在收看时间上,38.6%的受访者表示会多次收看(引自《2013中国微电影发展报告》)。因此,作为传统节日重要传承群体的青少年是微电影分众传播的重要对象,借助微电影让这些沉醉于手机和网络的年轻人关注、观看和感悟,最终有效地影响他们对传统节日的认知与态度,从而达到艺术与商业、文化与经济的双赢。

闽南民俗文化的传播和弘扬是个系统工程,任重道远,需要有计划、科学地组织推进。日前,泉州市政府常务会原则通过《<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总体规划>泉州市实施方案》,提出以非遗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和整体性保护的重点区域为“三大抓手”,继续做强做大泉州市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提升民众精神品格和城市文化品位,推动和保障闽南民俗文化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因此,作为“东亚文化之都”、闽南民俗文化的富集区的泉州更应做到创新与发展同行,改进与借鉴并举,去粗存精、去伪存真,对行将消亡的古老文化习俗进行“抢救性”纪录和拍摄,积极构建一个微电影创作和闽南民俗文化传承良性互动生态圈。譬如,为了唤起民众对身边的传统文化多一份关注、多一份爱护,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以微电影的方式留存下来,融生命记忆、亲情、文化于一体,从传与承的角度来探索文化遗产后继乏人的问题;积极扶持微电影生产企业,培育微电影编、导、演、摄、制方面人才,以“海峡两岸微电影影像节”为契机,通过剧本征集(比如“美丽乡愁”泉州微电影剧本征集)、项目策划、自荐参演、海报设计、学术交流、大众影评等带动精品产生;继续完善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库”“数据库”的建设。民俗与生活息息相关,对民俗的展示呈现也是一种信仰,也是对未来生活的一种希冀。在借助微电影这一新形式进行文化传承时应充分了解闽南民俗传统丰富的文化内涵,只有这样才能将故事讲述得引人注目,主题表达得妥帖生动,进而为后人留下别样财富空间。

作者:郭泽青 单位:泉州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