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历史教学中的电影欣赏分析范文

历史教学中的电影欣赏分析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历史教学中的电影欣赏分析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历史教学中的电影欣赏分析

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历史课堂教学应同时具备知识性和趣味性。随着多媒体设备和网络资源在学校教学中的广泛应用,电影作为一种信息时代的文化传播载体,声图并茂,视听兼顾,具有极强的感染力,是历史课堂教学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结合的一种有效表现方式。把它适当运用在教学中,可以调动学生的视听感觉,增强历史课的生动性、真实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效率,还可以加强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概括的能力,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也有积极作用。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学会欣赏美好事物,热爱生活。结合历史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重难点,以及学生的实际心理特点和知识水平,笔者和学生一起欣赏和学习了以下几部电影。

一、《黄飞鸿之男儿当自强》

【故事梗概】黄飞鸿与梁宽、十三姨赴广州参加医学会议。在广州,他们遇到了“扶清灭洋”“保家卫国”的白莲教运动。白莲教盲目排外,反对一切和外国有关的事物。他们攻打电报局,破坏医学会议,血洗同文馆。因为帮助同文馆的学生,黄飞鸿在领事馆认识了革命党人陆皓东,并再一次见到之前在医学会议上认识的孙文。与反对白莲教不同,黄飞鸿非常欣赏孙文和陆皓东。黄飞鸿帮助了被清政府追捕的孙文、陆皓东,也直捣白莲教总坛,大战九宫真人。

【电影赏析】影片主要讲述了两个主题:第一个是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型,第二个是在民族危机严重时如何救国。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大门被打开,先进的西方工业文明冲击着古老的中国农业文明。中国被迫向西方学习,艰难地开始着文明转型。有的人麻木不仁,拒绝转型,依然固守着传统文明;有的人努力适应时代潮流,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会高兴、失落、迷茫;有的人非常适应甚至有些过度;有的人拒绝转型,甚至认为一切灾难都是西方文明带来的,所以他们要把西方文明全部赶出中国。这部电影给我们生动地描绘了文明转型时期的众生百相。影片主要描写了两群人的救国行动,一是白莲教,对应的是教材上的义和团运动。这场运动的局限性有两个:封建迷信和盲目排外。由于农民及手工业者的阶级局限性,他们只能从自己身边寻找力量,所以为了团结和领导群众,他们宣称自己是神仙下凡,为了对付洋人的枪炮,他们号称自己有神功护体,刀枪不入,认为一切灾难都是洋人带来的,所以要把一切和洋人有关的人和物都赶出去。电影在这几个方面都有很好的表现,在朝天观,白莲教大师兄自称九宫真人,表演刀枪不入,把西洋货全部烧掉等。但是我们也要看到积极的一面,它是一场反帝爱国运动,是在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情况下中国人民的一种本能反抗。二是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1894年,孙中山就意识到要挽救中国,必须要先推翻清政府,所以他在檀香山成立了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为宗旨。1895年,孙中山、陆皓东等人在广州积极联络会党,策划起义。起义前夕,清政府得到英国当局电报,又有知情者告密,获悉兴中会起事消息,于是出动军队、差牟进行搜查,陆皓东等人被杀,孙中山逃离广州,起义失败。为什么最后是无产阶级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从这部电影也可以看出来,农民及手工业者阶层有力量,但是由于阶级局限性,缺乏科学的革命纲领。资产阶级革命派有科学的革命纲领,但他们始终没有意识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没有发动他们,只是少数人的精英革命。电影中,黄飞鸿在朝天观面对蜂拥而上的教徒伞都打坏了。面对这个场景,陆皓东非常悲观,他说:“你看这群人,为了个泥人,连命都不要了。如果中国每个人都像他们这样,中国就没得救了。”他看到了农民及手工业者阶级的封建迷信和局限性,但是他没有看到这群人身上的强大力量和为了理想奋不顾身的勇气。如果有人能站出来,用科学的革命纲领和组织把他们团结起来会是什么结果了。最后,只有无产阶级既有科学的革命纲领,又意识到人民群众的力量把他们组织起来,最终才带领中国革命取得了胜利。

二、《刘三姐》

【故事梗概】砍柴女刘三姐以唱帮穷苦人解气的山歌名闻四乡,却也因此被财主陷害,幸运捡得一条命后,她一路歌声沿江而下。老渔夫和儿子阿牛通过歌声将她辨出,把她接入家中。远近乡民听闻,都赶来与刘三姐赛歌,以为她已人头落地的哥哥刘二也因此与她重逢。因为歌词中直揭财主对穷苦人的盘剥,令当地财主莫怀仁极为恐慌。为防乡民暴动,莫怀仁想让刘三姐噤声,却只换回自己的难堪。刘三姐言称若赛歌胜过她,她自不会开口再唱。莫怀仁找来一帮酸臭文人信心满满与刘三姐赛歌,不想个个被她骂得狗血喷头。为了让刘三姐屈服,莫怀仁暗中将她绑至府中,施以锦衣美食,只换来刘三姐的几声冷笑和反抗。早已与刘三姐暗中生情的阿牛、刘二及乡亲们最后用计救出了刘三姐,还戏耍了莫怀仁。

【电影赏析】唯物史观是历史学科的五个核心素养之一,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又是唯物史观的一个重要内容。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是学生难以理解的一个知识点。通过这部电影的讲述,学生就能直观地理解什么叫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地主莫怀仁作为统治者不从事生产,却掌握着大量的生产资料,管家说“你们头顶着莫家的天,脚踩着莫家的地”,“打鱼也要交鱼税,这江也是莫老爷管的”。他养着大量的家丁,联合文人来维护他的统治。在他的统治下,农民辛勤劳作,但大部分财富却被地主阶级剥削了,生活十分艰辛,“十担香茶九抵税,十箩稻米九当捐,剩下一箩养儿女,财主又把饭碗端”。农民必然对莫怀仁的统治不满,“满腔怒火压不住,哪用旁人来挑唆”。思想和政治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思想舆论对政治生活会产生重大影响。一开始,面对刘三姐的山歌,陶秀才不以为意,认为只是一些花花草草,但是地主莫怀仁却十分警惕,马上联想起前几年的民变,十分害怕刘三姐的山歌。地主为什么会害怕刘三姐的山歌,是因为刘三姐的山歌把埋藏在农民阶级心里的苦闷、愿望全给唱了出来,“穷人血汗他喝尽,他是人间强盗头”,“哪有莫家一滴汗”。他们怕农民阶级被鼓动起来推翻地主阶级的统治,因此他采取了各种各样的办法,包括客气地请刘三姐去莫府,不让百姓采茶,给刘三姐一个下马威,同意刘三姐的办法进行唱山歌比赛、最后绑架刘三姐,目的就是不让刘三姐唱山歌,甚至想让刘三姐为己所用。

三、《钢的琴》

【故事梗概】20世纪90年代初,东北一个工业城市里,原钢厂工人陈桂林下岗后,为了维持生计,组建了一支婚丧乐队,终日奔波在婚丧嫁娶、店铺开业的营生之中。与此同时,妻子小菊却不堪生活重负,跟了一个有钱的商人。之后,小菊光鲜回归,要求与丈夫陈桂林离婚,并且要求独生女陈小元的抚养权。谁能给女儿一架钢琴成了争夺抚养权的关键所在。为了得到女儿的抚养权,他到处借钱买钢琴却无果,带着大家偷钢琴也被抓。当所有的办法都失败后,陈桂林偶然翻到一本关于钢琴的俄国文献,于是叫上伙伴们在早已破败的厂房中开始了制造钢琴的征途,最后在退役小偷、全职混混、江湖大哥、猪肉王子一群落魄兄弟的帮助下,造出一部“钢”的琴。

【电影赏析】经济是人类一切活动的基础。在改革开放后,曾经兴盛的东北工业城市没有跟上时代的潮流,逐渐走向衰落,大量企业破产,工人失业。没有经济的发展,整个城市都失去了活力。马路两旁斑驳破旧的小平房,那些曾经热闹如今却关门的饭店似乎都在告诉我们这一切。商品打折促销时,台上热闹的演出和台下的冷清形成鲜明的对比。大量的人待不下去了,只能离开这座城市,让这座城市显得那么空荡、那么冷清。经济的衰退还会引发道德的滑坡。陈桂林看望二姐时买的一块肉让人偷走,电影的情节让人忍俊不禁,却又让人感到心酸。胖头打一毛钱的麻将还偷牌,被发现了还要耍赖。对于一座城市如此,对于主人公陈桂林而言也是如此。下岗后,妻子不堪生活的重负出走了。陈桂林努力挣钱,他要做一个好父亲,让女儿有一个好的未来。但是女儿的钢琴课辅导费一拖再拖,受尽老师的白眼。为了孩子业余时间练琴,只能晚上去一所学校偷偷地练。被发现后,在家用桌子给女儿做钢琴。妻子光鲜亮丽回来后,一架钢琴成了女儿归属的关键。他到处借钱却借不到,还喝酒壮胆去学校偷钢琴,最后选择自己动手做一架钢琴。可是,最后钢琴造出来了,陈桂林还是让女儿跟了母亲,一切是那么合情合理,却又让人感到心酸。我想,他最后也想清楚了这个道理。文化、社会生活受政治因素的影响。新中国成立之初,中苏关系友好,政府、民间交往密切,中国在很多方面向苏联学习,苏联在国家建设的多个方面给了我们很大的帮助。在这样的背景下,俄罗斯文化也深深影响了中国人的生活。作为深受苏联影响的重工业基地的东北,尽管时间已经过去几十年,中苏关系也有反复,但俄罗斯文化的影响依然存在。葬礼上唱的是俄罗斯歌曲《三套车》,汪工曾经去过苏联留学,以及他和俄罗斯姑娘的传闻,汪工家里的俄罗斯套娃以及油画,还有在图书馆找到的苏联钢琴制造书都是这一现象的表现。

四、《十二怒汉》

【故事梗概】一个在贫民窟长大的18岁少年因为涉嫌杀害自己的父亲被告上法庭,证人言之凿凿,各方面的证据都对他极为不利。十二个不同职业的人组成了这个案件的陪审团,他们要在休息室达成一致的意见,裁定少年是否有罪,如果罪名成立,少年将会被判处死刑。除了8号陪审员之外,其他陪审员对这个犯罪事实如此清晰的案子不屑一顾,还没有开始讨论就认定了少年有罪。8号陪审员提出了自己的“合理疑点”,耐心地说服其他陪审员,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每个人不同的人生观也在冲突和较量,最终达成一致,判定嫌疑人无罪。

【电影赏析】启蒙运动中的思想家都以理性作为思想武器,希望用理性的光辉照出一个民主、科学的光明时代。法国三大思想启蒙家之一的卢梭是启蒙运动中最激进的思想家。但他在阐述“主权在民”的政治理性的同时,又认为崇拜理性,把理性视为人类行为和真理的向导是不可靠的。理性有它的用处,但就生活中的很多问题而言,依靠情感,听任本能和情绪办事更可靠。理性和感性在启蒙运动中就纠缠在一起,一直到现在。到底是该理性还是感性,在我们生活中也会经常遇到,往往一言难尽。在休息室内,大部分陪审团成员认为这是一桩很明显的谋杀案,嫌疑人来自贫民窟且劣迹斑斑,再加上各项证据确凿,只有8号陪审员理性认为,既然承担了陪审员的职责,关系着一个人的生死,无论如何都要仔细讨论一下。很多人觉得他理性过头了,但随着讨论的深入,越来越多的证据被推翻,包括坚信女证人亲眼见到行凶现场的4号陪审员也被说服,但难以改变的是人们对贫民区、叛逆少年的偏见,特别是3号陪审员因为自己和儿子的关系不和而把对儿子的不满投射到嫌疑人身上,始终坚持他有罪,但最终在情绪发泄完后,还是承认嫌疑人无罪。伴随着3号陪审员的一声“无罪”,理性最终战胜了感性。他们全票通过认定嫌疑人无罪。制度要和人事相结合,不然再好的制度也有可能出现问题。陪审团制度是欧美司法体系的一项重要制度。它让普通民众参与到司法活动中,有利于保障司法民主和司法公正,提高社会的法律意识,但是陪审员缺乏法律知识和司法经验,很难作出公正的判决。《十二怒汉》这个故事之所以如此精彩,一个原因是陪审团担当责任,最终改变了结果。但是我们可以想象,有更多的案件没有如此的理性,因此,我们既要注重制度建设,也要注重人事管理,不然再好的制度也会失去它的本意。

五、《小兵张嘎》

【故事梗概】抗日战争时期,生活在冀中白洋淀的小男孩张嘎与唯一的亲人奶奶相依为命。为了掩护在家养伤的八路军侦察连长钟亮,奶奶英勇牺牲了,钟连长也被敌人抓走了。张嘎几经周折终于找到了八路军,当上了一名小侦察员。他配合侦察排长罗金保执行任务时,表现得勇敢、机智。他和胖墩打赌输了,又是咬人又是堵烟囱,受到了区队长的严厉批评。在一次战斗中,他缴获了敌人的一支手枪却没有上交,也是在这次战斗中受了伤。伤好主动归队时被捕,面对敌人拷问时,他坚强不屈。当部队攻打岗楼时,他设法在里面放火,发挥了很好的配合作用,最终里应外合,全歼敌人,救出了老钟叔,也替奶奶报了仇。战斗结束后,嘎子把藏在老鸹窝里的手枪主动拿出来交公,区队长则正式宣布把手枪发给他使用。嘎子心满意足,便将自己珍爱的木制小手枪送给了胖墩。

【电影赏析】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有信仰、有组织、有纪律的政党。它领导的人民军队具有高度的政治觉悟和组织性、纪律性。它的每一个战士都是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学习、不断成长的,最终成为一个个有信仰、有组织、有纪律的革命战士,而不是靠个人的英勇。正是因为这样,它才能领导人民取得革命的胜利。在目睹奶奶遭日寇杀害、八路军连长钟亮被捕之后,张嘎几经周折终于找到了游击队,成为八路军队伍里年纪最轻的一名战士。他聪明机智、顽强勇敢,搞侦察、打伏击屡立战功。然而,一心只想着为奶奶报仇的张嘎,还远没有培养起革命军人应有的组织性和纪律性,还不懂得只凭一个人单干蛮干是不能打败日本鬼子、解放全中国的,尤其是他那股子“嘎”劲儿一上来,什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早就被抛在脑后了。他和胖墩打赌输了,又是咬人又是堵烟囱,给八路军的形象造成了负面影响,打伏击缴了枪,不上交,把它藏在老鸹窝里。但是,嘎子在实践中不断成长,伤养好后离开时,知道把水挑满,为了保护村里的群众主动站出来,最后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把藏起来的手枪上交并把自己喜爱的木头枪送给胖墩,最终实现了从个人英雄主义到具有高度政治觉悟的革命军人的转变。

作者:何林军 单位:镇雄县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