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电力工业构成调整问题范文

电力工业构成调整问题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电力工业构成调整问题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电力工业构成调整问题

一、电力工业结构调整要服从、服务于产业结构、地区结构和城乡结构的调整

总理在报告中指出要着力调整产业结构、地区结构和城乡结构,特别要把产业结构调整作为关键。而产业结构的调整就是“十五”计划纲要提出的任务:加快工业改组改建,发展高技术产业,优化企业组织结构、推进老工业基地结构调整,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还有加强农业基础地位、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发展服务业,提高供给能力和水平;加速发展信息化产业,大力推进信息化;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布局和结构。关于产业结构调整,过去有一种误解。认为产业结构调整就是降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比重,增加第三产业的比重,在第二产业中降低传统的耗能、耗电大的产业的比重,增加高新技术产业的比重;认为这种产业结构的变化必然会降低能源和电力的消费。其实这种产业结构的调整是我国产业的全面升级,是国民经济和居民生活走向电气化的时代,这种变化必然会减少一次能源的直接消费、增加电力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从而大大节约一次能源;也就是说一次能源消费增长率会下降,甚至可能出现负增长,而电力消费的增长率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率。我国“九五”期间能源和电力消费已出现了这种特点。

地区结构调整主要是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促进地区协调发展。“十五”计划纲要提出要推进西部大开发,加快中部地区发展,提高东部地区的发展水平和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这一方针提出之后,西部地区发展速度将会加快,电力工业的发展要服从、服务于西部大开发、加快中部地区开发和东部地区发展水平的提高;特别是“十五”计划纲要提出要抓好“西电东送”,电力建设的重点将向西部地区转移,建设北、中、南三条大通道;推进全国联网,进一步调整电源结构。这些决策将对电源建设和电力消费产生决定性的变化。我国目前电力工业的地区结构向东南沿海倾斜,从“十五”计划开始,电力将随着地区经济布局和电源布局的变化,趋向全国各地区协调发展的格局。

城乡结构调整,将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扶持贫困地区的发展,随着农民收入的较快增长,农村电气化水平将会有很大提高。我国从1998年到2001年在全国农村开展的“两改一同价”的完成,电力供应将在农村基本普及,为加强农业基础地年位,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今后农业和农村电力消费将会有很大增长。

为了适应产业结构、地区结构和城乡结构的变化,电力工业一定要根据新的情况做好电力需求的预测,做好电力规划和计划,并切实付诸实施。在电力需求预测中,要防止循着常规方法走路,只着眼于常规工业,忽视高新技术的发展;要防止只注重沿海地区,而忽视西部和中部的发展;还要防止只注重城市,而忽视农业和农村电力需求。还要防止低估电力需求的快速增长,过去几年总认为常规工业的发展速度趋缓,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速度加快,电力工业发展速度必将减缓,从1996年到1998年的电力增长速度下降似乎是个证明,但是1999年开始能源消费增长速度继续下降,而电力增长速度则急剧上升。广东珠江三角洲,特别是深圳特区,重工业的比重很低,而高新技术迅猛发展,电力增长速度一直居高不下,也证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并不会减缓电力的增长速度。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是美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也是高新技术最发达的地区,原来以为电力增长速度会趋缓,但实践证明,电力增长速度却加快了。由于对电力增长速度加快的估计不足,再加上十年未建大型发电厂,致使电力供应严重短缺,出现拉路限电和电价飞涨;我国在“十五”期间的产业结构、地区结构和城乡结构的调整,必然会出现电力需求的急剧增长。看来有必要研究电力需求预测和电力规划、计划方法,防止再次出现缺电局面。

二、电力结构调整要把注意力放在调整发电、输电、配电和售电之间的结构,加速电力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的信息化进程

“十五”计划纲要指出:“按照专业化分工协作和规模经济原则,依靠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形成产业内适度集中、企业间充分竞争,大企业为主导,大中小企业协调发展的格局。对电力工业来说,自改革开放以来,只放开了发电的一半(对中央电力企业以外的独立电厂实行还本付息定价,中央电力企业新增的发电容量也是部分放开)输电和配电、售电基本没有放,不具备筹集资本金和还本付息能力,相反配电和售电企业条件比计划经济年代还要艰难(供电、售电企业过去依靠供电工程贴费解决资金问题,现在供电工程贴费减半征收,甚至将全部取消),所以当前最紧迫的任务是要实行公司化改组、商业化运营、法制化管理,使发电、输电、配电和售电各个环节都具有筹资能力和按寿命期还本付息的能力,然后才能实现“十五”计划纲要所提出的上述目标。

从1993年开始,国务院决定进行城网、农网改造,对农电提出了“两改一同价”,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城市和农村配电网的落后问题。但从实际执行情况来看,城网和农网的改造任务大约只完成了50%-60%的任务,所以在第一阶段改造任务完成之后,在“十五”期间城网、农网改造还必须继续下去,这也是城乡结构调整所必须完成的任务。

我国输电网的建设,长期以来投资不足,改革开放以来,输电网建设的资本金来源和还本付息问题长期没有解决。从1996年开始采取电力建设资金2分钱中的一半用于电网建设,情况有所好转,但采取这一措施仅仅只有五年,不足以解决电网建设滞后的问题。由于电网建设投资不足,过去的电网建设只按定向送电设计,不能满足厂网分开、竞争上网、用户直购、用户选择的输电要求;此外,关闭小活火电,改由电网供电,也需要加强电网建设。因此,从电力工业结构调整来讲,要加强输电网的建设。

电力工业结构调整要注意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按照“十五”计划纲要的要求,通过微电子、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推动产业研究开发和设计水平的提高以及工艺技术的变革,通过电子商务特别是企业间电子商务的应用,推动营销;运输和服务方式的变革,降低成本,扩大工业品市场规模;通过信息产品与传统产品的融合,以及信息技术在新产品中的广泛应用,增加产品信息技术附加值。加速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信息化进程。”对于电力工业应用信息技术来讲,也存在一个“重发、轻供不管用”的问题,一般在电力工业中最早应用微电子、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是发电,然后才用于输电系统,配电系统,对于用户方面的应用是最落后的。电力工业属于传统产品,存在一个信息产品与传统产品融合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电力工业在应用微电子、计算机、网络技术方面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还很不够;即使在最早应用计算机的发电领域,还没有做到完全“四遥”和无人值班;在输配电领域虽然已经建成了不少无人值班、少人值守的变电站,但也没有普及;在用户管理方面差距更大。随着厂网分开、竞争上网的电力市场化改革的实施,发电厂实时报价上网,就会要求在用户侧建立起实时电价系统。这就是说,“十五”期间电力工业的发电、输电、配电、售电和用户都普遍实现信息化。电力工业的普遍信息化可以极大的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扩大电力市场的复盖面;电力工业的普遍信息化也是电力工业市场化改革的必然要求。

三、电源结构调整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技术进步为支撑,实现电力工业的跨越式发展

电源结构调整是电力工业结构调整的重中之重,电源结构合理化,决定了电力系统结构的合理化,决定发电资源的有效利用,水资源和环境资源的合理配置,决定了电力工业的经济性。但是目前对电源结构优化有种种看法,应当理清思想,统一认识。

首先电源结构优化应当从供应侧和需求测的综合资源规划来实现。传统计划经济时代的电源结构优化,往往只讲供应侧的优化,把电力需求看作是一成不变的,供应侧从百分之百地满足需求来考虑问题,安排发电、输电、配电和售电工程;市场经济时代的电源结构优化要求通过资源综合规划来寻求最优的方案,把电力需求看作是可变的,需求可以通过电力需求侧管理来改变电力的需要数量,改变负荷曲线的形状,通过供应侧和需求侧的互动达到最优的电源结构和需求结构:例如当前由于电价水平偏低,电价结构不合理,特别是民用电价偏低,工业电价偏高,两部制电价中基本电价偏低,电度电价偏高,用户偏好用电,所需电量不合理的增大;用户偏好用尖峰负荷,使高峰负荷和峰谷差逐年增大。如果按这种不合理的需求来制订电源结构,就可能超量兴建电站,过多地修建调峰调频电站。等到电价合理化之后,以及采取了必要的电力需求侧管理措施之后,一些电站就可能无用武之地,使电力成本升高。

其次,电源结构优化要建立在我国国情的基础上,注意发电能源资源、水资源、环境资源等综合优化。我国的国情是人口众多,发电能源资源和水资源相对贫乏,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当前在发电能源资源利用上有两种看法:一种意见认为要解决能源利用造成的污染问题和能源利用的经济性,中国应当走发达国家的路子,实行能源消费以油气为主,国内油气资源不足可以从国外进口。有的专家认为:在各国电力工业取得巨大发展的同时,一个普遍现象是用于发电的能源不再是单一的燃料品种,而呈现多元化。近年来,发电燃料迅速向燃气转移是世界性的普遍趋势。认为我国需要对目前的能源结构进行必要的调整,需要发展天然气发电。但是即使按主张发展天然气电站专家估计,“十五”前期我国天然气发电装置的总容量将接近1000万KW,在2010年前后可能达到2000万KW,按2000年全国发电设备容量达5亿KW,那么天然气发电容量只占4%,是一个很小的份额。

另一种意见,从我国实际出发,发电能源还只能主要依靠煤炭,在最近召开的“21世纪煤炭高层论坛”会上,中国能源研究会理事长黄毅诚说:煤炭在2l世纪起码在前50年,依然是我国能源的主力军,所占比例将在50%以上。国家应采取重大措施来提高煤炭的利用效率,做到在利用煤炭时能保护环境。煤炭除了冶金和作为化工原料使用外,其他基本上应用于发电。他预计2030年我国燃煤电厂可达到7.5亿KW,每年需要消耗煤炭15亿t以上。

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完全靠国产的油气资源来满足经济发展对优质能源的需要是难以办到的,必然要利用国外的油气资源,但是毫无节制的大量利用国外油气资源也是有困难的。我们应当吸取我国70年代和90年代两次发展燃油电厂的教训,特别是去年油气价格暴涨,世界能源权威机构预测,都认为今后油气的价格不可能再回复到20世纪70年代的廉价时代;我国发电能源资源只能立足于煤电和水电、风电等可再生能源。

问题是中国要实行以煤电为主的发展战略,煤电究竟应当怎样布局呢?一种意见是煤电应当是在坑口修建大机组、大电厂、变输煤为输电,以减轻运输压力;另一种意见是煤电的布局要根据煤炭资源、水资源、环境资源和经济合理性进行综合比较确定。一般来讲:(1)输煤比输电便宜,世界各国和中国的输煤、输电技术经济比较结果,输煤都比输电便宜(指运输发热量高的煤灰);(2)煤碳资源丰富地区一般水资源比较少,而大型火力发电厂不仅是耗煤大户,而且是耗水大户,特别是我国煤炭资源最丰富的山西、陕西、蒙西地区,水资源特别贫乏,只能修建少量坑口电厂;因此,从长远来看,“三西”煤炭基地的煤炭还得运输到有水源的地方或沿海地区,利用海水冷却修建大机组、大电厂;(3)煤炭的污染问题可以采取洁净煤技术予以解决。如美国是世界上的煤炭生产和消费的第一大国,煤炭的大量利用并没有造成明显的环境污染。黄毅诚强调,用现代成熟技术可以把燃煤产生的烟尘、二氧化硫和氧化氮除去99%,至于二氧化碳,不管是坑口电厂还是负荷中心电厂,其影响是相同的。在贵州、云南省的煤矿区修建大机组、大电厂,由于这两个省是我国最严重的酸雨地区,污染治理的任务比东部沿海地区的任务还要重,在贵州、云南搞发电厂的环境污染治理的成本不见得会比东南沿海地区少;(4)远距离送电与当地建发电厂相比,供电可靠性要低得多。所以原能源部1989年6月编写的《中国能源工业中期发展计划纲要》中就已提出,“对远距离外运的煤,都要经过洗选。跨省运输的煤炭发热量要求逐步达到5500kcal/kg以上,下海运输的煤炭应逐步达到6000kcal/kg以上,以提高运物效率,减少运量,节省运输费用。”此外,纲要还提出:“发展煤电联营。今后凡建设大型褐煤矿区,大型选煤厂和有大量劣质煤、石煤、矸石、油页岩可以利用的地方,如果同时具备兴建大型火电厂的条件,都必须统一规划,同步建设,实行煤电联营。”这就是说煤炭生产基地的煤炭应当进行洗选,洗选出来的优质煤要运往外地修建路口、港口电厂;洗选剩下的中煤和煤泥,以及能供当地使用的褐煤、劣质煤应用于修建矿区电厂或坑口电厂。据黄毅诚估计,“我国2030年前应达到人均lkW,那时按15亿人口计算,15亿kw是不可少的,若按其中一半是煤电,就是7.5亿KW”。我国到2000年全国拥有火力发电厂约为2.5亿kW,在今后30年中至少还要建设5亿kw,显然这么多燃煤火力发电厂不可能都建设在矿区,必然要实行输煤;输电并举,以输煤为主。

三是要处理好煤电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电的问题。目前世界上为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希望尽可能压缩矿物能源的消耗量,多开发新能可再生能源发电。在这个问题上同样存在意见分歧,一种意见认为应当把煤电的外部成本内部化,如建设加大征收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排污收费,将二氧化硫的排污收费由每千克0.2元提高到1.2元;在电价外征收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和节能基金,用于补助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和发展节能产业,使煤电在各种电源竞争中处于劣势;另一种意见则认为,从我国能源资源的条件出发,不应过分阻碍煤电的发展,因为中国发展电力的希望在煤电。按照估计,2030年前我国发电设备容量要达到15亿kw,即使把经济可利用水能资源全部开发出来也不过2.9亿kw,加上抽水蓄能电站也不可能超过4亿kw,考虑风能和太阳能发电开发1亿kw,由于风能、太阳能发电具有间歇性,不可能保证供电;油气资源短缺不可能大量用于发电,且缺乏经济性,因此燃煤电厂有可能要达到10-11亿kw,如果阻碍了煤电的发展实际上会阻碍我国的电气化进程。再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看,如果阻碍了煤电的发展,又没有其他发电能源可以替代,工业、商业和居民生话就必须继续燃煤;显然分散燃煤总不如由大型火电厂集中燃煤,因为发电厂是最能干净利用煤炭的,将更多的煤炭转换成电力使用,不仅有可能解决煤炭利用引起的环境污染,而且有可能节约能源。因此最好的选择是,不过分影响燃煤发电厂的同时,促进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

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方面,当前最具竞争力的是水电和风电。现在在水电和风电开发的经济性分析中,有两种截然相反的倾向,对于水电来讲,强调水电的调峰作用、希望实行两部制电价和峰谷分时电价,以便水电站可以多装机组,降低水电单位千瓦造价,于是西部一些水电装机容量一增再增;其实水电在当地利用可以担尖蜂,水电长距离远送时,改变输变电工程投资及输变电设备利用率,负担腰荷和基荷,“西电东送”不宜增加力电装机容量。风电则强调平均成本,因为风电没有可靠出力,也不能调峰,国际、国内一些论文经常说:煤电加上外部成本的平均成本和风电的平均成本相当,凤电对煤电有竞争力;其实煤电的可靠电量与风电的不可靠电量,即使成本相等,其价值仍然是不等的。这两种倾向都是不正确的、应当实事求是地评价煤电、水电和风电,煤电、水电、风电是相辅相成的,我国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煤电是不可少的。

四、电源结构调整要坚持经济合理原则,要在修建大型骨干电站和大型电力系统的同时,修建经济合理的自备电厂、中小型电站,实现大电网和大中小电站相结合

50年代,机组容量小、电站和电网规模不大,那时电力工业提出大机组、大电厂、大电网是完全正确的。目前机组、电站和电网规模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电站规模越来越大,输电距离越来越远,投资和成本增加,在一定条件下在负荷中心修建利用洁净能源发电的小型电站,特别是利用干净能源的小型热电联产和冷热电联产电厂,有可能比大电站远距离输电的成本低,因此在修建骨干大电站和大电网的同时,应当鼓励修建经济合理的自备电厂和小型热电联产、冷热电联产电站,就地供电、供热、供冷。

近年来关停燃煤凝汽式小火电是正确的、必要的,首先要堵住源头,在大中城市周边严格禁止新建燃煤凝汽式小火电,对已建成的燃煤凝汽式小火电要区别情况,能改造的改造,不能改造的如能作为调峰电站可考虑改为调峰电站,不能改造、利用的坚决关停。

在有天然气供应的城市,为改善环境,应当逐步关停燃煤的热电厂,在寒冷地区城市中代之以小型分散热电厂,在中部地区代之以小型分散的冷热电联供电厂,天然气应当尽量供民用和小型热电联产和小型冷热电联供,不要用于大型发电厂和大型热电厂。

应当欢迎企业修建自备电站,特别是有余热、余能、余压可以利用的企业,修建自备电站可以节约能源,应当鼓励;企业需要热能和冷能的,应允许修建自备热电联产和冷热电联产。

对于小水电要区别情况。我国大、中、小型水电站的调节性能都不大好,南方水资能源丰富的若干省区,水电比重较大,水电站的季节性电能不能充分利用,在大电网内如果有调节性能好的中小水电站,应当鼓励兴建,相反调节性能差的径流式电站缺乏经济性,就不宜兴建。在大电网达不到的偏远山区,修建“自建、自管、自用”的小水电,甚至修建微水电解决一家一户或两三户用电问题的,都应当鼓励。

五、结语

电力工业是资金最密集的行业,新建工程周期长。因此,在电力工业结构调整中一定要做好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我国从1998年开始进行的城网、农网改造,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配电设施落后的矛盾,为电力工业结构调整做出了很大贡献。今后电力工业结构调整一定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正确引导投资方向,依靠现有基础,防止盲目扩大规模和重复建设。坚持引进技术与自主创新相结合,先进技术与适用技术相结合。以信息化带动电力工业的现代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电力工业的跨越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