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新媒体对大学生体育锻炼的影响范文

新媒体对大学生体育锻炼的影响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新媒体对大学生体育锻炼的影响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新媒体对大学生体育锻炼的影响

摘要:[目的]研究新媒体技术对学生体育锻炼的影响,探索新媒体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议。[方法]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和数理统计法对广西高校大学生体育锻炼和使用新媒体的情况进行调查并分析。[结果]学生通过新媒体获取的信息中,体育类信息排在第4位;通过新媒体获取的四类体育信息比例差距不大;新媒体能够快速让学生了解体育信息,学习所需体育知识,也暴露了碎片化信息的弊端。[结论]新媒体对广西大学生的体育锻炼的时间和频率有促进作用,有利于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

关键词:广西高校;体育锻炼;新媒体;信息传播

新媒体作为科技迅速发展的二十一世纪的一个产物,包括了微博、微信公众平台、新闻客户端、运动类app等一系列手机传媒,走在时代潮流前言的大学生对新媒体更是依赖,获取的信息广泛,对于学生依据自己个人爱好去接收信息提供了方便,同时又呈现出碎片的形式,对学生对知识的整理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在传统体育参与方式上,学生与外界之间交流方式较少,接受信息主要来自于书本、课堂及同伴间的口口相传,体育知识狭隘有限。随着科技的进步,每个人手中的手机逐渐替代了纸张所作为的主要媒体,学生学习和锻炼的知识来源也随之开放,足不出户便可以了解体育快讯,观看比赛视频,进行运动技术学习,对体育的认识也进入一个新的层面。

1研究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从广西各高校中选出八所院校,分别是:广西大学、广西民族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学院、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桂林理工大学、百色学院和河池学院,共随机筛选出八百名学生进行调查。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在知网和期刊搜索相应文献,了解新媒体、广西大学生体育锻炼等有关信息,为后期的研究做准备。

1.2.2问卷调查法

通过调查问卷,了解学生相关信息,作为本研究的主要数据来源。

1.2.3访谈法

在各高校中选择一名体育教师了解有关问题。

1.2.4数理统计法

利用SPSS对问卷回收的数据进行统计,并形成图表。

2结果与分析

2.1新媒体分析

2.1.1新媒体的类型

通过对现有新媒体的综合分析,可以把新媒体的形式概括为以下几类:微博、微信公众平台、新闻客户端、运动类app和视频类客户端,虽然在形式上有所不同,但这几类新媒体在传达讯息的时候,都存在内容互相包含,形式互相借鉴的现象,使现在的UI交互越来越人性化、舒适化。

2.1.2新媒体的特征

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在现在快速发展的社会信息源比较固定,不利于人们随时随地观看浏览,与之对应的新媒体则应用了新的技术支持,包括信息传输的光纤化、无线网络的普及、视听媒介的数字化、软件应用的人性化设计和手机嵌入式系统、app的设计,才使其能够迅速被我们接受。其次,新媒体增强了人与信息的互动,在接受传来的信息时,通过短时间反馈、目标信息的搜索和虚拟社区的建立及应用,都使得新媒体的人性化和应用效率逐渐提高。在与传统媒体对比中,新媒体的特征也体现在了新的形式上面,时事类短消息、微视频在人们碎片化闲暇时间阅读观看,受到欢迎,人工智能在多平台搭设的普及化更是为新媒体增添了几分“姿色”。

2.2大学生体育锻炼情况

如表1、表2,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很高,有87.6%的学生每周都会参加体育锻炼,从参加次数和运动时间长度上来看,男生要明显好于女生,4次以上的体育锻炼在男生中是比较普遍的现象,约占男生总人数的69.2%,女生锻炼次数主要集中在2-4次,约占女生总人数的44.5%,而男生的运动时间长度大部分集中在1-2h,相比较女生的30min左右要多出很多锻炼时间。球类运动几乎是所有学生共同的参加课外锻炼喜欢的项目,篮球、排球和羽毛球是学生首要选择的项目,分别占了57.3%、43.7%、和47.5%,这跟球类运动游戏的乐趣和吸引力较强有关,女生多数集中在气排球、羽毛球和跑步等三项,运动的激烈程度不高,出于兴趣爱好的同时,也能兼顾锻炼身体。从每天的运动时间段来看,大部分学生参与锻炼的时间段有两个,一个是集中在下午3点-5点,球场没有课的情况下大家会通过篮球、排球或羽毛球锻炼,晚饭后6点至9点。在早晨和中午两个时间段参加锻炼的人较少。

2.3利用新媒体参与体育生活的情况

现在的大学生已经把智能手机中的通话和短信功能逐渐的放在了次要的位置,沉浸在了网络的社交、信息汲取和通过游戏度过余暇时间的功能上面,手机中的APP越来越多样化,所涉及的领域和功能也越来越齐全,使得新媒体的种类越来越全面,随时随地短时间内就可以掌握所需信息。其中体育类的APP或是资讯板块在学生生活中成为了一个了解体育资讯、学习运动技能及参与体育锻炼的重要部分。在学生使用新媒体了解信息分类的表4中可以观察到,娱乐、新闻和文教类信息是当下最受学生欢迎,想要了解的,而体育是所有类型信息中的第4位,相比较军事、科技和旅游更被学生喜爱,这也是与学生在校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的。学生通过新媒体参与体育生活主要是有以下几种用途:(1)了解体坛快讯,(2)比赛和教学视频,(3)网络社区参与讨论,(4)通过体育类APP协助锻炼等,这些也符合了体育生活方式,如图1显示学生利用新媒体多用来观看比赛和教学视频,其次是体坛快讯和协助体育锻炼,这说明现在新媒体在融入生活过程中,也为体育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方便,为学生参加体育生活提供了便利。

2.4新媒体对学生体育锻炼的影响

2.4.1积极影响

在调查中显示,新媒体的运营通过积极的信息和良好的宣传向学生传达了一种优质的价值观,在丰富学生生活的同时,也养成了他们对体育好的态度,从不排斥到主动参与这样一个明显的改变。随着时间的增长,学生对于体育的认识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参加体育锻炼,类似跑步和球类运动,也开始出现了同学间运动数据对比、在运动类APP学习技能再加以实践等新媒体协助的参加原因,这说明在传统参与锻炼基础上,新媒体对于学生参加体育锻炼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

2.4.2消极影响

纵观新媒体在学生手中了解体育信息的情况,体育类信息从基础动作到竞技比赛再到娱乐新闻,范围广泛,对体育的整体认识处在一个泛泛阶段,对于体育的了解处在一个初级的发展阶段,对很多项目都有了解,但是单一项目认识不深,运动知识多是碎片化,没有系统的知识体系,体育类基础理论知识缺乏,例如运动解剖和运动生理,学习起来也只是单一知识点的掌握,应用起来存在一定的困难,对于项目的系统学习不足。体育资讯或视频方面,学生观看到的少数虚假信息对学生有诱导性错误,多数学生没有鉴别能力,造成了价值观和体育认识的养成出现问题。

2.5学生通过新媒体参与体育的问题

在使用新媒体参与体育过程中,除依靠运动类APP协助锻炼外,其他多是体育生活的参与,这在学生体育价值观的养成中显得很重要。在调查中,在校学生对于从新媒体中获取的信息认识受媒体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1)经制作传播的体育类节目文化成分不足,除比赛外学生观看中多为娱乐新闻或体育简报;(2)体育媒体信息在制作过程中种类少,涵盖内容覆盖面低;(3)媒体传播人为吸引关注、夺人眼球,多报道夸大甚至不实消息,误导学生。作为媒体信息制作和监管两方面分析,学生作为接受新媒体的“受体”,只能进行有意识的选择,在前面分析中提到现阶段学生体育知识不充分,多数缺少正确体育信息识别能力,所以学生在使用新媒体过程中也会存在一定的问题。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新媒体的使用已经广泛存在于广西高校学生中,成为快速获取信息的工具,校园生活中随时随地都存在着新媒体的身影,体育作为其中比较占优的一类信息,主要使用网页、媒体、短资讯和体育类APP等途径进行了解学习,在获取信息类型上,以体育领域简报和视频为主,成为在校学生中除书本课堂外一个重要的途径。学生对于新媒体传播的体育信息认识程度参差不齐,其中包含一些负面甚至是虚假的信息,易受标题吸引并且辨别能力较差。另一方面,体育节目多刺激精神和调动情绪类,节目本身缺少文化内涵,在依赖新媒体传播过程中,娱乐成分较多。

3.2建议

注重新媒体信息的作用,运营新媒体的工作者在编辑信息的同时,增加筛选有效信息的能力,新媒体运营的管理者,如政府、体育传媒和校园媒体等,应积极引导大学生参与体育的行为、运动项目系统知识和价值观的养成,从体育类信息的搜集到传播做好完整的分类编辑工作,使学生在使用中能够简单受益。面对负面甚至是虚假的信息,应建立以媒体为主、高校为辅和政府监管的三方联合有效机制,保证体育信息传播的同时,积极促进学生正确体育价值观和认识的养成。新媒体在学生手中应用广泛,体育类信息的传播并不算占优,究其原因主要是体育节目、资讯不能有效吸引学生的关注,在消息传媒中,媒体应联系高校共同推出体育类信息。这样信息更加贴近实际,与学生实际生活息息相关,关注度也会随之增加。在学校课程中,教师应多加引导学生使用新媒体,在借助自身专业实力的同时,科普基础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在新媒体中学习、鉴别体育信息,增强学生体育锻炼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培庆,杨友洪.广西高校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现状调查分析[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0(8).

[2]王美翔.当今新媒体对大学生的影响效果分析[J].新媒体研究,2016(14).

[3]周颖.新媒体环境下传统体育节目的创新研究[D].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2015(7).

[4]高红波.视听新媒体节目的类型与特征[J].编辑之友,2013(9).

[5]房钰深.新媒体环境下的体育科普传播特征分析[D].北京体育大学,2014.

[6]张贵婷,靖桥.影响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因素体系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5).

[7]张国峰.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动机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0(12).

[8]安宇.广西大学生课余体育行为现状调查与分析[J].广西师范大学,2008(9).

[9]林娟.广西大学生体育生活现状的调查分析[J].体育科技,2006(3).

[10]宋琦.运动类APP对大学生体育锻炼坚持性的影响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2016.

[11]洪肖肖.互联网时代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的现状调查研究[D].山东大学,2014(4).

[12]胡玉彬.移动应用软件对大学生体育活动的影响—以天津市4所高校调查为例[J].中外企业家,2015(8).

作者:严剑葵;李长炳;吴春燕 单位:广西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