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浅谈传播学视域下“夸夸群”现象范文

浅谈传播学视域下“夸夸群”现象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浅谈传播学视域下“夸夸群”现象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浅谈传播学视域下“夸夸群”现象

摘要:2019年3月伊始,一种名为“夸夸群”的组织以微信为媒介迅速风靡北大、清华、复旦等高校。文章基于传播学的视角,从满足受众心理需求等角度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在“夸夸群”中所展现的是传播学中匿名狂欢的状态以及个人心理需求的满足,这些行为的心理动机是受众积极寻求自我认知的一种方式,也是在日常忙碌生活中重拾信心的体现。笔者认为:需要通过完善的健康的心理引导方式来疏解当下青年群体生活中的消极情绪,帮助年轻群体增强社交所需要的互动性和自信感。以期寻找真实自我,让自身价值得到实现与肯定,完成一个积极向上的自我形象重塑。

关键词:“夸夸群”;“匿名狂欢”;“心理需求”;“镜中我”

一、“夸夸群”的起源与发展

2019年3月初,“夸夸群”通过在微信中裂变传播的方式获得了迅速发展。在我国知名高校、社会群体中引起很大反响。部分商业组织也看好这一机会,通过“夸夸群”开展网络营销。依赖于微信而存在的“夸夸群”得以生存和发展与广大受众的积极互动和一定的心理需求密切相关。“夸夸群”其实并非一个新鲜事物,早在2008年1月2日的豆瓣论坛上,成立的“求求你表扬我小组”就可以看到“夸夸群”最初的影子,而在2014年成立的且超过十万人加入的相互表扬小组,则是“夸夸群”的进阶版本。若在豆瓣上搜索“表扬”“夸”等关键词,则可以找到15个小组,其中有11个是在2019年成立的。在小组里要求夸奖的用户可以毫无顾忌地倾诉烦心事,与之相对应的夸奖者则需要夸奖。虽然这个小组在2008年就已经初见雏形,但一直不温不火。相比起微信群,豆瓣的小组是一种具有相对封闭性的论坛组织,如果要加入则需要组长统一审核。而微信群用户基数大,分享也方便,加入或者退出的时间成本较低,在微信群的互动中,寻夸者从倾诉中释放了压力,夸人者也得到了酣畅淋漓的满足,因此“夸夸群”以微信群裂变的形式迅速走红各大高校,不仅遍地开花且形成燎原之势。借助网络的传播,“夸夸群”迅速在我国各大学校园中风靡开来,包含北京清华大学、上海复旦大学等知名高校,在校园中迅速发展“群分群”的模式,有的甚至已经超过7—8个群组。面对“夸夸群”的火爆状态,在逐利的商人们眼里这种热闹俨然成了一种商机。基于百度指数的热词搜索截图可以看出,2018年3月14日“夸夸群”在PC端和移动端的搜索指数突然陡增至最高峰,之后又经历了趋势图上所显示的两个小高峰后,热度逐渐下降。

二、“夸夸群”的物质化与心理需求

(一)“狂欢理论”下的“夸夸群”。前苏联文学理论家巴赫金提出的“狂欢理论”包括狂欢节、狂欢式和狂欢化,其中狂欢节是狂欢理论的原点。狂欢节中的传播更是一种社会事实的体现。从字面意思来解释狂欢节,它指的就是一个时间概念,是特定的节日庆典,例如西方的情人节、感恩节,中国的春节、民间的庙会等。在“夸夸群”中,狂欢节在实际上所起的作用就是:容纳了在现实当中,并非真实存在且可直观感受的夸奖,并为虚拟的夸奖得以保存提供了一种容器。因此这里的狂欢是全民的狂欢,更具有广泛性,这也与互联网传播发展中的开放性、包容性、匿名性密不可分。大多数人来到“夸夸群”所持有的目的只是为了放松身心,寻找快乐,获得鼓励和支持,通过消遣的方式来缓解日常生活中的压力。除此之外,作为“夸夸群”中的狂欢节为大众提供了一个相对平等、暂无等级无霸权的对话空间,在这样的对话空间中,人们通过戏谑的方式进行沟通。比如:“主动辞职了,求夸”,接下来就有人回应“勇敢做自己,不被现实束缚,有想法”“对世界的好奇心是进步的表现,你真棒!”“敢于做自己,说明你前途无量”……这样的对话方式每天都在“夸夸群”中上演,这些对话中的词语朴实而幽默,人们通过插科打诨的方式消灭了距离感,为受众构建了一个相对平等的对话空间,在这个空间里大家的沟通交流更具个性化。与此同时身处“夸夸群”的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在群里进行个人角色设定,可以选择“夸人”或者“被人夸”,更没有人会限制个人的来或者走。狂欢节对等级、对隔阂的消解作用,让人们不再固定于一种实有的人际关系和社会角色,甚至是帮助人们从现实的各种人际关系以及社会角色中脱离出来,放下心中的戒备自由地表达自己的内心。即使是在“夸夸群”这个虚拟的狂欢世界中也可以做到人与人之间不存在任何距离,打乱秩序,让等级消失,在群内的狂欢下人与人形成了新型的乌托邦式的人际关系,通过具体感性的形式,在半现实半游戏的形式中表现出来,这种关系与现实中强大的社会等级关系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让身处其中的群体感受到与现实生活中不一样的精神世界。在前苏联文学理论家巴赫金的描述中,狂欢节是指一切在狂欢节里仪式行为的总和。在“夸夸群”里,参与其中的个体展示出与现实生活中不同的自我特质,用各种方式将自己装扮,在精神上追求释放、满足,呈现出自我放纵、改头换面的精神状态。此时群内的多种精神状态的集合,呈现出的就是“全民狂欢”。所有人在一种狂欢中进行自我表达或情绪宣泄,此时的狂欢实质上已经演变成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一种人与人之间平等自由的关系,更是一种交替和更新的创造精神。

(二)商业性质的“全民狂欢”。电商平台看准了“夸夸群”的商机,特别推出了定制服务,甚至部分店铺以大学生为噱头,开展与高校“结盟”的“夸夸”服务。有需求的客户只需要通过网络付款、发送服务需求等环节,就可以享受到定制的“夸夸”服务,价格在120-600元/小时之间。图片中所展示数据均来源于百度指数。根据地域分布数据显示,其中,集中在北上广等一线城市中对于“夸夸群”的需求量最多。从关键词的人群属性进行聚类分析,可以看出女性对于被夸的需要远远高于男性,年龄大多在25岁到28岁之间。商机的发现是因为背后巨大的流量,这种一哄而上的狂欢都是个人情感肆无忌惮地尽情挥霍,这个过程中没有任何身份限制,所有人都可以参与到这场盛会之中。在网络的虚拟世界里,人与人之间并无特别的缘分,但在一场求夸奖和夸奖的情感宣泄之后找到了安慰,由此就变成了一场群体狂欢。互相夸奖,在本质上是一种情感宣泄,相对于其他的人际交往方式也更容易掌握,除此之外互夸也能产生一定的正能量,网民对这样的正能量欣然接受,而信息的聚集性传播,也将是商业行业中利用该特点进行营销的手段之一。但“夸夸群”的实质是一种物质、精神交换的商业方式,彰显了浓厚的商业性气息,符合新媒体时代下快速生活、工作节奏的人群对于精神迫切获得满足的需求,在精神层面满足感的追求中,“夸夸群”成本低、耗时少、限制少、操作简单等特点,正好迎合了现在快速发展的社会人群对精神需求的追求。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个人在社会的交往方式出现改变,这也是由物质基础决定的。“夸夸群”的发展借助了物质发展水平,低成本的投入让更多的社会人群在物质层面上能接受,同时,“夸夸群”满足了人们的精神追求,促进了其“火爆”发展势头。而“夸夸群”在发展中不可避免地呈现商业化的特征,商业群体借助精神的噱头进行包装,再以物质化产品的方式推向有精神需求的用户。不管怎样,“夸夸群”是现代新媒体时代下的一种精神交往方式,后期的发展还属未知,但也可以推断会出现更多类似“夸夸群”这样物质、精神结合的交往方式,满足广大群体的社会交往需求,以帮助人们适应整个高速发展的社会。在“夸夸群”内的互夸形式一般是“今天我睡过了,求夸!”,夸别人的话通常是“能睡是福,请继续原地入睡”等,用此方式形成一个小小的仪式。在新型媒介环境下,“狂欢理论”不能完全解释“夸夸群”现象,“夸夸群”的仪式简单、娱乐、幽默,不以正统的夸赞规则为范本,强调娱乐性、戏耍性的诙谐文化。这个简单的仪式使普通受众们产生了虚拟的快感,在被夸奖的过程中成为了群里暂时的“国王”,感受的是“加冕”为“国王”时的短暂快乐。通过这种另类的自我宣泄和情感释放,运用戏谑的自我解嘲去寻求一种心理慰藉,以求达到自我心理满足。

(三)心理和精神需求。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提出:人类的需求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分为五种,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一旦人们在物质需求上得到满足,那么人就会用剩余精力去追求精神上的满足感。相对于新媒体时代中的“精神交往方式”,“夸夸群”与其他的方式相比较而言显得更加精致。群组形成的沟通与交流满足网民对互动、人际交往的心理精神需求,并在此过程中,肯定其他社会成员的角色。总的来说,“夸夸群”是一种新媒体与网络结合的社会成员交往方式,更多的是满足成员心理和精神层面的需求。社会经济的发展提升了我国居民的日常可支配金额,物质生活得到保障的基础上,人们开始探索精神需求的满足。社会是一个需要沟通、交流的整体,个体不可脱离社会存在。社会与个体是息息相关的,二者不可分割,而个体在社会中获得的交往满足、精神满足也具有相对的独立性特征。个体在发展中是社会本质的显现过程,通过与社会的联系、交往,形成社会化的本质特征。“夸夸群”正是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之上,抓住了个体对社会互动交往的需求,才得以在短时间内发展壮大。同时,个体也在社会环境中获得交往的满足是“生命”的要求,在这一要求中,往往充斥着物质、精神的不同层次需求,成为推动个人发展的动力。在精神需求中,存在高层次、低层次之分,简单来说,低层次是局限在社会交往的表现欲水平,而高层次是个人在社会中自我实现的需求水平。“夸夸群”体现了个人与社会的交往中高层次精神需求满足的追求和发展,以获取“正能量”的方式逐渐从交往中获得精神的满足。“夸夸群”依托互联网而存在,但也脱离不了物质基础。“夸夸群”与物质基础的结合体现在物质构成“夸夸群”形成发展的主要因素,同时也是精神的“物化过程”,如商业平台推出的“夸夸服务”需要以用户的物质支付为前提,也可能出现用户为了满足精神需求而讨价还价的现象。“夸夸群”最终面向个体对心理和精神层面需求的满足,物质只是在精神满足过程中的一个环节,参与了满足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以及精神追求和精神回报。

三、反思:理性面对夸奖,正确重塑自我

(一)重视“夸夸群”抚慰心灵舒缓情绪的效果。互联网信息发展的同时推动了新媒体的蓬勃发展,当代年轻人的互联网生活基调从早些年前的“颓”“丧”到现在的“佛系青年”,这些词汇背后所展现的都是消极的一面。但“夸夸群”的发展带来了正能量,激发社会人群中自我价值实现的精神需求,满足个体在这样的精神追求中逐步探索的心理需求。风靡于微信的“夸夸群”是众多年轻人在新媒体时代一种全新的精神交往方式。其影响不仅仅停留在社会方面,对于年轻人的行为和思维也产生了相对积极的影响。在“夸夸群”里,人与人的交往本质是在虚拟的联络中积极实现自我本质的创造过程,其中的内在动机是渴望获得与他人的沟通联系,实现自身的价值,年轻人们试图通过这种方式下的调侃来对抗自身存在的负面情绪。尽管“夸夸群”带来的是一种虚拟的快乐,但对有需求的年轻群体来说也像是一针强心剂,鼓励着身处其中的群体在看似花团锦簇的夸奖中重新构建自我,形成一种积极的自我态度。美国社会学家查尔斯•霍顿•库利的“镜中我”理论认为,自我认知会影响个人的行为,而行为的表现不可避免要与社会形成联系,个人在行为的表现中也能像照镜子一样看到“镜中的自己”。在“夸夸群”中人们能看到一个隐藏在现实社会面具下最真实的自己,不仅能找到一种归属感,也更加能充分地放飞自我,同时在通过维持心理平衡中感到满足和愉悦。

(二)正视“夸夸群”所产生的精神麻痹和逃避现实的情绪。这种无论是以感觉的方式或是思维方式来获得满足感和肯定自身价值的精神交往方式,或许在以后会成为重要的社会角色,来帮助青年人适应社会的高速发展。在这种最真实的自我展现出来以后,对于被人赞扬、被人关注的心理诉求,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态度:无原则、不负责任的夸奖也许会诱导被夸奖者沉溺在花团锦簇的虚假美好和肯定之中,丧失基本的价值判断,从而盲目自信。有人批评这种虚假的、不真实的夸奖会蒙蔽双眼,而且虚伪至极,没有任何价值和营养。但根据威廉•詹姆斯的理论,被赏识是人类孜孜追求的精神满足。或许对于需要这种精神满足的人群来说,“夸夸群”就是他们的“世外桃源”。现当代大学生群体中普遍焦虑心理严重,缺乏认同感,生活不易,举目四望找不到可以倾诉的人,又因遇到挫折以及生活中的种种琐事后希望有人来安慰和关心。而“夸夸群”的出现则呼应了这种情感诉求,以传递正能量的方式带动群体的情绪,加强了群体之间的沟通。但作为一名在社会中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独立行为能力的社会群体中的人时,如果面对问题和挫折或者失败不能进行自我反思和进步,而是从“夸夸群”中寻找慰藉,甚至长期以往沉溺其中,或许这种善意的夸奖就会成为精神毒药,形成一种隐性的“精神胜利法”:现实中我的生活无论多么糟糕多么失败,反正群里有人会夸我。此时“夸夸群”的作用已经把善意的夸奖变成了精神毒药,会让沉迷其中的受众迷失人生真正的方向。当青年人沉浸在网络虚拟的赞美,甚或通过购买方式获取无原则嘉评的时候,网络则成为现实的逃避所,会产生回避现实、消极封闭的现实反应,这无疑是一种负面情绪和行为。

四、建议

通过透视互联网高度放大的“夸夸群”中所展现的调侃玩乐假象,反观假象背后的真实情况。在面对年轻一代心理健康发展的同时,大众应该着重去关注当下社会青年群体中的心理诉求,去肯定受众群体的一些行为和一些思想,并进行鼓励与奖赏,且应该通过更加完善的、健康的心理引导方式来疏解生活中的消极情绪,帮助社会中的年轻群体增强社交所需要的互动性和自信感,并融入对年轻群体心理需求更多的人文情怀和理想思考,以便于帮助社会青年群体寻找到真实的自我,实现自身价值的实现与肯定,完成一个积极向上的自我形象重塑。

参考文献:

[1][俄]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M].白春仁,顾亚玲译.北京:三联书店,1988:344.

[2][美]亚伯拉罕.马斯洛.人类激励理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3][美]查尔斯•霍顿•库利.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M].包一凡,王源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9年.

作者:王梓贞 焦若薇 单位:新疆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