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以传播学审视多媒体教学和网络课堂范文

以传播学审视多媒体教学和网络课堂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以传播学审视多媒体教学和网络课堂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以传播学审视多媒体教学和网络课堂

苏轼在《和董传留别》中为我们留下名句“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之所以“腹有诗书”就会“气自华”,是因为古时候的书本内容集中体现一个礼字,读书多了,就会自然而然地受书本内容影响,一言一行依书而为,形成读书人所特有的言行举止。据此,我们可以引申一下:一个学识丰富、见识广博的人不需要刻意装扮,就会由内而外产生出一种气质;相反,如果没有内涵的话,不管怎么装饰,都不会显得有气质和风度。

一、图象传播与文本传播的区别

随着网络数字化时代的到来,现代化技术大大突破了“书”的时空限制,人们坐在电视前,甚至拿着手机,随时随地便可“看到”想了解的事,其“见识”的广博远非之前“读书”时代所能比。但是,他们的“气”不但没有“华”起来,还越来越“暗”。这是为什么?有人说,那是因为网上的东西太乱,太杂,会对读者产生太多的负面影响。但过去的“书”就不乱吗?低级趣味、荒诞淫乱的东西少吗?退一步,如果说网上的东西太乱,那么,电视播的东西经过层层审查,经过有关媒介组织及编导的层层“把关”,但却没有发现“多看电视气自华”的案例和研究报告。相反,大部分家长、教师坚决反对孩子看电视,有的家庭甚至为了防止孩子看电视,把家里的电视信号电缆掐断。研究发现,人在看电视时的脑电波与睡觉时的脑电波是一样的,就是说,人看电视时,是“不动脑子”的。由此延伸到网络,时下流行词叫“浅阅读”,是说人在浏览网络时的状态,这个“浅”是什么意思?显然也是说“不动脑子”深究。这,应该才是看电视、看手机不但不能使人的“气自华”反而使人“气自暗”的原因。那么,人为什么在看电视、看手机时,就“不动脑子”了呢?从传播学研究的角度看,这是因为电视、网络与图书、报刊等传播方式不同决定的。图书、报刊传播依靠的“符号”是文字,是“书面语言”;电视、网络传播依靠的“符号”大量的是“画面”,即便是文字,也要求“通俗化”“口语化”,即“易懂”——不用动脑子就懂。文字符号传播与画面符号传播,由于“符号”不同,受众的大脑对传播的“符号”信息的处理模式是不同的。文字符号传播时,人的大脑处理模式:文字——思维——通过已与作者建立的文字符号的共通意义空间——还原物像(事物的演变过程及画面)——做出判断作用于情感。而图像画面符号传播时,大脑处理模式:真实的图像(物像)——做出判断作用于情感。

二、文字传播与画面传播对受传者影响不同

那么,这两种传播方式的传播效果或者说对受传者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文字传播是一个学习提高和再创作的过程。

1.通过思维把文字符号还原到物象的过程是一个学习提高的过程。这是因为,你要读懂别人的文字,必须得对每一个字(符号)的特定含义能够理解,即建立共通意义空间——掌握文字——这就要学习。比如“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要理解这句诗,你就要明白:粗缯:即粗布;华:同花,鲜艳,漂亮,引申为高雅。

2.通过与作者(传播者)建立的文字符号的共同意义空间还原物象的过程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由于阅历、学识不同,对于文字(符号)的掌握程度不同,作者与读者,读者与读者之间的“共通意义空间”是不可能完全相同的,所以每个人会根据自己的理解去再还原的物像,每个人还原的物像是不同的,所以作用于人的情感就会有差异甚至完全相反。——读者对文字的理解,有时甚至要比作者自己丰富得多。如在阅读唐代诗人柳宗元的《江雪》时,有人理解为人融于大自然中的大美,其情感体验非常美好;有人理解为遁世的无奈;有人理解为极端的孤独;其情感体验大苦。每个人都会根据这四句诗在脑海里还原一个画面以及还原画面中老翁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独钓”的内心情感——是融于大自然的美还是遁世的苦还是孤独还是其他——这是一个丰富多彩,千变万化的再创造过程。还原物象的过程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而通过画面传播就远没有那么丰富多彩:画面传播会使人的思维变得简单而浮浅,变得僵化。

1.画面传播会使人的思维变得简单。这是因为传播者和受传者之间的“共通意义空间”——画面(物像)——完全相同。如果我们直接给出如下这样一个画面:原诗中那种文字的对仗美、文字组合搭配的高超技巧已不复存在,甚至,原诗的那种意境也几乎不复存在。显然,对于画面的理解要比对于文字的理解简单得多、浮浅得多。

2.画面传播会使人僵化。笔者曾在中学生、大学生中做过一个实验,将上述柳宗元的《江雪》让学生熟背,然后让学生在心中“还原”原诗描写的画面,然后再把上述图画展示给学生,问:这幅图画与你心中的画面是否完全吻合,结果,回答全部是“不”。无疑,无论画家水平多么高,这个画面也不会是,也不可能是读者脑海里根据原诗还原的那幅图画,也没有内心里那幅图画的意境美。显然,画面固化了人的思维,固化了个人的再创造,固化了人的情感体验。综上所述:文字传播会给人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和再创作空间。正是这种想象和再创作,才是“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深层原因。

三、多媒体传播方式在教学中应注意的事项

时下,多媒体课堂、网络课堂成为了潮流和趋势。但其中的利与弊,如何趋利而避弊很值得研究。不少业内人士已发现课堂“过度”使用多媒体现象,但这个“度”怎么把握,却莫衷一是,目前的大部分研究还仅停留在如下一些层面:

1.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教材和媒体这四个要素的关系研究。一节课处处都是多媒体,而忽视了课堂教学中的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师生之间课堂上的情感交流,削弱了教师的授课艺术和临场发挥能力,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2.使用课件时应注意多媒体使用的容量与播放节奏。容量太大使学生很难消化,虽然加快了教学进度效益反而下降。

3.处理好多媒体演示与实验的关系。本属于教师在课堂上演示且现象明显的实验,却用模拟效果代替,把原本属于学生亲自观察、思考、判断的实验事实用放电影式的代替,学生的印象很肤浅,甚至会误导学生,效果很差。

4.多媒体教学与教师板书的问题。多媒体代替教师的板书。

5.多媒体导致学生注意力分散的问题。由此可以看出,目前的研究还停留在使用多媒体(画面)的时机及多少上,很显然,这些研究还没有触及问题的根本。教学过程,也是传播过程,什么“物像”是需要给学生“固化”的?什么“物像”是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和再创造能力,让他们“再还原”的?什么是必须让他们去体验的?——这才是问题的根本。例如,同时解释“种子发芽”这一现象,生物课的视角是: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分,充足的空气。种子萌发时,吸水、膨胀、软化,氧透过种皮进入种子内部,同时二氧化碳透过种皮排出,里面的物理状态发生变化。这个过程完全可以用多媒体展示出来。语文作文教学就完全不同:我是一颗种子,春天来了,盖在我身上的积雪融化了,暖暖的,我喝饱了水,使劲伸了伸身体,我想到外面去看一看,我又使劲伸了伸身体,终于把头伸出地面,“啊,外面的……”显然,这个过程如果用动画展示出来,就会限制孩子“还原物像”的再创造过程。总之,一些科学的知识,有严密逻辑关系的学生很难直接动手做或直接观察到的知识应该是比较适于用多媒体的,而一些需要学生发挥的内容则不适于用多媒体。

作者:杨占苍 吴丽萍 单位:定州市北环路中学 河北省教育宣传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