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民国戏曲的传播学论文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那么,民国时期戏曲期刊的研究该如何展开,又具体包含哪些问题呢?我们可以参照传播学的思路,按照“传播什么—怎样传播—效果如何”的逻辑顺序,考察民国戏曲期刊中的传播内容、传播方式及其对民国时期戏曲发展的影响。“传播什么”主要关注民国戏曲期刊中的传播内容,包括剧目传播、伶人形象、理论批评等;“怎样传播”聚焦民国戏曲期刊中的传播形式,主要表现为戏曲广告、戏曲专栏和戏曲图像等;“效果如何”主要研究民国戏曲期刊作为现代传媒对戏曲观念、戏曲史的影响和价值。最后,从总体上梳理民国戏曲期刊对戏曲文化的传播和影响,阐明民国戏曲期刊在民国戏曲文化史上的价值。按照以上思路,传播学视域中民国戏曲期刊的研究主要包含以下几个层面:
1.民国戏曲期刊的传播理念作为戏曲文化传播的载体和媒体,一份戏曲期刊在创办之初往往会阐明其编辑传播理念及其自身的戏剧观念,这些言论主要出现在民国戏曲期刊的“发刊词”、“卷首语”或“编辑大纲”之中。不同的“发刊词”透露出不同的办刊理念、编辑思想,不同的思想形成不同的戏曲传播观念。例如,中国最早的戏曲期刊《二十世纪大舞台》的“发刊词”出自柳亚子之手。在该文中,柳亚子特别强调了戏曲改良的作用,突出强调了戏曲的社会功能。《新青年》是“五四”运动时期文化人的期刊,其办刊理念则是“提倡新文化,反对旧文化”,因此《新青年》重点刊登了胡适、陈独秀、钱玄同等学者批判旧戏的文章。与之相反,《十日戏剧》是一份以“保存国剧”为宗旨的刊物,致力于保存传统戏曲,带有一定程度的保守倾向。与《新青年》和《十日戏剧》这两个倾向性比较鲜明的刊物相比,《剧学月刊》《戏剧丛刊》等刊物则推崇民族戏曲,提倡用科学方法研究本国戏曲,推进戏曲民族化。它们摈弃将戏曲看做是思想或技艺的片面戏曲观念,将戏曲看做是一门独立的艺术学科。因此《剧学月刊》《戏剧丛刊》等刊物的戏曲传播观念则更加兼顾中西,更为科学化,由此也在戏剧学理论建构上占据着重要地位。同样,民国戏曲期刊因为自身定位不同,编辑理念不同,由此带来戏曲传播观念和方式的诸多差异。有的期刊以理论批评为主,侧重学术研究;有的期刊则以经营消费为主,侧重通俗性的解读。例如,《剧学月刊》侧重于戏剧学理论的建构,因而其刊发的文章以理论文章为主,思辨性更强;而《良友》和《立言画刊》等通俗性刊物则以满足消费性阅读为主,因而在戏曲传播理论上更将戏曲理解为一种手段和方式。但无论如何,这些都是戏曲文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2.民国戏曲期刊的传播形式民国戏曲期刊在传播戏曲的过程中,采用了诸多新颖的传播方式,从而形成了多样化的传播形态。它们以戏曲艺术为传播内容,通过戏曲广告、戏曲专栏和戏曲图像等传播形式,构成了期刊媒体上的戏曲传播场域。(1)戏曲广告和戏曲新闻。民国戏曲期刊中有诸多戏曲广告,主要内容为戏曲演出介绍、演员推介、音像制品信息等。这些戏曲广告随着期刊的周期性出版来进行宣传报道,是当时戏曲商品化的典型体现。民国戏曲期刊也发表戏曲消息和戏曲新闻,对梅兰芳访美、名旦选举、名伶去世之类戏曲界的重大新闻事件进行详细、全面、连续性的报道。(2)戏曲专栏。报刊栏目是戏曲研究的一部分。不同的期刊栏目反映出该期刊的编辑观念。民国戏曲期刊往往利用有特色的戏曲专栏传播戏曲。几乎每一种期刊都有一些有特色的戏曲专栏,例如1913年的《歌场新月》月刊中有“名伶小影”、“话雨楼剧谈”、“伶人事略”、“梨园琐志”等专栏。这些特色栏目中一般有剧评、戏曲艺术家、戏曲生活的信息。《立言画刊》《十日戏剧》等戏曲刊物中设置戏剧问答环节,既是编者、作者与读者交流的方式,也是公共领域中戏曲知识的传播,同时也是了解读者心态与宣传戏曲文化的窗口。特色化专题栏目的设置体现了不同期刊的传播理念,传递出不同的观念。另外,民国戏曲期刊中还有大量的戏曲专号。期刊专号主要是对某一时期的重大问题或者重点人物的报道,例如《剧学月刊》第2卷第1期推出的“昆曲专号”。(3)戏曲图像。民国戏曲期刊采用图像传播形式,不仅提升了戏曲期刊的观赏性,而且保留了戏曲图像资料。中国古代戏曲文本中有诸多的戏曲插图、绣像等,它们构成了戏曲的图像传播形态。民国时期,现代摄影已被引入中国,民国戏曲期刊采用现代摄影形式,以图像形式记录和传播戏曲。《立言画刊》中就有诸多坤伶的图像,封面图像以年轻的京剧女艺人为主。此外,民国戏曲期刊杂志中刊载有数量不等的戏曲画。戏曲画是由画家绘制的与戏曲内容相关的图画。1912年的《图画剧报》刊发了诸多沈伯诚主笔的戏曲画,以图画的形式述说演剧的历史。《图画剧报》刊载有谭鑫培、盖叫天等上演过的《定军山》《空城计》等剧的戏曲画。其他戏曲刊物,如《国剧画报》《三六九画报》《一四七画报》《十日戏剧》等,也都有大量的铜版戏曲图像。这些戏曲画是绘画艺术与戏曲艺术的结合体,对中国近现代戏曲史、戏曲理论史等研究领域具有重大的资料价值。
3.民国戏曲期刊的文本传播戏曲传播一般分为文本传播和舞台传播,民国戏曲期刊是当时最为现代的戏曲信息集散、剧本创作和研究的平台,是当时戏曲文本生产与传播的主要阵地之一。民国戏曲期刊载有众多的戏曲剧本创作或整理信息、剧目演出信息,因而可以从新编剧目和传统剧目两个角度影响戏曲文本的生产与传播:一方面,通过刊登新创的剧本和剧目,参与当时的戏曲生产,例如民国戏曲期刊中就刊登有《桃花扇》的京剧、话剧改编本等;另一方面,通过刊登传统剧本和考证文章,参与传统剧目的搜集、整理工作。在传统剧本的搜集、整理方面,《戏剧月刊》《国剧画报》等刊物收录了许多旧有的剧本。另外一些期刊则主要刊登传统剧目整理方面的学术研究性文章,例如对旧剧整理的情况进行概述等。《剧学月刊》第1卷第4期刊载了金悔庐的《旧剧本整理概要》一文,其中说。在金悔庐看来,旧剧整理的“层序”有两种:一是选择,以“有意义有艺术者为甲等”,以“有技术而无意义者”为乙等;二是改善,应从“去神”、“去古”、“去秽”等角度着手。[5]在此标准下,《剧学月刊》对《岳家庄》《女起解》《汾河湾》《敲骨求金》《定计化缘》《无福之人》《打城隍》《二进宫》《钓金龟》等剧本进行了整理。《剧学月刊》还刊载有陈墨香京剧剧目整理的文章,涉及的剧目有80多种。对民国戏曲期刊文本传播的研究涉及到民国时期旧剧剧目的传播演变,新编剧目的生产,同一剧目在不同期刊中的传播等具体课题。此外,民国戏曲期刊中的剧目信息,有的有剧目而无剧本,还有的仅提供了剧本演出的时间和空间信息,也为进一步研究留下余地。
4.民国戏曲期刊的伶人塑造民国戏曲期刊的另一功能就是推介名伶,建构伶人形象。民国时期,公共领域中的伶人形象主要出现在层出不穷的期刊杂志上。民国期刊作为戏曲传播的公共领域,兼有记录伶人演剧信息、关注伶人生活、推介和培养名伶的功能。期刊杂志的舆论氛围不仅改变了伶人的形象,而且影响着伶人的生活。《北洋画报》和《良友》对梅兰芳访美进行了全方位报道;京剧女艺人的婚姻生活常常成为民国期刊的报道焦点;《立言报》策划评选“四小名旦”,《立言画刊》组织了“四小名旦”的合作演出,“四小名旦”的提法遂成定论;《北洋画报》还策划评选了“四大坤角”。石呈祥在《凡人品戏:梨园花瓣集》中指出,当时的“四大名旦”的称谓并非自于1927年的《顺天时报》,而是来源于《戏剧月刊》。[6]《戏剧月刊》创刊于1928年,由上海大东书局印刷发行,主编是刘豁公。《戏剧月刊》发起了评选“四大名旦”的征文。《戏剧月刊》于1928年11月10日至1931年6月先后推出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的专号(载第一卷第6、8期,第三卷第2、8期)。正是在《戏剧月刊》的策划与操作下,京剧界的“四大名旦”才得以形成,从中可以了解民国戏曲期刊对于伶人形象塑造和传播的影响。民国戏曲期刊也时常关注戏曲女演员,也就是戏曲中的坤伶。例如《立言画刊》中就有《吴素秋在青结婚》《将下嫁一卢姓少年》《吴吕结合又生枝节》等报道。总体来看,民国戏曲期刊对当时戏曲女演员婚姻生活的重视远远多于对其演技的关注。期刊媒介场域的女演员是被观赏、被消费的对象。此外,民国期刊借助“伶人传记”等方式为戏曲演员立传,例如《剧学月刊》中的“伶工传记”。可见,民国戏曲期刊是民国戏曲文化传播的主要媒体,它参与了伶人形象的建构和消解。我们从中不仅看到了伶人文化,而且能发现其中隐含的性别文化、社会文化等因素。
5.民国戏曲期刊的批评传播民国时期的戏曲期刊还涉及戏曲改良、探讨戏曲理论、批评戏曲剧目或文化现象等领域。这些理论批评的背后渗透着民国时期文人、知识分子和戏曲伶人的文化价值观念。民国期刊中的戏曲理论批评在传播内容、批评主体、批评文体、话语方式上都和古典的戏曲理论批评呈现出差异,具体表现为:(1)批评家身份的多元化。民国戏曲期刊作为公共媒介场域构建了多元化的传播空间,从而使戏剧批评家身份更趋于多元化。参与戏曲理论批评的不只是理论批评家,例如徐凌霄就兼具报人、戏曲批评家和戏曲票友的多重身份。徐凌霄与邵飘萍、黄远生当时并称为“报界三杰”。从小喜爱戏曲的徐凌霄对这门艺术情有独钟,他不仅办报纸而且写剧评,同时又和程砚秋等人有合作的表演。作为编辑的徐凌霄介入戏曲批评,不仅使其传播更为广泛,而且形成了具有报刊特点的戏曲批评风格。陈墨香是剧作家,为荀慧生创作了大量的剧本,他的批评具有感受性强但理论思考不足的特点。《剧学月刊》刊载有陈墨香的《观剧生活素描》,共10部。这一系列文章记载了陈墨香的观剧生活,以感悟式、随笔式的文风描述民国时期的演剧情形。民国戏曲期刊戏曲批评的作者群中,也不乏名伶。位列“四大名旦”之一的名伶程砚秋曾在《剧学月刊》发表了《我之戏剧观》等多篇戏曲批评文章。名伶参与戏曲批评,不仅使戏曲批评建立在表演实践的基础上,而且提升了戏曲期刊的声誉。《剧学月刊》在民国戏曲界的声誉与这些名伶的参与是分不开的。(2)戏曲批评文体的多样性。古代的戏曲批评文体主要有序跋体、剧话体、评点体等。一方面,民国期刊中的戏曲批评文体保留了古代的戏曲批评文体,其中使用最多的是剧话体。翻开民国戏曲期刊,到处是篇幅短小的剧话、曲话。《立言画刊》中有“凌霄汉阁剧话”、“侠公剧话”、“怀雪楼剧话”;《剧学月刊》中有“墨香剧话”,《十日戏剧》中有“彤斋剧话”、“翰庐剧话”、“菊花馆剧话”、“新亭剧话”、“倩倩室剧话”、“风云室剧话”、“春风馆剧话”等。民国时期的剧话体批评是传统戏曲精神的延续,体现了中国传统感悟式批评的特点。另一方面,民国期刊传播机制下又革新了对话体、书信体、传记体等批评文体;出现了广告体以及刊物的“发刊词”、“编辑大纲”和“演讲稿”、“编辑按语”、“提要”等新型的批评文体,甚至在戏曲类新闻中都渗透着对戏曲的批评和理解。可以说,民国戏曲期刊对于戏曲文化的传播,带有强烈的现代性特征。(3)兼顾中西的视野。民国戏曲期刊参与戏曲批评,经常站在兼顾中西的立场上,从跨文化传播的视野认识戏曲。民国时期,随着话剧的引入和西方学术思想的介绍,国人的学术视野逐渐打开。民国戏曲期刊刊载了大量介绍西方戏剧文化的文章。作为当时著名的戏剧理论期刊,《剧学月刊》是“本科学精神对于新旧彷徨、中西杂糅之剧界病象,疑难问题,谋适当之解决”。[7]此时的戏曲批评往往在和新剧的比较中展开。作为戏曲艺术家,程砚秋造访德国,书信中以跨文化比较的方式隐含着对中国戏曲的批评。随着西方思想的融入,戏曲批评的视野逐渐打开,批评思维有着明显的转变。戏曲批评的方法上,更加注重系统性、科学性。(4)批评话语的现代转换。古典戏曲批评多以文言文为主,民国时期的戏曲批评却主要是白话文。虽然在民国戏曲期刊的“发刊词”、“纲领介绍”等文中依然有文白夹杂的倾向,但是戏曲批评话语从文言到白话的转换已然是一个趋势。《立言画刊》中的“凌霄汉阁剧话”、“偶虹谈剧”等栏目在演剧理论、现代剧话文体和通俗、简洁的话语方式上是民国时期戏曲批评的典型,既保留了传统剧话批评的样式,又采用了现代的批评话语,是适应戏曲期刊传播机制出现的新形态。
二、民国时期戏曲期刊的研究价值
从传播学视角对民国戏曲期刊的研究到底有何意义和价值呢?虽然国内学术界对民国时期的戏曲期刊关注较少,然而民国戏曲期刊却有着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和意义。透过民国戏曲期刊发黄的书页,回到民国时期戏曲传播的现场,会让我们有许多的惊喜和收获。具体而言,民国戏曲期刊主要有学术理论、文献资料、文化传播等几方面的研究价值。
1.学术理论价值民国戏曲期刊具有重要的学术和理论价值。首先,民国戏曲期刊在20世纪中国戏剧学研究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20世纪中国戏剧研究的三种路向》一文中,陈平原认为,百年中国戏剧研究史,“王国维的文字之美与考证之功,吴梅的声韵之美与体味之深,齐如山、周贻白、董每戡的剧场之美与实践之力,典型地代表着戏剧研究的三种路向”。[8]王国维以史学方法研究戏曲文学,以考据方法为主,较少涉及戏曲表演,其代表作为《宋元戏曲史》。吴梅则以读曲、度曲为乐事,其研究侧重于曲律,其代表作为《顾曲麈谈》《曲学通论》等。此外,还有以齐如山、周贻白等为代表的剧场艺术研究等。然而,在这些研究中,唯独忽视了民国戏曲期刊及研究团体的戏曲研究。20世纪30年代是戏曲研究极为繁盛的年代,其直接表现就是戏曲期刊的出现。程砚秋和徐凌霄、陈墨香、杜颖陶等人创办了《剧学月刊》,尝试建构戏剧学。齐如山和傅芸子、傅惜华等人,编辑出版了《国剧画报》《戏剧丛刊》等刊物,发表戏曲研究的理论文章。这些人熟悉戏曲舞台和表演,又具有扎实的考据、理论功底,但他们在戏剧期刊上发表的文章远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有待更为深入的挖掘和整理。其次,一些民国戏曲期刊体现出了鲜明的理论倾向,有必要对其进行个案研究。例如,《剧学月刊》即倡导以系统性、科学性的理论要求来研究戏曲。在《剧学月刊》中,刘守鹤以系统性方法研究戏曲编剧,写就《论作剧》一文,发表在1932年第1期的《剧学月刊》上。在1932年第8期《剧学月刊》中的《通信一》中,子彝这样评价这篇文章:“旧剧从来没有系统的理论,有理论就是从你开始,不是恭维你的话,事实摆在面前是这样的。《论作剧》一篇,是中国旧剧理论的空前巨制,的确可以说是前无古人。”[9]此外,金悔庐的《编辑大纲》《研究大纲》等文章条分缕析地讨论了戏曲期刊编辑、戏曲研究分门别类等问题。陈墨香的旧剧本整理也侧重以科学的方法对旧剧从多个方面进行选择整理。邵茗生、杜颖陶等人的戏曲研究注重考据。曹心泉、刘守鹤注重对昆曲口述史的研究。这些研究无疑都体现出民国时期,尤其是上世纪30年代,戏曲研究者的理论追求和学术素养,代表着当时戏曲研究的学术水准。
2.文献资料价值作为戏曲传播的载体,民国戏曲期刊参与戏曲文本生产,保存了众多民国戏曲的原始资料,对于戏曲史研究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文献资料价值。民国时期是戏曲繁荣发展的时期,不但是作为国剧的京剧,而且地方戏同样发展迅速。由于传播条件的限制,戏曲原生态的现场无法复原。民国戏曲期刊作为当时最具传播力的传媒,构建了当时戏曲文化传播的公共领域,刊载了民国戏曲的原始资料,是民国时期戏曲文化传播的鲜活现场,成为民国戏曲史研究必然要寻找的原点。以民国时期昆曲文献的发掘整理工作为例。清末民初,昆曲没落而花部崛起;民国时期京剧成为主角,然而昆曲并未消亡。无论是昆曲艺人,还是文化学者,都对昆曲进行过研究和探讨。随着当前昆曲被列入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传承和保护研究也逐渐引起学者的关注,20世纪前期的昆曲文献资料的搜集整理就显得非常重要了。民国戏曲期刊中保留有众多的昆曲文献资料,例如《剧学月刊》第2卷第1期是“昆曲专号”,刊载有曹心泉讲述、邵茗生笔记的《近百年昆曲之消长》,曹心泉讲述、杜颖陶笔记的《昆曲务头廿诀释》,刘守鹤的《昆曲史初稿》和《昆曲的宫调解放》,徐凌霄的《纪念曲家袁寒云》等文章,内容涉及昆曲史研究、曲谱、身段谱等资料的搜集整理,特别是杜颖陶先生《玉霜簃所藏身段谱草目》,它是当时乃至现在昆曲研究非常珍贵的资料。不仅《剧学月刊》如此,《戏剧月刊》《半月戏剧》《十日戏剧》《北洋画报》等也都刊载有众多的昆曲文献资料。戏曲表演文化资料的保存是民国戏曲期刊的突出价值。因为技术条件的限制,诸多名伶的表演艺术无法复原和呈现,民国戏曲期刊则通过记录、探讨、评价等方式保存了戏曲表演艺术家的演出情况,成为研究戏曲表演的第一手资料。这不仅对戏曲史、戏曲理论研究有重要的作用,而且给当下的戏曲以生动的参照。
3.文化传播价值作为戏曲传播的媒体,民国戏曲期刊具有文化传播价值。民国戏曲是传统戏曲的延伸和发展,是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如此,置身于20世纪前期的文化语境中,民国戏曲必然和西方文化产生交流,具有跨文化传播的价值。透过民国戏曲期刊中有关戏曲演出、论争、改良等内容的文章,我们可以看到保存民族传统文化的努力,以及中国戏曲和西方文化碰撞交流之后所产生的改良冲动。我们认为,民国戏曲期刊研究的文化传播价值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认识。首先,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播的价值。“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以胡适、陈独秀为代表的新文化人,倡导新的文学观念,抨击传统戏曲;然而以张古愚、徐凌霄等为代表的一批文化人却坚守旧剧立场,发掘戏曲的价值,宣传和研究传统戏曲。张古愚先生创办的《戏剧旬刊》和《十日戏剧》是保存传统戏曲方面的表率。《十日戏剧》上刊载的《保存国剧就是本刊的刊训》一文说:张古愚顶住各种压力,坚持批判立场,发表了大量理论批评文章以实践“保存国剧”的主张,使《十日戏剧》成为当时存在时间最长,影响较大的戏曲期刊之一。其次,跨文化传播的价值。20世纪前期是中西文化冲突融合的时期,西方文化进入中国。当时的焦菊隐、李石曾、徐凌霄等人都具有西方文化的学养,使得他们的戏曲研究更加系统、科学和开放。梅兰芳访美是20世纪30年代中国戏曲界的一件大事,他将中国戏曲文化介绍到国外,打开了西方对中国戏曲认知的视野。其后,程砚秋也游历了德国、法国等欧洲国家,吸取西方经验,反哺中国戏曲,还写就了《关于改良戏剧的十九项建议》一文。《剧学月刊》刊载了程砚秋在欧洲的活动,相关文章主要有:《巴黎剧院之一瞥》(1934年第7期),《自柏林致本所同人书》(1932年第11期)等。
总之,民国戏曲期刊是当前中国戏剧研究中的薄弱环节。民国戏曲期刊不仅具有学术理论研究价值,还具有文献资料价值和文化传播价值。因此,立足于文化学、传播学的视角,系统全面地研究民国戏曲期刊是非常有必要的,期待更多的学者加入这一研究领域,使之成为中国戏剧研究新的增长点。
作者:单永军单位:湖北文理学院文学院新闻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