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基于传播学探求视觉修养培养途径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随着读图时代的来临,大量的视觉信息充斥在我们的周围,视觉信息的传播技巧和策略也逐渐占据了传播学研究的一席之地,因此观看和解读视觉信息的能力成为了读图时代的必备能力,因此视觉素养教育的重要性也逐渐凸显。
视觉素养是对视觉信息的解读、应用、创作和交流的能力,人与生俱来的是看的本能,而非看的能力,本能与能力是不同的,生理器官赋予了我们看的本能,需要经过后天的训练才能具备看的能力和人文素养。美国加州大学科学家研究结果表明:一般人“视而能见”的能力并非与生俱来,视力跟语言一样是需要通过实践才能掌握的能力。[2]概言之,视觉素养并不是简单的看,而是看懂和看好的能力,是人类视觉思维的开始和持续。传播学旨在利用系统的观点来探究社会信息及其运行规律。本文也试图用传播学的理念来指导和分析视觉信息的创作、观看、解读、交流以及重构和创造的能力,借此来探索视觉素养教育的各个构成要素和有效培养策略。
一、传播学与视觉素养教育之联结
所谓传播,实质上是一种社会互动行为,人们通过传播保持着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这种社会互动必有某种信息的传播,信息传播的目的是共享意义对受众产生的某种影响,所以我们也可以说传播是借助于相关的信息来传播意义和对他人产生影响。
简单地说,视觉素养即对视觉信息的一系列处理过程,包括对视觉信息的获取、处理、理解、欣赏、交流、使用、创作和评价等等,而视觉素养的培养,则指通过对人们视觉思维的培养,对视觉信息的有效获取(读懂)、处理、理解、欣赏、交流和使用,进而能够评价和创作视觉信息的能力。我们暂且认为视觉信息只是信息的一种形式,据此可以将视觉素养的培养与传播学的核心理论联系起来。传播学的核心理论即信息的形成、信息意义的生成、信息的交流、信息意义的重构与创作等。[3]
信息及信息自身的意义联结了传者与受众,使信息不断被解构、重构以及创新,致使新的信息能够不断被创造、传递、解构、重构和再创造,从而使人类的传播行为能够持续不断地进行。依据南京师大张舒予教授关于视觉素养的理论,将视觉信息的传播过程分为视觉思维、视觉表达、视觉交流、视觉信息重构、视觉信息的创造等五个环节。传者和受众通过视觉信息来表达、交流和共享视觉信息意义进而对双方产生影响,达到提高传者和受众视觉素养的目的。以下我们将传播与视觉素养的培养用图1来表示。
1.视觉信息的生成
传播得以开展,必然要有信息的流通和意义的共享,故视觉信息的生成必不可少。视觉信息的生成要借助“视觉思维”与“视觉表达”,视觉思维即在我们的脑海中用视觉图形、图像等诸多视觉符号来思考所感知或所看到的信息和物理过程的意义,代替使用抽象文字进行思考的方式,从广义来讲文字也可以纳入视觉符号的范畴,因为远古时代的象形文字起源于图画,是图画的一种高度凝结,逐渐演变为现代的抽象文字,尽管如此我们只将有助于传递相关联信息的图画、图形或图像看做视觉思维过程中所使用的视觉思维载体。
在视觉思维环节,我们试图改变传统的采用文字作为思维载体的方式,从源头上来培养信息传播主体的视觉素养,即引导思考主体掌握用各种视觉符号来思维的能力,在思维过程中展现各种形象的视觉信息,进而能够在视觉表达阶段顺利地将所想到的视觉信息用可表现的形象方式呈现出来。
视觉表达也可以称之为视觉表征,即视觉思维的下一个阶段,可看做是传播主体借助视觉符号表达视觉信息和学习的过程。这一环节需要借助于大量的可视化视觉符号来帮助表达视觉思维的过程和结果。如威尔曼列出了12类能够提供视觉表征的教育讯息,它们包括:具体事实、循序渐进的指示、过程、数据、比较数据、组织结构、地点、年表或时间表、概括或理论的示意图、感情或态度的表征。再如较常用到的mindmap、mindma-nager、inspiration等思维表达的工具软件能够帮助我们更有效、更加形象地表达,视觉表征“一目了然”,浅显易懂。但某些情况下我们并不能够很轻松地将思维结果用视觉符号表达出来,由于我们在视觉思维阶段并未能够成功地将各种思想、观念和信息转换成完整的相关联的图画、图形或图像,因而导致视觉表征阶段无法进行和完成,这时应继续退回上一阶段培养视觉思维能力。视觉思维是视觉表达的前提和关键,我们应重视视觉思维的培养和锻炼。
2.视觉信息的交流与共享
视觉信息能够借助各种视觉符号表达出来,其目的之一是能够与他人交流和共享。视觉信息的交流是视觉信息重构的基础和前提,视觉信息的交流能够拓展我们对于视觉信息解读的深度和广度,不仅能够从视觉信息的能指看到所指,同时能够看到所指的更高层次。如著名民歌歌手邓丽华在演唱《映山红》时无法理解映山红开的时候为什么就是红军来的时候,映山红如何能够与潘冬子的父亲联系到一起,于是她在对照电影和歌词以及在他人帮助和指导下从一副鲜红的映山红的画面中看到了红旗,看到了潘冬子的父亲,看到了红军胜利归来的场景,于是借助画面读懂了歌词,也读懂了映山红是如何与红军产生联系的。视觉信息的交流与共享能够顺利开展主要取决于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取决于视觉信息交流双方的视觉信息的表征能力和对视觉信息的解读能力;其次,取决于双方的视觉思维能力,能够借助于视觉表征进而有效地思维,给视觉表征赋予合理的意义,使视觉信息的交流能够顺利进行,能够使双方互相产生影响,而不仅仅是简单的传与受,要能够使双方同时受益,能够增加对视觉信息所指的更加深层次内涵的理解和感悟,从而为视觉信息的重构做好准备。
3.视觉信息的重构
视觉信息的重构有赖于视觉信息的交流与共享,视觉信息的重构基于不同的视觉信息解读者对于视觉信息的不同理解和感悟,从不同层面和角度赋予视觉信息有价值的意义和内涵,最终使视觉信息能够获得更加完整和全面的解读。但不管视觉信息被解读的最终意义如何,都与视觉信息最初的创作者所处的背景、环境、心境以及要表达的意义密切相关,最终重构意义正确与否也取决于以上诸因素,所以意义重构的正确全面与否是由创作者本身、视觉作品的水平以及解读者自身的视觉素养决定的,视觉信息的重构能够从多角度、多维度训练和培养我们的视觉素养。
4.视觉信息的创作
视觉信息的创作与视觉信息的重构不同,视觉信息的创作比视觉信息的重构更高一层,视觉信息的重构是基于原有的不同主体对于视觉信息解读的不同含义,综合理解重构对于视觉信息的意义;而视觉信息的创作则是在以上视觉思维、视觉表达、视觉交流和共享、视觉信息的重构等诸能力的基础之上,培养出来的视觉信息或视觉符号的创造能力。能否具备一定的视觉信息创造能力取决于创作主体的视觉文化修养、视觉信息的表达能力、各种视觉媒体的运用能力等等,能够创造出优秀的视觉作品是视觉灵感的体现和瞬间意义的捕捉,更是良好的视觉素养的表现。
二、传播学视域下视觉素养教育的策略分析
根据前一部分的分析,我们认为视觉素养教育应该从视觉思维的能力、视觉表达的能力、视觉信息交流和共享的能力、视觉信息重构的能力以及视觉信息的创作能力等方面来入手,下文将围绕这几种能力的培养来探讨传播学视域下视觉素养教育的若干策略。
1.视觉思维的培养策略
视觉思维与常规思维的本质区别在于思维载体的形式不同,在视觉思维过程中,借助的是各种视觉符号在人类的大脑中不断地进行思考和自我交流,好比这个世界就是由丰富多彩的视觉符号构成的,根本不存在抽象的文字。如影片《地球上的星星》中,小主人公根本不识字,在他的思维世界里根本不存在字母、数字等抽象的字符,因此他甚至可以把抽象的字母想象成跳动的音符和各种各样奇怪的视觉符号,他也只能透过具象或形象的视觉符号来看待和认识世界,而他由此看到的东西比我们常人多的多。
因此视觉思维的培养首先要能够在思维的世界里摒弃或逐渐地摒弃抽象的文字符号,逐渐过渡到只有视觉符号,想象着把自己置身于一个只有视觉符号的世界里,好比我们学习一门新的语言,最好的方式是置身于这门语言的世界里,了解其文化和背景,使自己慢慢地融入进去。因此在这里,我们也可以将视觉符号比做是一门新的语言形式,用不同视觉符号的变换来思考我们感官所感知到的事物或信息,用视觉符号进行自我交流和认知;其次我们要具备最基本的视觉符号的想象能力,视觉符号的想象能力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如同我们学习汉语,要掌握拼音字母、字、词,句、段、章,掌握各种基本语法规则,而对于视觉符号的想象能力我们也必须具备最基本的视觉符号元素的常识,了解视觉文化的相关知识,像了解文字一样了解和运用视觉符号。
2.视觉表达能力的培养策略
视觉表达是将视觉思维用有形的符号表达出来,有效的视觉表达能够传达更深层次的内涵。视觉符号可以分为静态和动态两种形式,而无论是静态还是动态其目的都是用来诠释或再现传者对于符号意义的理解和感悟。因此表达的最终目的是交流和对他人产生影响。视觉表达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如图形、照片、雕塑、建模、动画、视频、影像等等,而并不是人人都能够采取适当的表达形式来传达意义,所以在视觉表达阶段我们所能够培养的即如何选取适当的表达形式。我们在设计培养视觉表达能力时采取逆向的思维方式,如同语言文字的读与写是密不可分的,视觉符号的解读和表达也是紧密相连的,所以培养视觉符号的表达能力也需要培养视觉符号的解读能力。我们将从视觉符号细节的读取、景别(特写、中景和远景)、构图等几个方面来探讨视觉信息表达和解读的策略。
首先,要能够看到视觉信息的细节和关键,明确视觉信息要传达的理念和核心思想,抓住细节观看,并能够理解细节对于整体的作用及其关系。以《清明上河图》为例,如果想分析这幅图像,首先要去注意这幅图像的各处细节,比如农夫在地里耕田、有钱人扫墓归来、河上的彩虹等点点滴滴的细节,优秀的图像作品非常善于用这些细节来传达关键信息。[4]
其次,关注视觉信息中景别的设置,我们需要学习一些相关的摄像和摄影的基础知识,人物或景物采用不同的景别所传达的含义是完全不同的,要明确不同的景别在视觉信息表达上的优缺点,能够体会到不同的景别在传达上有哪些差异,如特写可以着重突出展示事物的细节,但不能表达和周围事物的关系;中景可以展示事物的某些细节,可以表示和近处周围事物的关系,但不能突出细节;全景特别能够突出画面主体和周围大背景之间的关系。[4]
第三,视觉信息的构图主要体现在各个元素之间的上下、左右、水平、垂直、均衡、对称、明暗等的关系,以及各个元素的长短、曲直、方圆等不同的表达形式。[5]在我国古代绘画理论中常把构图称为“经营位置”,把构图比做商业的苦心经营,由此可见构图在视觉信息表达中的重要性。[4]
3.视觉信息交流和共享能力的培养策略
视觉信息的交流与共享是基于视觉思维和视觉信息的表达之上的,要想达到交流与共享的目的,交流的双方需要具备共同的经验背景。施拉姆曾说过:“所有参与传播的人都带有一个装得满满的生活空间———固定的和储存起来的经验———他们根据这些经验来解释他们得到的信号和决定怎样来回答。”这里的经验范围主要包括生活阅历和知识构成两个方面,只有在自己的经验范围之内,交流与共享才能实现。[6]因此当交流的一方不具备视觉信息所传达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时,我们要适时地给予补充,让另一方尽快地融入进来,即加大交流双方共同的经验背景,使双方对于视觉符号的理解能够在非语言的环境中得到交流和共享。另外,根据戴尔经验之塔理论,交流的双方应该根据不同的情况适时调整和改变视觉符号的抽象和具体的程度,以使交流更有效。
4.视觉信息重构能力的培养策略
视觉信息重构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视觉信息的交流与共享的结果,视觉信息的重构需要具备较强的细节和细微差别的分辨能力,以及清晰的思路和思维能力。因此视觉信息的重构需要在交流之后,能够重新站在更多的视角上来观看视觉信息,类比语言文字中的“字里行间”,我们提出“画里画外”来说明视觉信息的重构要观看和思考每一个元素的呈现和整体之间的关系,要能够将整体所蕴含的抽象理念回归到每一个元素中去,由抽象到具体,再由具体升华,即从内到去感悟视觉符号的意蕴。
5.视觉信息创作能力的培养策略
视觉信息的创作是视觉素养的最高阶段,需要综合以上各种能力,而创作顾名思义是在原来没有的基础之上发明出来,因此它除了需具备视觉文化和艺术的基础之外,还需要具备创作的灵感,而这种灵感是在大量的读图和模仿的基础上培养出来的,所以,学习现有的创作技巧和手法,并将其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去,是提高视觉信息创作能力的基本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