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统计在企业管理中意义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统计是对企业实行科学管理、并对企业实施监督的重要手段,是企业制定政策和计划的主要依据。当前,企业统计工作存在着一些问题,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的提高,加强统计队伍建设,提高统计人员素质,改进工作方法,健全统计法制仍为企业管理工作的关键问题,为加强企业运营意义十分重大。
【关键词】企业;经营统计;管理体制;作用建议
企业在经营活动中,管理体制、经营方式、组织形式、运行机制是企业运营活动的主要环节,而统计在各项活动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以上各项活动开展有效与否,为企业适应市场经济要求提高经济效益,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只有科学的统计依据,才会使企业各项管理工作避免虚而不实的状况,管理过程才能找到切入点。从而为政府宏观调控很好地找到着力点。所以,强化企业统计,对企业的经营活动和宏观调控起到积极地作用。
一、企业统计工作目前存在的问题
近年我们在调研和统计执法检查工作实践中发现:企业统计基础工作存在着如下一些问题:
1、企业领导重视程度不够,部分企业领导将企业统计工作看成是数据的相加、相减或者是汇总,无非是填填报表而已,将企业统计工作简单化。表现为重会计轻统计的现象,认为会计核算和收支把关才是重要的问题,统计工作是为上级统计部门所用,因此统计员兼职多而专职的少,变动较频繁。面临着企业改革、重组、调整,统计机构和统计岗位被撤销或合并及人员精简或下岗问题较为突出。
2、企业统计台帐和原始记录不健全,统计指标的填报随意性大,统计数据质量不高。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企业所有制形式大多为私营、个体、股份制、外商投资等,经营方式与管理模式多样化,各类新兴企业应运而生。这些新兴的企业当中,相当一部分企业尚未建立规范的企业统计制度,甚至没有明确设立统计职能部门或者统计工作岗位,统计报表则是由财会人员或其他相关部门人员代填代报,相当一部分统计指标未能准确地按照统计制度具体要求计算填报。
3、统计人员素质有待提高。部分企业的统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运用不正确、不恰当的统计方法进行数据的收集、整理、汇总、加工,出现统计数据差错、失误的问题较普遍,统计调查、分析、预测、统计咨询、统计监督等工作落实不到位,因而出现了不能准确适时地提供本企业经营管理工作中所需的简单有效的内部统计资料。
二、企业统计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针对以上这些问题,我们认为,统计工作在企业经营活动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统计工作是通过搜集、汇总、计算统计数据来反映事物的面貌与发展规律。同时,只有在正确理解和认识事物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才能科学有效地制定企业发展战略。发展战略是一个企业的长远发展方向,制定发展战略一方面需要及时了解和把握整个宏观经济的状况及发展变化趋势,了解市场的变化;另一方面还要对企业进行合理的市场定位,把握企业自身的优势和劣势。所有这些都离不开统计,需要统计提供可靠的数据,利用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科学的分析和预测[1]。充分利用统计信息,可以对事物本身进行定量定性分析,可以对不同事物进行综合性分析,既可横向对比,也可总结和预测。企业按照规范科学的管理方法、管理模式建立或完善统计工作制度,从而必定会形成合理有效的统计管理模式。统计人员素质的提高,统计管理体制的强化,对于企业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准确及时地反映企业在某一时点上的现状,反映企业在一个特定时期内动态,预测未来趋势:反映企业的规模和企业结构。
2、反映企业目前的各种社会与自然属性以及企业的机构、人员、资产、负债等情况;反映企业的生产发展、产品质量、科技开发、经营销售(市场营销)、财务盈亏等情况;反映企业的资产规模、人员规模、生产规模、营销规模、盈亏规模等。
3、反映非物质生产部门劳务服务投入的发展与增长;反映企业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人员结构、技术结构、质量结构等;反映企业的速度、企业的效益、效率,对任何一种企业,都可反映人、财、物投入、盈亏、增长、下降情况。各类企业效益与效率方面,可以人、财、物、时间等方面投入、生产、劳务的产出成果进行比较;对物质生产部门反映生产(产值产量)的发展和增长。
4、反映出企业的各种数量特征,反映出企业质量特性。在数量上反映了企业产、供、销、人、财、物的投入与产出等凡是可以量化的各个方面。在质量上反映出企业的产品质量、维修质量、设施质量、服务质量。总之,人员素质和统计体制的提高和完善既可以反映企业的情况,又可以反映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各方面。
三、问题思考与建议
1、建立健全企业统计管理体制
1.1设立企业的综合统计部门并明确其职责。制定该类企业的统计指标体系,统计信息的报送制度。按照企业经营与管理的不同特点满足企业面向市场、参与竞争的需要,政府统计部门、企业主管部门要结合企业实际,提出完整的指标体系,明确该企业报送时间、内容及方式,明确统计责任,并予收集、审核、汇总、提供统计信息。
1.2明确职能部门的统计职能、统计责任。统计工作的基本任务是为社会建设服务,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四个方面:准确、及时、全面、系统地反映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和预测[2]。各类企业制度无论是直线职能制还是事业部制,统计信息不仅仅局限在计划统计部门内部,该统计信息都为企业发展起到决定重要作用。企业统计资料系统性和完整性的明确,统计责任的明确,要按统一的口径、范围、时间提供相应的统计资料和分析报告,同时也要特别重视一些容易被忽视的部门信息。
1.3健全统计信息的多向运行机制。基础信息来自于各基层单位,基础信息在向各职能部门有效的运行才可以满足各职能部门的汇总需要。职能部门的各类专项信息只有向综合统计部门横向运行才能有效满足其综合对比、综合分析研究之需要。各种综合信息由综合统计部门经加工分析向企业领导、各职能部门及基层单位的多向运行,以此满足企业管理决策、研究问题、了解企业信息的需要。
2、规范企业统计工作,科学设置和完善统计指标体系,实现统计资料为企业经营管理、统计部门所用的结合体系,企业所有制形式中的统计指标体系要不断适应企业自身的发展要求,为企业统计工作服务。根据现代企业管理的需要设计,企业统计报表和指标体系在完善过程中要克服不实际的因素和作法,处理好需求关系,删繁就简,高效务实。例如大、中型科技统计工作中:科技人员按职称、学历分组,再按性别分组;科技项目按照项目统计人力、物力、财力等这类指标企业微观管理都不需要、宏观管理又无多大作用的要坚决删除。企业增加值的核算,要从生产法的角度进行核算,核算很完备的大型企业都很难满足其核算要求,改成分配法核算于企业核算有利,于统计数字质量有利。核算的重心为企业经济核算,经济核算的前提条件要有独立经营权,使企业成为一个真正独立经营单位。按照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规律组织生产经营活动。在具体设置和完善经济核算指标体系时,应遵循满足国家宏观的要求又要满足企业微观的要求:坚持全面性原则,指标体系内容要包括企业业务的发展状况,运营收入、效益和投资,人力资源和社会经济诸方面信息,尽量使指标按市场要求细化;要坚持规范性原则,从指标的名称、概念、统计口径、审核关系、取数来源几方面进行统一规范和要求,使指标设置科学化;坚持及时性原则,按照企业生产规模情况,按照新型业务的不同情况,按照市场竞争格局变化的不同情况,对指标体系及时进行调整,明确指出的是,统计指标的设置,要满足企业业务拓展的需要,坚持超前理念,扩大统计指标规模,以规模效应为各类企业进行科学决策提供服务;坚持客观性的原则,指标体系要建立在为企业的经济效益、市场竞争力、业务的发展前景需要的基础上并提供重要信息。新晨
3、强化统计信息网络建设为企业统计信息决策服务。现代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网络信息早已经进入到各行业,并在各行业发挥着重要作用。利用信息化技术的优势,企业统计工作要实现统计信息网络化,实现统计数据及时更新,达到企业联网直报,统计信息及时为政府和行业统计部门提供必要的统计资料和科学依据,满足国家和行业的统计需要,结合企业特点、市场需要做好数据库与内部报表,为企业的业务发展和经济效益服务。企业统计信息系统规范、统一是企业管理的必然。企业运用现代科技管理水平和计算机技术,广泛收集信息,加快信息处理、传递和反馈速度,进一步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加快统计信息的传递与应用,强化企业统计信息决策功能。统计部门要充分利用政府统计网站,加强企业间的信息交流、信息、信息查询。
4、统计队伍建设与统计人员素质当前,全面系统的企业统计工作,需要具备一支基础雄厚的专业技术人才和相对稳定的统计队伍。统计人员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勇于开拓创新才能更好地为企业统计工作和企业经营活动提供有效地服务。同时,企业领导、行业部门,要更多地为统计人员创造机会,组织学习业务知识、法律制度、微机知识等,鼓励统计人员参加业务技能学习培训及职称考试,主动参与管理,使企业管理水平和企业统计工作有新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贾俊平何晓群《统计学》第四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2]李景元《现代企业统计核算员现场管理运作实务》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
[3]许春燕王继忠董本云《统计学》[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4]张海琳《应用统计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