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基于SPSS的统计学课程改革范文

基于SPSS的统计学课程改革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基于SPSS的统计学课程改革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基于SPSS的统计学课程改革

作为经济类和管理类专业的基础必修课程,传统统计学课程一般沿袭保守的“数学证明+手工计算”统计教学模式。计算过程繁琐,手工绘制统计图表也不够精确和美观,这些都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采用SPSS软件作为教学平台,不仅极大改变了该门课程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SPSS作为新出现的教学要素,给统计学课程的理念、目标、框架带来了不同视角。

一、基于spss统计学课程框架

传统统计学课程框架是典型的学科中心课程,其特征是将课程内容按知识的逻辑结构关系组织在一起,追求知识的完整性、系统性,强调知识的传授、信息获得和记忆,忽视对学生的技能训练,难以达到将理论用于实践的目的。SPSS在教学上的应用,给我们改革统计学课程提供了契机。新课程教学模式可概括为:以统计软件SPSS作为教学平台,以数据收集+统计学基本原理和思路+数据处理软件为核心。课程理念凝炼为“略去证明、讲清原理、依托软件、突出实用”十六字方针。具体表现在:(1)理论讲授着重“讲清基本原理,略去繁难的证明”,可分为数据搜集、数据整理、描述统计、统计指数、相关与回归等模块。统计学理论的讲授以“必需够用”为原则。(2)上机实践环节强调“依托SPSS,突出实用”,要求学生熟悉SPSS的操作基本流程:打开数据文件、确定统计程序、指定统计变量、解释统计结果。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以计算机软件为主要教学工具。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突出体现职业教育的技能性、应用性。课程改革目标是培养学生在专业领域中的数据分析能力,具体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在掌握统计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理性;以统计软件为依托,以专业典型数据分析任务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应用性。课程框架的特点不是介绍理论统计学的数学原理,而是侧重阐述统计方法的思路与思想,并辅以大量经济与管理的实例,通过SPSS统计软件实现具体统计步骤。SPSS软件是教学平台,整合各方面因素以有利于学生数据分析能力的培养。

二、统计学课程载体的选择和实现

有人认为课程载体是:“只要它能为你的教学目标服务,能承载你的教学内容,具体的存在物,载体是一个可望又可及的目标,在它被完成后,学生往往会有强烈的成就感。”选择课程载体有六个原则:承载课程教育目标;涵盖完整工作过程;涵盖后续岗位所需的职业素质要求;涵盖技术文档制作;涵盖成本核算;涵盖过程考核与综合考核。我们认为统计学课程载体就是承载一定职业能力的任务或项目,学生通过完成任务或项目,养成数据分析能力。课程载体的选择必须在专业典型工作任务或项目中寻觅。不同专业的统计学课程基本理论可以一样,但其课程载体必须体现不同的专业性。以会计专业统计课程为例,学习描述性统计分析时,以上市银行一些重要财务指标的会计信息与股票价值相关性研究为载体。

第一步,搜集数据。学生分小组搜集20~30家上市的金融银行类股票一定时刻的股票价格、流动比率、净资产负债比率、固定资产比率等财务指标。

第二步,数据录入。打开SPSS软件,进入“变量视图”,定义好变量。切换到“数据视图”中输入变量的具体取值。

第三步,确定统计程序。点击“分析”、“描述统计”、“描述”,打开“描述性”对话框。第四步,指定统计变量。将“流动比率”、“净资产负债比率”等选入“变量”列表。单击选项按钮进入“描述:选项”对话框,如图1所示。第五步,结果解释。结合统计学知识和专业知识,学生可从平均股价、净利润等统计指标看我国银行业经营状况。会计专业学生通过SPSS完成上述任务,加深对描述统计理论知识的认识,也与未来工作中的典型任务相结合,体现了统计学课程的技能性、应用性。区别于传统模式,改革后的统计学课程由不同的任务或项目组成,用SPSS加以实现。

三、SPSS对统计学课堂学习的影响

1.产生了新的教学要素

应用SPSS软件以前,学生需要直接面对各种数据,至多借助计算器完成计算。SPSS为统计学课程提供前所未有的技术支持,在人和数据之间产生了一个“新界面”。SPSS的作用不仅仅是工具意义,它其实作为一个新的教学要素参与教学。SPSS引起了教学方式和教学价值观的深层变革。SPSS与统计学课程的整合营造出信息化教学环境,在此环境里,形成“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方式,极大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

2.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

何克抗教授曾强调,“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主要有两大部分:一是学习环境的设计,二是自主学习策略的设计”。SPSS极大改善了统计学的学习环境,也为学生自主学习策略的设计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和可能性。采用SPSS平台学习统计学,可有效简化统计过程。数据输入、整理、选择统计功能、结果解释、预测、图形输出等对学生都不是难事。而且,计算机特有的模拟和动态演示功能,使统计学的抽象理论变得直观、具体、形象,从而增强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建构主义坚持“做中学”的学习观,其实可区分为两种类型:“学中做”的自主学习和“做中学”的自主学习。在统计学课程学习初期为“学中做”,教师“教”的比重要大一些,课程载体的选择要有一定的广度;学习后期为“做中学”,学生“学”的比重要大一些,课程载体的选择要有一定的深度。

3.出现了新的问题

首先,提高统计学课程的师资水平。授课教师应该熟悉所教专业的典型工作任务,开发适合统计课程的合适载体,根据社会需求调整统计知识内容范围。受课程标准的限制,当前讲授的统计知识内容主要围绕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一些多元统计方法(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等)在课堂上很少涉及。

其次,需要安排上机实验课。在一些数学家看来,SPSS和其他信息技术的使用正在改变统计学的性质,“统计学正在成为一门实验科学”。

最后,SPSS多为英文版本,对话框、输出结果都是英文,给学生带来不小的阻碍。学生在上课前需要预习课本中出现的专用统计学术语的英文词汇,自己汇总一些与统计有关的专业词汇。教师在教学中尽量实现双语教学,至少可以在一些主要概念上中英文互译。SPSS已深深融入统计学课程各个方面。总结SPSS对统计学课程改革的影响,对提高统计学课程教学效果、培养学生数据分析能力都具有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