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统计课程现况与改进手段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专业建设的内容主要包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的设计、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人才培养途径的选择、教学内容与课程建设、专业教育制度的制定与执行、教学基础设施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改进等。本文结合笔者统计学专业教学经历和专业建设实践,主要从培养目标与模式、课程设置、教学手段与方法三方面谈几点思考。
一、关于培养目标与模式
根据统计学专业的特点,统计学专业培养目标的制定遵循“宽口径、厚基础、重应用”的原则,培养具有良好的经济学基础,掌握统计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熟练地运用计算机分析处理数据的能力,具有宽广的知识面,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能在国家各级管理部门,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统计调查、数量分析、统计信息管理与咨询等实际工作,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级复合型专门人才。
首先,专业培养目标中培养人才规格定位问题。专业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体系中基层目标,也是对毕业生培养的规格和质量所提出的应当达到的标准,同时也是构建专业课程体系、制定专业主干课程、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依据。国内大多数高校统计学专业培养目标对人才培养规格定位为高级复合型专门人才,在这里应该理解为统计学专业既不是培养所谓的统计“专才”,也不是培养对财经、管理类各学科无所不会、无所不晓的“通才”,而是培养在一定领域、一定程度上能融入其它财经、管理类学科的“参与型”、“协同型”的“复合型”人才。只有突出统计学专业思想,才能使统计专业的毕业生利用统计思想理解行业问题,进而选择正确解决途径的能力。而这种参与和协同,是指统计学专业所培养的人才,能运用自己所学的统计理论方法和相关的经济、管理理论,与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合作和协同,解决好数据搜集、整理、分析、显示等统计方法在经济和管理中的应用问题。
其次,专业方向问题。著名的经济学家、统计学家萨维奇认为:“统计学基本上是寄生的:靠研究其它领域内的工作而生存”。统计学实践性、应用性的学科性质要求统计学专业人才应当具有从事经济、信息、生物、医学、法学、教育及心理等各个领域中有关统计实务工作的专业技能,为政府或企业决策、科学研究提供可靠的依据,这就必然要求统计专业人才不仅要有丰富的统计学专业知识,还应当具备经济、信息、生物、教育等所从事行业的基本知识。然而,“高级复合型人才”的统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过程注重理论而轻应用,导致统计学专业毕业生的知识结构过于狭窄:大多数学生除了统计学专业知识外,对于其他学科领域的知识掌握甚少,这直接影响了统计专业毕业生的创新能力以及对统计实务工作的适应能力。目前,统计学本科授予经济学学士的院校,一般基于“大统计”及经济学学科背景设计课程体系,但明显的不足是统计学作为一种分析工具,课程设置中重理论方法而轻应用,没有和具体的行业背景相结合,统计学专业没有明确的专业方向。由于专业方向模糊,势必影响对必修课、选修课的科学安排,实现不了多种课程的有机结合。另外,由于专业方向不明,学生在选修课程的时候茫然而不只所措,有的同学到毕业时,也没有选修专业综合特色课程,从而不知道统计学专业在哪些行业领域能应用自如。
再次,在培养目标中还应进一步明确“数学”和“经济学”的基础性作用。因为统计学是以数为据,以量为证。具备一定的定量分析,注重数的背景和量的意义,是统计学区别其它经济学科的一个显著特征,也是培养学生具有数理判断能力和以数为背景的逻辑思维能力。
最后,在培养模式中,应该强调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以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和综合能力。实践教学的形式多种多样,既可以渗透到具体的课程中去,又可以采用课外学生实践的方式。实际上,统计学、社会经济统计、抽样调查、计量经济学、多元统计分析等课程都可以开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这些课程的实验大多侧重于理论方法的验证,对于如何走出模拟实验环境,进一步面向社会、服务社会,增强学生的专业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还有待进一步完善。笔者以为,从高年级开始,每学期至少有一次社会实践机会。一是在学期教学过程中进行,如组织学生进行统计模拟专题实验或请政府统计机关的人员走进课堂介绍统计方案的设计、数据的收集与处理、调查报告及统计分析报告的撰写;教师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适当地走出课堂开展统计信息咨询、多元化市场调查与统计分析,使学生感到学有所用、学以致用;高年级统计模拟实验课程应该开设专业综合实验,侧重以案例为背景,主要是描述统计、推断统计、多元统计及其计量经济等方法的综合应用。二是在假期中进行,如寒暑假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信息咨询、岗位实习等实践活动,亲自从事调查数据录入、整理及分析推断,使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不墨守成规,勇于创新。
二、关于课程设置
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具体化、实践化要通过课程设置来实现,课程设置是人才培养方案中最核心的部分。
首先,在课程的结构上,强调数学、经济学、统计学和计算机应用(统计软件应用)四个方面课程的有机结合。在课程的设置上,不能贪多求全,要有侧重,应着重开设突出素质能力的数学基础课程和反映统计数据分析与处理能力、计算机技术方面的课程内容。教学内容注重揭示课程之间相互关系,在比较和联系中给学生系统地传授知识,提供丰富的背景知识,拓宽学生的视野。就统计学专业理论方法及其应用而言,构建课程体系时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课程设置:(1)统计方法论基础课程和综合课程,如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统计学、抽样技术、计量经济学、时间序列课程、多元统计分析、统计预测与决策;(2)社会经济统计学基本理论和方法课程,如市场调查与分析、企业经济统计学等;(3)主要生产领域的统计方法课程,如工商管理统计、商务统计等;(4)有较大发展潜力的行业统计方法课程,如资源环境统计、人寿与保险统计;(5)宏观经济统计核算理论和方法课程,如国民经济核算、宏观经济统计分析;(6)前沿性统计方法课程,如数据挖掘、非参数统计、贝叶斯统计等。这种安排体现了构架知识体系的点面结合要求和循序渐进要求,也突出了统计学专业“参与型”和“协同型”课程体系的内涵。如果专业方向进一步明确,对于统计专业方向课程,学生可根据专业方向来确定选修。
其次,为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夯实数学基础,笔者认为,应把“运筹学”和“统计建模”课程分别增加到专业基础课程、专业综合特色课程中去。因为运筹学课程主要学习管理决策的定量化模型和方法,是线性代数、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经济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课程,也是深化专业基础课“管理学”的重要课程(开课学期可进一步探讨),与统计学专业开设的经济预测与决策、管理统计学等课程关联度较大。统计建模课程以统计理论为基础,突出统计方法、计算机技术的应用。通过这两门课程定量化分析方法的学习,能帮助学生在分析决策对象和解决实际问题方面更加自如,突出了统计学专业定量分析的特长。
最后,为加强计算机编程及其应用需要,使学生熟练掌握程序编制、终端设备的使用和加强数据分析能力,建议统计软件应用课程侧重介绍SAS和R软件①编程技术和应用;而SPSS软件、EVIEWS、马克威软件融合到多元统计分析、计量经济学、时间序列课程中的实践环节。另外,统计学专业还应增加一门程序语言(如C语言),一方面有助于统计软件的学习,另一方面,可突出统计专业办学特色。如果统计学专业毕业的学生编程能力强和实际操作应用能力强,则对专业声誉、办学特色定位及毕业生就业渠道的拓展大有裨益。笔者认为,宁可缩减统计专业交叉、重复大的课程,也要多开设计算机方面的课程,以适应信息社会数据处理的需要。
三、关于教学手段和方法的改进
国内大多数统计学专业的教学基本上沿袭了“课堂讲授——课后作业——考试判分”的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仍然以传统的“灌输式”为主,在教学上习惯于“填鸭式”教学方法。上课只重视概念、统计指标的含义和公式的推导,而忽略所包含的经济含义和统计指标的实际运用。老师上课来,下课走,师生缺少沟通。由于对“启发式”教学方法应用得还不够,对实践教学课时安排不足或很少考虑,学生接触社会实践的机会较少,这对提高学生的统计实践应用能力极为不利。有些学生感觉身处大学的校园却是中学的教学管理模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产生统计既难学又枯燥无味的情绪,不利于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在教学手段上,目前,统计教学中普遍采用多媒体教学。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学生难以笔记,丧失了由此产生的记忆功能和复习巩固功能,会使部分学生感到没有停顿思考的余地,造成知识消化吸收不良。另外,多媒体教学过程中,由于课件是事先设计好的,教学思路按课件设计来进行,学生只能循着教师固定的思路来思考问题和学习知识。也就是说,教师划定了一个由起点到终点的严密轨迹,学生只能沿着轨迹走,这与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是相矛盾的。
统计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必须加强实践性教学,改变学生在校期间只有毕业实习这唯一实践性环节的做法,构建以课堂、实验室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多元化立体式统计教育教学体系。统计学既然作为一种工具、方法,就应该和具体实务实践相结合才能显然出统计学的魅力,因此传统的教学模式需要进行改革。教师导修、小组研讨、案例演练等实践和应用环节应该得到大面积的推广。
笔者认为,首先,要采取课堂讲授与小组研讨相结合的教学形式,模拟工作实务环境,提供机会训练学生的数据整理、运算、分析能力;其次,要抓课程论文的研习,要让学生选定一个感兴趣的题目,在老师指导下,以汇报、口试或书面报告的形式研习完成;最后,要以案例训练学生。通过案例教学,不仅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会锻炼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