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体育统计学学科发展战略范文

体育统计学学科发展战略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体育统计学学科发展战略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体育统计学学科发展战略

中国体育统计学从20世纪30年代末发展到今天已经历70余年,曾在体育学科领域内扮演重要的角色,在体育科研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尤其在20世纪80年代,随着体育科研的逐渐发展,大规模体质调研和体质研究活动的开展,体育统计学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随着人类进入21世纪,各类知识的加速更新,体育科研活动进一步强化,体育统计学如何能继续发挥其独特的作用,能否很好地解决目前学科面临的一些问题,需要对其未来的发展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因此,在分析体育统计学相关文献[1-9]的基础上,遵循学科发展的基本规律,本研究主要从学科内容、学科教师科研活动及学科教育、学科师资力量培养等方面进行研究与探讨,以期为未来学科的发展提供有价值的策略。

1学科内容融贯理论知识,适时调整

在体育统计学发展的70余年的历程里,到现今最严重的问题之一是统计方法的误用。造成这一问题的最根本原因是忽略了其理论知识。一个学科的学科基点是该学科研究的出发点和起点,学科体系的建立必须以学科基点为基础,学科的至高点是学科研究所要达到和实现的目标。从体育统计学的定义可以归纳本学科的学科基点包括两方面,即统计理论和统计方法在体育中各方面的应用。而现今体育统计学学科体系确切地说侧重了构成学科基点的一个方面即方法应用,忽视了另外的构成要素即统计理论。因此,解决体育统计方法滥用和误用的根本途径是重视统计理论。从体育统计学的定义可知体育统计学的学科至高点是:通过量化分析,揭示体育发展规律。要实现本学科至高点,只有在完善学科基点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实现体育统计学揭示体育发展规律的学科至高点。1966—1976年我国进入“”时期,我国统计学在这个阶段的发展处于基本停滞阶段。当时全国形势一片混乱,体育系统也不例外,这一阶段全部体育工作都处于停顿状态,相当一部分体委和体育科研机构被撤销,体育院校停止办学。在1960年北京体育学院研究生班恢复了体育统计学,但随着1966年我国进入“”后又停了12年。据北京师范大学体育学科九十年发展史记载:时期,学校的学科发展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和破坏。课程设置主要分为理论课与运动实践课。开设的理论课主要有生理、解剖、保健、体育理论、体育史、政治,但没有开设体育统计学这门课程,可见当时体育统计学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下也深受影响。整个“”期间体育统计学处于停滞状态,这是由当时特殊的时代背景决定的。因此,在学科发展前期我国体育统计学基础薄弱,加之体育专业的学生数理基础较薄弱,师资力量也较薄弱导致一些体育统计学的基础理论课程无法开设。这种“三弱”现象导致了体育统计学的学科内容只能尽可能简单化,以免造成学生觉得过难而产生畏惧心理甚至放弃行为,不利于体育统计学的初步发展。但是随着学生数理水平的提高,部分体育院校已有师资力量开设专业基础理论课程,体育统计学的各类方法也被广泛的应用,应该抓住已有的机会加强前期因客观原因而减弱部分的内容充实。因此,现有的体育统计学应加入统计方法的更深理论介绍。在坚固的学科基点上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学科至高点。在知识更新速度加快的现今世界里,各学科之间研究方法的渗透和转移已成为现代科学发展的一大趋势,许多学科取得的新进展为其他学科发展提供了全新的发展角度。统计学也同样受着其他学科发展的影响,如模糊论、突变论及其他新的边缘学科的出现为统计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新的科学方法和思想。那么,体育统计学作为统计学分支学科之一,也同样受其影响。要避免学科存在自我封闭的现象,需要遵循和尊重学科发展的内容逻辑即坚信独立是暂时的,开放是永恒的。抱着开放的学科发展思想,首先就是在学科内容中加入更多的与体育实践相结合的内容;其次借鉴其他学科的相关内容,如医学统计、教育统计的内容体系;再则避免统计工具介绍的单一性,加入对定性资料进行分析的工具介绍,增加定性资料的分析方法。

2教师积极参加体育科研,加强学科研究与实践结合,提高学术水平

在学科发展的今天,体育统计理论在逐渐地脱离体育运动实践,以理论为主但理论又不够深入的现状,没有摆正体育统计方法与运动实践的关系,局限于浅显的纸上谈兵,缺乏运动实践内容的支持。作为一门方法论学科,欠缺与其他学科的互动,影响了本学科的发展广度和深度,这种欠缺的互动主要是越来越少的体育统计学者参加体育科研实践,缺乏学科的包容性而造成的。一门工具学科如果没有人用,或者误用和滥用,那么工具再好也毫无意义。发挥体育统计学工具学科的作用,体育统计学者需要与体育领域其他专业的研究人员进行科研合作。体育统计学是一门应用性学科,但它以概率论和数理统计为理论基础,是一门很深的学问,不是任何科研人员通过短期培训便可以真正掌握的,只有真正的掌握才能避免体育统计方法的误用现象。因此需要研究人员能主动与体育统计工作者开展科研协作,重视体育科研统计设计的质量,这样可以提高体育科研工作的科学性和严谨性,也利于体育统计学展现其科研作用。体育统计学学者不仅要加强与体育领域其他研究人员的合作,积极参加一些体育相关课题的研究工作,而且要加强自身学科的科研工作,提高自身的学术水平。从表1和表2可以看出体育科学大会的投稿数目及录取数目,可见体育统计学的学科研究出现了降低的趋势,所发表的论文数量和质量也明显落后于其他学科。研究的内容比较陈旧,没有新的研究视角,对一些问题的研究大而空没有实质性的内容。鉴于以上的问题,学科研究一定要加大强度,多举办一些学术交流,这样也为后来者与曾为学科发展做出贡献的前辈提供更多交流的机会,翔实了解体育统计学的发展过程,探讨体育统计学学科的发展方向,提高学科研究的学术水平。

3注重师资力量建设,创建学科教育体系

3.1学科教育体系建立的基础

体育统计学要建立成熟的完备的学科体系,人才是关键,教育是基础。学科教师和学生的业务素质及发展变化情况直接影响着体育统计学学科教育体系的建立,学科教育体系进一步影响整个学科体系,关系到体育统计学生命力能否持久,学科地位能否进一步提高。一个学科能否快速的发展并生存下去,必须依赖于学科教育。体育统计学要能够生存下去,一方面要建立适应社会需要的学科体系,它是保持其生命力的前提条件;另一方面,对于如何提高体育统计学生命力和社会效用研究反过来会促进学科体系的研究。而体育统计教育体系是建立在体育统计学科基础上的,是培养和造就体育统计人才的关键,是提高体育统计生命力和社会效用人才的保证。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廖哲勋认为:社会、学生、知识是影响学科发展的三大要素。该研究者认为它们也是影响学科教育体系建立的主要要素。学科的教育体系的建立具体环节通常以课程设置的系统化、教学计划的制定、教师和学生、教学方法和教学设施的发展状况表现的。

3.2师资力量建设,吸纳学科人才

目前,体育统计学下属的学科课程开设较少,主要以一门课程“体育统计学”为主,相关的课程较少,主要原因是师资力量薄弱,课时较少。体育统计学在体育学科中属于相对较难的学科,其下设的课程少,加之课时又少,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体育统计学的发展。随着体育领域内的其他学科快速发展,体育统计学的师资显得尤为薄弱。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进行试探性的建设:(1)师资队伍建设要立足高标准、高起点,通过“引进来”的办法,鉴于现今自身培养出来的体育统计学教师较少,可以通过吸纳统计学方面的教师加以补充,从而解决体育统计学所出现的过于轻视理论的问题。(2)调动现有师资队伍工作的积极性,加强师资队伍在职培训。在知识更新很快的今天,在职培训是很有必要的,而且不能流于形式,应该让在职的教师意识到这是提高自身竞争力的一个方法和手段,最终培养高素质的体育统计师资队伍。(3)注重后备人才的培养,培养出一批既懂体育又懂统计学的复合人才,以作为未来体育统计学师资力量的一部分。这样培养出来的教师,更容易促进其在以后的教学中真正体现体育统计学的学科目的,减少教学中学科理论与实际应用相脱节的现象。(4)打破学科的师资仅限于学校教育。体育统计学是应用学科,应加强其在应用方面的师资培养。我国现有的师资力量仅能完成普通的学科教学,没有多余的力量直接参与体育科研。因此,在增加师资力量的同时,在完成普通的学科教学的情况下,积极创造体育统计学教师参与到体育科研实践中的更多机会,既促进教师的培养,也促进在以后的普通教学中弥补统计理论与体育实践相脱节的缺憾。

3.3教学内容丰富化,课程设置多样化

要达到丰富教学内容的目的,应从教材体系建设和教学模式创新2个方面入手。

3.3.1教材体系建设从体育统计学在我国的出现到现在针对体育统计学的教材及专著有近百本,这些教材一度跟随时代的发展做了不同程度的调整,但据研究者的研究结果和实际调查反映现今的教材体系仍存在一些问题,因此要构建真正符合体育科研和学科发展需要的教材体系。可从以下2方面进行教材体系的重新调整和建立:一方面教材内容上要及时更新,与时俱进。教材内容中尽量增加一些感性的知识以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减少对体育统计学习的畏惧心理,最终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教材的理论水平有待提高,已有的教材忽略一些统计方法的理论来源,只有增加和强调理论内容才能为减少体育统计方法误用提供前提条件。另一方面随着教学对象的多层次化,教材也应体现层次结构,积极扩大教材种类,使针对研究生、本专科生、函授生、教练员和体育科研人员教材各具特色。针对不同体育专业的教材也应有所不同。增加与各层次教材相符合的现在没有出现的一系列教参。可以出版与教材相配套的音像教材,这样计算机辅助教育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3.2教学模式创新加强本学科教学模式的研究,积极开展体育统计学教学研讨会,加强教学一线人员的经验交流。教学上避免教师一言堂,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到体育统计原理和应用的讨论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利用现代教学媒体,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教学中注重案例分析,教育学生如何进行案例分析,鼓励学生自己寻找案例然后进行分析、总结与学习。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考核上实行闭卷和开卷2种方式的结合,避免单一性。一方面对体育统计学的基本原理进行闭卷考核。另一方面要求学生自己通过实验或调查获取数据,利用学过的体育统计方法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以论文的形式进行开卷的考核。借鉴其他学科成功的教学模式,改变教学封闭状态。在学科的课程设置上尽可能多样化,开设体育统计学实验课程,SPSS统计软件应用课程等新的辅助课程。改变由于教学计划和教学时数的限制。大量的统计方法理论在有限的教学时数里,在缺少基本数理统计学知识现实情况下,无法使学生更好理解所学内容,从而影响教学效果。

3.4学科教育层次化

在学科教育中要因教育对象的层次化而体现教育的层次化。不同的教育对象,学科的教育目的是不同的。不同的体育专业学科的教育内容侧重点也应有所区别。对于体育院系的本专科生要注重理论知识的教育,这样有利于以后的进一步学习。对于有一定基础的研究生要加强体育统计学的应用教育,在教学中注重对应用案例的分析,侧重讲授如何在体育科研中正确使用体育统计方法,如何进行大量数据的操作处理。同时要对研究生进行诚信教育,他们将是未来体育科研的主力军,尽量避免在完成个人毕业论文的过程中以及以后走入工作岗位进行体育科研过程中编造数据等不诚信行为。用现实生活中的案例做分析,剖析弄虚作假的危害性,提出防范措施,使学生接受思想教育。对于具有基础体育统计知识和丰富的体育科研经验的科研人员进行教育,要侧重统计设计的内容讲解,如何正确运用体育统计方法,如何进行抽样调查等知识的介绍。对他们进行培训教育是减少体育统计方法误用的关键。对于不同体育专业学生的教育上,除了常规的基础理论知识教育外,还存在针对专业不同学科教育侧重点也有所区别。对于长期接触运动实践的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强调调查方法、问卷处理、数据处理的相关知识的教育。对于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学生要强调统计设计的相关内容,以及一些统计方法使用的前提。对于体育人文专业的学生,加强社会调查、相应的社会统计分析方法及社会统计软件的操作教育。

4结论与建议

从遵循学科发展规律的角度,力争本学科未来能够更加稳健的立足于体育学科中,更好地发挥其工具学科的作用,为体育科研工作及体育事业的更好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未来学科的发展学科内容要加重统计理论,促进理论和实际应用紧密结合,鼓励学科教师积极参加体育科研活动,注重师资力量建设,注重学科教学的针对性以实现学科教育层次化。体育统计学学科随着体育科研的快速发展其重要性将不容忽视,学校要加强对学科的重视程度,各体育学院(系)应注重体育统计学学科教育。相关学术组织应加强体育统计学的学术活动,扩大其在体育学科和体育科研的学术影响力。鼓励更多的教学人员参加大型体育科研活动,创造更多的参与实际科研工作的机会。提高学科教材编写的质量和数量,注重统计理论和统计应用之间的更好平衡和知识点的衔接。教材内容增加各统计方法应用的前提和应用时的注意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