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统计教学中创新能力培养探究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蓬勃发展,人才培养目标由知识型转向素质型,理论型转向应用型,单一型转向复合型,客观上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新要求。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知识的基础上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统计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能力培养具体包括:培养学生独立获得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如阅读学术著作和科技书刊能力、熟练使用各种工具书能力和在因特网上查阅信息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抽象概括能力等。这些能力培养不可能只通过教学活动就能完成。它需要从更广泛的大教育角度,调动学校全部教育资源,形成包括课堂教学在内的新的教育体系完成。作为承担培养人才重任的高校教师能在自己所授课的教学过程中,注重并实施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则所获得合力将是不可低估的。
一、统计能力教学实施前的准备
统计大纲是课程教学基础,每门课程的教学都是在教学大纲的基础上实施的。通过多年教学工作的感受,笔者认为统计学从涉及的内容和体系上讲,其内容包括理论和能力教学两部分。理论教学大纲主要涉及统计学的基础理论和分析方法;统计学的能力教学大纲是将统计学基础理论与分析方法中涉及的能力知识点加以提炼和整和,完全从应用角度出发设计而成。统计学的能力教学大纲可以单独设计,可以包括三部分内容:统计学基础理论知识的应用、统计应用工具操作、统计分析方法的应用。统计学的能力教学大纲与理论教学大纲虽然单独设计,但又相辅相成这样做的目的在于教师在统计教学中尽可能作到理论联系实际,且更强调统计知识实践的需要,锻炼学生应用技能的提升。这要求对原有的统计教学大纲进行修改和完善,使教学大纲既要充分体现统计学的基础理论和分析方法,也将统计能力培养的内容充分体现出来。两部分教学大纲课时分配上,也应将课程的能力教学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安排较多于理论课时,更多地是为了加强统计实践,锻炼学生统计知识的应用技能,只有理论知识在实践中较好应用统计教学目的方能实现。
二、统计教学中培养学生各种创新能力的途径
按照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在教学过程注重学生宽领域知识培养,要求教学的内容、方法、手段、考试等方面需要不断调整和创新。
1.统计教学观念的创新
观念的创新要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教师要树立统计为政府部门服务,还要为微观经济服务的思想观念。因此,统计教育要树立市场意识,以经济发展的需求设置教学内容,教学计划,并按照“大统计”的思想来培养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开展统计信息咨询、多元化市场调查与统计分析,使学生感到学有所用、学以致用。
2.加强数学基础教育,培养学生在统计方面的创新思维意识和能力
马克思说: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当今,高等数学的思想与方法已渗透到各学科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加强数学的基础教育,特别是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的学习。在统计分析思维能力的培养中,要通过数学思想方法分析,重点培养学生在统计方面创新思维意识和能力。
3.采用案例教学和统计分析软件相结合,培养学生分析及解决问题能力
在统计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收集较好的案例,采用案例进行教学。通过案例来模拟再现统计课程中的理论和方法。同时,要让学生联系实际,收集较好案例,通过学生自己分析和老师讲解相结合,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的阅读、思考、分析、判断。通过对案例的归纳、整理、引导学生提炼和掌握具体的统计分析方法,有利于把所学统计理论落到实处,使抽象的方法、公式变得具体,在模拟实验中接近理论与实际的距离。通过案例教学,不仅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会锻炼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
4.概率统计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概率统计由于知识点多、公式推导难等特点,很多学生感到难以掌握其要点,特别是用学习其他数学课程的同样方法来学习,难以学好这门课程,更谈不上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在概率统计教学中,采用多种途径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不仅提高了教学质量,而且还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1)注重一题多解(变),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发散思维是由某一条件或事实出发,从尽可能多的方面考虑,使思维不局限于一种模式或一个方面,从而获得多种解释或多种结果。发散思维在创造性思维中占主导地位,由于这种思维是朝着各个不同方向进行的,思路开阔易于探索到新结论,提出新的方法和思想,根据现代心理学的观点,一个人创造能力的大小,一般来说与他的发散成正比。所以发散思维水平越高的人,创造性思维水平也就越高。概率统计教学中要鼓励学生用全面观点看问题,从不同角度,发掘新奇思路,新方法,进行一题多解、一法多用、一题多变,启发学生发散思维,使学生思维从单一性向多维性发展,真正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从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例如:甲、乙两射手独立的射击同一目标,他们击中目标的概率分别为0.6和0.9,求在一次射击中,目标被击中的概率。设A={甲命中目标}B={乙命中目标}C={目标被击中}依题意:P(A)=0.6,P(B)=0.9
方法一:根据概率加法定理求得P(C)=P(A+B)=P(A)+P(B)-P(AB)=O.6+O.9-O.6×0.9=0.96方法二:根据对立事件的关系求得P(C)=1-P()=1-P()=1-P()P()=0.96方法三:根据三个两两互斥事件的和事件求得P(C)=P(A+B-AB)=P(A)+P(B)-P(AB)=0.96通过多种方法解题,培养学生树立全面思考的习惯,同时也加深对问题的理解,使学生的思维朝着各个方向发散开去,达到思维的流畅性、广阔性。
(2)归纳多题一解,培养学生收敛思维能力在概率统计中遇到的是从生产,生活到科学技术各个领域内的各种问题,这就决定了问题的多样化、复杂化。抓住了有代表的典型问题,多题一解,在解题时要善于根据条件和要求,寻求思路,找到规律,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例如:全概率公式是概率论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利用它可计算复杂事件的概率。在教学过程中,透彻地讲解公式和有效地解题分析是教学中的难点,而寻找完备事件组是解题的关键。通过典型例题得出用全概率公式来解决问题的类型,可归纳为三类。
①双重型
例某工厂有三个车间生产同种产品,第一车间生产全部产品的1/2,第二车间生产全部产品的1/3,第三车间生产全部产品的1/6,各车间的不合格品率分别为0.01、0.02、0.03,任抽一件产品,试求抽到不合格品的概率。任抽一件产品具有双重性,既是三个车间中某一车间的产品,又是正品或次品。其中某一重性的概率是题目所求的,另一重性就组成完备事件组。设A={抽到不合格品},B={抽到第i个车间的产品},i=1,2,3时Bi构成完备事件组,所求事件A=AB1+AB2+AB3,这样事件A的概率就可以迎刃而解。即P(A)=P(AB1+AB2+AB3)=P(AB1)+P(AB2)+P(AB3)=P(B1)·P(A|B1)+P(B2)·P(A|B2)+P(B3)·P(A|B3)P(B1)=1/2,P(B2)=1/3,P(B3)=1/6P(A|B1)=0.01,P(A|B2)=0.02,P(A|B3)=0.03所以P(A)=0.017
②收发型
例若发报机分别以0.7和0.3的概率发出信号“.”和“-”,由于信号系统受到随机干扰,当发报机发出信号“.”时收报机不一定收到信号“.”,而分别以0.8和0.2的概率收到信号“.”和“-”,同样当发报机发出信号“-”时,收报机分别以0.9和0.1的概率收到信号“-”和“.”,求收报机收到信号“.”的概率。设A={收到信号“.”},完备事件组为H={发出信号“.”},={发出信号“-”}因为收到信号“.”有两个渠道:一个是发出信号“.”收到“.”;另一个是发信号“-”收到“.”,把它们译成概率语言即A=AH+AK,这样问题也就解决了。P(A)=P(AH+AK)=P(AH)+P(AK)=P(H·)P(A|H)+P(K·)P(A|K)P(H)=0.7,P(K)=0.3P(A|H)=0.8,P(A|K)=0.1,所以P(A)=0.52通过多举实例发现共性,使学生正确地判断和运用这个公式,既思前因,又思后果,培养思维的深刻性。
(3)启发变向思考,培养学生逆向思维能力逆向思维是相对于正向思维而言,是从已有的习惯思路的反方向去思考和分析问题。表现为逆用定义、定理、公式法则,逆向进行推理,反向进行证明,反方向形成新结论等等。因此,在概率统计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使学生养成逆向思维的习惯。在概率统计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逆用定义、某些定理和公式,特别是对于直接从正面探求不易解决的问题,可迂回到问题的反面逆向思维,寻求解决的方案。有时适当引入逆向思维往往可独辟蹊径,迅速得出结果,仿佛使学生进入一个广阔的新天地,思维异常活跃,其意义不可低估。
例如:全班56名学生,求至少有2人同月同日生的概率。这是著名的“生日怪论”,引导学生用其对立事件的概率来解就简单多了。先求出56名学生都不同月同日生的概率,然后根据对立事件的概率和为1,得到至少有两人同月同日生的概率。即:设A={至少有两人同月同日生},={任何两人的生日都不在同一天}任何两人的生日都不在同一天的概率:P(B)==1.210211089596434×10-7至少有两人同月同日生的概率:P(A)=1-P(B)=1-=0.9999998789788910403566利用对立事件进行逆向思维,能使复杂的概率问题得到简化。在教学中还应注意对立事件、互斥事件、独立事件的区别。从创造的角度看,逆向思维比横向思维更值得重视。
总之,在教学活动中如何改进教学理念、教学方法,贴近实践需要开设专业相关课程,并通过案例的实证分析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思维能力多元化培训,从而培养适应时代需要的统计专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