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兴趣教学统计教学范文

兴趣教学统计教学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兴趣教学统计教学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兴趣教学统计教学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学习上来看,学习兴趣是一种学习的需要,是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当学生对统计课程产生兴趣时,他自然会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进行学习;他自然会全神贯注、积极思考,甚至达到废寝忘食的境地。反之,如果对统计课了无兴趣,学习自然就会成为一种负担,成绩自然就上不去了。我的作法具体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点:

一、理论联系实际,发掘学生的兴趣点

统计课公式较多计算复杂,并且这些计算并不只是简单的数学运算,每个公式都代表着相应的社会经济现象,甚至每个符号都有严格的含义,这就决定了统计计算的社会性。而学生对社会经济现象认知程度不高,直接引用效果并不好。在讲课时我非常注意将学生熟悉且感兴趣的例子与公式相结合,如在讲解抽样误差的计算时,适逢期中考试刚结束,正在进行成绩汇总,我举的例子是如何计算期中考试成绩抽样调查的误差,而没有采用工业调查和物价调查,因为成绩汇总是学生最关心也是最熟悉的例子,我启发学生说出所有可能的误差,这时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有说作弊的,有说失误的,有说没有全面调查的等等,最后由我将这些误差相应的归入代表性误差、系统误差和登记误差,并指出本节的抽样误差仅仅是代表性误差不包括其他误差,最后再将课题引至经济领域如物价调查。这样一来,通过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他们熟悉的事例中掌握了抽象的公式和理论。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如在讲解相关关系时,快吃午饭了,学生个个肚子饿得咕咕叫。这时他们感兴趣的是什么时间下课?午饭吃什么?我举例说同学们的跑步速度和到达厨房买饭所用时间的关系。有同学说成正比例关系即跑得越快,到达厨房所用时间越短。这时课程需要解释相关关系,即一个标志和另一个标志之间的不完全依存关系,简单地讲就是一个标志和几个标志相关。我对同学说假如我这节课拖堂晚下课5分钟呢?拖堂是同学们最讨厌的了,特别是上午第四节课拖堂则更为同学们深恶痛绝。下面有几个同学泄气地说:“那就买不到好菜了,跑得再快也没用了。”说到这里,再讲函数关系和相关关系就很容易了,同学们的印象会很深刻,掌握得也更牢固了。

二、用形象的词汇将理论知识高度浓缩,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统计初学者往往认为统计理论晦涩难懂,学起来枯燥乏味,针对这种情况。我力求用通俗的语言进行讲解,并将理论知识浓缩成形象的词汇或顺口溜,以加深学生的印象,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讲解综合指数时,同度量因素的选择是关键。选择的原则是:编制质量指标综合指数时,作为同度量因素的数量指标固定在报告期;编制数量指标综合指数时把作为同度量因素的的质量指标固定在基期。简而言之即四个字:质报数基,取其谐音就是“支部书记”。我在讲解这一节时,开篇就讲,我们今天这节课就讲四个字“支部书记”,学生听得一头雾水,从而产生了强烈的悬念,更好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到最后汇总时讲出“支部书记”的真实含义,学生在恍然大悟中掌握了抽象的指数公式。

这样的例子只要善于归纳还有很多,运用得当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抓主线、带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统计课公式很多,最多的一章有几十个,要全面掌握绝非易事,但仔细分析就会发现,公式和公式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往往整个一章就一个核心公式,以这个公式为主线,其他公式都是在不同情况下对核心公式的变形.这样一来,掌握了核心公式自然就掌握了全章.如前面曾经谈过的“支部书记”,就是统计指数一章的核心公式,后面的平均指数、因素分析都是以此为基础进行的,特别是因素分析,公式很多很长,很多同学看了公式就会打退堂鼓,挑出了核心公式以后,同学就会有这样的体会:哦,原来因素分析就这么简单.这种例子在全书比比皆是,如在计算必要抽样数目时,极限误差的公式就是核心公式.在计算抽样平均误差时,重复抽样误差条件下抽样平均数的平均误差就是核心公式;在计算平均指标时,简单算术平均数就是核心公式等等。

古人云:“寓教于乐,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乐者,心之动也.”只要我们认真钻研教材,潜心研究学生的心理,找到学生的兴趣之所在,并因势利导,就一定能把统计课教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