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跟踪审计过程管控作用的发挥范文

跟踪审计过程管控作用的发挥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跟踪审计过程管控作用的发挥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跟踪审计过程管控作用的发挥

[摘要]本文以如何更好实现跟踪审计超前管控成效为切入点,在对跟踪审计基本概念、组织方式进行论述的基础上,提出优先采用全过程跟踪审计、再造“三调一减”审计工作程序,创建双重“三维一体”审计警示机制和风险化解机制等促进过程管控作用更好发挥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跟踪审计;过程管控;作用;组织方式

在全面从严治党、依法治国的背景下,基于全社会对重要经济活动特别是投资项目公开性和透明性的关切,企业内部对工程审计质效提升的需求更加迫切。鉴于跟踪审计超前防控和披露问题及时的特点,众多审计从业者争相对其进行研究、探索和实践。笔者所在企业自2015年首次在配电网改造工程中尝试开展跟踪审计后,因其成效显著而被大范围推广应用。通过对众多理论观点和实践探索的梳理,以工程项目为例,跟踪审计就是把工程项目从开始至结束至少分成两个以上审计阶段进行审计的一种方法。由于审计人员介入过程,从而实现由事后监督向事前、事中管控的转变,促进以物资和工程量为主线的规范化管理水平的提升,以此帮助企业管理者实现最有效的管理。

一、跟踪审计的组织方式

在日常工作中,很多人把跟踪审计等同于全过程跟踪审计,事实上两者完全不具有可比性,跟踪审计是一种审计方法,而全过程跟踪审计则是跟踪审计的一种组织方式。与全过程跟踪审计相对应的另一种审计组织方式是分阶段跟踪审计,把工程划分为若干阶段介入审计是其显著标志。全过程跟踪审计是分阶段跟踪审计的一种特殊形式,即审计覆盖项目开始至结束的全部时段,需要大量的人财物作为保障。那么,分阶段跟踪审计与全过程跟踪审计又有什么不同呢?相对于实现超前管控这一跟踪审计初衷,分阶段跟踪审计只是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分阶段介入、分阶段指出问题,但对于每一审计阶段,也只是对前一阶段已完成的工作量和已形成的文档资料进行审计,本质上仍属于事后审计,超前管控成效不理想,但细化审计阶段可以相应提升过程管控成效。全过程跟踪审计因与工程同步推进,能够最大限度地避免事后审计出现错误或危害造成的不可逆损失,因此,在实际工作开展中应辩证分析,综合考量,优先选取全过程跟踪审计方式,在选取分阶段跟踪审计方式时,也应采用与审计预期成效相匹配的审计频次。

二、再造“三调一减”审计程序

分阶段跟踪审计仍属于事后审计,每一审计阶段的工作程序参照传统的事后工程审计即可。但对于全过程跟踪审计而言,由于审计人员随工程推进全程开展审计工作,审计作业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所以必须守正创新,以跳出审计看审计的视野,重新构建更加有利于全过程跟踪审计开展的工作程序,以促进“审”与“被审”的协同性,从而推动超前管控,实现理想的审计质效。审计工作程序是审计工作从开始至结束全过程包含的主要计划步骤,是审计工作开展的主线,对审计项目的定位是什么、工作关系是否顺畅、沟通快捷与否、被审计单位配合工作量多或少等众多后续工作起着决定性作用,直接影响被审计单位的心态,进而成为工程与审计能否协同开展的关键性因素。在审计实践中,如果按照一般的事后审计程序开展全过程跟踪审计,会产生诸多蹩脚和掣肘的因素,需要立足于内部审计定位和全过程跟踪审计特点,通过尝试再造“三调一减”(即调整审计意见、后续审计、审计报告三个环节实施顺序,减少审计问题整改报告回复环节)的全过程跟踪审计工作程序(如图1所示),理顺工作关系、精简配合环节,切实促进被审计单位以配合甚至欢迎的心态对待审计工作。

(一)过程下达审计意见凸显时效性把审计意见下达调整至审计报告编制前,改变以往针对审计问题集中下达意见、不能体现过程管控的传统事后审计做法,优先考虑时效性对促进事中事前化解风险和解决问题的重要促进作用。在通过微信、电话等简洁沟通方式与被审计单位确认问题后,以“一问题一意见”或“一日一意见”等方式,随工程进度全程通过办公自动化系统等进行审计意见下达,让审计与工程之间的信息传递更加短平快,更加凸显时效性。

(二)分散复核问题整改展现时效性把后续审计监督环节随着审计意见下发同步调整至审计报告编制前,同时减少被审计单位审计整改报告回复环节,能够大幅削减被审计单位整改报告回复、实证资料收集等工作,使被审计单位能够更加集中精力专注于整改工作,并将整改完成状态信息以手机微信群等方式快速传递,由审计人员完成后续审计记录撰写及实证资料留取,变监督为协助被审计单位共同促进管理,更好地植入服务理念,从程序设计上展现时效性。

(三)全程定期报告进展促进时效性把审计报告调整至审计工作的最后一个环节,并不是指在全过程跟踪审计的最后阶段才编制审计报告,而是要以过程为导向,建立周或月度定期通报机制,着重对审计意见下达、问题整改状态、后续审计结果等进行动态跟踪更新,既要在过程通报中体现时效性,又要促进审计问题整改的时效性,通报最终成果直接纳入审计报告,切实通过审计报告总结工作、报告发现、展现整改、提出建议,反映审计的运行过程与运行效果,体现审计价值。

三、构建双重“三维一体”机制

全过程跟踪审计为审计意见随时下达创造了条件,提升了工程推进过程中已形成问题的整改效率,但审计意见的实质仍是对已形成问题的披露,那么如何进一步实现事前和事中管控呢?在传统审计监督的基础上,应转变观念,积极变革,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针对具体事项,探索创建与事前、事中、事后审计相对应的提示通报、预警通知、审计意见“三维一体”的审计警示机制,以及促进过程管控的预防、纠偏与整改的“三维一体”化解风险机制,从而实现审计由服务到监督的无缝衔接、管理由事后向事前事中的自然转换,不再让审计“重复昨天的故事”(如图2所示)。如果缺少事前审计,当发现的问题已造成后果,甚至无法纠正时,事后审计从某种意义上讲,已无多大意义。所以,应将事前审计与事中管控、事后监督结合起来,努力将具体事项风险控制在工程推进过程中,将问题解决在工程管理过程中,切实促进跟踪审计质效不断提高,改进和完善企业治理。

(一)突出提示通报,注重事前预防事前审计可以起到预防作用,有助于减少管理与决策失误。跟踪审计人员应充分利用审计与工程同步推进,近距离接触工程、参与工程,熟知工程进度与管理现状的优势,凭借自身专业特长和丰富经验,对下一阶段工程实施过程中面临的易出风险环节的事项进行预判,对近期可能需要审计人员预审的合同等重要文本资料进行梳理,并在周或月度定期通报中予以明确提示,以此主动服务工程管理,变“亡羊补牢”为“防患未然”。

(二)突出预警通知,强化事中纠偏事中审计有助于被审计单位及时采取措施纠正偏差,改善管理,保证目标实现。审计人员应在参加各类工程例会、现场勘验等过程中进行动态“体检”,及时发现正在或即将形成的风险或问题,并以“预警通知单”等警示效果显著的形式进行下达,督促被审计单位及时识别,规避、减少或控制风险。因预警通知单具有极强的时效性,审计部门与工程部门之间应形成有机、联动的预警处理机制,通过发现、提示、处置警情,有效管控风险,建立起自我完善和修复机制。

(三)突出意见下达,注重问题整改事后审计能够对已发生问题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作出全面评价,审计意见下达是良药苦口忠言逆耳的环节,也是易引起审计与被审计双方态度不和谐的关键环节。在开展好体现服务、促进纠偏提示、预警工作的基础上,要以问题找得准、分析得透,解决方案明确、办法可行,建议客观、严肃、可操作为目标,切实树立底线思维意识,经综合分析后慎重提出审计意见建议,持续在工程推进过程中提升问题整改效率。

四、促进过程管控的后续思考

一是全过程跟踪审计能够较好地实现事前和事中管控,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应优先予以考虑,这是在对跟踪审计基本概念进行梳理的基础上,着重对全过程和分阶段两种跟踪审计形式进行分析研究得出的结论。二是立足全过程跟踪审计特点,探索构建“三调一减”全新的全过程跟踪审计工作程序,促进审计意见过程下达、整改问题分散复核、全过程定期报告,同时削减整改报告回复环节,强化审计与工程的协同,提升审计时效性。三是探索创建与事前、事中、事后审计相对应的双重“三维一体”审计警示机制和风险化解机制,更好地促进全过程跟踪审计由服务到监督的无缝衔接以及管控由事后向事前事中的自然转换。四是全过程跟踪审计是一项繁重而复杂的工作,实践的创新与完善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但只要不断强化监督与服务意识,突出把握重点,就一定能够持续提升超前管控水平。

作者:宋小忠 李森 单位:国家电网北京密云供电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