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改善社保审计有效途径范文

改善社保审计有效途径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改善社保审计有效途径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改善社保审计有效途径

社会保障,是指国家和社会通过立法对国民收入进行分配和再分配,对社会成员特别是生活有特殊困难的人们的基本生活权利给予保障的社会安全制度。目前,中国特色社会保障体系主要围绕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五项社会保险制度基本建立并逐步完善,以最低生活保障为重点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基本形成,各项社会保障覆盖范围不断扩大,保障水平稳步提高。随着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社会保险信息系统涵盖了社会保障业务的流程,显然传统审计是难以胜任社会保障系统的新环境。社保审计的环境变化,无疑会给社保审计的职业判断带来挑战,使审计环境风险增大。如何跟上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也成为社保审计面临新问题。

社会保障制度是一项关乎国计民生、社会稳定的重要经济制度,社会保障资金是老百姓的“养命钱”、“救命钱”,资金管理好了将是社会发展的“稳定器”,管理不好则会成为社会震荡的“导火索”。而社保审计作为国家审计“免疫系统”的关键一环,处于“关注民生”的第一线,可以促进社会公平、缓解社会矛盾、降低社会风险、保障国家安全运转。

一、我国社保基金审计工作的现状

(一)审计方法滞后,审计风险控制不理想

由于现阶段我国的社保审计主要还是基于账项基础的差错究弊审计,审计方法滞后,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社会保险信息系统涵盖了社会保障业务的流程,显然传统审计是难以胜任社会保险系统的新环境,加之对风险型导向审计的认识不足,导致审计风险控制不理想。

(二)绩效理念体现不明显

当前我国社保基金审计工作偏重于对基金收入的真实性、支出的合规性检查,对社保制度改革过程中存在的制度缺陷、社保政策运行以及社保基金使用的效益等方面关注较少,建立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探讨不足,存在审计面窄、绩效审计理念体现不明显等现象。

(三)现有审计人员知识结构不能完全适应社保基金审计的需要

计算机审计人才的缺乏是制约社会保险基金审计工作开展的一大“瓶颈”。开展计算机审计在本质上需要既懂审计专业又懂计算机技术的复合型人才,然而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使得审计人员对计算机技术在审计中的应用不太熟悉,造成一些知识结构上的欠缺,在实际工作中面临财务数据与巨大业务数据无法对接的尴尬局面,以致造成审计工作效率低、审计风险大。

二、社会保障基金审计的难点

(一)社会保障制度的法律、法规不健全,审计定性和评价较难

社会保障基金审计的定性和评价应更多地从绩效方面出发,目前我国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法规体系适用于绩效审计。这就使社保审计的定性和评价很难明确给出可以对比参照用以衡量的具体的统一标准,因而对社会保障部门及其人员履行职责的情况进行评价的“度”,难以准确把握。

(二)相关监管部门基础数据核算不规范,指标取值不一致,审计数据采集难度大

社会保障涉及到劳动保障行政管理、财政、税务、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等部门,加上资金征收和扩面难度大、统筹范围内有些地区执行政策出现偏差、核算使用不规范等问题,致使社会保障基金的应征数、征收数和实际入库数等在年终同一时点在不同部门取值有可能不一致。

(三)审计内容与对象的复杂性与审计力量薄弱的矛盾

社会保障基金审计内容和对象的复杂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社会保障基金覆盖面广;二是社会保障基金的种类繁多;三是社会保障基金收支渠道复杂,四是管理和经办涉及部门多;然而审计机关的人力资源是有限的,加之现有的社会保障审计人员的专业技能与执法水平还有待进一步加强,致使审计力量严重不足。

(四)社会保障预算尚在探索阶段,审计监督缺少应有的平台

由于我国尚未建立单独的社会保障预算,导致社会保障基金审计缺乏应有的审计平台,而无法对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分配、使用的总体情况和全过程进行有效的审计监督。

三、进一步完善社保基金审计的有效途径

(一)逐步完善社保审计监管体制

为适应信息环境下现代审计技术的变迁,充分发挥社保审计“免疫系统”功能,必须统筹规划、积极探索、逐步完善现行监管政策体制。

一是应建立健全完善的社保基金监管法律体制。现行社保基金监管立法的滞后直接影响社保基金的透明化程度,国家应尽快出台有关社会保险基金审计的法律及配套法规制度,维护社会保险基金审计监督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二是进一步强化社保基金的信息化监管。一方面要建立上下统一的社保基金管理信息系统,并且在开发软件时应考虑预留审计接口;另一方面要针对新的形势完善有关计算机审计标准和准则,建立一系列与新情况相适应的审计准则,来规范计算机审计业务的发展,将审计风险降低到可以接受的水平。

(二)体现民本审计理念,树立绩效审计目标

民本审计要求审计机关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要体现这一审计理念就要树立起绩效审计目标。

一是要关注社会保障的公平性。保障公平是发挥社保审计“免疫系统”功能的基础。在审计中,应从社会保障制度的制定和执行方面进行分析,并通过分析、对比实际取得的审计数据,得出某个制度的某个方面是否做到了公平。

二是关注社保基金的保值增值情况。在审计中要特别关注社保资金如何进行管理,重点审查在基金是否按照法律法规存放或投资。通过了解资金的运营情况,评价被审计单位运作社会保障资金的效益,确保社保基金保值增值。

(三)创新方法,拓展社保审计内容

一是按照“依法、程序、质量、文明”的要求,改进审计方式,提高审计成效。在审计具体实施中应将传统审计与计算机审计相结合,提高审计成果和审计效率;将经办机构审计和延伸审计相结合,扩大审计覆盖面;将报表审计与专项审计相结合,强化审计深度。

二是更新审计手段,做到“三个结合”。首先,计算机运用与传统审计方法相结合,加快计算机审计技术的开发与运用,提高社会保障基金审计的效率和质量;其次,“同级审”与“上审下”相结合,有利于掌握社会保障资金的整体运行情况,构建一个完整的、有效的审计制约机制;再次,微观审计与宏观管理相结合,从宏观入手关注各项社会保障政策和措施的落实情况,促进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四)全面提高社保审计人员综合素质

要发挥社保审计作用,高素质的审计人员是关键。提高社保审计人员综合素质是当务之急,应加大力度强化基层审计人员的后续教育,建立经常性培训制度,保证必要的业务培训学习,使其可以不断更新专业知识,及时了解社会保障领域相关法律法规、管理制度和发展方向,综合了解各项与工作相关的知识,不断提升理论水平,把学与用统一起来,通过实践,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增强实际工作本领,保持、提高和完善自己的专业胜任能力,提升审计工作质量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