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民营企业内部审计范文

民营企业内部审计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民营企业内部审计

随着改革开放,我国的民营经济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民营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持续、健康、快速地发展,必须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和有效监督提出更高的要求。内部审计作为民营企业内部管理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加强民营企业内部管理,促进和改善民营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维护民营企业的安全经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完善我国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的必要性

1.1完善内部审计是民营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现代内部审计是随着企业管理层次的增多和管理人员控制范围的扩大,基于内部经济监督和管理的需要而产生的。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管理层次增多,企业进行管理的跨度和难度增加。这就需要设立专门的审计机构,加强对日常经营活动的检查,客观评价经营管理者的管理绩效,对经营管理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并通过效益审计为企业决策提供依据。

1.2完善内部审计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随着民营企业的发展壮大,管理模式逐步由家族式向现代企业制度过渡。在现代企业制度下,为了明确各自的权责,要求企业内部形成一种监督机制,内部审计便成为实施这一监督机制的有力手段。企业管理层借助内部审计对企业各职能部门的经营业绩和经济责任进行监督和评价。

2.我国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的发展历程较短。在创业之初,内部审计大多不被重视。但是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依靠个人的能力和家族成员来管理的难度也越来越大,家族制的管理开始弱化,引发种种问题,内部审计在民营企业开始产生。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迫使民营企业向管理要效益,向技术进步要效益,向优化资源配置要效益,向调整产品结构要效益,向降低成本费用要效益。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的经济评价职能逐渐成为主要的职能,开始把更多的精力集中于评价系统的效益和效果,审计的重点开始由财务收支审计向管理效益审计转移。内部审计在民营企业中越来越受到重视。

随着民营企业的快速发展,内部审计在民营企业中已逐步得到了认可和推行,但内部审计机构是企业出于自身特点设立的,由于民营企业自身的局限性以及所面临的制度、政策和法律环境等方面的影响,内部审计还存在许多问题。具体表现如下:

2.1内部审计机构设置混乱我国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的设立不同于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设立,它缺乏政府的指导和支持,以及法律法规的管理和约束。我国的民营企业中,有相当一部分未建立内部审计制度;已设置内部审计机构的企业,其机构设置也不规范。内部审计机构形式多种多样,方法各不相同,导致企业内部审计关系不顺,工作职责不清,内部审计监督力度弱化,使整个企业内部审计工作难以总体规划和全面安排,致使内部审计工作处于无序状态。

2.2家族式管理模式对内部审计的制约很多民营企业都实行家族制管理模式,企业的管理当局既是财产的所有者又是财产的经营者,加之企业内部存在很复杂的人际关系,影响了内部审计的作用和职能的发挥。另一方由于缺乏专业背景和管理经验的家族成员往往被安排于重要岗位,容易造成“内部人审内部人”的状况,严重损害了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大大降低了审计的效率和效果,影响了内部审计的审计质量。

2.3内部审计人员素质不高内部审计人员应熟悉有关法律法规,掌握审计、财会方面的知识,通晓所在行业的基本业务知识和所在行业的现代经营管理方法与技巧,同时,还应有高度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的工作作风。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民营企业审计机构的负责人常由创始人或他们的亲信担任。他们多数不懂审计,严重影响了内部审计作用的发挥。同时,很多民营企业的内部审计人员是从财务部门或其他部门抽派的,有的审计人员往往还兼任其他职位。严重影响了内部审计的工作质量。

2.4审计的重点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目前多数民营企业内部审计主要以开展财务审计为主,很少涉及企业的经营管理、内部控制、经济效益等领域,缺少全方位的宏观思维。但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发展和完善,企业的经营规模,经营环境和投资主体都发生了变化,这就需要民营企业将内部审计的工作重点逐步转移到管理效益审计上来。

3.完善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的对策

随着民营企业的发展和外部市场环境的变化,民营企业内部审计中存在的问题已阻碍了民营企业的发展。为了更好地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促使民营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更好地发展,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需要提出具体措施解决问题,从而促进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的完善与发展。

3.1合理设置内部审计机构,明确职责权限民营企业内部审计机构设置的合理性直接影响到审计职能的发挥。民营企业首先需要合理设置内部审计机构,将其纳入企业的内部监督体系。同时明确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的职责和权限,使企业的内部审计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对于规模较小的民营企业,可以将内部审计工作可通过投标方式向有资质的会计师事务所等社会中介机构发包,企业设立内部审计长,以监督审计业务的执行。对于实行公司制的民营企业,可以单独设置内部审计机构,与经理层同级,帮助经理及时考核下级各职能部门的制度执行情况和各管理层的日常经营管理活动,对经理层负责。这样有利于内部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工作。

3.2减小家族式管理模式对内部审计工作的影响产权结构的多元化使得民营企业更加注重内部审计的监督职能。监督职能的充分发挥要求杜绝不能胜任内审工作的家庭成员或亲信们担任审计部门的负责人或从事审计工作。同时随着企业的发展,经营业务的增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下的内部审计模式就成为必然。制定公正合理的绩效考评制度,充分调动内审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提高审计效率和审计工作质量。

3.3加强内部审计队伍建设民营企业要顺利完成各项内部审计工作,达到预定的审计目标,必须提高内审人员的素质。要提高内审人员的素质必须做好以下工作:

3.3.1提高内部审计人员上岗资格的获取条件。可参照国际内部审计协会建立注册内部审计师制度的做法,在民营企业中进行严格考试选拔,选择高素质的人员进行内部审计工作。

3.3.2改善内部审计人员的结构。由于内部审计范围和内容的拓展和审计层次的提高,原来单纯的财会人员结构已不能适应内部审计工作的需要,必须配备具有多种技术、掌握企业管理知识、法律知识和计算机知识的专业人才[13]。

3.3.3加强内部审计人员的培训和考核。要加强内部审计人员的考核,实行持证上岗制度,使其不断进行知识更新和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同时也要重视内部审计人员的后续教育和岗位培训。可通过内部审计协会学习和借鉴先进的内部审计实践经验,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操作技能。此外,国家审计机关和内审协会也要加强对内部审计人员的业务培训,要从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的需求出发,改进业务指导和业务培训方法,增强业务指导和业务培训的针对性。

3.4转移内部审计的工作重点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应该充分体现出内部审计“内向性”特点,紧紧围绕企业中心工作,开展各项审计活动,为实现企业目标服务,为企业增加价值服务。内部审计的目的不仅仅在于保证企业财产安全完整更要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服务作用,完善企业管理体制,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协助和保证企业实现目标。为了更好地发挥内部审计的服务职能,民营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要特别注重管理效益审计。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必须突破传统的审计思路把审计重点逐步向管理效益审计转移。在审计目标上,要立足于财务收支,着眼改善民营企业经营管理,防范财务风险,挖掘企业内部潜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在审计内容上,要立足于会计、统计等各方面的资料的检查,重在作科学全面地分析、评价民营企业的综合效益;在审计工作的指导思想上,由侧重审查支出的合理性,发展到对支出与效果的全面审查比较,以此来评价企业内部的各项支出是否能取得相应的效果,从而促进资源的最优配置,有效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在审计方式上,由被动审计转向“参与式”审计,即在整个审计过程中努力与被审计对象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合作关系,共同分析问题的原因所在,探讨解决对策或改进措施,以管理创新为基础,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为目的。

综上所述,内部审计对企业的持续发展已显得越来越重要。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必须在审计内容、审计方式及审计机制上不断创新,全面开展管理效益审计和风险评估,帮助企业规避风险,促进企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