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谈装备研发审计项目资源优化配置范文

谈装备研发审计项目资源优化配置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谈装备研发审计项目资源优化配置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谈装备研发审计项目资源优化配置

摘要:本文对有限审计资源限制下的装备研发审计项目进行了研究。从人力资源和经费资源两个角度,构建了指派问题模型及静态博弈模型,研究有限的审计人员和不同的审计经费保障模式下如何最大化的产生审计力。研究发现,不同类型审计师的指派优化可以形成更大的审计力;激励机制导向的审计经费保障模式更容易提高审计效率。本文的研究对解决装备研发审计项目人员及经费紧张问题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装备研发项目;审计资源;人力指派;经费保障模式;优化配置

一、引言

装备是科技水平的重要物质表现形式。在科技强国的时代背景下,装备研发项目建设的好坏关系到国家的繁荣富强。由于装备研发项目资金投入量多、科技含量高、项目研发期长、成果不确定性大等诸多特点,极易造成研发经费的流失。内部审计作为装备研发单位常态化的监督机制,可以有效确保项目的建设效益。但是,由于内部审计固有的局限性,往往面临着各种审计资源短缺的掣肘,尤其是审计人力资源的不足和审计经费的短缺,严重影响着装备研发项目建设的监督效益。“开源节流”是解决资源短缺的基本途径,在装备研发单位无法对审计资源实施有效“开源”的情况下,如何对现有审计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最大化地产生审计力以确保研发项目建设效益,这是本文的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本文的创新点在于:第一,将运筹学领域的指派问题模型运用到审计组人力资源组合的优化配置上,拓展了研究审计项目审计师人员短缺问题的新模式;第二,将博弈论的研究方法运用到审计经费保障模式的选择上,构建了审计经费保障模式分析的新方法;第三,以装备研发项目作为审计对象探讨审计资源的优化配置,丰富了内部审计研究的理论成果和解决实践问题的新思路。

二、文献回顾

当前以装备研发项目为审计对象对审计资源进行专门研究的成果并不多。时现(2016)立足于公私合伙模式探讨了国家建设项目审计中的问题,从完善审计法规体系、优化项目审计模式等角度提出相应的对策。孙凌志等(2016)同样以政府和社会合作的PPP审计模式为研究对象,探讨了该审计模式下国家建设项目审计监督的一些新特点、新需求与新路径。张缨(2017)从政府整体治理的视角探讨了如何以较低的成本建立关于我国科研项目资金的监督体系。张兰萍等(2015)以广东省联合申报的科研项目间经费管理为研究对象,探讨存在的经费管理和制度问题,并提出加强科研项目经费监管的措施。袁璨、朱丽军(2017)基于多准则决策分析法MCDA对高校科研项目在经费、人力、物力、成果等方面的审计监督进行了分析探讨,并提出相应的效益审计制度。黄倩(2017)从强化审计力量、审计法规、审计人员素质、审计方法等方面探讨了高校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内部审计的优化改进措施。许敏华(2014)从国有观念、项目负责人制度、全程管理、补偿机制、监督等方面探讨了科研项目经费的管理及对策。张庆龙等(2015)将MBTI人格类型引入到内部审计人员的研究中,认为判断型、直觉型、外倾型的内部审计人员更能在审计工作中产生出色工作绩效。叶陈云等(2013)以集团公司内部审计体系为研究对象,对如何系统的、持续的、动态的构建集团公司内部审计战略规划进行了探讨。叶陈云、杨克智(2015)以接受国有资本投资的运营公司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内部审计机制的运行特点,从法规建设、目标引导、责权界定、业务流程与评价监督五个层面探讨了内部审计体制的构建。现有成果多集中于对科研项目经费与管理的审计及对内部审计机制的研究上,对于审计资源的优化使用问题研究成果较少。审计师和审计经费是装备研发审计项目最重要的两项资源。以内部审计作为常规监督方式的装备研发项目,审计任务繁重、审计师人力紧张、审计经费不足问题突出,解决问题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于如何缓解审计任务与审计师人手不足的冲突、审计项目与审计经费紧张的冲突。本文研究思路立足于优化审计资源配置,以在有限资源限制下形成最大审计力为研究目标,从拥有不同经验、能力的审计师资源配置和采取不同经费保障模式效益的审计经费资源配置两个方面作为研究途径进行整体研究设计。

三、装备研发审计项目审计师资源配置分析

内部审计是装备研发审计项目的主要方式。内审部门隶属于本单位或集团组织内部,编制紧张、审计任务重与审计力量不足一直是制约内部审计发挥效力的重要因素。装备研发审计项目工作小组一般要求三人以上,含一名项目负责人及两名以上的审计助理,审计组成员的工作经验和工作效率各有不同。在有限的审计力量约束下,优化审计组力量配置,形成最大的审计力,是确保装备研发项目建设成效的重要途径。本文构建指派问题模型对审计师优化配置进行研究。

(一)模型基本假设(1)模型构建目的是探寻在各类审计人员总实力一定的限制下,如何进行审计组人员指派可以生成最大的审计力,即保障完成最多的审计项目。(2)假设每个装备研发审计项目工作总量为20单位,需要一个独立的审计组来全程跟进,审计组由3人以上构成,其中项目负责人至少1名。(3)假设装备研发审计项目小组成员根据经验和技能的不同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是项目负责人(A1)、一级审计助理(A2)、二级审计助理(A3),其可以提供的基准工作量分别为6、4、2个单位,三类审计人员的工作效率及审计人员总实力情况见表1。

(二)模型的构建与求解(1)配置方案分析。首先,对满足装备研发审计项目人员构成的可行配置方案进行分析并罗列。例如,方案F1配置项目负责人1名、一级审计助理4名,可完成总工作量为22单位,大于审计项目20单位工作量的需求,假设按照该配置方案组建的审计小组数量为X1个。所有可行配置方案详见表2。(2)模型构建。模型的目的是寻求在审计师总实力限制下,可以完成最多审计项目的审计组人员配置方案,即X1、X2、X3、X4、X5的综合最大,且各个方案审计人员之和分别不超过各类审计人员的上限,即审计负责人不超过10人、一级审计助理不超过20人、二级审计助理不超过40人。构建模型如下:(3)模型求解。本文利用LINDO软件对所构建的模型进行求解,结果如下:即该审计师指派模型最优化配置的方案是将2/3的项目安排为1名项目负责人、3名一级助理员、1名二级助理员的组合,1/3的项目安排为1名项目负责人,7名二级审计助理员的组合,此时可以完成10个审计项目。

(三)模型结果的分析根据模型结果可知,在满足装备研发项目审计组1名项目负责人、3人以上审计组员、提供20单位以上工作量的基本需要下,采取X1、X3、X4方式的审计师配置组合均会造成一级审计助理或者二级审计助理的资源闲置,不能形成最大的审计力;采用X2与X5方案优化组合,可以形成最大200单位的审计工作量,保障10个审计项目的进行。需要注意的是,本模型是建立在各装备研发项目间的审计工作量不存在区别,以及各类审计人员间在工作效率上不存在差异的假设之上进行抽象分析的。在实践中,各审计项目以及各类审计人员间是存在各种差异的,要在模型的结果方案上进行进一步的优化调整,以提高审计组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科学性和适用性。

四、装备研发审计项目经费资源配置的分析

审计资源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审计经费,审计经费不足历来是制约审计工作的瓶颈。装备研发项目数量多、技术性强、投入资金大,既有常规装备的改进,又有新型装备研发,增加了研发项目审计工作的难度和任务量。审计经费是确保审计质量的物质基础,也是项目经费形成研发效益的保障,装备研发项目的差异性决定了审计经费需求的不同。审计经费保障不足会影响审计质量,保障过多会降低审计经费的使用效益。当前审计项目经费的保障模式主要有两种性质,一是定额保障模式,即根据预估的审计工作量及难易程度实施审计经费定额包干;二是任务保障模式,即根据审计项目实际的任务工作量确定审计经费。恰当的审计经费保障模式可以使审计经费使用效益事半功倍。在有限的审计经费约束条件下,采用博弈论的方法构建模型研究装备项目审计经费的保障模式,可以优化审计经费保障效益,提高项目审计质量。

(一)博弈模型基本假设为了规范地进行博弈模型的构建和分析,首先提出以下基本假设:(1)假设博弈模型的参与人为审计委托方和审计方,双方均符合“理性经济人”基本假设。由于博弈双方在委托审计项目时就需要确定审计经费情况,且彼此清楚在不同规模的研发项目作为审计对象时,对审计经费需求和审计效果的影响是不同的,并以此做出决策,符合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模型基本假设。(2)审计委托方的静态博弈策略集为(定额,任务),其中“定额”表示委托方以定额包干的方式进行研发项目审计经费的保障;“任务”表示委托方以任务导向的方式进行项目审计经费的保障。审计方的静态博弈策略集为(高难度,低难度),其中“高难度”表示审计方面对规模大、技术新的装备研发项目,项目审计难度大,需要较多的审计经费保障;“低难度”表示研发项目审计难度低,较少的审计经费就可以很好的保障审计质量。因此,博弈双方的策略组合为{(高难度,定额)(低难度,定额)(高难度,任务)(低难度,任务)}。(3)在(高难度,定额)的策略组合下,审计方应对的是高难度的审计项目,审计工作量和难度系数大,需要较多的审计经费方可保证审计质量,较适合任务保障模式的审计经费供应,而该策略组合下面临的是定额保障模式,因此审计方的收益函数处于较低状态,假设为4个单位;审计委托方此时错估了审计项目难度,采用定额保障的方式,虽节约了经费,但损害了作为首要价值目标的审计质量,因此其收益函数也较低,假设为4个单位。(4)在(低难度,定额)的策略组合时,审计方应对的是低难度的审计项目,审计工作量和难度系数相对较低,审计成本及经费需求量不大,两种保障模式的审计经费供应方式均可满足需求,因此在定额保障模式下假设其收益函数为8个单位;审计委托方此时正确估计了审计项目难度,采用定额保障的方式,即保证了审计质量,又节约了经费,因此其收益函数最高,假设为10个单位。(5)在(高难度,任务)的策略组合时,审计方同样应对的是高难度的审计项目,而该策略组合下审计委托方给予的恰好是任务保障式,因此审计方的收益函数处于较高状态,假设为8个单位;审计委托方此时正确估计了审计项目难度,采用任务保障的方式,虽然使用了较多的审计经费,但首先保证了审计质量,因此其收益函数较高,假设为8个单位。(6)在(低难度,任务)的策略组合时,审计方应对的是低难度的审计项目,审计成本及经费需求量不大,此策略组合下审计委托方给予了任务保障模式,审计项目获得了充足的经费,此时收益函数最大,假设为10个单位;审计委托方不恰当的估计了项目的难度,不必要的提供了过多的审计经费,虽保证了审计质量,但形成一定的经费浪费,假设其收益函数为7个单位。(7)审计委托方可以根据自己掌握的信息,对装备研发审计项目经费自主确定采用定额保障或者任务保障的模式。原则是首先确保项目审计质量,其次尽可能的节约审计经费。采用任务保障模式可以更好的确保高难度审计项目的质量,采用定额保障模式可以更好的节约审计经费的使用。假设审计项目为高难度的概率为p,为低难度的概率为(1-p);假设审计经费定额保障模式的概率为q,任务保障模式的概率为(1-q)。

(二)博弈模型的构建与求解基于模型的基本假设,构建“装备研发审计项目经费配置博弈模型”见表3。根据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模型的求解方法,模型的求解过程如下:首先,关于审计委托方的混合策略纳什均衡:即当审计委托方认为装备研发项目为高难度审计项目的概率小于3/7时,会采取定额保障的模式供给审计经费,否则将会采用任务保障的模式供给。其次,关于审计方,我们发现“低难度”构成了其占优策略均衡。当审计方选择选择占优策略均衡时,审计委托方将会采取定额保障的审计经费供应模式,最终纳什均衡结果为(低难度,定额)。

(三)博弈模型结果分析根据“装备研发审计项目经费配置博弈模型”的均衡策略(低难度,定额)可知,审计方与委托方最终陷入一个低效率、低效益的均衡状态,审计方会更倾向于接受审计难度低的研发项目,而审计委托方则更倾向于采取固定金额的审计经费保障模式。诚然,这种均衡状态下不利于装备研发项目的有效审计监督,同时也容易使审计工作流于形式。究其原因,由于装备研发项目属于诸单位的内部项目,其审计监督的主要方式是内部审计,内审部门作为单位的组成部门,其审计委托方多为本单位或本系统的领导,审计任务带有一定强制性,审计经费或报酬往往与审计绩效脱钩,造成审计部门“宁少勿错”的不良导向,逐渐倾向于低难度的装备研发审计项目,甚至跳过审前评估程序,直接套用模式化的审计程序,将难度不一的项目“一视同仁”,从而导致审计项目经费的保障也单一化、定额化,不利于审计经费资源最大化的发挥审计效益。

四、装备研发审计项目资源配置优化对策

(一)审计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对策装备研发审计项目是以审计组的形式实施的。在当前审计编制短缺、审计实力紧张的大背景下,要最大可能的形成审计力量,就必须对人力资源组合进行优化配置,组合配置的基本原则就是充分利用每一单位的审计力。审计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一方面要建立全面的审计人力资源库,另一方面要形成精准的信息化调配平台。首先,要形成全面的审计人力资源库,将系统内部或单位内部可调用的审计力量全部纳入审计库,形成涵盖经验、技能、学历、年龄、职称、地域、领域等全方位诸要素的人力资源信息,并对项目库人员从各个角度逐个进行分析归类,形成多维网状的审计人员聚类,以迅速应对各种审计项目的需求。其次,要实现审计人力资源库与审计项目的全程数据对接,形成精准的信息化调配平台。一是装备研发审计项目委托阶段根据项目的特点和需求精准调配最适合的审计组成员;二是项目审计过程中精准跟进,根据变化实时增减审计力量投入,保障审计项目按时按质完成;三是审计项目之间精准调配,根据各个审计项目的进展情况,在可协调的地域和时间内实施项目间的人力调配,增大审计力的产生。

(二)审计经费资源优化配置的对策为了提高装备研发审计项目经费资源的监督效益,同时提高研发项目资金的建设效益,应从审计方和委托方两方面进行制度优化。首先,虽然装备研发审计项目多属于内部审计,但应打破审计方“例行公事”“大锅饭”的思想,一方面建立与审计工作量挂钩、与审计绩效挂钩的审计经费保障和审计人员薪酬、晋升制度,提高审计人员的工作主动性;另一方面建立审计工作责任制,谁审计谁负责、一责到底,遏制审计人员的惰性心理。双管齐下,改变博弈模型中审计方的收益函数,促使其理性的选择和对待各类研发审计项目。其次,在打破审计方关于“低难度”研发审计项目的占优策略后,为优化审计经费的资源配置,应提高审计委托方关于研发项目审计任务的预测精准度,针对列入审计计划的研发项目审计任务要进行各方面的充分论证,对属于“高难度”类型概率超过3/7的项目采取任务保障模式,否则采取定额保障模式,在确保审计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的节约审计经费,实现经费资源的优化配置。

五、结论

本文研究了装备研发审计项目关于审计师资源和审计经费资源保障模式的优化配置问题,目的是探讨如何在有限资源限制下形成最大的审计力量。本研究假设同类审计师、同种经费保障模式之间不存在明显的差异,但实践中情况更为复杂,因此后续研究可深入探讨这些问题。

参考文献:

[1]时现:《公私合伙(PPP)模式下国家建设项目审计问题研究》,《审计与经济研究》2016年第3期。

[2]孙凌志等:《PPP模式建设项目审计监督的特点、机制与路径研究》,《审计研究》2016年第2期。

[3]张缨:《改进和加强我国科研项目资金监督体系建设的思考》,《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7年第1期。

[4]张兰萍等:《联合申报主体间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和控制研究———以广东省为例》,《科技管理研究》2015年第24期。

[5]袁璨、朱丽军:《基于MCDA的科研经费效益审计模型研究》,《中国高校科技》2017年第5期。

[6]黄倩:《科研经费管理使用与内部审计优化》,《中国高校科技》2017年第11期。

[7]许敏华:《科研经费管理问题与建议》,《中国高校科技》2014年第5期。

[8]张庆龙等:《内部审计人员人格类型、胜任力与工作绩效》,《审计研究》2015年第1期。

[9]叶陈云等:《企业集团公司内部审计战略规划体系构建研究》,《审计研究》2013年第2期。

[10]叶陈云、杨克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内部审计规制体系构建研究》,《审计研究》2015年第6期。

作者:刘辉 李仁传 刘坦 单位:武警海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