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浅谈计算机辅助审计风险与应对策略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审计管理和审计过程活动是可以利用计算机来辅助完成的,我们借助计算机等现代高技术工具帮助审计工作完成某些审计辅助等任务已经是一项新兴技术,其能提升审计效率与扩大审计覆盖面。然而计算机辅助审计也给审计工作带来一定技术风险。本文通过讨论计算机辅助审计带来的风险,和针对问题所采取的策略,把计算机辅助审计风险降低至能接受的范围内,以求更好的利用计算机辅助审计。
关键词:计算机;辅助审计;风险;策略
国家审计署于2000年颁布《审计机关审计证据准则》将部分电子证据纳入审计范围,电子证据从此被推上社会经济大舞台,然而计算机辅助审计也带来了各种技术问题和审计风险。
1计算机辅助审计
1.1计算机辅助审计包含两个内容和层次
第一,在审计业务中利用文字处理、电子数据库、电子工作表等常规软件,或审计人员自编的小程序,帮助审计人员计算、复算和复核、分析各种审计数据,还来节约提高效率、审计时间、减轻劳动量、增加准确性。第二个层次是指利用专门的辅助审计软件进行项目审计。这个层次也有两种类型:首先是用于协助审计人员用专门的审计方法对专门项目进行系统的、全面的审计,这是审计辅助主流。近几年,地方各级审计机关及审计署编制了大量审计方面辅助工具,不同程度在各级审计机关投入和使用。如预算执行审计、投资审计、银行审计、税务审计、海关审计、事业行政审计等软件。其次是审计情况及汇总。在开展行业审计时,根据审计工作方案,编制专门的审计汇总工具,审计底稿从下而上开始,对审计数据进行逐级汇总。其优点在于能全面、准确反映审计情况,防止差错、遗漏或人为调整等情况。
1.2计算机辅助审计的优点
1.2.1计算机辅助审计在时间、内容等审计工作中具有优势传统的手工审计,主要以纸质报表、账簿、凭证为对象就地审计,有关资料的提供、运送、保管很不方便,造成审计时成本高、周期长、效率低。而采用计算机辅助后,被审计单位只需提供账务和报表等于审计相关电子数据,再利用计算机辅助审计工具查询重点关注的问题和调查项目,配合手工辅助分析相关科目或记录,会极大提高审计效率和审计面。
1.2.2计算机辅助审计在审计计算上的优势传统的审计工作常常会伴随大量重复的计算,一不小心就会出现数据错误。计算机辅助审计等过程是数据在事先编好的程序中运行,数据过程不会出现错误,且计算速度准确也很快。
1.2.3计算机辅助审计在审计过程中的优势传统审计过程是需要在帐册中或凭证中翻页查找,查询数据繁多且容易出现遗漏。而采用计算机辅助审计相当于直接面对一年或多年完整电子账套,通过简单筛选很快就能查询到相关信息,过程简单快速。
1.2.4计算机辅助审计在编制工作底稿上的优势传统的审计工作底稿是审计工作的重心,其数据内容都是手工填写的。而利用计算机辅助审计软件提供的完整电子审计底稿,只要审计人员在其上填写审计分析数据,系统就会自动取数汇总,节省了工作时间且底稿更为系统、更为规范。
2计算机辅助审计存在的风险
2.1相关审计准则和法律制度不足
计算机辅助审计是一种辅助审计手段,开展审计工作需要有法可依。尽管国家审计署和中注协都已颁发过与经济网络、商务电子和应用计算等相关法律法规,但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很完善,国内有关电子证据相关规定分散于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和几大诉讼法之中,没有明确规定专用电子证据能否作证据使用,也未就电子证据如何采集进行明文确定,带来审计之不便。
2.2审计辅助相关软件及操作复杂化
2.2.1审计软件开发者与使用者脱节国内已经开发的一些审计辅助软件,如审计署现场审计实施系统(简称AO)、使用SQL-SERVER批处理业务数据等,将传统审计模式带到了信息化时代,当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有些审计软件实用性较差,与用户体验发生部分脱节,如不能有针对性的改进和优化审计工具软件,必然导致软件使用者放弃使用。
2.2.2会计软件的使用模式缺乏统一、操作方法差异性较大审计过程中,被审单位财务工具软件多种多样且缺少标准,其所形成的账簿、报表、凭证等格式也多种多样,这就对审计底稿编制带来诸多不便。运用审计辅助软件进行审计时必须手工识别或人为加工数据格式,且财务软件数据输出不能直接为审计辅助软件所使用,不但降低工作效率,也使审计线索变的不够清晰,重要的复杂的人工干预带来了各种操作错误,给财务审计工作带来额外风险。
2.2.3审计协助软件真实性和完整性有待提高首先计算机审计取证过程,电子证据具无形性、易被篡改等其他风险,作为财务系统导出电子证据的审计采集来源,主要依靠被审单位提供,未加密的数据来源很难进行过程监督。另外,计算机处理处理后生成的证据,较容易造成审计线索不清晰、隐性化、存储介质来源多样等问题,导致证据真实性不足。其次,被审计单位有关数据资料是审计人员职业判断后再加工形成各项审计报告,会导致被审单位认为审计数据和财务数据有出入而拒绝承认证据结果。
2.2.4审计取证的难点有些被审单位提供的资料不能满足审计要求,有些被单位或个人对国家审计认识存在偏差,涉及相关单位自身责任和利益时不愿积极配合,延伸领域和异地审计都加大了取证难度,现金支付和业务结算延伸取证较难,上述问题都导致审计证据取证较为困难。
2.2.5审计人才的缺乏(1)审计人员缺乏计算机技术知识。对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比较熟悉的计算机技术人员不熟悉审计业务和审计方法,对审计知识清楚的审计人员又不熟悉计算机,审计人员知识的欠缺造成计算机审计发展出现瓶颈,人才缺乏严重制约着我国计算机辅助审计发展。(2)审计人员能力的单一。计算机辅助审计软件的信息化运行模式和原有手工审计模式存在着差别,审计人员能否熟练掌握计算机辅助审计软件陆功能和方法也成哦计算机辅助审计的别一项风险。(3)复合型审计人才缺乏。计算机辅助审计包含会计、审计、信息系统、网络技术与计算机应用的综合学科,要求审计人员具有复合型知识结构,既掌握有财会、审计知识,又掌握有信息系统、计算机与网络技术,但我国目前还很缺乏这样能具有复合型知识结构的审计人才。
3计算机辅助审计风险的策略
3.1审计相关准则及法规完善
3.1.1制订相关立法,确保计算机辅助审计有法可依加强电子商务与网络经济、审计相关的准则立法,保证计算机辅助审计有法可依。应尽快建立详细的电子商务法律法规,完善电子凭证、电子合同和电子证据、数字签名的法律效力和认证管理,让电子辅助审计有法律法规做为依托,更好的为审计目的服务。
3.1.2补充计算机辅助审计证据法规我国可考虑补充计算机辅助系统审计以及网络审计证据等相关法规。不仅对账表、凭证等证据数据进行规范,还应对被审单位财务系统的有效性、健全性、可操作、合理性、使用权限等细化管理,加强财务系统管理权限的程序、合法、保密、安全等规定,有力的提供计算机辅助审计证据质量保证,使计算机辅助证据有法可依。电子辅助审计还应该出台一套符合电子审计依据的相关法规,使计算机辅助审计规范化、明细化,缓解电子证据运用与法规之间的冲突,较好的做法是加快健全相关法律制度,构建起完善的计算机辅助审计准则和体系。
3.2审计辅助软件及操作方法的优化
推动计算机辅助审计发展,还需要提升国内审计辅助工具软件的质量和实用性,做好程序框架的开发和优化是关键。
3.2.1提升审计辅助软件开发的实用性和及时性软件开发人员还需要深入审计基层工作中去,开发者应加强与使用者之间的沟通与联系,开发的产品应当多让用户参与,才能使用户发现并反馈问题,开发都也能及时改进问题,通过广泛地收集用户意见,更好地开发出合格有效的辅助审计软件。
3.2.2优化财务软件的功能及操作方法财务软件设计应为后期审计工作留下测试通道,财务软件功能还应继续强化完善,统一财务软件结构数据,同时完善财务软件的评审机制和评审内容,财务软件开发、评审等都应允许审计单位有所参与,有所评价,有所反馈修改,这样才能达到很好的和审订辅助软件兼容的目标。
3.3改善审计取证据的处理办法
加强审计延伸的管理规划和安排统筹,延伸取证前应做好工作准备,对多项延伸取证单位进行全面比较分析,选择最佳延伸途经,避免无目标和重复取证据。加强审计前宣传的力度,明确行使审计调查权是审计执法的重要组成,促进审计人员充分拥有独立调查权。加强内部的协调,逐步建立顺畅的延伸审计配合机制,为延伸取证制造有利基础条件。加强和协调好政府、银行等部门关系,通过相关部门协助向民营企业和个人现金业务取证审计。
3.4加强计算机审计人才的培养
更好的推动和发展计算机辅助审计,必须加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对基层人才与高层人才的培养,需要做好在职人员和未来人才的统筹规划。应展望未来,首先应在高校会审专业教学计划中增加现代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等必修内容,面向基础,培养全面的会审人才。
参考文献
[1]罗爱燕.审计机关审计工作现状及解决对策[J].审计与理财,2015(6).
[2]牛学良.计算机审计软件设计浅析[J].中国内部审计,2015(7).
[3]薛军.计算机审计中关于电子证据的法律问题[J].审计研究,2014(6).
作者:陆涛 单位:中国石化管道储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