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企业内部审计风险防范对策探析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信息时代的背景下,企业数量增多,行业竞争激烈,为了自己的发展,企业需要不断的寻求新的发展和出路,扩大企业的经济规模,涉猎多个领域的业务,由于业务量的增多,需要核算的内容随之增加,内部审计工作被突显的越来越重要,对企业的审计人员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进行审计工作的过程中,会出现一种审计的风险,具有一定的不确定因素,影响着企业的发展,如何能够更好的控制风险,提高审计工作的准确性,做好审计风险的管理和防范工作是企业需要社内研究和探讨的。
【关键词】企业;内部审计;风险;防范对策
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企业规模也不断扩大,经济业务日趋复杂多样。这种现象的出现,使得企业开始重视内部控制机制。需要注意的是,企业内部审计是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高的评价价值。同时,由于经济环境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的出现,这些条件要求企业做好内部审计风险的有效管理和防范。
一、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的成因
(一)客观因素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变化,企业的环境在发生了改变,伴有一定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审计的难度会越来越大,审计的风险概率会持续的上升,企业内部审计风险客观方面的原因,最重要的是企业内部的审计机构不能完全的独立,没有话语权,形同虚设,或者有些企业专门的成立了审计部门和机构,但是由于种种的原因,审计部门无法发挥职能,完全的丧失了设立的意义和作用,审计工作不能有效的进行和实施,审计风险出现的概率就会随之增加。国家有关于审计的相关政策法规还不健全,法律出台的时间落后,因此在审计过程中遇到的很多问题都没有及时得到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搁置无形中给企业带来经营风险,同时企业的经营范围在不断的扩张,涵盖广泛,致使审计业务也变得比较复杂,直接的增加了内部审计的风险。
(二)主观方面的因素除客观因素外,内部审计风险也是由主观因素造成的。它主要体现在:一是内部审计人员的业务水平有高有低,目前大部分的企业中,审计人员同时具备高素质的和业务水平的人不多,专业知识的匮乏,加大了审计风险的发生。二是审计方法太过于守旧和局限。我国的内部审计方法,还是以项目为主,审计目的尚处于“错误发现和腐败预防”阶段。内部审计人员的风险概念相对薄弱,更不可能采用基于风险的审计方法来防范和化解风险。
二、目前我国企业内部审计的现状
(一)内部审计缺乏一定的独立性由于企业在治理结构上的限制,我国的大部分的企业,都没有进行上市,还是一般企业,内部审计部门一般都是隶属于财务部门,或者是直接由财务部门的人员进行兼职,财务部门的管理,直接的削减了审计部门的权利,审计部门无法独立,对于审计工作的执行是十分不利的,使得他们难以监控企业或者某一个部门的风险发生,如果审计部门隶属于董事会,那么一旦董事会内部出现权力制约问题的时候,审计部门的权利也同样会受到牵制,难以用自己的独立性发挥作用,同时审计部门还受到同一级别部门的影响。特别是,在财政部之下,内部审计员在这种情况下来自财政部的过渡部门,由于同事之间的感情因素,他们无法客观和独立地查明问题并进行分析。这些风险的存在直接降低了审计的预期影响。
(二)企业的审计方法有缺陷现阶段,企业内部审计的方式有很多,主要是依赖于系统审计。随着操作环境的复杂性,其缺点逐渐的显现。由于审计的制度在对于企业进行审核的时候,对内控制度有一定的依赖性过大,间接的造成了风险的发生。首先,我国大部分的企业内部审计方法比较单一而且跟不上时代的需求,会计科目的基本审计方法主要用于发现错误,防止舞弊。在加上内部审计人员不具备一定的风险意识,在进行审计的过程中,对于风险的控制措施的处理和考虑上不够周全。其次,审计容易发生抽样审计错误。由于样本审计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审计师的主观经验和标准,以此来确定样本大小和样本结果,内部潜在的风险因素会被忽略,也都是由于审计的方法不够恰当造成的。
(三)企业内部审计程序不规范企业的内部审计一般包括三个阶段,前期的准备工作,中间的执行程度以及最后的结果讨论,每个阶段的工作内容和执行过程都有不同,然而,在实际审计中,一般不会按照正常的程序走,审计程序十分不规范。审计的工作人员比较随意,不能积极参与到工作中,规定太多。企业审计部门尽量简化程序,尽量删除无法审计的阶段。有些审计工作被忽视,有些审计工作太过于表面化,容易导致内部审计风险,审计的作用和职能被大大的降低。
(四)我国内部审计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我国企业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是在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度保障下进行的,随着经济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会计相关的法律法规也有了一定的更改。然而,我国法律法规的制定存在严重滞后,直接影响了审计工作的进行,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没有章法可循,同样也没有法律的保护。只有一个“内部审计准则”对于审计工作的实施是远远不够的。缺乏强制性的立法指导。而在法律法规的滞后期,存在着一些与审计和实际操作相关的不合理的法律法规,给内部审计工作带来了困难,增加了审计风险。
三、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的控制措施
(一)加强企业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企业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与审计结果的真实有效性是息息相关的,两者起着间接的联系,能否保证审计工作的独立性直接影响了企业内部的审计结果。审计的结果也是防范审计风险的重要前提。企业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有两方面,人员的独立和机构的独立。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加强企业的独立审计机构:首先,企业内部要把审计部门从其他管理部门独立出来,与财务部门分开,变成独立的主体和部门。其次,可以在上一级或多层次建立审计制度,以提高审计机构的水平,提高审计工作的权威性和重要性;最后,审计过程必须得到充分的财政资源的支持。如果企业要真正独立,就必须留出单独的审计经费,并使批准和使用这些资金的过程尽可能简单,以达到显著的效率。审计人员共也需要具有独立性,企业应该在聘请审计人员的时候避免与审计人有特殊关系的人员加入到审计团队,更加能够有利于发挥审计监督职责的作用。
(二)改进审计方法为了更好的降低审计的风险,企业内部的设计人员可以从审计时代金融TimesFinanceNO.12,2018(CumulativetyNO.717)2018年第12期中旬刊(总第717期)的方法上开始着手,审计的方法一般采用的都是三位审计方法,主要是全方位的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和制度以及日常工作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审计,减少企业面临的风险发生几率,因此改进审计方法应该需要对审计对象做充分的调查,全面了解审计对象,评价审计对象的存在风险,然后对风险进行分析和评估,查找到企业经营环节中的薄弱项,初步评估报告基于对第一项和第二部分的分析,然后结合审计的专业知识,做出合理的判断,保证判断的客观性,审计要完全按照规定的步骤进行,依据合理的审计计划和程序,最终完成审计报告。还需要对审计进行综合评价,最终形成书面审计报告。该方法以风险评估为基础,试图通过更严格、更可靠的审计方法来降低审计风险。
(三)严格内部审计程序改进审计方法要与严格内部审计程序同时进行。这是提高审计工作质量最为直接的手段,也能够最大限度的效降低审计风险。审计工作程序包括包括许多的环节,如发出审计任务、编制审计计划、实施审计、审计工作底稿和审计报告。在开展工作之前,要合理的规定并且制定出审计计划。做好审计过程中有效的证据收集;认真细致地填写工作底稿,这是审计后期评估阶段最主要的依据,也能够便于在出现审计问题的时候查找原始材料,做出正确的判断。审计过程需要专业人员审计,才能保证审计报告,评估报告,反馈报告的完整,有效纠正审计中存在的问题,评估相关建议是否得到有效实施,最终有效降低审计风险,提高审计工作质量。总而言之,企业审计风险是存在的,由于各种各样的因素所造成,大致可以从主观和客观来看,与此同时,企业的内部审计风险也是可以有效的控制的,需要我们不断的努力,并且能够认识到审计工作的重要性,和控制风险的决心,但是风险又是不能够决定的消除,是一直会存在在各项业务中,因此,要实现业务规范化、制度化的目标,实现业务专业化的目的,有效降低审计风险,需要建立健全的企业内部审计制度。保证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加强风险评估,不断创新和完善审计模式。作为审计人员,必须不断的提升自我,全力投入企业的审计工作,为审计风险的防范和管理出一份力,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企业内部审计风险分析及其防范对策研究[J].张军委.技术与市场.2017(09).
[2]对集团型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现状、成因及防范对策探讨[J].吴雪珍.财经界(学术版).2016(11).
[3]企业内部审计中的审计风险及防范对策[J].滑蕾.现代经济信息.2016(04).
[4]我国企业内部审计风险及其防范措施研究[J].黎红莉.现代商贸工业.2013(07).
作者:张国庆 单位:长春建工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