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企业内部审计风险及防范范文

企业内部审计风险及防范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企业内部审计风险及防范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企业内部审计风险及防范

摘要:

近年来,随着经济向着全球化、一体化趋势发展以及我国在加入WTO后,使得我国企业间的竞争日趋激烈,成为审计监督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内部审计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经济环境的复杂化、企业规模的扩大化、经济主体多元化,导致经营风险的不断增加。因此,预防和控制内部审计风险就显得格外重要。

关键词:

内部审计;审计风险;风险防范;控制方法

1.引言

新形势下,内部审计在企业运营中体现的地位和作用,同时内部审计能够满足企业决策层对于风险控制的要求。在外部审计环境风云突变的情况加上内部环境错综复杂使得内部审计面临巨大的风险,另外内部审计部门设置不规范,人员素质不高也让风险问题雪上加霜。内部审计风险主要有客观存在性、广泛性、持久性、隐蔽性及可控性五大特征。所以对内部审计进行风险管理是极其必要的。

2.内部审计风险的概念及特点

2.1审计风险的含义。关于审计风险的涵义,国内外理论界尚无准确的定义。本文界定审计风险的概念是指会计报表存在重大的错报或者漏报,而审计人员或注册会计师再审计后,发表了不恰当或者不合适的审计意见的可能性。

2.2内部审计风险存在的特点:(1)内部审计风险的客观性。(2)内部审计风险的潜在性。(3)内部审计风险的复杂性。(4)内部审计风险的隐蔽性。(5)内部审计风险的普遍性。(6)内部审计风险的必然性。

3.内部审计风险形成原因

由于单位内部管理和所处的外部环境具有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导致内部审计风险的原因多种多样,主要分为以下几点主要原因:

3.1外部审计环境影响。内部审计所处的外部审计环境不佳。具体表现为:首先,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其次,审计对象的复杂性。最后,审计范围的广泛化。

3.2被审计单位的内控制度不健全。不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造成会计核算不规范,从而发生财务错弊的可能性变大。在此基础上所提供的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就存在问题,而且内部审计人员很难在短时间内对所有的经济事项进行全面审查,更容易出现审计上的疏忽和审计遗漏,审计结论较易出现偏差,造成审计风险。

3.3内审机构建设不合理。目前我国许多组织几乎都无内部审计机构,有的虽然建立了内审机构,但是脱离了董事会的直接领导,所以基本上与其他职能部门地位相平行,它的独立性、权威性很难得到应有的保证,无法正常开展工作,进而引发审计风险。

3.4内部审计缺乏独立性。为了确保内部审计结果的客观公正,必须具备一定的独立性,它是内部审计工作最基本的要求、是灵魂,如果不能有效保证审计机构和人员在组织上的独立性和在业务上的自主性、权威性,就难以保证审计质量和规避审计风险。

3.5审计人员选用方法不当。当前的内部审计的方法仍然是以账项基础审计为主的,审计目的是“查错防弊”,审计人员风险意识淡薄,审计风险控制考虑因素较少,同时还依赖于被审计单位的内控制度,而企业内控制度自身的缺陷性,无疑增加了审计风险。另外,在实践过程中运用抽样技术时,判断抽样极易遗漏重要事项,极易形成审计风险.应建立以制度基础审计方法为核心,兼容抽样审计法与详细审计法的审计方法体系。

3.6审计人员素质的影响。决定审计风险的主要因素是审计人员素质的高低。目前,我国内部审计人员总体素质普遍偏低,与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不相符合,影响到内审工作开展的广度和深度。另外,现代内部审计是一项涉及面很广泛的专业活动,内审人员一定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

4.内部审计风险存在的问题

内部审计风险的产生虽然伴随着诸多原因,但是最终导致内部审计风险造成不良后果的根本还是在于企业自身,企业自身没有完善的风控体系,在面对内部审计风险时存在了以下的问题:

4.1缺乏风险交流。企业由于自身利益等多方面因素,除非是出于对企业盈利考虑,一般情况是不会与其他同行业企业进行业务交流,所以就更谈不上企业管理者为了更好的理解风险及相关决策而就风险及其相关因素相互交流信息,这样就使得企业一旦面临内部审计风险,往往就处于手足无措的境地。

4.2缺少风险预警机制。有些企业管理者对实行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过于自信,疏忽企业管理,认为内部审计风险与自己的企业毫不相干。内部审计机构形同虚设,对可能到来的内部审计风险估计不足,没有防患于未然。内部审计风险也就自然而然的产生了,使企业蒙受重大损失。

4.3对风险的判断失误。企业建立了完善的风险预警机制,但还是出现了重大的内部审计风险。这其中的原因就是企业管理者对风险的判断失误。企业管理者在接到风险预警后,会和内部审计机构沟通,商量降低风险的办法,这时就有可能对风险的程度估计不足,判断失误,没有采取合理有效的方法降低风险,内部审计风险就此产生。

4.4对风险管理的认知度不够。风险管理包含以下内容:(1)风险管理是一套完整的体系,有识别、衡量、控制等环节;(2)风险管理的目标在于控制和减少损失,提高单位或个人的经济利益。

5.内部审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措施

内部审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的是形成适应企业自身发展需要的内部审计风险防范机制,力求将审计风险降到最低,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5.1优化外部审计环境。外部审计环境对于内部审计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没有标准的法律法规来约束,国家应尽快颁布相关的法律法规,统一内部审计执业规范,同时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社会执法部门充分发挥监督职能,保证相关法律法规的全面实施。另外应用计算机等现代先进管理手段,不断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5.2建立完善的内部质量控制制度。质量控制制度应从全面质量管理和单个项目质量管理两个方面建立,同时还必须建立完整的规范程序。首先,内审机构应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其次,要建立一套审计质量指标体系,以加强对内审人员工作质量的考核。

5.3加强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审计独立性是内部审计的灵魂。在解决企业管理层的影响后还需避免企业其他部门和审计人员自身的影响,建立独立和合理的内部审计部门,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要实行回避制度或实行岗位轮换制度、建立有外部董事参与的审计委员会,可进一步增强内部审计人员相对于管理部门的独立性。

5.4改进内部审计技术方法。选择科学的审计方法是审计质量的重要保证,也是减小审计风险的重要基础。

5.5合理设置内部审计机构。首先,企业应将内部审计部门从以往的监事会中独立出来,在董事会下设立审计委员会,企业的股东大会对内部审计直接指导管理,避免监事会对内部审计工作的干扰。其次,在设立了内部审计部门的基础上,配备相关工作人员,实行双重报告制度。

5.6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根据现代企业制度对内审人员的要求,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做起:一是加强对内审人员的评定,优化内审队伍的整体素质;二是配齐配强内审人员,形成综合性人才组成的有机整体;三是通过多途径、多方式对内审人员进行考核,不断提高其专业胜任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

5.7增强内审人员的风险意识。内审人员一定要把审计风险意识贯穿于审计计划、审计实施和审计完成的整个过程。另外,要建立良好的内部运行机制,不断完善内部质量控制制度,构建一套及时有效的风险控制机制,这是防范和控制内部审计风险的核心。

参考文献:

[1]陈辉.内部审计中如何规避审计风险[J].中国总会计师,2012(02)

[2]张艳.刍议内部审计风险的成因及其防范控制[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2012(03)

[3]黎红莉.我国企业内部审计风险及其防范措施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3(07)

作者:范伟杰 单位: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