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探索我国审计风险理论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运行,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已成为社会中介服务的一支重要力量。但是,由于我国审计事业的发展经历了太多的曲折,人们对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地位、作用以及社会赋予他的责任不甚了解,有关法制法规不够健全,执业环境有待完善,注册会计师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执业道德水平还不高,这些都涉及到注册会计师执业风险问题。独立审计风险究竟应该如何来认识,如何加强这方面工作,值得予以重视和关注。本文拟根据我国国情,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探索我国审计风险理论及其在实践中的运用,进一步推动我国注册会计师事业的健康发展。
1.审计风险的含义
对于审计风险的含义,国内外许多学者作了许多积极的探索。由于所站角度不同,结论也并非完全一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和国际审计实务委员会等权威机构认为:审计风险是指审计报告对财务报表没有公允地揭示的风险。我国审计界对审计风险的表述一般认为:审计风险是由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共同作用的结果。国内外学者对审计风险的含义表述尽管有所差异但其基本特征都是指具体的审计行为风险,并没有从一般的理论意义去探索审计风险的本质。我认为审计风险本身具有更广泛的含义。
1.1未能觉察出重大错误的风险这种风险来自于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由于采用了并没有意识到的不恰当的审计程序和审计方法或错误的估计和判断了被审计事项,乃至使重大错误或舞弊行为未能被揭示出来,从而受到有关关系人指控并遭受某种损失的可能性。这种解释从最狭隘的角度来理解审计风险,它是实践中大量产生的一类审计风险,也是人们研究的重点。它为注册会计师分析和寻找审计活动所可能招致的风险及其直接原因开辟了蹊径,在审计实务中使审计人员容易寻找到兑付的办法,这也是大多数审计人员这样理解审计风险的原因所在。
1.2发表了一个不恰当审计意见的风险审计是一种“主观”针对“客观”的过程,那么就有可能从两个方向发生偏离。一是把客观上错误的判断为正确的,加以肯定,这就是误受风险;另一种是把客观上是正确的判断为错误的。给予否定,这就是误据风险。故而注册会计师因判断失误发表了不恰当意见给利用审计服务的各方面带来损失时,就构成了审计风险。
1.3审计职业风险此种风险指注册会计师尽管为某客户提供了正确无误的审计报告,但客户因经营不善造成破产或无力偿还债务时,报表使用者通常会指责审计失误,要求提供服务的审计机构赔偿损失。由于审计业务的复杂性,在实践中很难决定审计人员是否做到应有的谨慎。这样注册会计师即使不是在审计过程中发生失误行为,亦对审计构成风险,所以必须把该种风险列入审计风险的范畴。综上所述,审计风险是注册会计师未能觉查出被审计事项中隐含的重大失误,或者发表不恰当意见,或者因客户经营失败而导致对注册会计师的伤害而产生的责任和损失。
2.审计风险的产生
审计风险产生的原因很复杂,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审计业务的复杂性和审计方法的局限性决定了审计风险存在的客观性现代审计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采用抽样审计的方法,即根据总体中的一部分样本特欧征来推断总体的特征,而样本的特征与总体的特征或多或少有一点差异,这种差异可以控制,但一般难以消除。因此,不论是统计抽样还是判断抽样,若根据样本审查结果来推断总体,就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差异,即审计人员要承担一定程度的作出错误审计结论的风险。即使是详细审计,由于经济业务的复杂、管理人员道德品质等因素,仍存在审计结果与客观事实不一致的情况。因此,风险总是存在于审计活动中的,只是这些风险有时并没有产生灾难性的后果,或对审计人员并未构成实质性的损失而已。通过对审计风险研究,人们只能认识和控制审计风险,在有限的空间和时间内改变风险存在和发生的条件,降低其发生的频率和减少损失程度,而不能也不可能完全消除审计风险,这就是审计风险产生的客观性。另外,审计活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这很容易造成审计结论与预期结果的偏差,这种偏差是由多方面因素引起的,审计活动的每一个环节都可能导致风险因素的发生。因此,有什么样的审计活动,就有与之相适应地风险,并最终影响总的审计风险。从总体来看,可能产生审计风险的因素有:内部控制结构控制能力差、重要的数据遗漏、项目的交易量大、经济萧条、财务状况差、抽样技术本身的局限等。因此,审计风险的产生具有相当的普遍性。
2.2审计人员的业务技术水平不高、经验不足、执业素质不尽人意,是产生审计风险的内部原因审计是一门社会性强、技术性高的职业。它以会计资料为具体的操作对象,按照规定程序进行逻辑运算和数据核对,对于会计资料本身的真伪难以鉴别,只能凭借注册会计师本人的经验判断,安全系数不可能很高。而这册会计师的业务技术水平和经验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它永远不可能达到尽善尽美的境界,因而不可避免的在这方面产生审计风险。注册会计师审计执业的业务质量与审计风险紧密相关。审计质量好,审计执业体现高度负责的精神,精湛的专业技能可以把审计风险降低到最低程度;相反则审计质量差,审计风险就大。为此,有经验的注册会计师都把审计质量放在第一位,尽一切可能依照审计准则和审计标准实施审计计划,不放松每一个可能控制审计风险的工作环节,以确保审计质量。一个注册会计师即使有良好的业务素质,但是如果没有良好的道德品质,也将加大审计风险的压力。注册会计师行业一方面履行社会鉴证和经济监督的职责,另一方面又必须与其服务对象合作,追求一定的经济利益。因而不可避免的少数注册会计师在利益的驱动下,审计责任心不强,再实施审计过程中没有太多关注审计质量,这就大大加剧了审计风险的产生。
2.3企业会计信息失真,是产生审计风险的外部原因被审计单位会计信息的真实状况和企业管理者素质的高低对审计风险产生重大影响。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与否、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以及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都对会计核算质量构成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形成企业的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这些都左右着注册会计师的检查风险。而审计风险正是由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三个要素构成。故有风险是指假定被审计单位受内外环境的影响,给会计核算工作带来重大错误的可能性,它独立于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活动之外存在,因而注册会计师无法改变故有风险的水平,只能通过执行有效的审计程序,改变总体审计风险水平。控制风险则是指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它既包括内部控制制度本身的有效性,也包括内部控制制度在执行过程中的有效性。注册会计师只能估计控制风险的水平,并通过对控制风险的评估来决定实质性测试的性质、时间、范围。检查风险指的是通过实质性测试而未能检查出被审计单位的帐户或交易中存在的重大错报或漏报的可能性,它是唯一通过注册会计师的工作而加以控制的风险。由上述可以看出,被审计单位的状况将直接影响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决定了注册会计师所愿意承受的检查风险,并最终影响总的审计风险水平。
2.4事务所内部缺乏严格的质量监控制度事务所内部严格、健全的审计质量控制制度是防止和减少错弊和过失,提高审计质量,避免和解除法律责任,从而降低审计风险的关键。但目前我国相当多的事务所却没有建立或健全严格的内部质量控制制度,如岗位责任制、三级审核质量监控制度、非领导人员审计风险监督制度、审计项目重要问题会审制度等。
2.5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完善,也是产生审计风险的重要原因市场经济需要完善的法律法规,为他的健康有序运行提供保障,这对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创造良好的执业环境是十分必要的。在市场经济较为发达的国家或地区有关支持规范和约束注册会计师依法审计执业的法律、法规以及审计标准和审计准则比较完善,明确规定了注册会计师的权利、义务和责任,有利于注册会计师控制和降低审计风险。我国虽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并明确了注册会计师的地位、职责和法律责任,但是实施细则尚未公布。近来,失责违纪的事件又屡有发生,国家又进一步出台一些相关的法律法规,从总体来看,这些法律法规尚不配套,条文规定不很明确且相互之间互有矛盾。这就使得在具体执行中操作困难,而且易于引起执业风险。
3.审计风险的防范措施
我认为,防范审计风险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重视。
3.1严格按照独立审计准则开展审计工作,是防范审计风险的前提条件独立审计准则是社会审计工作应遵循的规范和尺度,它提出了社会审计工作应达到的质量要求,是评价审计质量最具有权威性的规则,当审计风险发生时,有助于保护社会审计机构的合法权益。因此,应当把严格遵守独立审计准则作为防范审计风险的主要途径。在实际工作中首先制定周密的审计方案。在制定该方案时要树立审计风险的评价意识,重视审计前调查,评价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是否健全、是否有效执行,确定适当的重要性水平和可接受的审计风险水平。其次,采用科学有效的统计抽样方法,对企业资产、负债的真实性作出合理的审计结论。最后,要特别重视制定公平、合法、权利义务妥当的业务约定书,出具措辞严谨的审计报告,这些都是降低审计风险的有效措施。
3.2坚持审计的独立性独立性是审计监督区别于其他监督的本质所在,没有独立性就没有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审计风险除了审计人员的失查失误外,非独立性操作也是审计风险的来源,主要表现在审计处理的自主性。非自主性处理的风险特征是外界认为的介入,这种介入与经济利益相关,而注册会计师要承担风险。独立审计操作,保证注册会计师能够客观、公正的出具审计报告,从而降低审计风险。
3.3建立健全事务所的质量控制制度会计师事务所不同于一般的公司、企业,质量管理是事务所各项管理工作的核心和关键。加强审计质量管理首先要在接受审计项目时,充分估计该项目存在风险的可能性,坚持全程审计考核是防范审计风险的常规措施。其次,通过建章建制,实行制度硬约束。坚持三级复核制,分别对各个审计环节的质量负责;建立审计质量领导负责制,审计机构的主要领导和分管负责人要对审计报告质量负签发责任;实行质量考核奖惩制,建立审计质量考核台帐档案,使得审计质量考核规范化、系统化,通过全程防范和考核控制审计风险。
3.4优化社会审计人员素质,加强职业道德建设,从主体上控制审计风险注册会计师是一个社会中介机构,体现着一种职业行为,如果要做到实事求是,就需要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个人行为准则。其次是加强业务培训,努力提高执业人员的执业水平,提高他们的审计工作质量,降低审计风险。第三,提倡竞争上岗,把好入门关,让年轻有为的业务骨干通过竞争来开展审计工作,使注册会计师之间形成一个良性的竞争环境,提高从业人员的整体执业素质。
3.5强化注册会计师协会对注册会计师和事务所的业务质量的监督管理注册会计师协会是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组织者、管理者,协会对注册会计师和事务所执业质量监管力度的强弱,直接关系到事务所以质量求生存、以信誉促发展的经营目标的确定和实现,是影响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提高独立、客观、公正、专业服务的前提。为此必须加强注协对行业的统一监管工作,组织对注册会计师和事务所进行定期或不定期业务检查,对违规事件实施处罚,促进注册会计师和事务所的风险意识。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发现,审计风险师客观存在于注册会计师开展的独立审计工作过程中的,注册会计师只能通过各种措施来降低审计风险而不能彻底消除审计风险。所以我们应不断加强审计风险理论水平的研究,并且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使之日趋完善,保证我国的注册会计师事业能够健康发展,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和良好运行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