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院校财务预算审计质量管控论述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预算执行审计质量控制系统不完善
目前高校内部审计质量管理尚未形成体系,基本是依照内审审计法规体系中有关审计程序、审计目标责任以及审计文本的要求实施质量管理和考核。审计质量控制没有针对预算执行审计的具体控制内容和关键质量控制点,使得预算执行审计的项目管理不到位,质量控制目标不明确,审计责任意识不强,责任制流于形式。
提高高校预算执行审计质量水平的有效途径
1.建立健全预算执行审计质量控制体系。
首先要明确预算执行审计的目标要求。紧跟学校发展目标确立审计重点,结合预算改革,通过真实性合法性的审查评价,重点检查经费支出和使用效益,控制支出分散和算是浪费现象,了解实际执行结果与预算的偏差,并分析找出原因和对策。其次要强化审计现场过程的管理。主要审前准备、审前调查;审计实施方案的编制、审议及调整;执行审计方案开展现场审计。第三要加强审计现场过程的监控。主要通过检查和复核的形式实现。监控的主体一是审计组内人员,主要审计组长或其授权人;二是审计组外人员,审计部门负责人或质量检查人。
第四是加强审计现场过程的诊断和优化。过程诊断是对业务流程的诊断,是通过利用专门的技术和方法对过程进行研究找出流程中的“症结”,进而分析原因,提出过程改进的依据。
预算执行审计不同于其他类型审计,强化审前组织准备、对被审计单位的审前调查、重要性水平和审计风险评估等环节尤为重要。只有充分有效的准备和分析,才能有效地降低审计风险、提高工作效率、确保项目质量。了解被审计对象基本情况,一般包括单位人员计划编制和实际编制情况,所属单位、类型、了解年度预算编制、批复和调整情况、收入及其构成情况、支出及其构成、往来款项及其构成、资产规模及其构成,收费项目、标准和收入规模等、专线资金安排的项目数量、自己规模,计划完成期和实际完成情况,执行的会计制度、内控制度建立健全情况等,摸准基本情况有利于审计人员从总体上把握被审计单位的组织结构、预算执行的基本情况,为深入开展审计创造条件。
第五要创新审计技术和方式方法。随着计算机信息系统应用的不断普及,对信息系统进行审计逐渐成为审计工作中一个新的领域,因此,预算执行审计应进一步适应信息技术发展的要求,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手段,转变审计方式,向以计算机审计为主导、事中和远程审计的有机结合转变,研究以网络为基础的计算机辅助审计手段,建立审计信息平台,根据预算执行审计的目标及内容建立审计数据模型,设计预算执行审计模块,并积极探索实施预算执行联网审计,加大对预算执行情况实时监督和动态监控。在审计方式方法上,尝试从系统论的观点出发,进行预算执行审计项目计划管理的整体安排;引入矩阵式组织结构,强化预算执行审计项目统一组织实施的管理;实施预算执行审计与各部门的自查自纠相结合、预算执行审计与其他专业审计的相结合、预算执行审计与绩效审计相结合的审计方式;建立具有预算执行审计特点的审计技术方法体系,“通过案例方法、建模方法、逻辑论证、试验方法以及计算机仿真等,对数据根据其形式不同运用不同的建模工具方法进行处理”,从中寻找规律,获得正确的演绎判断评价。
第六要加强审计质量控制。审计质量包括审计工作质量和审计结果质量,贯穿于审计活动的整个过程,并直接影响到审计职能作用的发挥。而审计质量控制是指“审计组织和审计人员为使一定的审计过程、审计行为乃至审计结果达到规定的质量标准,而采取计划、制约、检查、分析和反馈等措施以提高审计质量的活动”。在整个审计过程中进行持续、适当的质量控制,对于保证预算执行审计能够按既定的标准运行,克服随机因素、防范审计风险、提高审计信誉具有重要的意义。
2.推行高校预算执行绩效审计建设。
高校预算执行绩效审计是对预算执行审计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进行检查和评价的活动,已逐步成为高校内部审计工作的重点。
(1)更新思路、加强宣传。
为搞好高校预算执行审计工作,应加强审计宣传,树立绩效审计观念,只有破除传统审计观念对人们的束缚,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人们对绩效审计的重视程度。
(2)积极探索、完善制度。
在遵循《高校内部审计实务指南》第4号的基础上,结合上级主管部门的预算执行审计要求和本学校预算管理财务管理现状以及审计部门的综合执业水平,制定本单位的预算执行审计制度,逐步探索建立公平科学的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为对高校本级及下属部门预算执行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价和考核提供制度依据。
(3)关口前移、全程跟踪。
高校预算执行审计工作量大、情况复杂,必须事前介入,才能及时了解掌握学校各项资金的预算编制、调整、执行和管理情况,这些直接影响着预算执行监督的力度和效果。因此,应该通过提前介入预算编制程序,促进预算编制的科学合理;通过预算执行审计强化预算执行力度和过程控制;通过对预算管理的跟踪问效,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从而真正做到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监督。
整合审计资源、审计成果共享
(1)提高审计人员素质,协调各方面关系,营造和谐的预算执行审计环境。
预算执行审计涉及面比较大,业务比较复杂。因此,审计工作能否顺利进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审计人员的素质。一是有计划地组织审计人员学习财税专业知识和计算机审计技术,提升审计人员专业素养。二是提高审计人员的文字表达和文书写作能力,促进审计人员核查、分析、撰写等综合能力水平的提升,使审计目标最终能实现,审计成果得到最有效的运用。三是整合审计资源,精心组织实施,倡导团队意识,以此来增强审计队伍的战斗力和执行力,进一步提高预算执行审计的效能。
(2)借助外部力量开展高校预算执行审计。
我国企业年报每年都要接受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人员在长期的执业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审计经验,有效的保证了审计工作的质量。虽然高校与企业有很多不同,但从经济性质和内涵看,仍有不少地方可以相互借鉴,尤其是现在很多企业在全面预算管理方面已积累了十分丰富的经验。注册会计师将审计企业的经验,运用到高校预算执行审计中来,可以确保审计独立性,提高审计效率,改善审计效果。
(3)内外审计相结合,成果共享。
为了确保审计质量,建议采用内外审计相结合的方式。例如学校校级财务预算执行审计由上级主管部门统一组织,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实施审计,并采取谁委托谁付费的原则,保证审计的独立性;学校预算执行的事前、事中审计和所属的二级核算单位、独立法人、非独立法人核算单位的年度预、决算审计由各校内审机构组织实施。经了解,目前很多高校采用以上方式,审计效果明显。
会计师事务所对学校一级财务预算执行审计时,可以充分利用内部审计在预算执行的事前、事中的跟踪审计的成果,也可以结合内部审计开展的其他类型如专项资金审计及审计调查等项目成果,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和效果。也可以采用“交叉审”的方式,主管部门组织所属各高校内部审计人员成立“预算执行审计组”,对下属各高校的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审计,通过几年的时间轮审一次,既锻炼了队伍,提高了审计人员实践能力,又增强了团队沟通协调和合作,保证了审计质量和审计执行效果。
建立健全预算执行审计公开制度
预算执行审计的公开包括预算执行审计项目的公开和预算执行审计结果的公开。审计人员可以充分利用校园公告栏、校园网络等手段将预算执行审计项目和审计结果公示,并及时收集、整理和处理教职工对公示项目的意见反馈,有利于维护广大教职工的知情权和监督权,有利于促进审计问题的整改,也有利于审计人员积极调整审计工作思路,努力改进工作方法,树立创新意识,提高审计工作质量。
作者:陈小俊曹晖单位:南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