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财务审计中的问题与对策(4篇)范文

财务审计中的问题与对策(4篇)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财务审计中的问题与对策(4篇)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财务审计中的问题与对策(4篇)

第一篇:我国财务审计中的问题对策

摘要:

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各类新型企业不断涌现了出来,并发展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力量。随着新型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企业财务审计工作的重要性逐渐凸显了出来,受到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因为现阶段很多企业在财务审计工作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本集合企业财务审计的内容和意义,对企业财务审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

财务审计;企业管理;问题;措施

一、企业财务审计概述

最初财务部门只是负责对企业财务收入和支出进行监督管理,但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不断完善,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不再是简单的记账管理工作,需要对企业的所有经济、业务活动进行监督管理。企业财务审计工作是对企业经济计划进行审核,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合理性和可行性就爱能成。一是对经济活动是否合理进行监督,检查企业经济活动是否违反国家法律制度或者当地管理部门的规定。还需对企业经营活动和内部控制情况进行适时的监督和评价。另外,还需要对企业发展战略、工作流程和制度政策等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管理,切实保证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能够顺利有序地进行。除此之外,还需监督企业的经济活动是否合法,对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和有效性进行监督和管理。企业财务审计部门需要对企业财务收支报表和统计数据等材料的真实性进行审核,保证企业自觉履行经济责任。审计部门需要明确其职责范围,在企业管理中,财务审计部门除了具备监督职责外,还需具备评价职责。财务审计部门的评价职责是指对企业内部的控制情况进行评价。在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中,审计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实施内部审计评价能够提高企业内部的控制水平。除增强内部控制外,审计部门还需突出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评价。对企业的财务收支情况、经济活动进行严格的审查工作,对企业现已取得的业绩情况进行公正、客观和合理的评价,企业则根据评价结果制定相应的措施,由此实现财务审计的真正价值,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二、企业财务审计的积极意义

1.符合企业长远发展的需要。独立承担和享有民事义务和权力,既是企业管理者作为企业法人的基本要求,也是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实现可持续发展不仅是企业发展的需要,还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加强对企业的财务审计力度,既有利于增强企业资产,也有利于提高企业财政积累速度,为企业扩大经营规模奠定良好的基础。除此之外,加强财务审计力度还能够保证企业财产具有整体性,以此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加强财务审计力度有利于实现企业最大化的经济效益。

2.是企业管理的必要措施。市场经济对企业的发展有利有弊。市场经济可以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益和生产效率,但是因为市场经济具有盲目性、自发性等弱点,使得企业很难高效地控制其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腐败问题。加强企业财务审计力度,不仅可以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评价和监督,还可以帮助企业有效规避市场经济带来的消极影响,将市场经济带给企业的消极作用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有效避免违规生产操作,减少企业生产过程中腐败问题的出现频率。

3.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经济能够根据企业的经营情况和盈亏情况,合理配置企业资源。在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下,企业生产效益和生产效率决定了企业发展前景,同时也是企业财务审计的新问题。当前,加强企业财务审计既有利于企业应对市场经济监督,还有利于企业结合市场经济变化,调整企业发展战略,从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三、企业财务审计中存在的问题

1.审计独立性不强。当前,我国大多数企业财务审计工作,都是由企业高级管理者控制的,并不具备独立性,因此并不能有效的开展财务审计工作。所以,为顺利实施财务审计工作,就必须使财务审计工作保持独立性。如果不具备独立性,财务审计工作将会受到限制,从而使企业内部财务审计人员对上级领导产生敬畏之心,不能发挥企业财务审计的基本职能,更有可能在企业内部滋生腐败现象,不利于企业内部管理策略的实施。

2.审计内容不全面。当前,我国大多数企业实行的财务审计主要是财务会计审计工作。这种审计方式并不全面。欠缺财务管理方面的审计内容。很多企业的财务管理部门和审计部门同归于财务部门领导,使得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相互重合,知识社会和企业所有人员对企业财务审计产生质疑。一些企业在财务审计工作中,很少触及财务管理工作,这使得我国财务审计工作的效率并不高。

3.缺乏执行力。企业财务审计工作在缺少独立性的前提下,将会直接影响企业财务审计工作的执行力。结合现有调查数据,我们发现大部分企业的财务审计工作都是在财务审计过程中出现问题,以至于没办法对企业财务管理发挥有效的示警作用,导致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面临极大的风险。很多企业虽然制定了与财务审计相关的审计条例,但因管理层不重视财务审计工作,使得财务审计工作的执行力度小。

四、我国企业财务审计的处理对策

1.设置独立的审计部门。当前,企业想要实现有效的财务审计监督和评价工作,就需要保证财务审计具有独立性。结合现阶段企业发展的情况,企业想要实现财务审计的基本职能就必须建立既科学又合理的产权制度,以此保证企业财务审计工作直接向企业总经理或董事会负责,与财务管理部门相分离,以此保证财务审计工作的独立性,改善企业财务审计工作效率,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益。

2.扩充财务审计范围。当前,我国大多数企业实行的财务审计工作仅限于财务会计审计,并不适应市场经济背景下企业的发展要求。因此,需要不断根据企业的发展状况,扩大企业财务审计的范围。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企业财务审计工作需要不断扩展审计范围,完善财务手段,并强化审计管理。一是扩展设计专业的审计业务,根据企业现代化管理的要求,加强企业内部财务控制,并对企业各个部门和单位进行监督和评价。二是完善企业财务手段,使传统的财务审计工作转为现代化财务审计管理,独立于财务部门,设立专门的审计部门,强化审计人员管理,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3.在财务审计中引入新技术。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科技水平不断发展进步。在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中,企业实行财务审计工作需要引进先进的信息技术,以此提高企业财务审计的执行力。一是搭建企业财务审计的信息平台,结合现代化信息技术,搜集整理企业财务审计工作的信息和会计悉尼型,简化审计部门的工作程序,对各个部门进行实时的动态财务审计,同时有利于规避腐败现象。二是一定要加强对企业财务审计信息的保护,以防止审计数据丢失。

五、结语

企业财务审计工作是企业管理中重要的内容,伴随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日益完善,企业财务审计工作的重要性不断增强。企业财务问题直接影响企业的收益,所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一定要加强企业财务审计工作,提高审计工作的执行力,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商彤,宋明.企业内部控制审计和财务报表审计整合的研究[J].中国商论,2016,12:13-15.

[2]牛秀粉.企业财务管理审计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6,05:224-225.

[3]吕艳霞.提升企业财务和审计能力控制企业潜亏现象[J].商场现代化,2016,15:210-211.

[4]靳慧莉.企业财务审计中问题分析及应对策略探究[J].新经济,2016,18:97.

[5]丁海青.论企业财务会计监督与审计的关系[J].知识经济,2016,14:115-116.

作者:刘悦 单位:大连迈迪卡进口有限公司

第二篇:集中核算制度中财务审计问题及改善

摘要:

会计集中核算制度的实施有利于会计财务工作中财政资金的合理调整,部队中采用会计集中核算制度还能够保障对财务的工作质量,提升会计信息真实性和可靠性。对部队财务审计工作来说,会计集中核算制度的运用增加了工作难度,提高了工作要求。部队审计必须进一步清晰审计对象、完善审计内容、提高审计效能、明确审计责任等几个方面确保部队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文章就部队审计工作中面向集中核算制度的相关问题进行树立,提出改善建议

关键词:

审计;集中核算制度;会计制度

一、会计集中核算制度

在部队应用过程中对审计工作产生的影响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会计集中核算制度的应用也是如此。这一制度的应用对部队审计工作同样会产生积极和消极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会计集中核算制度的应用能够有效提升会计信息质量,控制财务违规收支现象,在根源上杜绝腐败现象的产生。会计集中核算制度要求部队各级财务收支由报账中心统一核算,集中管理,本着主动呈报、全面审核备案的原则统一管理,使财务审计的整个过程更加透明,各级负责人和财务工作者法律意识增强,审核中心更加细致严谨,财务管理有效性得到显著提升。会计集中核算制度精简财务流程,提升工作效率,明晰岗位职责,有利于责权利的划分和问题的解决。会计集中核算制度要求将新技术、新科技引入部队,间接促进了部队信息化建设,使财务管理的约束力得到增强。

(二)消极作用

由于部队审核单位和预算单位相互独立,导致审计部门的工作人员无法全面了解一项会计信息的背景和过程,这导致会计信息在传递的过程中出现偏差,审计人员在审核、监督预算单位经济行为时就要受此影响,无法真正发现并解决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在部队中,一些台帐与核算中心无关,由会计中心负责财务工作,这使收支材料和票据不能一一对应,与会计集中核算制度采取的是票款分离的分账管理模式产生冲突,导致会计资料不全,审计工作难以进行。例如在某边防部队中,采取会计集中核算制度后,核算中心独立于预算单位,因此核算中心的会计人员对预算单位的财务状况了解并不清晰。在进行审查和监督过程中,往往受到较多约束,核算中心的会计人员在对呈报数据进行审核时拿不到相关资料,只能凭个人记忆进行判断和审核,对实际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也就无从发现和解决了。会计集中核算制度虽然能够有效监督预算单位的财务状况,但由于各级单位常常忽略核算中心的作用,一旦没有有效措施进行控制,腐败问题依然无法得到遏止。

二、会计集中核算制度实施存在的问题

(一)专业财务人员减少,会计管理工作薄弱

部队执行会计集中核算制度能够有效减少各单位财务工作量,因此降低了对财会人员的业务技能要求,使一些单位有机会精简财务人员,由会计或出纳甚至非财务人员兼任报账员。同时,部分单位仅重视资金管理,导致财政财务管理、基础会计工作都被削弱。更严重的是在一些单位中还会存在暂存款、暂付款核算不准确、往来款长期挂账等现象。

(二)会计核算与资金使用脱节

实施会计集中核算制度后,有些单位出现会计核算与资金使用脱节现象。核算会计不了解资金使用单位的具体情况,报账员不负责处理具体账务只看金额是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一些专项资金的核算过程中,经常出现的一个问题是资金使用不合规,未按规定科目核算,同时财务报表的使用人员也因此无法了解资金使用的真实情况。例如在某部的一次审计中发现某项资金由上级补助资金和本级配套资金构成,使用过程中要求管理费用只能在本级资金中解决,而不能使用上级补助资金,这导致核算中心在本级资金仍有结余的情况下在上级补助资金中进行了管理费用的列支,违规挤占了专项资金。

(三)报账手续繁琐,效率低下

会计集中核算制度的执行要求执行报账制,费用报销流程需经过报账人、单位报账员、委派会计、银行、核算办公室负责人等多个环节,一旦衔接不好,就会导致违规现象发生。一些单位出于尽快获取项目资金的目的,项目尚未完成就编造虚假的项目结算书,需开发票以套取项目资金。而有些报账员为了减轻工作负担,累积多笔业务集中到核算中心报账,导致违规现象发生而不能被及时发现,单位账务也无法准确反映预算的执行情况。

(四)会计监督职能形式化

核算中心往往只关注票据的合规性和审批手续的完整性,往往不关注真实性和合法性。这导致一些单位设立“小金库”,将专项资金纳入其中,还有些单位巧立名目、弄虚作假,将不合规的支出合法化。会计的监督职能被弱化,甚至形式化,无法起到应有的作用。同时,在一些部队管辖范围内还会出现存在多级预算单位的情况,对多级预算的较低级别如何进行核算也是影响会计集中核算制度实施的难题。要想全面解决,只能建立更加庞大的会计核算机构,违背了采用会计集中核算制度的初衷,而如果不建立足够庞大、全面的会计核算机构,就只能使会计监督职能流于形式。

三、改善部队审计工作采用会计集中核算制度的建议

(一)清晰审计对象

会计核算中心负责的会计核算工作涉及多个单位,因此在工作中要对各个单位的会计资料和信息及时收集,因此要将会计核算中心作为审核工作的主要对象,对会计核算、资料完整和资金代管等各项工作进行审查。我国《审计法》规定,审计部门有权审计各级单位的财务活动。实施会计集中核算制度后,各级单位会计部门的法律主体地位没有改变,依然要对本单位财务收支情况负责,并接受审计部门的审计。

(二)提升审计效率

会计集中核算制度借助会计电算化手段,使审计工作更加科学,效率得到了提升。为了确保会计电算化在会计集中核算和审计工作中的有效运用,在初始数据输入阶段要特别注意各单位数据的严格核对,确保录入的数据准确,否则可能导致审计工作从头再来,工作效率严重下降。为确保审计工作的效率,应在核算中心和被核算单位之间架设局域网,核算中心负责分配各级单位的使用权限,使审计工作能够在局域网内快速、准确地进行。局域网的建立还能够保障核算中心和被核算单位之间日常数据的传输。为了保证审计中心计算机的运算速度能够满足审计需求,应进行必要的经费投入确保计算机的配置具有先进性,及时收集相关信息,便于在审计过程中降低成本,提升效率。

(三)提高审计人员素质

审计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影响着审计工作的进行,因此要特别注意审计人员素质的培养和提高。会计集中核算制度的实施要求审计人员具有较强的观察能力、创新能力,只有那些具有良好综合素养并能够创新的审计人员才能真正推动审计工作模式和方法的创新与优化。因此,在日常工作中和一项审计工作完成后,要及时培训审计工作人员,使其对政策法规和专业知识更加熟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升。同时,要强调对新科技、新技术的应用,从而保证在审计工作中能够快速掌握使用方法,提高审计工作效率。

(四)建立健全法治法规

《审计法》要求审计程序应明确,有法可依,有据可循。因此,对审计人员的执法能力要有效培养,及时加强,从而确保他们在遇到审计工作中的人为障碍时快速清除,确保审计工作顺利进行,取得应有的成果。这要求审计人员要在专业能力方面不断提升,甚至将一些优秀的审计人员纳入会计审计核算队伍中更高的层级,完善现行法律法规中没有明确指出的细节或模棱两可的范围。

(五)强化核算中心和预算单位之间的沟通

新时代背景下,部队采用会计集中核算制度是部队改革的重要步骤。会计集中核算制度要求会计核算中心和基层单位共同协作完善财务管理工作,这并没有像一些人误解的那样影响甚至削弱了基层单位对基础财务管理的权利。为了确保实施会计集中核算制度后的部队审计工作能够顺利实施,要鼓励会计核算中心主动了解预算单位的实际工作场景和条件;同时,也要鼓励基层预算单位积极配合会计核算中心的财务管理和核算工作。为了保障双方沟通的顺利进行,部队可以定期举行会计核算中心与基层干部和财务人员的工作交流会,加强双方交流,及时交换财务信息并进行反馈,对于基础财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遇到的困难,要积极探讨,公开透明的找出解决的办法,双方共同寻求最优解决方案,促使财务审核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四、结论

部队审计工作中运用会计集中核算制度有利于审计工作的快速有序进行,有利于及早发现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漏洞,有利于从根源上遏止腐败现象,因此值得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夏吉辉.浅议边防部队会计集中核算制下的审计监督[J].会计师,2014(14).

[2]董大成.会计集中核算制度对审计工作的影响及对策探索———以边防部队为例[J].中国集体经济,2014(30).

[3]宋娜娜.部队会计集中核算制度对审计工作的影响及对策[J].经济生活文摘(上半月),2013(01).

作者:王宾 单位:昆明边防检查站

第三篇:科技项目财务审计中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

文章从科技专项审计的角度出发,指出了当前科技项目经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包括项目预算不合理、经费预算执行和监管不到位、外拨经费使用效率不高、配套资金不到位、项目结余经费管理不规范等问题。并从内部制度建设、预算编制、支出控制等方面提出了六条建议。

关键词:

科技专项;财务审计;经费管理

加强科技项目经费管理,利于科学统筹安排科技计划指标,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增强科技创新可持续发展能力,使科技项目和资金配置更加聚焦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有力保障。为此,各级科技计划管理部门继制定了经费管理制度,但在科技项目实施过程中如没有完全落实管理规定,财务专项审计就较难通过,甚至导致项目无法顺利结题。因此,加强科技专项经费管理力度,既是当务之急,也是长远之计,有必要对科技项目经费审计中存在的常见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完善意见。

一、科技项目经费审计内容

科技经费财务审计包括中期财务审计和结题财务审计。审计内容涵盖了从立项预算批复到项目执行中发生的各项支出,对项目经费支出的合理合规性及相关性进行检查,以及承担单位的会计核算与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等。中期检查一般委派科技项目监管部门在执行过程中检查,并给予一定的监督指导;结题审计则是委托有资质的会计师事务所在项目完成后实施,对各项支出予以审计认定[1]。

二、科技项目经费审计中常见问题

(一)未能科学合理地编制项目预算

科技专项经费审计在预算实施环节关注的重点:一是科技项目经费预算管理制度的建立及实际质量;二是经费使用预算与预算实施的差异及支出是否合规;三是预算调整程序的合规性及调整的合理性。科技经费预算编制是经费使用的基础,预算应遵循与课题任务目标相关,应经济合理,符合有关的政策法规[2]。目前,项目经费实际支出与预算偏差较大的问题普遍存在,其中最为典型的是自行违规调整预算,随意在不同项目之间调整项目内容和资金用途。编制项目预算时,有些项目负责人项目前期未经过认真的调研和详细的规划,按照以往项目管理经验粗略编制经费预算。部分人员对专项经费管理办法及财务管理制度的规定缺乏了解,对科目支出预算与课题的相关性说明不够清晰,项目实施中按照需求使用经费,至项目结题验收时才办理预算调整的报批。财务部门由于缺乏对项目专业技术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很难对专业性较强的项目经费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合理性做出准确判断,无法对年度项目经费的使用情况进行综合管理和监督。项目组与财务部门之间缺少必要的沟通和协作,导致项目管理与经费管理脱节,严重影响项目进展和经费的使用效率[2]。

(二)经费预算执行和监管不到位

大多数项目在申报预算时都存在“设备购置”费用,各项目组购置设备都是从项目经费中列支。由于财务人员受专业知识所限,项目组购买的专业设备是否存在重复采购现象,能否真正服务于该课题,对预算的经济合理性、相关性无法做出职业判断。固定资产购置未遵循合理配置与资源共享的原则,重复购买造成资源浪费,限制了科研工作的协调开展。部分项目负责人对于支出的范围界定不清,如:将燃料动力费误解为办公场所的水电暖及车辆汽油费,把应计入管理费的公共燃料动力费分摊到燃料动力费中,导致不合理支出;在国际合作交流中的外方投入经费是指外方投入的由中方使用的资金,如中方单位无法支配外方投入经费,审计则无法认可这部分外方投入经费;由项目组承担或组织的与项目任务有关的会议支出在会议费中列支,有些项目将参加国内学术会议的差旅支出在会议费中列支,应在差旅费内列支。此外,项目间接费用未能据实分摊,全部或部分列入单位的事业支出,导致科研项目成本不能准确计量和真实反映[2]。

(三)外拨经费难以保证资金的有效使用

科技项目审计时外拨经费常见问题:一是违规拨付预算中未列明的外拨经费;二是项目合同中规定应外拨的经费,实际未外拨或与合作协议上规定的金额不一致;三是经费外拨时,外拨单位无法提供有效、合规的收款单据;四是项目合同书中未列明合作单位及外拨经费明细预算,导致外拨经费开支缺少监督;五是外拨单位经费没有单独核算,甚至挪用和改变资金用途。

(四)自筹资金未落实到位

未按规定单独核算自筹经费是审计中比较突出的问题。项目申请立项时,需要项目承担单位拿出部分自有资金作为配套,项目单位为了争取到财政资金,在单位自有资金有限的状况下,积极承诺相应的配套资金。但实际执行中由于单位自有资金不足,预算的自筹资金到位不及时、未足额到位或无法落实。为了通过审计,项目单位列出与项目无关的经费来充抵自筹经费,还有些项目实际自筹经费与批准预算中的自筹经费来源不一致,此类不实自筹经费自然无法得到审计认可[3]。科研院所和事业单位自筹经费出现问题较多,有些科研院所除了项目经费没有自有资金来源,所谓的自筹资金是将其他非本级或同类项目经费作为匹配资金。由于不同来源的经费管理方式不同,项目经费都需要单独核算。审计时,单位对此类自筹资金无法提供有力的证明。

(五)项目结余经费管理不规范

科技项目在完成结题验收后,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结题不结账的问题。除了要求原渠道返还的结余资金,多数项目结余的经费仍保留在原项目中或转入事业基金,没有按规定进行财务结账,部分资金仍由项目负责人在支配。这种做法增加了项目管理成本,甚至影响研究人员对专项经费科学合理使用的意识[1]。

三、探析全过程管理对策

基于对上述问题及原因的分析,在可操作的前提下,能通过多种措施的系统组合应用,有效避免经费预算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在经费预算执行实践中取得显著成效。

(一)加强预算编制的科学性

在立项时,项目负责人要切实做好项目规划、评估评审和可行性论证等管理工作,从设立项目任务及目标的专业技术角度,安排专门人员协助课题,经过和财务部门的有效沟通后,编制项目经费使用预算。立项后,项目负责人要与项目管理部门签定协议书,严格按预算支出经费,从源头和过程两个方面严格把关,确保有限的经费发挥出最优的经济效益。

(二)建章立制

严格经费审批流程,针对审计中科技项目经费管理和使用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单位实际情况建立和完善科技经费专项管理办法,严格执行分项目单独核算,专款专用的资金使用原则。为了更好地监管预算中的各类支出,必须加强经费支出的审批管理流程。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改进:一是加强经费预算审核工作。从知识背景的角度来判断预算支出是否符合项目实施的实际需要,大额采购由单位项目管理部门认可后支出。健全经费支出监管制度,可以有效减少经费支出与预算偏差大的现象。二是规范经费预算变更审批程序。重大科技项目执行时间较长,期间出现变化,确实需要调整预算时,严格按照科技项目管理要求程序进行变更。三是规范设备费、外协费、会议费等各类支出的审批流程,比如购置设备是否符合预算要求,相关资产是否纳入单位统一管理,财务严把最后支出关口等[3]。

(三)对项目合作单位加强前期调研

项目申报前期应审慎地选择重视研究、会计机构健全的单位为合作单位。项目合同中有外拨的合作经费,双方可在项目申报前分别签订承诺书,并对合作单位资质及拟外拨资金进行重点说明。项目承担单位加强对合作单位经费使用的监管和指导,合作单位每半年以自查的形式报告支出,从根本上治理和扭转外拨经费违规支出的现象[4]。

(四)加强自筹经费的管理

审计关注的要点之一是自筹经费。项目单位必须依照项目申报时的承诺予以仔细落实,单位管理层面对自有资金进行统筹规划,确保项目有自筹可配,资金能够足额到位。

(五)完善科技项目结余经费管理

规定关于结余经费的使用依据《国务院关于改进加强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11号)文件中第十八条规定:“项目完成任务目标并通过验收,且承担单位信用评价好的,项目结余资金按规定在一定期限内由单位统筹安排用于科研活动的直接支出,并将使用情况报项目主管部门;未通过验收和整改后通过验收的项目,或承担单位信用评价差的,结余资金按原渠道收回”[5]。项目单位在认真分析本单位科技项目结余经费产生原因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制订本单位结余经费管理办法,明确结余经费的用途和开支范围。同时对科技项目进行必要的中期检查,通过科学合理的项目执行监督体系,将项目经费的使用和项目进度结合起来,及时掌握项目的进展情况和预算执行情况,实现预算执行的动态监管。科技项目结题后,应及时对项目经费进行决算,清理项目账户,避免长期挂账情况的出现[6]。

(六)强化绩效评价目标管理

落实责任问责制度,项目核算既要符合国家科技计划经费管理办法规定,又不能束缚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只有做好科技经费的日常监督,杜绝审计中相关问题的发生,才能使科技项目顺利完成并结题验收。因此,科技项目管理部门和项目承担单位应当完善预算执行监督机制,加强对经费使用的财务审核和会计核算。在这方面,可以借鉴澳大利亚和美国对公共支出绩效考评目标的管理模式,对综合信用评价好的项目应予以一定的奖励,反之,对于项目工作开展不力、造成大量资金结余的项目,追究项目负责人的责任,做出相应的处罚。

参考文献:

[1]杨园.从财务审计的角度看高校科研经费管理[J].时代金融,2014(05):176-177.

[2]李淑侠.浅谈科研院所科研经费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农业科技管理,2010(03):46-48.

[3]姜沪.高校重大项目经费审计的相关问题及对策分析[J].高教论坛,2014(09):18-19.

[4]于津,赵竹明,张雯.从审计角度谈科技经费预算执行问题及对策[J].会计之友,2013(01):59-61.

[5]国务院关于改进加强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若干意见.[EB/OL].

[6]张瑞锋,王磊,张惠等.科研项目结余经费管理探讨[J].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2013(11):28-29.

作者:李婷 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

第四篇:涉农专项财务审计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

为了对农村的经济发展进行大力推动,我国出台了相关的资金政策,设置农业方面的专项资金,本文对其审计中常见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

关键词:

涉农;专项资金;审计问题

随着涉农资金日益增多,在专项资金进行审计的过程中也逐渐发现了一些问题,主要是在管理资金、分配资金和使用资金的方面存在不规范的现象,有待进一步的整改。

一、审计中的常见问题

目标较难实现。农业的相关项目形式种类多样,并且在落实的过程中需要深入到农民群众当中,其任务较为繁杂,涉及到较大的范围,如果在审计工作中只依靠政府的审计人员进行,基本无法在短时间内完成,无法逐一审计项目中的每一个环节,退其次的采取抽检的方式进行工作。在抽样时通常是根据投入资金的比例进行抽样数量的分配,但是仅以抽取的样品为准,并不能代表项目的总体情况,无法对项目的真实情况进行反映。除此之外,一部分的涉农项目在完成的过程中是由个体进行的,其不系统和不全面的经济核算无法对资金的实际使用情况进行保证,导致难以开展监督和管理的工作,审计目标也因此难以实现。管理资金的方法不规范。涉农资金的涉及范围较为广泛,也与多个方面息息相关,涉农资金也因此分散性较为严重。在对涉农资金进行分割和专项管理时,难以对全部的农业专项资金进行高效整合,其资金的使用效率也因此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农业专项资金是无偿的,相关的政府主管部门和个体商户间并不关注其受到法律保护的方面,只是一味注重个人的利益,对专项资金随意地进行分配和管理,但实际上其资金的分配并不合理,对项目的实施产生了严重的影响。此外,在资金的日常管理工作中,并没有按照预定的管理计划进行,资金的调配与项目的进度并不匹配。缺乏有效的奖惩措施。各级的财政部门对农业的专项资金进行划拨的同时,也要对资金的使用情况和相关的管理工作进行负责,对于其中存在的违反规章制度的行为和现象,也要进行相应的处理。目前,针对违纪的行为,审计部门多是将建议和整改意见提送给管理层,并没有将责任具体地进行落实,这也导致资金使用过程中频发违纪行为,屡禁不止。

二、审计改进措施

(一)整改审计方法

现阶段,应该对当前的审计方法进行整改,针对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情况进行交叉审计,及时与各级的审计部门进行沟通,将相关的资料和信息进行共享,共同实行统一的政策制度,做到审计工作的公开透明,统一进行组织和计划,对工作内容进行分类处理。上级的审计机关要对项目实施的工作加大监控力度,随时、随机地进行检查,对其中存在问题及时地发现并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纠正和处理。另外,传统的审计工作会在最后进行一次最终审计,而应当改变这种审计方法,根据项目的实施阶段对每个环节资金的使用情况都进行审计和监督,形成全过程的审计,无论是事前还是事中,都要进行相应的审计工作,对资金的使用情况和管理情况进行规范,将出现的问题的可能性最大程度地降低。

(二)实行责任委派

审计农业专项资金需要涉及到多个方面,相关的审计人员也要拥有较高的专业能力和专业素养,但是在实际的审计工作当中,无法实现全员化的专业高素养。所以,上级审计部门可以进行人员委派,将专业能力强、工作经验丰富的审计人员委派到农资项目中,对整个审计队伍进行统领,保障审计工作的整体质量。在实际的工作中,委派的专业人员要对相关的命令及时下达,做好上级部门和下属审计部门的沟通纽带,对审计的策略及时进行调整。在掌握相关的制度规范和管理情况的基础上,对其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和研究,对审计制度和方法进行创新,提高审计工作的审计效率。

(三)完善监理制度

对农业专项资金的管理工作不能仅依靠一个部门来进行,这样无法实现规范化的管理,所以要对相关的监理制度进行健全,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监理机制的创建和完善。在对涉农资金管理的过程中,可以使预算和审查机制形成多渠道化的趋势,使管理框架能够具有多个层次,对主体的整体情况和实际的操作都进行严格的监督,使监控体系能够趋于科学化和合理化,不仅能够规范资金管理工作,还能够充分发挥涉农资金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四)建立专业队伍专业的审计队伍能够保证审计工作的顺利与高效开展,当前的审计模式就是政府的审计部门下基层进行审计,虽然能够保证审计工作的积极开展,但是有由于编制等问题的约束,一部分审计人员无法在审计工作中进行参与。所以,政府部门在开展审计工作时,可以对农村的审计队伍进行整合,在资金审计的工作中协助政府下派的审计人员,共同完成农业专项资金的财务审计工作。在具体的审计过程中,要在审计前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在审计过程中进行严格的监督,在审计结束后要进行阶段性的评价和总结。对农村审计队伍的工作成果加以利用,能够有效改善审计工作过于片面的现象,与此同时,也能够帮助农村的审计队伍对其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术水平进行提升,为全面开展审计工作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结束语

在进行农业专项资金的审计时,要遵循相关的规范标准和体系机制,保证资金的活动和使用都具有真实性和准确性,只有保证了财务信息的真实度,才能够对有效利用专项资金的情况进行判断,继而进行进一步地审计工作,建立和整合审计队伍,进行项目的综合评价,对其处理方法进行完善,全面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

参考文献:

[1]周先海.专项资金存在问题及其检查方法[J].工业审计与会计,2014(06)

[2]李双玲.基于审计视角的财政专项资金探析[J].新疆农垦经济,2012(07)

[3]郭丽娟.以审促管,发挥审计在专项资金综合治理中的作用[J].中国外资,2011(17)

[4]甘宁,罗靖.浅谈专项资金审计[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0(24)

作者:徐凌 单位: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审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