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浅谈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审计制度,该审计制度面临着传统审计模式无法适应新环境而出现的弊端,同时也面临着转型与发展的契机。本文分析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面临的困难,基于大数据应用提出针对性对策建议,以期助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度的完善,为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目标提供借鉴。
关键词:大数据;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
一、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相关研究
(一)基本涵义。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是以领导干部责任的履行情况为出发点,审查、鉴证其行为对自然资源产生的影响,在概念上有别于离任环境审计和离任生态审计。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作为资源环境审计的一种特殊类型,是对经济责任审计的拓展与延伸,与资源环境审计、经济责任审计交叉协同,其审计范围更加广泛,评价更加详细准确。
(二)主要构成要素。关于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内容,主要包括两种观点:一是认为审计内容应重点关注领导干部对自然资源资产责任的履行情况的“自然资源观”;二是应该将生态环境问题也纳入审计内容中的“资源环境观”。由于自然资源资产涉及面广、不易测量、跨区域等特性,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需要结合一些专业的审计方法。一是使用三大核心技术(GIS、RS、GPS)和信息技术来采集数据,进行测量分析,实时监测;二是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对数据进行综合比较分析,评价自然资源资产增减数量与质量价值的变化;三是基于环境会计理论,对生态环境污染、防治成本、资源开发进行货币计量,综合评价其效益及影响;四是进行全程跟踪审计,由于资源资产责任是动态的、跨时空的、立体的,想要正确界定评价领导干部的责任,就需要进行跟踪审计。
二、大数据相关研究
(一)基本涵义“大数据”这一概念最早是由麦肯锡咨询公司提出,其定义目前还没有达成共识,一般都是基于大数据的5V特征来阐述其基本概念。“大数据”是指规模庞大、更新快速、种类多样以及价值密度低的数据集,传统数据库软件工具和传统处理模式无法对其进行搜集、存储、处理与分析。
(二)对审计工作的影响1.对审计方式的影响。传统审计多是以抽样的方式进行事后审计,该方式过多依靠审计人员的主观经验判断,缺乏科学性与客观性。而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的应用可解决非结构化数据的利用、信息化手段的不足等问题,提升风险控制的时效性,提出合理防范建议,实现审计工作的真正价值。2.对审计模式的影响。在无法全面收集相关数据、深入挖掘数据价值、科学分析数据信息的情况下,传统审计模式只能采取抽样方式,存在较大的不足和舞弊风险。而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则能够跨行业、跨领域收集需要的所有数据,为总体审计模式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加快了审计模式的变革。3.对审计证据的影响。审计证据是形成审计意见的支柱,是得出审计结论的基础,还是审计质量的保证。基于因果关系理论的传统审计证据搜集面临着数量上和质量上的双重压力,并且直接的因果关系难以寻求。而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提供了新思路,可转变传统观念,更多地根据相关关系进行数据的收集与分析,降低了证据收集的难度。4.对审计结果应用的影响。一般审计结果的应用主要是对格式固定的审计报告的使用,但审计报告的内容较为单一,信息量有限。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的运用,可以从多个角度、层次分析、归纳数据和信息,发现各方面存在问题的共性及内在规律,从而提出切实可行的审计建议。
三、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实施困境
(一)采集和分析数据难度大。数据采集分析的困难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在缺乏共享机制的情况下,数据分散存储于多个相关行业部门;二是缺乏相应的技术,无法有效地核实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三是缺乏统一的组织和标准。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中所需的信息具有广泛性、复杂性和动态性等特点,比如森林占地宽广且地理崎岖、水资源跨多个地区等,如果不借助地理信息系统等专业技术很难准确高效地测量实物存量及变量。
(二)审计评价指标不健全、不完善。根据指标构建原则,我国这方面的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存在诸多困难。首先,自然资源资产种类繁多且性质不同,选取的评价指标应全面且不失重点;其次,自然资源资产在时空上在不断变化,仅静态指标无法全面全过程衡量,需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指标权重。另外,根据自然资源资产数据采集与分析的难度,选取的指标应考虑可操作性和成本效益性;最后,存在非结构数据和无法量化数据,需评价政策执行或措施落实等情况,从定量和定性两方面选取指标。
(三)审计任务繁重,审计人员能力不足。自然资源资产审计内容复杂繁多且对审计人员要求严格,同时,在审计人员数量和能力方面都存在问题。在审计人员数量方面,由于自然资源资产数量巨大且种类多样,相关数据则归属于多个机构或组织,要全面完整地收集信息,但现有的审计力量明显不足。在审计人员质量方面,综合性人才缺乏,自然资源资产审计涉及较为细致和深入的专业性资源环境知识,在大数据环境下,审计人员开展大数据审计还应掌握相关计算机技术与现代化信息技术。(四)审计监管不到位。目前,在领导干部离任审计中,关于自然资源资产相关的指标权重过低,相关部门缺乏跟进措施等诸多问题,导致不能有效利用审计结果,整改处罚不能执行到位。由于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健全与完备,导致审计缺乏约束力,并且现有的问责机制缺失,致使权责模糊、责任推诿,难以从根源上解决问题,不能有效地监管相关领导干部。如果审计监管不到位,审计人员就不能进一步跟进,不能督促被审计单位落实整改措施,不能有效发挥其震慑作用。
四、大数据环境下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对策建议
(一)借助数据分析技术,制定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审计人员开展审计业务时,一套系统、标准、完整的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是有效审计的依据,是准确审计评价的基础,是拟定审计建议的规范。为此,要从“制度协同”“目标相容”“相对评价”及“审计程序一体化”四方面构建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全面、客观地评价领导干部对自然资源资产管理的责任和效果。此外,评价领导干部的履职情况涉及多个方面,借助大数据与云计算技术,可从多个角度、层次分析、归纳数据和信息,发现多方面信息的相关性,从而细化评价指标,改善考核制度,完善审计评价体系。
(二)有效配置审计资源,加强审计人才队伍建设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关联许多不同行业的主管部门,知识涉及面广、专业性要求高,传统审计人员已不能胜任该项审计。在大数据环境下,可从审计人员与审计机关两方面,提出对审计人才培养的方法。一方面,审计人员通过网络课程加强资源环境类、数理统计与运算类、计算机操作与软件使用类知识和方法的学习,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另一方面,审计机关应重点从审计资源有限与审计人员专业性不足两方面入手:一是通过数据统计分析,确定审计重点,集中审计人员于重点领域,对审计资源高效配置;二是通过互联网与其他部门开展密切合作,形成多点联动审计,积极与大数据、云计算等专业人才合作,或者通过相关高校培养后备人才,组建出色的审计人才队伍。
(三)通过大数据平台进行跟踪审计,加大审计监管力度跟踪被审计单位对审计问题的整改和建议落实的情况,推动考核和责任制度落实,明确规定整改责任与整改期限,进行全方面监管,以此避免出现“走过场”“屡审屡犯”的局面。通过大数据信息共享平台,与环保局、水利局等部门进行数据对接与信息共享,实现审计全过程的动态实时监管,可对领导干部开发、利用与保护自然资源资产及整改措施的落实情况一目了然。
五、结语
当前,我国对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逐渐推行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庞大的数据量和海量的信息,使社会的经济环境发生了颠覆性变化。传统的审计方法无法适应新时代的需求,这给审计行业带来了新的挑战。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的产生,有助于处理传统审计模式在新环境下的问题,保障数据的全面获取与准确分析,促进总体审计模式的发展,实现开展持续审计的目标,提升审计证据的质量和搜集效率,提高审计结果的综合运用,给审计行业未来的发展提供思路与方向。
参考文献:
[1]梁刚,张沥月.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探析[J].财会通讯,2017(28).
[2]顾奋玲.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若干问题研究[J].环境保护,2017(17).
[3]钱水祥.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研究[J].浙江社会科学,2016(13).
作者:孙梦迪 单位:南京审计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