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事业单位劳动工资统计论文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一)现状
1.工资统计原则变化较大以往的劳动工资统计制度实施的基本原则是谁发工资谁统计,而现行的工资统计原则逐渐转化为谁用工谁统计。工资统计原则的变化,给各个单位与行业都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尤其是制造业、建筑业等,其用工方式主要是劳务派遣,受到的影响更为显著。国家在工资统计原则上,通过合计劳务派遣与在岗职工的工资,计算平均工资,和往年在岗职工的平均工资做比较之后,对平均工资的计算有较大影响。2.工资统计逐渐采用信息化在工资统计工作中采用信息化技术手段,为习惯以传统方式进行统计的员工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工资统计工作的基本特点是涉及的单位部门繁杂、时效性差,而采用信息化技术,则可以有效提高工资统计工作的效率及质量。目前,很多单位的工资统计工作人员年龄较大,不习惯使用计算机,进而降低了工资统计工作的效率,因此及时调整劳动工资统计员工队伍迫在眉睫。
(二)问题
1.事业单位工资统计制度不健全在各个季度进行人事劳资统计检查时,虽然大部分事业单位的原始记录比较完善,建立了相关的统计台账与统计报表制度,并且有详细的劳资统计数据和账务账目,但少数单位还是存在较多问题,即原始记录不齐全、没有建立相应的统计台账,导致账务账目不清楚,无法准确的检查统计指标,因而使统计数据缺乏必要的真实性与客观性,而且很多单位的劳动工资统计职工替换频繁,个别统计人员无证上岗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大多是因为缺乏健全的统计制度,或者是统计制度未得到具体落实造成的。2.统计信息途径单一,内容不完整事业单位劳动工资统计员工处理日常统计工作时,其搜集的统计数据主要是各个部门逐级上报得来的,根据所得数据制作定期报表和各类临时报表制度,比如按月、按季度或者按年等逐级编制,整理上报多个统计资料,由于各个报表的主题内容比较单一,包含的信息范围比较狭窄,从而使所得信息内容不完整。除此之外,有些劳动工资统计员工过于重视统计资料的搜集上报,却忽视了统计结果的分析,没有真正发挥劳动工资统计的意义,为企业管理未起到参考作用。3.基础资料不完整事业单位基础资料包括的内容比较多,如人事档案、各类请示、密件、各个单位之间的往来函件、人员数据库及劳动工资台账等。诸多基础资料在劳动工资统计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这些资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劳动工资统计工作的质量与效率。很多事业单位不重视基础资料,没有全面、系统的对基础资料进行分类,且事业单位人事部门员工的变动较为频繁,从而导致很多原始资料十分零散,甚至发生破损、遗失,从而对事业单位工资统计工作的进行带来一定的难度。4.事业单位劳动工资统计职工专业素质较低很多事业单位都缺乏专业的工资统计员工,而劳动工资统计员工都是由财务部门员工或者人事部门的员工兼职的,这些员工的大多数精力放在了本职工作上,对统计工作不够上心,致使统计工作效率低下。部分劳动工资统计人员未接受过专业统计工作的学习或者培训,不熟悉劳动工资统计制度及基础性知识,虽然有些人是财务类专业或者经济类专业毕业的,但这些知识与统计知识还是有较大的差别,因此他们并不一定适合做劳动工资统计工作。由于劳动工资统计工作涵盖的信息量较大,日常报表中,不同调查目的制作的报表,同样的指标,其具体内容却不尽相同,且各个部门的统计报表口径也有所区别。部分统计人员不熟悉指标的含义、统计口径等,随意填写报表,致使统计数据无法如实反映具体情况,缺乏真实性。劳动工资统计人员容易忽略统计分析的作用,统计分析是根据统计掌握的资料及数据,采用统计方法分析客观现象,进而揭示现象的本质与规律,预测其发展趋势的认识活动,它是统计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劳动工资统计需要填写多类报表、员工信息及工资状况等,有些统计人员上报报表之后便直接归档,没有根据相关步骤对统计数据进行分析,继而使统计工作失去的存在的价值。
二、如何提高劳动工资工作质量
(一)建立健全劳动工资统计制度
规范工作可靠、真实是劳动工资统计工作的意义所在,也是最基础的要求。因此,事业单位要根据国家的相关规定,从根本上做好统计工作,采用科学方法实施管理,从而使劳动工资统计工作可以制度化、规范化。事业单位的相关负责人要发挥自己的领导作用,全面了解并掌握统计制度及统计指标。此外,单位领导也要善于参考统计资料,解决相关问题。劳动工资统计工作在各级政府及单位各级领导的关注下,才能更好的得以完善、落实,进而解决缺乏专业统计人员的问题,切实提高劳动工资统计工作的时效性,确保统计部门合力、有序的开展统计工作。
(二)规范统计基础工作
劳动工资统计工作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便是基础工作的统计。做好基础工作,能够确保统计数据的及时性、准确性,进而提高统计数据的质量。因此,事业单位在日常统计工作中,应该对基础工作进行规范管理,并制定具有可行性的统计标准,使原始资料与劳动工资统计资料同步。统计数据比较复杂,数量较大,一个小细节出现的问题,都会影响统计数据的及时性、准确性与客观性。建立健全统计工作质量保障体系,将统计工作各个环节纳入保障体系之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统计工作有效落实。
(三)完善基础资料管理工作
人事档案是人事管理的基本内容,科学管理人事档案,在管理实体档案的基础上将员工资料输入计算机,建立电子档案,按时更新,可以有效提高劳动工资统计效率。此外,通过建立人事管理信息系统,建立员工个人档案信息,包括职工的奖惩、任免,进行动态管理,从而为统计工作提供真实数据。对劳动工资台账要有足够的重视,它们作为统计资料最原始的资料,是基础资料信息化建设的基本依据,因此要妥善管理。
(四)提高劳动工资统计员工的专业素质
要提高劳资统计员工自身的政治理论素养。劳资统计工作是事业单位工作的组成部分之一,政策性较强,统计人员及时了解国家政策方针,加强政治理论的学习,忠于职守,从而提高其道德修养。加强劳资统计工作人员的专业培训,确保统计职工具备从业资格证书,能够胜任统计工作,将所学理论充分和实践结合在一起,从而保证统计数据的准确性与真实性。统计人员要熟知统计数据的含义,对统计资料进行系统的分析,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三、结语
市场经济的深化改革与发展,使事业单位人事制度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劳动工资统计能够真实反映社会就业、劳动力价格成本,并为事业单位的规范化管理提供了有效的参考依据。事业单位完善劳动工资统计制度,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可以切实提高事业单位的劳动工资统计工作质量。
作者:欧阳爱侠单位:沛县广播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