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劳动工资统计调查探讨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1关注细节变化
劳动工资统计2012年年报、2013年定报的基层报表,在表样上发生了两点变化。表号104变102熟悉劳动工资统计报表的同志,一听到104表需要报送了,都会非常清楚地知道是劳动工资表。但从2012年年报开始,劳动工资统计报表的表号由104调整为102。这一变化看似小事,实则影响很大,希望大家能够改变习惯,提醒自己今年要报送的劳动工资表是102表。而且今年根据单位所属类型的不同,将报送不应变,求胜劳动工资统计◎王岚岚同的102表。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有资质的建筑业、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全部房地产开发经营业法人单位填报102-1表;限额以上服务业法人单位、全部金融业法人单位填报102-2表;规模(限额)以下从业人员期末人数30人及以上的法人单位,抽中的规模(限额)以下从业人员期末人数30人以下的法人单位填报102-3表。计量单位“元”变“千元”劳动工资统计报表包括从业人员和工资总额两大类指标。大家知道在以前年份的报表中,关于从业人员的指标,计量单位是“人”;关于工资总额的指标,计量单位是“元”。从今年开始为了统计指标计量单位的规范统一,报表中关于工资总额的指标,计量单位变更为“千元”。这一点需要基层统计人员特别注意,把精确到“元”的工资数据,采用四舍五入的原则进位到“千元”,再填到报表中。切莫直接填写,否则您单位的工资数据就被扩大了1000倍。
2理解职业指标
在报表和指标方面,最主要的变化是增加了职业类型分组,此举将能更好地反映不同岗位类型的收入差距情况。五组职业类型具体包括:单位负责人,专业技术人员,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商业、服务业人员,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相应地,在劳动工资统计102-1表中,增加了有关按以上职业类型分组的人员、工资指标共计20个。规模以上工业、有资质的建筑业、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全部房地产开发经营业法人单位需要填报按职业类型分的五类人的期末人数、平均人数和工资总额数据。调查单位统计人员在填报时需要注意职业和行业的区别,职业是根据每个从业人员个体所从事的工作进行分类;行业是根据法人单位所从事的生产活动类型进行分类。无论是工业、建筑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还是房地产开发经营业(这里说的是行业),前述五个职业类型的人员通常情况下都应存在。不要误认为本单位是批发和零售业企业就将所有的从业人员都填报在“商业、服务业人员”这一个指标中。
3建立电子台账
面对劳动工资统计按岗位统计指标的推行,各调查单位尤其是填报102-1表的单位在年报开始前,进行原始数据以及台账的整理显得迫在眉睫。岗位工资的统计,需要以人为单位的记录,其中包括每一个员工的工资发放记录以及个人信息。对于已经建立电子台账的企业,在填报这类指标时,只需要按照统计部门的统计分类要求,健全现有系统中的统计指标,就能够较快捷地获取数据。对于没有建立电子台账的企业,完成这项统计工作,具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企业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建立工资统计电子台账,实现按岗位分类统计的需要。统计部门也将在未来三年里,设计并推广满足统计部门需要,同时也服务于企业管理的工资电子台账,为下一步劳动工资统计改革奠定基础,同时切实减轻基层单位报送工资统计数据的工作量。
4避免易错问题
劳动工资统计报表,虽然只涉及人员和工资两大类指标,但在实际工作中,企业普遍反映它是最难填、最易出错的报表。下面就一些易错的问题进行整理,希望引起大家注意。未按法人原则填报。工资统计的统计对象是法人单位。法人单位在填报数据时需要包括其本身和下属的产业活动单位的数据。但在实际填报中,存在漏报产业活动单位或是多报全资子公司(独立法人)数据的情况。建议各调查单位在填报数据时,要切实明确下属单位的性质,做到产业活动单位数据不漏统;独立的法人单位数据不多统。未理解指标含义。工资统计指标概念相对而言比较容易混淆,基层单位的统计人员如果没有抓住判别的要点,常会出现差错。比如,有些单位未从在岗状况、人事档案关系、社会保险关系等角度区分本单位人员,而是简单地全部填报在一个指标中;EnterpriseFocus/企业看点有些基层单位将制度中明确规定不统计的人员统计在期末人数中。这些指标概念理解上的差错,在认真参加培训,弄清指标要点后,是完全可以避免的。统计会计相混淆。在实际工作中,很多基层单位的统计人员都是由会计人员兼任的。这也就造成了在数据填报上可能出现混淆。对于工资统计来说,按照“何时发何时统”,需要统计的是借方发生额,而不是贷方计提数。工资总额的填报可能涉及多个会计科目,而不能仅从“应付职工薪酬”一个科目摘抄,无论是计入“应付职工薪酬”科目还是其他会计科目,只要符合劳动报酬性质的都应统计在工资总额中。
作者:王岚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