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新形势下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策略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为顺应行政事业单位改革的推行,保障单位的稳定、长远发展,各行政事业单位有必要以我国各项财务政策法律法规为准则,提高单位领导层对财务工作的重视程度,加强对会计核算的协调和指导作用,强化内部审计的监督职能,解决具体问题的同时推动改革的深度执行。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存在的不足;优化策略
伴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行政事业单位改革制度的出台在稳步深入的推进过程中,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各项把控,制约行政事业单位及高层管理人员的权限,促进行政事业单位健康发展,内部审计工作,是我国政府对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执行及其他财政财务收支情况进行审计监督的重要手段之一。笔者通过分析现行内部审计工作中的问题,阐述财务分析的意义,提出科学合理的优化策略,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工作和改革工作提供参考。
一、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概述及意义
1.概述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是指对本单位预算执行及财政财务收支情况进行检查监督。内部审计工作严格遵照《审计法》的规定,根据我国财务会计相关法律法规对行政事业单位进行审计,找出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及决算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以此监管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工作。通过健全完善国家相关制度,提升审计管理专业水平,我国对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持续细化,加强监督监管,保障各单位持续良好的发展,也从根本上实现了内部审计的重要作用。
2.意义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在维护国家资金安全和有效利用监管的前提下,约束各单位的权限,保障财务工作的监管作用,保证单位的良性运作。首先,财务体系的优化、制度的健全,都是单位财务人员管理质量和水平的体现。通过财务制度的执行,解决单位在经营期间的各项财务相关问题;其次,内部审计既避免了国有资产因亏损、贬值而导致流失,又加强了财政资金的利用率,从而增强国有资产和财政资金的更大利用效果。
二、内部审计中出现的问题
1.审计意识不先进
第一,由于各行政事业单位高层领导对于审计的偏见导致了内部审计意识弱化。内部审计是财务工作的重要环节,但由于对单位经营效益的追求,高层领导从意识中往往更重视财务人员对于资金的监管,不能正确定位审计的监管职能,审计的监督作用和审计人员的真正能力无法发挥,使审计流于形式。第二,某些行政事业单位没有专业的审计团队,导致内部审计工作落实不到位,加之某些内部审计人员自身专业水平较低,缺乏专业意识,无法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守护者作用。我国行政事业单位改革的工作内容之一,就是从单位财务体系和财务人员水平的审核,来确保改革的顺利进行。
2.监督体系不完善
不少的行政事业单位,在科室职能配备上存在一定问题。由于对财务部门的重视,往往将审计部门放置于财务部门之下,缺乏健全完善的系统管理体制,无法发挥审计部门的监督作用。另外,对于以服务为主的行政事业单位,其各部门之间的协作关系较少,很难在正常的公益化经营中进行多部门的联合、协调、配合,也就无法从内部进行审计工作的监督监管,审计人员的职能、职权得不到有效的利用。一旦单位内各部门的沟通协作不够顺畅,不仅单位的发展受到影响,也为深化改革的制度推行拖了后腿。
3.会计基础性工作相对落后
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大多是以服务为主的公益性单位,其特殊性决定了它们的基本职能和性质。而内部审计的职能,正是对本单位的预算执行及财政财务收支和决算进行审核监督。但由于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经营内容比较单一,会计基础性差导致财务核算比较随意,从而影响了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也就无法及时发现各单位的财务风险并进行监管。行政事业单位要重视财务部门正常的工作,在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认真执行国家对于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管理工作制度,保证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
4.制度体系不健全
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制度过于简单,财务体系和审计体系不健全,无法从细则上进行管理和监督,更无法为单位发展提供保障。内部审计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及漏洞,不能对审计工作进行有理有据的指导,也无法对单位财务资金、业务、资产进行一定的监管,从根本上约束了财务管理和其他管理权限,导致单位资金、资产安全风险的出现,也导致财务工作的不严谨,都不利于行政事业单位改革的推行。
三、内部审计的主要优化策略
1.促进单位内部管理人员的意识转变
提高管理人员对于内部审计的重视度,区分和确定财务、审计人员的岗位职责及能力,提升财务、审计人员的专业水平,是保证内部审计工作开展的必要条件。通过管理意识的转变,重视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性,培养和提升单位审计人员的综合素养,不仅能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水平,更能保证单位的良性发展;完善审计人员的业务能力,提高具体的业务水平,通过专业的培训或者专职高学历人才的招聘甚至高校专业的合作,扩充并提升审计人员的优秀能力,发挥内部审计工作的真正职能。
2.建立完善的内控体系
行政事业单位的内控体系,不仅仅是财务内控,还要重视审计监督和评价的内控体系。从人员管理到单位业务开展,从单纯的财务资金的管控到国有资产的监管,随时关注并审核资金、资产的使用情况,定期向社会公开公布各项数据及实际情况,通过内部审计监管来助力单位正常运营。建立完善的财务、审查内控体系,有效预防单位内部腐败问题发生,有力监管单位高层管理人员权限,真正起到防未病、治已病的作用。
3.实现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化
完善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基础工作,制定科学合理的核算、管理等流程,提高会计人员专业素养,通过内部监督管理机制,保证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从而保障内部审计工作的流畅和改革的顺利推行。尽管行政事业单位的经营内容以服务、公益性为主,但是会计人员的配备及基础性工作的开展,是财务工作的首要内容。单位内部会计人员除了具备专业的知识外,其核算能力的考核也是一大重点;建立健全单位内部的会计管理制度,对工作流程细化,保证财务风险处于较低的水平;同时完善会计核算流程和财务流程,保障审计人员的监督审核;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水平,特别是互联网信息化能力的提升,通过共享平台的电算化形式,减少核算错误,达到相互监督、管理,促进单位内部多部门的沟通协调,优化合作的业务流程,提高单位经营效率。
4.科学定位单位内部审计工作
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工作应该具有科学性,主要体现在审计工作的重视度、宣传度和认可度上。单位高层领导的重视,是对于审计部门的认可和支持,更是科学开展审计工作的基础;同时,在整个单位内开展审计工作的宣传及推广,改善员工对于审计工作的错误认知,全面知晓国家对审计制度的要求和审计工作的重大意义,以此推进审计工作的科学开展,更助推行政事业单位的深化改革;同时,通过专业审计人员的招聘和单位内审计人员专业知识的培训,提高审计人员能力和水平,能够全面科学的运用多种审计手段开展审计工作。有了这些准备和基础,科学的开展审计工作有利于提高单位的竞争力,也会激励单位财务、审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为单位稳定发展提供动力。贯彻和落实单位内部审计制度,根据国家制定的审计法规等条文推行开展审计工作,能提高单位财务风险管理的能力,从而提高单位财务工作的水平,保证行政事业单位的风险规避。科学、完善、合理的财务体系和审计体系,都是单位风险管理能力的体现,也是单位业务正常开展,国有资金、资产安全的保证。
5.利用中介审计机构
对于结构比较简单,配置较为单一的行政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和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中,完全可以借助社会中第三方审计机构的力量来完成科学、合理的审计工作。随着国家对于审计工作的重视,社会第三方审计机构都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和水平,加之第三方机构的独立性、公平性、公正性,都能保证审核的专业性和真实性,也能从根本上发现单位内部的风险因素,同时提高单位的审计监管能力。通过社会第三方审计机构的参与,对单位审计工作提供了新思路、新办法,也从基础上提高了行政事业单位审计部门的眼界和能力,为单位改革推进提供帮助。
四、结语
在我国行政事业单位深化改革的过程中,内部审计改革也势在必行,其真正的审计意义也极为重大。通过健全完善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体系和审计体系,细化各项财务管理流程、核算流程,提高会计基础性工作水平,提升审计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养,借助社会第三方审计机构,在我国各项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下,公平公正的开展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也一定能够通过审计工作保证国有资产、国有资金的安全,同时也能更好地进行国有资产使用的全面监督,促进行政事业单位的稳步发展和深化改革,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的增强打下坚实基础。
作者:王艳红 单位:吉林省公主岭市审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