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国企内部审计的作用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本文以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对国有企业发展的积极作用为出发点,分析研究内部审计工作面临的风险,并从制定和落实企业发展方案的事前审计、事中审计,构建独立的内部审计体系,提高审计人员素养,做好财务数据信息安全管理工作等多方面着手,提出国有企业提升内部审计质量及发挥内部审计作用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内部审计;内审作用;国企发展
引言
国企生产、经营与管理活动需根据国内外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及时进行调整。在这样的背景下,国企内部审计工作的方法和形式也需要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对审计工作提出新的要求。同时,内部审计工作实施时可能会受到诸多因素影响,存在一定的内部审计风险,影响内部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如何减少审计中的风险,有效处理审计工作的不确定因素,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内部审计优化企业经营管理活动、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效率、帮助企业有效控制经营风险、促进企业经济效益提高、保护企业资金链安全等,已成为国企精益管理中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一、国企内部审计的主要作用
内部审计作用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制约作用
内部审计通过对企业经营管理活动及经营管理制度的监督检查,对照国家的法律法规和企业的规章制度,按照审计工作规范,揭示企业内部存在的违规现象,优化内部各部门的内部管理,完善和提高企业整体的管理水平。
(二)导向作用
内部审计结果可以为管理层实施管理提供导向作用,实现促进国企经济效益提升的目的。
(三)保护作用
通过内部审计可以及时发现国企运营中存在的问题,有效控制经营风险,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整改建议,保障国企健康发展。
(四)警示作用
内部审计部门审查国企各部门内部控制的运行情况,在风险初期及时发现与提醒各部门风险高发问题,督促各部门采取必要的应对措施,降低企业可能遭受损失的概率。
二、国企内部审计风险及类型分析
(一)人员原因
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可能在能力、习惯、素养等方面存在不足,因为这些原因造成的内部审计风险就是人员引发型风险。内部审计人员开展相关工作时,需要具有专业知识,还需要了解与之相关的法律条款。如果内部审计人员存在某些方面的不足,会造成内部审计风险增加。
(二)业务原因
企业日常运营时为了获得更多利润与市场占有额,会选择采取增加业务量或开展新业务的方式实现,但市场环境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行业内的激烈竞争,可能会给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带来更多的挑战,如业务量增多意味着内部审计抽样数量增加,造成内部审计人员工作压力增加;新业务开展初期相应制度不完善,可能会增加内部审计难度。
(三)审计方法
企业选择内部审计方法不当或不科学,造成内部审计风险增加,影响到企业长远发展。如,企业内部没有形成以风险导向为核心的科学审计模式、日常审计工作随意性较强、审计技术不合理等,都会造成审计风险增加。
三、充分发挥国企内部审计作用的措施
新经济环境下企业快速发展,企业审计工作面临着愈发复杂的环境,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审计风险增加,影响到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企业审计工作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选择合适的切入点,制定合适的审计方案,提高审计工作质量。
(一)事前内部审计
事前内部审计,是国企在确定未来发展方案之前所开展的一部分内部审计工作。该阶段审计工作的开展主要是为后续工作的开展做好准备,对于国企健康稳定发展而言十分关键,具体作用如下。为确定和优化未来发展方案提供决策依据。国企作为国民经济的中流砥柱,在面对不断变化的社会经济发展形势时,必须及时调整自身发展模式。在优化自身业务结构的前提下,激发发展动力,如此才能更好地助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通过不断地调整和优化发展方案,积极创新经营管理模式,在提升我国国企国内市场竞争力的同时,在国际市场中谋求更大的发展空间。通过事前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可以分析各业务板块所面临的外部压力和挑战,能帮助国有企业对自身当前所面对的外部发展环境进行全面了解;及时掌握企业内部控制的落实执行情况以及各部门内部管理情况;在灵活应对当前市场变化的同时,合理预估未来市场发展趋势;帮助国有企业对自身的具体现状形成一个清晰、明确的认知和了解,包括但不限于经营状况,自身资产、负债及损益等情况。国企制定事前内部审计工作计划、工作方案时,需要结合企业制定未来发展方案的需要,有针对性地设计审计程序、有重点地选择审计范围。此外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组织内部审计机构对企业未来发展方案展开全面评价工作,包括方案是否符合、满足当前国家的相关标准、法律法规等。同时对该方案实施后,可能取得的预期效果进行评定。以此帮助国企全面评判、科学选择未来发展道路,避免因为扎堆或者盲目跟风导致企业未来面临较大的发展压力。
(二)事中内部审计
在国企具体落实执行发展方案过程中,强化内部审计工作,有助于推动企业健康稳定发展,确保企业整体资产的安全与完整。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1.在国企日常发展经营过程中,随着内外部经营环境的变化,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成本效益也不断发生波动,为保证每项决策的实效性,企业在制订方案并执行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问题和突发情况,此时若不及时处理,未针对问题优化和更新方案,而依旧按照原本方案内容实施,可能会导致具体工作脱离实际情况,进而拖慢国有企业发展速度,降低工作质量和效率。通过开展事中内部审计工作,及时发现执行发展方案过程中的新状况、新问题,并上报给企业管理者,从而针对问题展开讨论,制定合理、有效的应对及解决措施,及时对方案进行调整和修改,从而应对新的形势变化,使其更加适合当前企业发展的需要,有利于企业长远发展。2.在我国,国企在执行发展方案时,内部审计部门应积极发挥自身作用,结合内外部生产经营环境的变动,企业经营活动的特点,前次审计结果等,制定合理的审计计划,调整内部审计的侧重点,选择合适的内部审计方法,灵活地开展审计工作,从而在国企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违规操作和非法行为,以便采取有效措施开展具有针对性的防范工作,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
(三)构建独立的内部审计体系
企业内部审计的目的之一是要使内部管理、生产经营等成本得到有效的控制,并不断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内部审计涉及企业生产经营的多个阶段和环节,内部审计人员在工作中也会受到其他部门的影响,可能导致内部审计风险的增加。在内部审计工作的任意一个环节中出现了偏差,都可能会对最终的审计结论产生影响。企业根据自身情况搭建独立的内部审计体系,根据企业发展情况进行调整与完善,控制内部审计风险,奠定内部审计工作高效开展的基础。内部审计工作开展时需要独立的权限,在不受到外界影响的情况下独立完成工作,这就需要保证其经费、人事、工作计划等不受审计对象的影响。构建企业内部审计体系时要自上到下开始,管理层应全力支持内部审计工作,给内部审计机构与审计职责相应的权力,负责人需要向董事会与管理层报告相关工作,这点不会因为外界因素干扰而变化。除了履行双重报告责任外,企业还要重视为内部审计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可以通过协调内部审计机构与财务、业务部门等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沟通、对接,或者形成长效化的机制,加强审计部门与其他部门的沟通和联系力度。部分中小型国有企业缺少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对财务信息与数据的管理不到位,如果内部审计机构仅依靠这些企业提供的数据开展审计工作,会影响到审计工作质量。因此,在对上述企业开展审计工作时可以通过测试财务信息相关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判断企业的财务风险状况,提升内部审计工作质量。内部审计工作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内部管理水平,对企业长远发展有着积极作用,因此管理层需要提高对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视度。这就需要在开展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时结合具体情况,明确内部审计工作的对象,对内部审计制度进行完善,落实岗位责任制,一旦发现问题,就可以找到相关责任人,及时发现与控制内部审计风险;另一方面,企业需要接受外部的监督,及时听取有关意见,积极改进,提升抗风险能力,全面落实内部控制的执行与管理工作。
(四)提升内部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国有企业为了不断适应市场变化,一方面要提升业务发展水平;另一方面要提高自身的软实力,如制度建设、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其中,在内部审计工作中,为了更好地规避审计风险,需要重视提升团队的业务能力。企业强化内部审计队伍建设,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提高内部审计工作的从业门槛,重点考核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技能,可以根据不同的岗位和工作内容,选择不同的考核侧重点,从而了解从业者的真实水平,选择合适的员工。二是重视内部审计人员的岗位培训。内部审计人员入职后需要坚持学习。部门应鼓励员工参与教育培训,通过教育培训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鼓励员工参与各种职业资格考试、培训等,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掌握最新的财务、审计政策。三是打造知识结构丰富的内部审计团队。依据审计工作需求选择具有不同专业知识背景的审计人员,通过合理搭配审计人员组建高效的审计团队,提高审计工作质量与效率,同时可以实现人力资源的高效利用。四是全面落实绩效考核工作。管理层根据内部审计工作的特点制定合适的绩效考核措施,对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进行考核。管理者需要全面落实绩效考核规定,并将其作为内部审计人员职业发展的重要依据。鼓励内部审计人员积极开展工作,提高工作质量。
(五)做好财务数据信息安全的管理工作
在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中,财务信息化建设不断加强,财务数据的处理更加高效、规范,但财务信息化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如电子数据没有及时存档,造成数据丢失,或数据库被入侵,使得数据遭到篡改等。并且一旦出现电子数据损坏,很多时候无法做到完全恢复。因此,在开展内部审计工作时,不仅需要借助财务信息化的成果,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也需要提高对财务数据安全性的重视度,做好财务数据安全管理。一是审计人员要熟悉被审计单位的业务板块,获取审计证据时应当熟练操作业务端口,避免操作失误;强化与审计对象的交流沟通,确保信息采集的全面性;进行数据采集时,做好数据保护工作。审计对象向审计人员开放合适的财务信息系统权限,保证审计工作开展的过程中不会影响被审计单位财务系统的正常工作,又能使审计人员通过财务信息系统全面了解其财务状况。二是审计人员完成数据采集后,需要做好存储、保管工作。因为实际工作中,审计人员采集到的数据规模较大,如果不按照一定方法分类存储管理,可能会出现数据存放混乱的情况,再次梳理难度较大且耗费时间;安排专人负责建立并管理存储数据的台账,详细记录与数据采集相关的工作情况,如采集时间、采集对象、数据内容摘要、数据类别等,提高数据存储工作质量,确保存储数据的安全性。三是内部审计人员需要对审计对象的数据信息化系统进行审计,判断针对该系统设计的内部控制是否有效。此外,数据信息化系统应能够真实记录审计人员的数据使用情况,如查阅时间、查阅范围等,从而能够监督审计人员的数据采集行为。此外,审计人员要保持独立性,不能出现违规与外界交换信息的情形。四是审计人员需要熟练掌握信息技术操作技巧,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方法做好数据备份工作。一旦出现意外情况,可以及时恢复。
结语
国企发展中内部审计发挥着重要作用,需要选择合适的着手点,从多方面着手,切实提高内部审计质量。同时,企业需要创新审计工作模式,以满足发展的需要。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已经步入到发展的新常态,作为国民经济中流砥柱的国有企业,应当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工作的作用,助力企业未来长远发展。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工作面临一系列风险,这就需要企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审计工作,采取科学合理的策略、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控制审计风险,审计工作人员需要创新审计工作方法与技术,提高审计工作质量与效率,从而发挥出内部审计工作的积极作用。希望通过本文的论述,可以为类似研究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陈玉.关于国有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的管理与控制分析[J].商讯,2020(18):100+102.
[2]谭志强.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在会计风险管理与控制中的应用探讨[J].现代商业,2020(02):131–132.
[3]汤进锋.浅谈当前风险导向下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9(23):19–20.
[4]齐芸杰.公司治理视角下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优化研究[J].山东纺织经济,2019(08):28–31.
[5]高雅丽.加强对国有企业内部审计业务指导和监督的路径初探[J].经济研究参考,2019(11):107–112+127.
[6]石萍萍,王宏,赵成柏.国有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的成因及防范建议[J].财政监督,2017(21):83–86.
作者:刁菡玉 单位:山东省国有资产投资控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