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企业内部审计浅谈(3篇)范文

企业内部审计浅谈(3篇)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企业内部审计浅谈(3篇)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企业内部审计浅谈(3篇)

第一篇: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的应用

摘要:

目前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发展还不十分平衡,审计信息化软件的利用率也不高,从而影响审计信息化水平的进一步提升,所以企业应加强对审计信息化的重视度,优化审计人员配置,增强创新精神。文章主要对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改进措施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

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问题;措施

0前言

随着我国企业之间的竞争不断增加,对内部控制的要求不断提升,内部审计作为加强企业监督的主要方式,需要不断转型工作方法。尤其在信息化背景下,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需要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统,充分利用现代化的审计方法来不断提高审计效率,促进企业审计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1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应用的问题

近些年,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信息化已经成为社会生产的主要趋势,企业作为市场经济活动的一部分必将面临着转型的挑战[1]。尤其对于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来说,其发展所面临的审计环境更加多样,审计对象也更加多元化,如果仅依靠传统的审计思维和方法则很难满足实际的需求,所以企业应建立专门的信息化审计系统,实施标准的信息化审计流程,加强对业务数据分析的准确性。但是目前对于企业来说,在实施审计信息化的过程中还面临着较多的问题,具体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信息系统审计发展不平衡。虽然经过企业自身不断地努力,一部分企业的内部审计已经走上了信息化发展的道路,然而,企业在审计信息化建设方面还存在明显的不平衡现象,信息化水平差异较大。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审计信息化的建设仍然处于空白或者初级阶段,无法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共享。以电力电网企业为例,这种不平衡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点:第一,企业对信息化审计的推广程度不一致,即使同一省份的不同地方的电力企业也存在差异;第二,对审计系统各模块的应用率存在差异,一般对财务模块的使用较为频繁,而对于物资等模块则很少使用。

(2)审计信息化软件的利用率不足。为了更好的推动企业审计信息化的发展,目前在市场上推出了较多的审计软件,该类软件的使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审计效率,从而促进审计工作的进一步发展。但是由于对审计信息化软件的认识度不够,ERP审计系统中的很多模块都没有得到最合理的利用,系统开发也不够完善,从而导致信息在传输和共享的过程中遇到较多的问题,企业之间的联系度较少,影响了软件的广泛推广,同时降低了使用人员的积极性。

(3)计算机审计水平需要进一步提升。近些年,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逐渐趋于成熟,从而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电子交换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而反映到企业审计工作中主要表现在将电子数据传输到审计平台,然后利用审计软件对数据进行有效的处理。这就要求审计人员能够熟练操作审计软件,能实现对数据采集、数据转化等基本功能的使用。

2提高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水平的措施

(1)优化队伍结构,增强业务素质。要想推进企业的内部审计信息化水平,应从思想上增强企业对审计信息化的重视度。对于企业领导层来说,应不断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业务水平,增强审计能力,鼓励进行审计的信息化发展,积极引进优秀的复合型审计人才,在工作中逐渐转变思想,提高信息化技术在审计工作中的应用。

(2)深化和提高计算机审计水平,为审计信息化提供技术支持。在现代信息化背景下,信息系统具有明显的广泛性和多样性的特点,从而为计算机审计工作的开展带来了较多的难题。目前已有的信息化审计软件所包含的内容并不十分健全,对于实际工作中的很多内容都没有涉及,从而使审计人员在使用的过程中遇到较多的问题,使用起来也不够流畅。这就要求相关研究人员不断提高计算机审计水平,完善审计软件的相关功能,在现有的基础上,不断开发实用的数据收集和处理软件,从而将审计系统与财务、人力、物资等进行有效结合,实现对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计算机数据处理能力,为审计信息化提供更加可靠的技术支持。

(3)加快创新步伐,推进事后审计向事前预防和事中监督的转变。在传统的审计观念中,一般是在事后开展相关工作,这种审计方式效率较低,对于已经出现的失误不能及时制止。而随着企业快速发展要求的提高,人们逐渐意识到事前预防和事中监督的重要性并积极开展了相关方面的研究,通过事前预防和事中监督能够对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提前预测和防范。对于已经出现的失误则能及时进行补救,从而降低失误或风险对审计结果的影响,所以企业审计部门应加快创新步伐,逐步转变审计方式,充分发挥计算机的优势,促进审计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3结论

在现代科技的推动下,企业内部审计工作面临着信息化的发展趋势,要求企业能够树立信息化审计的观念,优化组织结构,加快创新步伐,不断提高计算机审计水平,从而拓宽审计工作的广度和深度,促进审计效率与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田六甜.内部审计信息化发展现状与趋势[J].电子制作,2013(24):119-129.

[2]沈琦敏.浅谈供电企业内部审计的信息化管理[J].经营管理者,2013(27):205.

作者:周嘉宇 单位: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台州供电公司

第二篇:制造企业财务内部审计浅析

摘要:

财务管理是企业发展的关键环节,科学合理的财务管理能够为企业增加资金储备,减少生产运营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制造企业作为资金使用量庞大的企业,其财务内部控制管理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特别是在市场经济环境里,制造行业的竞争压力日益加大,这就迫切需要做好财务内部控制管理,切实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文章就制造企业的财务内部控制管理展开了分析,以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制造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管理

0引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得我国的企业发展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和诸多的风险,资金与资产作为企业发展的关键,在此背景下必须构建科学合理的内部控制体系,并不断地调整优化,保证企业财务管理的实效性,更好地应对多变的市场竞争。现在,社会各界提高了对财务内控体系重要性的认识,企业财务内控水平也在不断提升,但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经济体制下,财务内控体系还存在一些问题。因此,本文立足于此提出了优化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有效对策,旨在为业内人士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1制造企业财务管理的现状分析

1.1财务监督机制不健全

企业高级管理层面对会计存在一定压力,造成会计内部监督职能无法充分发挥。另外,企业内部机制的不足以及监督体系的缺乏直接影响了内控考核的执行力度。部分企业缺乏严格的考核检查,即使进行了考核检查,也是形式主义的走走过场,达不到实质性的目标,导致内部控制的执行效果偏低;有些企业虽然建立了一定的考核制度,但缺乏具有足够深度与广度的内控标准,必然制约内控考核监督的开展。

1.2内部审计控制薄弱

虽然企业设立了内部审计机制,但内部审计的职能却没有得到切实的发挥。一方面企业没有正确认识到内部审计工作的作用,不重视内部设立的审计机构,内审的监控职能也就无法实施;另一方面,企业设立的内部审计机构依附于财务部门,并未实现独立,导致内审的职能无法充分发挥。

1.3缺乏风险意识

社会经济快速的发展,加剧了企业间的竞争,激烈的竞争加大了企业的经营风险。从目前我国制造企业的现状来看,企业利润率低,资金周转比较困难,尤其营销部门片面追求发货量,而在应收账款回收上缺乏足够的管理机制。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情况下,以资金流引导企业快速发展尤为重要,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偏低,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制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1]。

2企业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应达到的目标

2.1保障企业资产的安全与完整

企业实施财务内部控制管理的最基本目标就是保障企业资产的安全与完整,在此基础上确保企业资产增值。但这并不等于说企业没有出现财产损失就表明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就是完善的。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管理基本目标实现的前提是分离资产保管与记录职能。企业在评估内部控制制度时要配置专业的评估人员,能够从专业视角对企业资产的使用效率作出分析判断,对那些影响资产增值和安全的因素加以控制,以便在内控制度中明确保护或应对措施,以此来判别内控制度的完善性。

2.2保障会计信息的准确可靠

财务内部控制的中心是会计控制,会计控制是其核心子系统。会计工作通过审核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等形式,为决策者提供经济决策信息来实现其反映职能。内控体系的评估还包括了会计机构设置、岗位职责与分工、核算原则、核算流程管理制度等,以及具体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的审计结果。企业利用内部审计的结果能够正确评估出会计信息是否准确与完整。

2.3保障企业做出最佳的决策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是秉承成本效益原则的,所以说内控制度也讲究效益和效率。评估内控制度时除了评估正在实施的决策活动,还要评估已经实施有结果的决策,看决策依据是否充分、真实、合法,决策程序是否过于繁杂,决策结果是否得到贯彻落实,实施结果是否满意等,帮助企业分析决策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为未来企业的发展决策提供参考[2]。

3加强制造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管理的途径

3.1强化财务内部控制意识

企业财务内控体系运行的良好环境必须有强大的意识作为指导,所以必须加强企业全体员工的财务内控意识,特别是加强企业领导管理层的内控意识,因为管理层是企业各项经营业务的决策者,对企业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企业财务内控体系的有效运行不是独立的,应在财务部门的主导下,企业各级、各部门通力协作,只有企业全体人员都树立财务内控观念,深刻认识财务内控的重要作用,并积极参与,才能将财务内控从财务活动提升到企业战略层面,全面实现财务内控的目标。

3.2提高财务人员的素质

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直接关系着企业财务工作的成效,所以制造企业必须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多聘用或重用有判断能力、能适应改革浪潮的高层次复合型财务人才。具体来说:首先,加强财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若企业的财务人员不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就会增加企业的财务与经营风险,造成财务内部控制管理失效。因此,必须加强财务人员的职业素养,尤其是诚信教育,以良好的职业操守规避做假行为,遏制操纵利润的动机。同时还要加强法制教育,遵守会计制度和相关法律法规,不受利益趋势,做出违法乱纪的事情。其次,加强继续教育,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技能。新会计准则的颁布与实施对财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财务人员要根据职业判断能力、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进行主观判断。因此,必须加强财务人员的继续教育培训工作,合理加大全方位的教育投入,建立完善的教育培训体系。结合新时期的财务工作需求,以培养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熟练的实务操作技能以及职业素养较高的财务人员为目标,提升其综合素质,同时财务人员还要与时俱进,学习新会计准则,学习和掌握现代化的财务工作手段和理念,增强专业工作能力,减少会计信息的人为失真。

3.3强化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企业内部审计的职能是监督、保障企业的生产活动按照投资计划执行,遵循国家相关的准则进行财会记录,并确保编制的财务报表能够真实、完整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等。同时,内部审计在不断完善和优化内控体系方面也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就目前部分企业内部审计不独立,导致审计职能得不到充分发挥问题,建议设立独立的审计部门,配备专职审计人员,明确其权责和工作流程,对企业的各项财务工作实施连续性、有针对性的监督与跟踪审计,并为建立完善的财务内控制度提供建议,确保企业资产的安全,提高企业资产的使用效益,促进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在必要时还可以设立审计委员会,选用具有独立性、工作能力强以及职业素养良好的人员担任负责人,提高内审部门对压力或干涉的独立性。另外,还要分离复核审计职能部门与审计职能部门人员,确保内部审计的有效性。

3.4建立财务预警机制,强化风险评估

对于目前大多数企业风险管理体系层次偏低,风险管理部门分散的情况,建议企业建立全面、规范化的风险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企业要想进一步优化财务内部控制必须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科学有效地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目标与策略,建立财务预警机制与风险管理长效机制,强化风险识别、评估,在此基础上制定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应设置相应的预警指标,体现企业运营能力的指标有总资产报酬率、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体现企业的偿债及抗风险能力的指标有现金比率、流动比率、资产负债率,通过上述指标来有效监测企业的财务管理情况,及时发现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重大问题,并反馈给企业领导管理层,进而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有效预防、科学应对风险,增强企业风险管理与处理能力,将风险带来的损失或影响降到最低限度。

4结束语

总之,企业的财务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关键环节,科学合理的财务管理必须有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作为基础,才能进一步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本文认为企业可以从强化财务内部控制意识,提高财务人员的素质,建立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以及财务预警机制,强化风险评估等方面入手,增强财务内部控制的执行力,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梁勇.加强企业财务内部控制,防范企业财务风险[J].中国商贸,2014(31):38-39.

[2]樊华群.中小企业财务内部控制问题及对策[J].中外企业家,2014(30):72-73.

作者:张连才 单位:华创融盛展示(北京)有限公司

第三篇:企业内部审计的风险及预防

摘要:

当代信息技术是促进国家整体经济水平飞速发展的最主要的生产力,信息化审计进入各行各业。但在信息化的发展过程中伴随相应的风险,其风险种类较多。文章从企业施行内部审计的作用出发,对所可能遇到的诸多风险进行分析,以及对如何预防风险的策略进行全方位的探讨。

关键词:

信息化审计;内部审计;风险;策略

0绪论

在信息时代,互联网和网络终端产品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信息化的发展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兴衰存亡。企业的现代化管理方法采用信息化已成必然。在企业内部审计中,由于信息系统工程的繁琐性,很容易带来各种风险,如内部审计的环境改变带来的不可控制的风险、数据采集的风险、信息的系统数据泄露带来的风险、审计信息系统存在规章制度不完善而可能带来的风险等。

1内部审计的含义及作用

审计就是以经济监督的身份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脱离了监督,审计也就不一样了,企业审计师这样,内部审计更是如此,各行各业的审计都是如此。内部审计的工作内容是对风险管理、内部控制、治理程序进行评鉴,而不仅仅是对内部控制进行评鉴。内部审计运用系统和规范的方法通过评价的资讯路径来进行对各部门施行各种职能。内部审计[1]的主要作用可以概括为监督、促进、防护三个方面。内部审计的监督作用表现在对企业相关部门制定的各种财政法规和规章制度进行监督。它的促进作用是通过监察各种违纪违规问题,针对已经发生以及已经发生的问题提出需要修改的规章制度,从而促进企业加强管理、提高收益,达到企业的目标。它的防护作用是通过对企业的收入、支出情况进行详细的审计,对企业的内部控制的规章制度的完善性和有效性进行审计,从而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

2内部审计可能存在的风险

尽管内部审计有着极其关键的作用,而且信息化环境下的审计与之前的传统审计相比也更加完善和严谨,但是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也给企业各部门进行的审计工作带来了诸多风险。

(1)内部审计工作人员能力不足的风险。在追求高效的信息化时代,信息化审计需要内部审计工作人员具备高超的电脑操作能力和网络信息的应用的本领[2],甚至需要计算机技术的专业人才的协助。内部审计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不足就成为了审计工作可能发生风险的前提,将造成审计信息的提取失误。信息系统的设计漏洞造成了系统的运行不可靠从而造成重大信息的数据的遗失和失效。在网络环境下的信息审计系统会有面临网络病毒的攻击风险,甚至造成系统瘫痪的严重后果。

(2)内部审计工作的核查风险。在内部审计工作过程中,内部控制制度是在传统核查过程的前提下进行的,因此都是清晰明朗、有章可循的,但是在信息化环境下,传统的审查方式是不足以满足信息系统下的审计核查,这将会造成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不能够对企业的所有方面进行审计核查,这就有可能会使企业的各方各面的核查工作出现纰漏,如信息输入不完善、数据的有效性、制度实施的合理性等方面。

(3)审计工作方式的含糊、控制制度不清晰产生的风险。在传统审计过程中,关于审计工作方式的含糊将会给企业带来极高的风险。在信息化的环境下,审计工作极易产生审计线索的不清晰,在传统的会计账单核算中是以书面的手工文本的形式反应出来,有章可循。而在信息系统下,工作人员进行修改时,系统自带的反结账、取消凭证的程序会使这一过程不留下任何痕迹。因此,信息化下的内部审计工作将带来难以规避的风险。

3内部审计风险的应对策略

第一,提升工作人员专业技能[3]。提高对在职审计人员计算机技术的提升,提高内部控制的专业素质,加强与著名财经高效的交流与合作,培养社会所急需的专业性人才,使他们有足够的能力胜任审计的专业工作,能够对企业及相关部门的行业环境、运营状况和市场条件进行完善的风险审查,不断地提高专业技能,进一步增加对专业人员的知识的掌握能力。第二,对控制系统进行安全性监管。内部控制系统在信息采集、传播过程、提升信息利用率方面具有巨大优势,但如果安全监管不当,就会带来泄露、遗失、窃取的风险。第三,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和法律体系。在国家方面,很早就做出了应对企业内部审计的法律法规,由于信息化的发展,其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一定的实用性,应积极促进企业内部的信息化。

4结论

社会的发展,科技的创新,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和普及促进了传统审计方式的革新,信息化审计加速了审计人员的工作效率。由于信息化的发展的速度以及本身固有的缺陷性导致企业及其各部门在审计中产生了极大风险。因此从工作人员专业技能的提升、控制系统进行安全性监管、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和法律体系三方面进行加强,切实做好内部审计带来的风险的预防工作,提高内部审计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李鹏辉.浅析信息化条件下的内部审计[J].价值工程,2014(21):7-11.

[2]杨蓉.会计信息化下内部控制审计研究[J].财政监督:财会版,2012(7):5-6.

[3]张品.基于信息化环境下企业内部审计的思考[J].现代商业,2014(6):15-21.

作者:凌静华 胡杰 单位:国网浙江安吉县供电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