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谈内部审计服务无形资产管理路径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本文基于内部审计功能、作用和整改的视角,分析当前高校无形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高校无形资产管理工作的路径。
[关键词]高校;无形资产问题;内部审计;路径
引言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政府会计制度实施以及巡视检查的深入,高校无形资产管理漏洞频出,国有资产大量流失。新形势下,高校内部审计应拓宽职能和作用,促进高校管理监督合力,敦促落实问题整改,保证审计结果运用,从而提高无形资产管理水平,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加快双一流建设,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1定义和管理意义
《政府会计准则第4号———无形资产》规定:“无形资产是指政府会计主体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如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非专利技术等。”“无形资产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应当予以确认。(1)与该无形资产相关的服务潜力很可能实现或者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政府会计主体;(2)该无形资产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计量。”高校通过外购、自行开发、置换、捐赠以及其他方式取得的无形资产应当按照成本进行初始计量;于取得或形成时合理确定其使用年限,并按有限的使用年限进行摊销。高校应按规定对无形资产进行处置和披露。规范无形资产管理,是高校资产和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资产、确保其安全与完整,保障和促进各项教育事业发展的基础环节和重要手段。
2存在问题
2.1认识、学习和重视不够
随着信息化、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教育发展的深度融合,高校软件、电子资源等无形资产投入经费不断加大。相对的,高校资产管理培训和意识没有跟上,“按惯例非政策规定”办事、“重实物轻电子资源资产”、无形资产严重流失等违规事项时有发生。主要表现为:资产管理集中在对房屋、设备、家具等实物资产的登记、处置等管理,对电子资源、软件使用权、校名、校誉、专利技术等无形资产管理不到位。
2.2开发购置的软件、电子资源以及特许权等无形资产管理缺失
在专项资金检查中,审计发现:高校专项经费购置的大额图书等电子资源、软件使用权(特许权),以及自行开发的软件均未按照无形资产管理。
2.3财务数据和分析不完整、真实,影响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
国家财政投入上亿的专项资金用于高校科研、信息化和改善基础办学条件建设,而高校对软件使用权、电子资源等只是费用化,未资本化计入资产。
2.4各主管部门信息孤岛,未形成共享网络平台,监管乏力
目前,高校资产管理部门均进行了明确分工:校设备处负责实物资产验收入库等管理,科技处负责专利等知识产权的注册、登记服务管理,财务处负责经设备处验收入库资产的账务管理,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处负责资产的审批、处置等宏观管理,各使用部门负责实物的保管、使用等。同时,也逐步配置了电子化、信息化的业务管理系统。但是,各部门信息各自为政、不对称、不共享。这造成高校部门记录的资产账账、账实、账册不符,每校金额均达上亿元。经审计指出后,被审计单位有心整改,却无法有效完成,出现年年检查、年年存在的现象,未形成资产监督管理的合力。
2.5内部审计存在不足,审计质量和风险共存
高校资产金额体量大、人员多、业务杂、资金来源渠道多样,内审存在六大薄弱环节:一是廉洁自律、恪尽职守的职业操守;二是新形势、新政策、新制度下,国家政策和专业知识的补充和完善;三是针对审计对象和问题的沟通、组织、协调能力;四是政策宣贯和督促整改落实的执行力度;五是面对负面现象、对立情绪和审计风险,内审组织和队伍的心理健康和职业发展前景的建设;六是由于权威性、独立性、技术手段、工作方法的不足,审计结果不能达到管理层预期,内审地位和形象也会受损。
3新形势下高校内部审计的定位和作用
在中央审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指出:“审计机关要及时揭示和反映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新情况、新问题、新趋势。要加强对内部审计工作的指导和监督,调动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的力量,增强审计监督合力。”因此,作为审计监督合力的高校内部审计,应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与时俱进,不断拓展其内容、职能和目标,更好地发挥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重要作用。一是由过去单一低层、某一阶段的审计演变成宏观、全阶段的审计,充分体现审计的“全过程”和“全覆盖”;二是从“财务查账”延伸到“政策落实”“高校全面治理”和“反腐倡廉”建设;三是要树立“四个意识”,自觉地在思想、政治、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落实党中央对审计工作的部署要求;四是拓展审计监督广度和深度,消除监督盲区,从加强内部管理拓展到强化落实党中央重大政策措施贯彻落实情况跟踪审计力度,揭示高校经济运行中各类风险隐患力度,做到应审尽审、凡审必严、严肃问责,努力构建集中统一、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高校审计监督体系。同时,无形资产管理审计是内部审计的重点和方向,是对高校无形资产管理效益实现途径、开发利用和发挥程度以及无形资产管理人员素质的审计,是一种面向未来的审计。充分发挥审计在无形资产管理中的作用,对提高资金使用和财务管理效率、从源头上防止国有资源流失、促进资产保值增值、促进学校和学科的发展、创造良好社会和经济效益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强化高校内部审计,提升无形资产管理水平
4.1组织专项审计问题培训,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针对审计发现的典型案例和事项,及时向分管校领导汇报,与学校有关部门沟通和协作,邀请专家学者,召开专题会议、报告、培训、讲座等,宣贯国家无形资产管理政策和法规;促进高校资产管理部门和人员,充分认识无形资产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切实掌握和规范无形资产的立项审批、购置验收、登记入账、保管使用、处置报废等管理工作,保证高校无形资产的账账、账册、账实相符,防患于为燃,减少或杜绝国有资源流失,维护高校和国家教育形象。
4.2加强专题审计和调查,完善顶层设计和内控建设,明晰职责
首先,内审应联系实际,适时对校图书馆、信息中心、设备处、科技处等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单位,就双一流建设经费、科研专项经费购置的电子资源、软件等无形资产进行专项审计和调查。其次,创新审计方式,借助国家和社会力量,审计服务和监督两手抓,边审计、边揭示问题、边反馈、边沟通协调、边督促落实整改,到得审计时效。最后,就发现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及时形成专题报告或审计建议书,向分管校领导汇报,一是促进学校加强顶层设计,成立党委领导下的学校资产管理领导小组,加强无形资产的管理。二是完善无形资产管理内控制度建设,编制学校无形资产管理流程图,明晰管理使用责任主体,落实责任分工,及时对账,形成管理的无缝对接和闭环。三是针对内审揭示的问题建议,按照国家相关文件,结合实际,督促被审计单位及时制订规范、可操作的实施办法或细则,促进学校健全绩效评价机制和领导干部考核机制,使无形资产管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有据可查,为学校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4.3强化审计“回头看”和审计结果运用,保证政策贯彻执行
一方面,加强审计“回头看”,有目的、有重点地进行检查和抽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制定措施,堵塞漏洞,促进管理。另一方面,强化审计整改督促落实,协助成立由被审计单位“一把手”牵头,纪检、财务、资产、科研、信息化等相关部门组成的整改小组,改变工作方式,梳理责任清单,及时整改到位,形成无形资产监督合力。从而保证国家和学校相关政策的贯彻执行。一是明确无形资产管理的部门及其职责范围,加强日常管理和监督。包括,学校国资部门是否严格执行无形资产购置的审批和报备;校设备、科技部门的验收、登记、处置是否到位;校财务和计量、摊销或折旧、收益、报废等账务处理是否严格;校各使用部门的出入库、保管、台账登记、维护、盘存、报废等管理是否到位;校纪委和内审等监督部门是否形成监督合力、严肃问责,从源头遏制违法违纪行为。二是建立和完善无形资产内控制度建设,检验各职能部门分工、协作是否用制度体现,违反如何处置,责任追究情况。三是通过年检、稽查等日常监督工作的审计,保证无形资产信息真实、可靠和能为大众所用,促进国有资源合理配置,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促进学校管理水平和办学效益提高,维护学校、国家教育形象。
4.4加快推进信息化平台的网络建设,形成监督合力
内审要及时推动业务、财务和审计管理的深度融合发展,以政府会计制度实施为契机,开发并推广使用包括无形资产管理软件的共享网络平台,借助国家和社会审计力量,适时开展学校信息化专项审计和调查,加强信息化建设和资源共享平台建设,推进资产业务与财务信息系统的有效对接,实现财务、设备、科研等部门的数据互通共享,构建覆盖经济活动全过程的信息平台,实现经济业务的网络化、平台化、智能化,建立资产、财务工作联动机制,确保资产、财务数据动态匹配,全面提升数据质量。为无形资产信息化管理提供技术支撑,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4.5完善内审及管理人员组织和队伍建设打铁还需自身硬。指出,要加强审计机关自身建设,以审计精神立身,以创新规范立业,以自身建设立信。审计机关各级党组织要认真履行管党治党政治责任,努力建设信念坚定、业务精通、作风务实、清正廉洁的高素质专业化审计干部队伍。因此,高校应根据新要求,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加强领导,深化机构改革,有计划地充实审计及相关管理工作人员力量。二是适时开展有关法规的培训和考核,树立良好管理意识,提高业务和管理水平。三是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政治理论学习,树立服务意识,改进工作作风,更好地为广大师生服务。四是加强审计信息化建设,提高内审工作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财政部.关于印发《政府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第4项具体准则的通知(财会[2016]12号)[Z].2016-07-06.
[2]郭静.新形势下高校内部审计面临的机遇和挑战[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9):10-11.
作者:郭静 单位:武汉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