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注重内审作用 强化监督网络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我国审计走过20多年历程,先后建立了国家审计、内部审计、社会审计网络化监督体系,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发挥了审计监督职能作用。2006年2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修改审计法的决定。修改后的审计法第二十九条规定:“依法属于审计机关审计监督对象的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其内部审计工作应当接受审计机关的业务指导和监督。”尤其在近几年,审计工作更加被社会各界认可和关注。本人根据审计工作实践,就如何进一步加强内部审计工作谈一谈看法。
一、内审工作存在的主要不足
随着我国审计制度的不断改革,内部审计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是由于我国的内部审计还处于不断发展完善过程中,在实际审计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如人意的地方,内部审计作用还有待于进一步发挥。
(一)法律法规不健全
由于国家对内部审计的管理处在一个完善过程之中。目前,我国内部审计所依据的法律法规仅为《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和中国内部审计师协会的《内部审计基本准则》、《内部审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及十个具体准则。这些法规和准则法律级次偏低,可操作性不强,与实际工作需要存在差距,缺乏针对性,对内部审计工作的很多方面未有具体规定,出现空白。使得内部审计工作法律依据不充分,审计作业不规范,审计人员进行审计时,只有依据经验进行分析判断,直接影响了审计结论的正确性和权威性,同时增加了审计风险,影响了审计工作质量。
(二)审计独立性不强
独立性原则是内部审计区别于单位内部其他职能部门的重要标志。内部审计应具有独立性,这是使内部审计具有客观性、权威性及公正性的必要条件。从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看,很多单位的内部审计机构或隶属于财务部门,或与纪检、监察合在一起作为一个职能部门。
(三)参与决策程度不够
不少单位对内部审计所能提供的评价、咨询等服务缺乏全面正确的理解。事实上,企业在制度制定、资金使用、财务规划甚至信息系统建设等诸多方面非常需要内部审计的参与与服务,但许多内部审计机构在实际工作中却被束之高阁,或者有些被赋予不应有的职责。在这些单位中,内部审计在强化内部管理方面的作用未被充分认知或未被正确认识,内部审计机构并没有被看做是相对独立的组成部分。
(四)内审工作有局限性
内部审计是各部门、各单位内部设立的机构,开展工作需要在本部门负责人的直接领导之下进行,为促进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和加强经营管理服务。本单位利益与内部审计人员利益的一致性,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审计工作的质量,有的内审人员为维护自身的利益,往往对不正当的行为采取默许的态度。
(五)内审对象内容复杂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一方面,由于企业经营规模的扩大,所进行的商品交易日趋复杂,给内部审计带来了更多的困难,审计风险也随之增加。另一方面,随着信息化程度的提高,单位的会计信息资料也越来越多,差错和虚假的会计资料掺杂其中,失察的可能性也随之增大,会计核算业务已经远远超出传统的财务会计的内容,这对内部审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审计人员作出正确结论的难度也就越大,加大了审计人员的审计责任。
(六)内审人员素质不高
从内部审计队伍的组成来看,一方面是专业结构不合理,突出表现在财务人员对会计知识比较熟悉,对管理领域则不太了解;工程审计人员对自己的专业比较熟悉,对其他专业则很少涉足;高水平复合型的人才很少,因而提出管理上的建议、撰写大型的专题调查报告明显力不从心。另一方面,内部审计人员由于知识结构和业务素质不高,在实际工作中表现在对政策理解上有偏差,对企业的管理流程、作业流程不熟悉,对管理上不完善的环节把握不住,不能适应时展的要求,从而制约了审计职能的发挥。
(七)审计成本受限制
进行任何一项经济活动都要对收益与成本衡量,在尽可能的范围内减小成本。审计工作成本有直接成本和隐性成本,是内部审计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
开展内部审计工作时,一方面,无可避免的会出现一些直接的支出。特别对一些大型企业而言,进行内部审计意味着跨地区甚至跨国界的工作,需要对不同类型的单位进行调查,并进行有效的分析汇总。在此过程中,企业的人力财力会出现一定量的付出,成为企业的成本。另一方面,必然将造成对单位资源的占用,日常工作会因此受到一定的影响,进而造成一些隐性成本支出。很多单位不情愿为此付出。
二、加强内部审计工作的方法
影响内部审计工作的因素来自不同层面,因此,在提高对内审工作重要性认识的前提下。需要从不同层次与角度着手研究加强内部审计工作。
(一)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
首先,应严格按照《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及《中国内部审计准则》的要求,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设置专门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配备专职的高素质的内部审计人员,提高内部审计机构的直属领导层次,确保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其次,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建立和完善经济组织内部审计制度。经济组织应结合实际,制定切实可行、有针对性、具体的内部审计制度,如内部审计规定、内部审计岗位责任制、内部审计作业标准、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程序等等。从制度上保证和规范内部审计工作依法有序进行。再次,内部审计人员应以实际行动做好宣传工作,以高效优质的审计成果证实审计的作用,提高大众对内部审计的认识,争取本单位领导对内部审计的重视和支持。
(二)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素质
发挥内审作用,高素质的审计人员是关键。因为无论审计环境如何,内部审计工作程序制定得周密与否,最后都需要审计人员来操作落实,如果没有高素质业务水平过硬的审计人员,做好内部审计工作只是一句空话。因此,必须加强对内部审计人员的控制。具体的手段包括:一是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聘用具有符合从业资格的人员担任内部审计工作,不只限于从单位内部挖掘,既要注重经验,又要重视在面对新经济条件时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以人为本,选择负责且有能力的人才,使他们各尽其职。二是加强对内部审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职业道德的培训,使审计人员具有较高的政治思想觉悟,掌握和贯彻国家各项法律、法规、方针、政策,能够坚持原则,忠于职守,秉公办事,依法审计,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在专业水平方面,应具有会计、审计和管理等专业知识,并且具有较高的经济管理、调查研究、综合分析和语言文字表达的能力。同时应督促审计人员采取相应措施,在实施审计时秉承客观、公正原则和谨慎态度,以防范审计风险。三是加强对内部审计人员的后续教育,保证必要的业务培训学习,使其可以不断更新专业知识,及时了解国家和行业的最新动态,保持与时俱进。同时,开拓本身的技能,综合了解各项与工作相关的知识,保持、提高和完善自己的专业胜任能力。
(三)注重应用新技术和新方法
内部审计新技术涉及内部审计人员运用新的手段完成内部审计任务的技巧。当前常见的是运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开展内部审计工作。这就需要购置硬件设施和开发适用软件,并对内部审计人员进行培训,熟练掌握和运用计算机辅助内部审计的技术。要实现信息传输网络化、审计管理微机化、审计过程电子化。培养一批既熟悉审计业务又掌握计算机技术的内部审计人员,发挥信息化建设在内部审计监督和管理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促进内部审计工作再上新台阶。当前内部审计要实现两个转变,即:尽快实现内部审计由以监督为主向以监督与评价为主的方向转变,由以事后的财务收支、查错防弊为主向以事中、事前的效益审计、管理审计为主转变。
(四)认真执行内部审计质量标准
在审计工作实施时,审计人员要做到严格按照审计署颁布的《审计方案准则》的要求,在审计质量监管工作上与国际接轨;建立定期和多层次的考查、审核和评估制度;制订质量管理方案和实施计划,组织协调并督促检查计划执行情况;经常进行质量分析,检查各种制度的执行情况;建立内部审计质量控制议事规则,对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重大问题,要组织有关人员认真研究;正确处理好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各种关系,凡因失职造成的质量事故应予追究责任。另外,国家审计机关要加大对内部审计质量监管的力度。并且建立健全有效的审计效果考评控制制度。制订各类质量标准,并检查执行情况;健全内部审计实务标准,制定准确可靠的定性、定量指标,真正实现审计工作标准化;及时评价内部审计质量,进行质量管理教育;健全完善内部审计技术标准体系,明确内部审计各项工作要遵循的标准。
(五)借助外部审计力量的帮助
在很多方面,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相比并不见得有着更大的优势。并且,内部审计由于其脱胎于内部,注定其较低独立性。为了强化内部审计,应当根据内部审计职业实务准则要求,积极引进外部评估机制,这不仅能有效促进内部审计工作,还是内部审计活动有效增值、提高其工作效率和效果的途径。
综上所述,注重内审作用,强化监督网络,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是作为国家审计的必要补充。能够为加强内部控制,提高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和效益程度,协助审计机关履行好职责,更好地促进单位加强经济管理和实现经济目标,规范经济行为,为维护国家经济秩序,推进依法行政,加强廉政建设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