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领导层内部审计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一个现代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位于不败之地,求得发展,必须加强和完善企业的自我激励和自我约束机制。内部审计是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但由于我国内部审计起步较晚,无论是在理论、法规标准、审计方法以及专业人才培养等方面都存在程度不同的问题与不足,有待不断地探索、研究、改进、提高,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在大多数民营企业中,存在的问题更加突出。
一、民营企业开展内部审计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
绝大多数民营企业认为,审计应是会计师事务所及其注册会计师的事,这是制度规定,企业无须再行设置内部审计机构,配备专门人员。因此,内部审计的自觉自愿性不够。而且对内部审计所提供的各种管理服务缺乏理解,没有认识到内部审计是一个增加经济效益的巨大潜力,有时甚至把内部审计当成给自己挑毛病找麻烦的机构,从心理上排斥加强内部审计的观念。
2、内审部门的独立性差
在已经设置内审部门的大多数民营企业中,对内部审计范围的定位依然停留在财务与合法性审查上,缺乏与现代市场经济相一致的风险投资及经营审计理念。正是基于内部审计理念的错位,企业对现代内部审计在风险管理和控制方面的功效存在认识上的差距,造成一些企业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差,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如:内部审计机构在财务负责人或是其他部门经理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在审计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受本单位的利益限制,是服务于企业管理当局的管理工具。鉴于此,企业的内部审计很难站在客观、公允的立场上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做出客观、公正、合理合法的评价。特别是当面对领导参与或法人违纪时,内部审计往往无能为力。在这种情况下,作为企业的内审部门,如若服从于长官意志,不能对企业的财务进行有效监控,不能做出真实、客观的评价,而出具虚假审计报告,就会埋下巨大的隐患。
3、内审人员素质不高。
由于对内审的不重视,企业对此方面的成本投入不多,使内审部门缺乏素质较高的人员。内部审计人员的绝大多数是从会计岗位转过来的,知识面较单一,缺乏与经营、管理、生产等相关的知识和经验,使得内审仅从凭证和账面找问题,难以从实际工作的深层次上发现问题。而作为一个真正合格的内部审计人员,它不仅要求内部审计人员在业务方面要精通会计业务、熟悉本企业经营,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企业的投资呈现多元化,如企业的并购、分设、债务重组、非货币性交易等。为了更好地服务企业和规范企业的经济行为,内部审计人员必然参与到企业的这些经济行为中这就要求审计人员的知识多元化,不仅要能懂财务和审计知识,而且还要精通企业的各项相关业务。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成为开展高层次审计监督的关键所在。
4、内部审计的范围狭窄。
目前,我国内部审计人员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到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合法性的查证及生产经营的监督上,审计的对象主要是会计报表、账本、凭证及相关资料,其工作主要集中在财务领域而未深入到管理和经营领域。例如,当对某一销售收入进行审计时,往往审核其合同金额与客户付款金额是否相同,所附票据是否齐全,而不管其价格是否合理,认为那是经营部门的事,与财务无关。再如,对投资项目的审计中,往往忽略审核投资协议是否完整,企业是否根据投资比例在相应的会计期间,对被投资单位的投资收益按照权益法或成本法进行了准确的会计核算。至于是否应该投资,投资回报率是否合理,合作对象是否恰当,是否有更好的选择方案一般不去深入分析。
二、针对以上民营企业中内审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1、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加强内部审计工作
作为企业高层领导应从管理的角度充分认识到内部审计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为内部审计配置适宜的人力、技术、经济资源,提高内部审计机构和内部审计人员的地位,充分调动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热情。作为内部审计部门,既要坚持组织规章制度的严肃性,又要善于分析组织规章制度的合理性,并广泛开展风险投资与审计,而且能够通过恰当的方式将审计结论、审计建议等表现出来,为企业领导出谋划策,排忧解难,并正确处理好与企业内部各有关部门的关系,以便与被审计者达成良好的协作关系;力争将内部审计部门的宗旨、权限和职责以书面的形式形成章程得到高级管理层的批准和董事会的认可,及时将审计中发现的经营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普遍问题向直接领导汇报,并提出合理化建议,从而赢得企业管理当局的重视和信赖,以保障审计权利和职责的有效执行。
2、保障企业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要使内部审计真正起到监督经营者资本营运、维护资产安全完整、达到协助管理当局有效地履行职责和责任,就必须明确产权主体,建立产权监督体制,将内部审计置于产权主体的领导之下,代表产权主体的利益进行工作,保障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以下几种模式可供借鉴:(1)监事会领导的模式:由于监事不能兼任公司的经营管理职务,即没有经营管理权,在企业中的地位比较超脱,符合内审部门独立性的要求,不足之外是内部审计不能直接服务于经营决定,难以实现其促进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任务和目的。(2)总经理领导模式:这种模式有利于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但它难以对本级公司的财务和总经理的经济责任进行独立的监督和评价。上两种模式比较而言,监事会领导模式的领导层次较少,地位超脱,相对独立性强。因此,这种模式应是现代企业中内部审计机构模式的首选。(3)独立董事制下的审计委员会模式:此种模式主要适应于家族式的企业尤其是在“内部人控制”现象尚未完全清除的情况下,审计委员会制度的建立,正是弥补董事会功能缺陷的制度安排;而且可以增强对各家族管理者的控制;还可以帮助董事们履行其在财务报告方面的责任,增强社会公众对公开财务信息的信心。
3、努力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
内部审计人员素质的高低是影响内部审计工作绩效的重要因素。民营企业在挑选内审人员时,应在以下几方面进行考查:(1)良好的人际关系和沟通能力,内审涉及到企业的各个部门,内审人员应尽量处理好与各部门经理和相关人员的关系,这是使审计工作顺利展开的前提。(2)内审人员还应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较高的政策水平,必须对内审人员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其道德修养和政策水平,牢固掌握国家财经法纪和企业规章制度,才能对企业财务收支和经营管理活动进行有效审计和客观、公正的评价,为企业经营管理者提供生产经营决策的科学依据;(3)要有较强的业务能力,内审人员必须熟悉会计、审计、法律、税务、外贸、金融、基建、企业管理等方面的知识;而且要具备不断更新观念,更新知识的意识,不断提高应变能力,以适应高层次审计监督。
4、拓展内部审计的范围
(1)审计目标的改变
随着企业内部控制的日益加强、公司治理结构的逐步完善及会计信息质量的不断提高,建立在以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为基础的,旨在审查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是否真实、是否合法的财务审计将不再是现代内部审计的目标,而合规性审计目标或效益性审计目标将上升为主要的审计目标,相应地,内部审计工作的重点也将发生转移。在时机成熟的情况下,有条件企业的内部审计应适时地调整其工作重点,并将作业领域从财务审计扩展到管理审计。从而使现代内部审计将在管理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2)审计方法的改变
内部审计方法由事后审计转向事前控制为主,实行全过程审计。企业为了防止决策失误和风险转化,保证经营目标的实现,促进利润最大化,必然不断促使内部审计“关口”前移,即由原先的事后审计为主,转向事前控制为主,以最大限度规避风险、发挥资产经营的效益。因此,内部审计需要不断的开拓新的审计领域,针对企业经营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和主要问题,有重点的开展经营审计和风险管理审计,为民营企业的发展提供服务,促进企业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率。
5、利用职业化内部审计
当前,内部审计的模式主要是由企业内部自行组建的审计部门来实现内部审计。其实,多数民营企业还没有达到单独设置内审部门的规模,但是如上所述,这些企业又确实需要加强内审工作。对于这些企业来讲,可以考虑利用企业外部的职业化内审部门。职业化的内部审计相对于企业自设部门的内部审计,在独立性、规范化方面无疑具有明显优势。
综上所述,民营企业要持续发展,必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优化公司治理结构。内部审计作为企业控制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为企业管理者提供决策信息,促使企业改进管理,提高效益方面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理应受到充分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