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浅谈高校教育统计工作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教育统计是高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一环。进入新时代,新形势的变化及全国推进“双一流”建设的大环境对高校教育统计工作提出了新要求。随着高校教育统计工作的日益发展,统计质量和水平不断提升,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依法统计不严,深入调研不够,指标体系不完善,统计分析利用不足等。加强高校教育统计工作,必须瞄准并适应新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需求,以新思想新思路,在统计工作执法、统计工作调研、指标体系优化、队伍建设、信息化建设、工作研究等方面,进一步探索相应工作优化路径并采取实际举措,服务教育事业发展大局。
关键词:教育统计;问题;对策;新时代
教育统计是高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一环,它不仅为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相关方针政策提供依据,同时服务高校领导决策,为高校建立现代治理体系、实现科学管理提供重要支撑。随着高校教育统计工作的日益发展,统计质量和水平不断提升,但仍存在一些问题。新时代新形势赋予了高校教育统计工作新的使命,国内全面推进“双一流”建设的大环境也对其提出了新要求。如何做好高校教育统计工作,服务学校发展建设大局,开创高等教育事业新局面,是当前需要深入探索和实践的重要命题。
一研究背景
新时代、新形势对实现教育现代化和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任务、新要求。当前,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意味着中国高等教育和高校将更多地融入国际同台竞技,而作为监测和评估高校办学实力和水平的教育统计数据显得尤为重要。党的和全国教育大会提出,要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这是今后和未来一段时期中国高等教育的重大主题和发展纲领。2020年“双一流”建设首次“大考”在即,将实现有进有退动态调整,这也对如何利用教育统计数据服务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报告和全国教育大会也强调,要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深化产教融合,意味着将科研、产学研合作等指标,纳入高等学校教育事业基础统计之中是必要。而此前一系列文件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以下简称“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明确了我国教育发展的总目标,如何对接总目标,建立和完善适应教育改革发展需要的覆盖范畴广、口径统一、指标体系完善、管理运行有效的高校教育统计工作机制,至关重要。然而,目前教育统计工作已经无法完全满足新形势下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特别是相关政策文件更新滞后,未能因时而变,如2002年颁布的《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2004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等。探索新形势下做好高校教育统计工作的路径,提升其服务高水平大学建设和教育现代化发展大局的能力,十分必要。本文通过对现有研究成果进行文献分析、对部分高校统计一线工作者进行访谈,结合自身统计工作实践,对高校教育统计工作面临的问题及新时代如何做好高校教育统计工作进行探析。
二高校教育统计工作存在的问题
高校教育统计工作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仍有一些问题。根据对知网收录2008年至今的论文进行的不完全统计,反映的高校教育统计问题中,统计机构与队伍薄弱最为普遍,占比22.6%,统计分析和利用不够占16.1%,指标体系不完善12.9%,重视力度不够12.9%,统计制度与管理不完善9.7%,这些问题不仅在20年代就被普遍提及,近些年依然被广泛强调。而近些年被提及的问题中信息化水平不高占6.5%,数据统计静态孤立、重复统计6.5%,依法统计不严、数据质量低3.2%,存在内视倾向3.2%,其他如微观统计缺乏等占3.2%。这些问题虽占比不高,但反映了近些年在教育统计工作关注点上的新变化。笔者结合统计工作经验、访谈成果及上述文献分析,对高校教育统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进一步探讨,梳理总结如下:
(一)依法统计不严,统计工作调研不够全面深入统计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对依法统计进行了明确规定,但在高校教育统计实际工作中仍然存在统计执法不严、行政干预统计结果、虚报瞒报漏报等情况,严重影响了统计数据的真实有效性。同时,高校对教育统计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大多数统计工作者仅满足于完成既定的统计填报任务,缺乏探索进一步优化统计工作的主动性,统计工作逐渐被边缘化。高校教育统计存在多头上报、重复统计现象,有的高校内部未对全校统计数据进行整合和统一管理。其重要原因在于,上级教育部门对一线统计工作的管理运行现状、困难和高校教育统计工作实际了解不足,统一归口的统计工作管理机制尚未健全。此外,中央和上级教育部门出台的一系列文件,如《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及《教育统计管理规定》等,内容较为全面,但总体而言,都是从自上而下的视角规制、审视、评估高校的发展建设,对关系高校改革发展的具体指标还缺乏更细致入微的考察调研,致使高校教育统计范畴覆盖面不广、内容延伸性不够,在服务决策的效度上大打折扣。同时,目前高校教育统计主要着眼于学校内部的管理运行与发展建设相关数据,缺少社会信息的搜集和调研分析,数据延展性与市场导向性不够,如关于服务地方经济的统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跟踪统计等尚不完善,大统计格局未建立起来。
(二)指标体系不完善,统计分析利用不足目前高等教育基础报表使用的指标颁布于2004年,2015年教育部修订并颁布《中国教育监测与评价统计指标体系》,但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推进,尤其是进入新时代,我国教育发展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已有很大变化,现有的指标体系对于微观层面数据的统计和评估监测还不尽完善,如针对人才供给和高校创新能力,现有的统计指标在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和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和新型智库建设等方面的微观指标设计上有所欠缺。指标体系已经无法全面反映高校办学水平,满足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需要。其次,教育部门和高校对教育统计数据的分析利用仍然不够,对于如何充分利用统计数据服务高等教育发展变革,还有较大探索空间。近年来,社会公众对教育统计数据的关注度持续提升,相较于教育部门和高校自身,国内外第三方组织对统计数据的分析乃至高校办学实力的评估更为频繁深入,涌现出了大量大学综合实力排行榜、学科排名、教师学术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排名等,教育部门和高校对教育统计数据的分析利用需进一步强化。再次,高校教育统计工作缺乏完善的反馈机制,统计数据上报后,尽管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给各高校提供了基本情况统计资料汇编,但未向高校反馈评估结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方案。
(三)统计队伍薄弱,统计信息化水平不高高校教育统计队伍长期处于薄弱状态,在前文统计中该问题占比最高就可知一二。大多数高校缺乏稳定的专职统计员,统计人员多属兼职,队伍流动性较大,且兼职统计员对统计工作在精力和时间上的投入相对较少,且他们不一定具备专业统计知识和素养,影响着统计工作的高效开展和统计数据的真实有效性。此外,高校教育统计信息化建设虽然已取得很大成效,但仍有差距。目前高校教育统计系统和数据库多套并行、口径不一、互相独立,如普通高校教育事业统计报表、本科教学数据库、科技统计报表等统计的系统平台没有充分实现信息互联共享,同时,教育统计系统的功能更多地定位在采集录入数据上,数据比对分析、诊断评估功能有所欠缺,严重制约了高校教育统计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和统计价值的发挥。
(四)统计工作研究不够,成果运用不充分就目前来看,专题研究教育统计的中文文献进入21世纪才逐渐增多。20年代研究成果集中于对高校教育统计面临的问题与对策、如何做好高校统计工作、教育统计服务高校管理、教育决策和教育发展等方面。近年来研究主题趋向多元化,除上述主题外,还涵盖高校教育统计与人才培养评估、教育统计信息化建设、队伍建设、数据质量保障机制、统计指标、发达国家教育统计体系、教育统计学习和培训等方面。总体来讲,前期多着眼于宏观层面,近年来则较多从微观角度切入,研究更为具体、精细。然而相关研究还不够充分,成果质量参差不齐,理论分析与专业探索不够,对于如何发挥教育统计服务决策功能的认识和站位不高,易流于表面。相关研究还有较大空间,如关于教育统计与教育现代化及学校管理变革,关于教育统计范畴和指标体系优化,关于教育统计的横向纵向、国际国内对比研究,关于高校教育统计信息化建设,关于如何在大数据时代做好教育统计数据的挖掘利用等方面仍有较大探索空间。此外,现有研究成果的运用意识和实践尚有欠缺,相关研究成果常被束之高阁,对于做好高校教育统计工作的对策只是部分得到落实,如关于加强教育统计信息化的对策有较好得推进,但仍有空间。
三新时代高校教育统计工作优化的路径和对策
(一)强化依法统计,深入开展统计工作调研加强依法统计,上级教育部门应进一步完善相应政策文件,将依法统计责任层层传导、层层压实,同时通过宣传片、网络媒体等方式,强化对统计法规等的学习宣传。高校需进一步强调依法统计,建立统计工作责任清单,统计工作人员也当强化主体意识,学习并严格执行统计法及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实施条例》,提高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全面开展统计调研分析,研究制定科学合理的方针政策与工作机制。首先,通上情,各级教育部门应深入研究中央及上级文件精神,制定或修订相应政策文件,如修订关于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指标体系相关规定的文件。其次,摸下情,各级教育部门应对一线统计工作进行实际考察。上级部门在制定相关政策时,遵从先调研、后设计的程序,抓好从自下而上到自上而下的过程,通过深入高校实地调研、进行文献资料研究、组织专家研讨、研究起草文件初稿、广泛征求意见,开展试点工作等办法,科学制定或修订相应规章制度及管理办法,尤其要进一步加强对统计的归口管理,强化各类数据报表之间的关联和整合。高校则应调研二级单位统计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及需求,指导统计工作。其三,知内情,全方位研究教育事业和高校内部最关键、最能全面反映其发展建设状况的数据,做好相关统计工作。最后,晓外情,上级教育部门和高校调研分析国内外教育统计体系和工作机制,知己知彼、学习借鉴、扬长避短,同时注重研究分析社会、市场形势,针对性地扩大统计范围,强化统计数据对外的应用。
(二)完善指标体系,适应新时期教育改革发展需求高校教育统计工作需适应形势变化,各级教育部门应积极对接中央和上级文件精神,完善教育统计指标体系,进一步规范监测评估标准;以服务决策和教育事业发展为导向,强化统计数据的分析利用,扩展统计数据应用空间和领域。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将“人才供给和高校创新能力明显提升”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目标之一,报告和双一流建设方案同样对创新能力提出要求,而目前高校教育统计指标体系在此方面不尽完善,本文将以此为例,从其中一个分支“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切入,对高校教育统计范畴及评估监测指标体系进行探析,以期提供可能的参考,具体见下表1。
(三)加强统计队伍和信息化建设,提升工作效能和服务水平着力打造专业、稳定的统计工作机构和队伍,需由具备一定专业知识的人员担任统计员,同时健全统计培训制度,分类开展法律法规、教育统计学理论、教育统计业务实操等培训,尤其加强对最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实施条例》的学习研讨。建立统计学习资料库,加强统计工作经验做法交流,如组织统计工作交流会、开展形式多样的征文活动、征集并汇编经验荟萃材料等,以更为广泛的形式指导高校统计人员有效开展工作。充分利用信息化时代的技术条件和资源优势,强化教育统计信息化建设。其一,上级教育部门应主持建设一个统一归口的覆盖面广、口径一致、综合联动的教育基础数据库或系统平台,同时利用技术手段实现各类教育统计系统和数据库的信息互通、共享联动,解决教育统计中多套系统平台各自独立、数据不共享、关联校验不便等问题。强化统计数据信息公开,借鉴发达国家如美国国家教育统计中心关于公开统计数据的做法,破除信息互联障碍,构建全国教育信息资源共享体系。其二,建设独立的教育决策服务系统,或在已有教育统计系统和数据库的基础上,开发和完善数据比较分析、预测评估功能,运用互联网、大数据发挥高校教育统计服务管理和决策的功用。其三,高校内部应建立一个涵盖人才培养、科学研究、财务后勤等的原始数据资料库,实现从统计数据采集、工作汇报与交流到宏观管理决策等各项工作所需数据的综合调取,服务学校发展建设大局。四强化工作研究,推进研究成果有效应用教育统计工作研究是探索改进教育统计工作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新时代如何根据新形势做好统计工作研究十分重要。加强教育统计工作研究,首先应提高站位,瞄准影响高校改革发展和实现教育现代化战略大局的需求,进一步探索优化统计工作机制,提升统计工作的实用价值。其次培养和提升工作研究能力,强化理论分析与专业探索,提升研究成果的专业性、深入性和可实践性,同时不断拓展研究范畴,实现研究视角多元化、研究主题多样化、研究对象精细化,如进行教育统计范畴和指标体系优化研究,关于教育统计的横向纵向、国际国内对比研究,教育统计基础数据库和服务决策系统建设研究,针对教育统计工作中的某一模块进行深入探究等。此外,充分挖掘研究成果的应用价值,强化研究成果应用,针对研究成果中的建设性意见和方案,研究制定相关落实办法,提高成果转化率。
参考文献
[1]张磊,姜孟瑞.教育统计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8.03.
[2]程晶.大数据背景下教育统计数据有效利用的问题与对策[J].价值工程,2017,36:182-183.
[3]洪家芬,董雨,张劲松.教育统计基础数据质量保障机制研究[J].教育观察,2017,6(1):45-47.
[4]李斌.新时期高等教育统计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7,21:35.
[5]谭占军.创新学校教育统计工作的探讨[J].统计与管理,2015,6:95.
[6]钟玮.我国高等教育统计工作改革与创新研究[J].统计与管理,2014,11:40-41.
[7]张莉.中国教育现代化进程统计监测研究[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4,29(10):79-84.
[8]王丹,张萌萌,王等.加强高校教育统计工作提供有力决策参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3,(33):12-13.
[9]肖菲.新形势下高校统计工作的探讨论[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58-59.
[10]王振龙.可持续发展中的教育统计问题研究[J].中国高等教育,2008,5:50-52.
[11]施永娟.教育统计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统计与咨询,2009(3):16-17.
作者:何旭 成希 单位:湖南大学校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