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高等教育统计革新范文

高等教育统计革新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高等教育统计革新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高等教育统计革新

高等教育统计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育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国家教育管理活动的重要工具,它的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国家教育政策的制定和教育管理的效果。它既是高校领导层的参谋助手,也是上级党政主管部门制定与形成决策的基础和前提。如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如何适应教育事业发展的新形势与新要求,不断创新高校教育统计工作,是高校统计工作者面临的新课题。本文根据多年高校统计工作实践,就此问题进行探讨。

一、高等教育统计发展相对滞后

随着国家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教育在增强综合国力中的基础作用更加明显,国家推行一系列措施,把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有力地推动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高校扩招,高等教育开始从精英教育转入大众教育,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化,联办、民办教育等办学形式不断涌现。与此同时,高等教育统计的发展却相对滞后,主要表现在:

1.高教统计指标体系滞后我国的高等教育统计经过多年的努力和探索,基本上形成一套统计指标体系,客观反映了高校教育发展的规模、速度、内容、结构。但是现行的统计指标体系已不能反映高教改革中的新情况、新问题,而是就教育论教育,没把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联系起来考查,没有把目前日新月异的高等教育发展现实及时填充到高等教育统计内容中去,只重数量指标,缺乏反映高等教育主动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指标。主要存在的不足有:(1)统计指标含义不明。例如:《普通高校基层报表》(下简称高基表)中的“科研机构人员”指标不加区别的包括了行政干部、辅助人员和工人,显然不利于掌握科研人员数,或容易产生误导。(2)指标设置不尽科学。例如:高基表中高等学历教育层次中,只设有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教育,不含“高等职业教育”而是把它混淆在普通本、专科教育中,但是现在急需反映“高职教育”的指标,这样就造成了统计指标不能全面反映客观事实的后果。另外,目前一些高校经批准可实行“学分制”试点,打破了传统的学年制计划。而高基表中的学生数指标是按学年制设立的,若继续沿用会使信息失真。随着高教改革的新举措不断出台,现行的统计指标体系将愈加难尽其职。

2.高教统计模式滞后高教统计模式与正在进行的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不相适应。我国的教育统计实行“统一集中,分级负责;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管理体制,基本上是适应计划经济需要的统计体系。而高等教育的改革已打破国家包办高等教育的单一办学方式,正在探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多种形式和途径办学的新格局。私立学校不断出现,大有发展之势,高等教育将逐步形成公办、民办、企业办学、国际合作办学等多种形式并存的格局,显然,高教统计现状已滞后于高教改革步伐,集中、单一的教育统计将难统计多种形式的改革局面。

3.高教统计方法滞后随着高教改革的深化,高校已由过去的单一的教学职能扩展到培养人才,发展科技和直接为社会服务的综合职能。高校参与经济建设已成为现实。在为高教改革提供及时、准确信息的统计中,教育统计仅用单一调查方法已显不足。目前教育统计调查采用逐级汇总上报的报表制度,一般是由各基层单位填写各种二维报表,然后层层汇总,形成全面的综合数据。这种传统采集的数据一般只能满足于既定的使用方式,例如选择各类综合统计报表方法原始,很难做到一源多用,造成统计信息资源的巨大浪费。

4.高教统计手段滞后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统计工作是靠手工完成的,这种建立在手工劳动基础上的传统的统计工作方法和方式,已越来越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统计信息处理手段和技术落后,造成已收集的统计信息不能充分发挥作用,也使各项管理急需的信息资源难以进一步开发,直接影响统计信息的时效性。虽然早在1985年教育部就成功研制开发了“高等学校事业统计微机处理系统”,实现了计算机汇总,软盘报送,但是我们在输入数据的过程中计算机的优势并没有充分的体现,因此,软件的开发是极其重要而迫切的。

5.高教统计队伍滞后在新形势下,信息日益发达,对统计人员的素质要求更高。但当前统计队伍中兼职人员多,专职人员少,粗通业务的多,精通业务的少,高教统计队伍业务素质较低,真正学习统计专业的人员甚少,缺乏现代统计科学知识和计算机应用知识。所以,高校统计队伍亟待稳定,统计人员素质亟待提高。

6.高教统计服务滞后服务是高等教育统计工作的中心环节和根本目的,教育统计不仅要为领导决策服务,还要为教育改革及一切关心教育发展的人提供服务。但现在教育统计的社会化程度不高,服务方向单一。基本上是为检查计划执行情况和编制下年计划服务,不是提供或不能提供社会各方面对高等教育分析研究的综合信息。

二、高教统计工作的创新思路

1.创新观念,增强统计意识高等教育的领导者必须善于利用统计手段,研究教育领域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学校必须面对激烈的竞争,采取相应的对策,使培养的人才符合社会的需要,适应经济发展。形势对高校领导决策质量要求越高,对统计信息依赖的程度就越大,要求占有信息的比重也越大。要形成分析统计信息的习惯。并利用有关统计信息为学校的教学、科研、生产等各项工作服务,以求决策的科学化。

2.创新体系,调整统计指标高校基层事业统计和各专业统计的指标体系必须结合高教形势发展,重新进行全面审视、删选、更新和补充统计指标。如高基表中反映“休退学的主要原因”的指标属于非宏观统计指标,可删。实行“学分制”试点,“学生数”或“学制”有待更新。根据当前教育体制和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尤其是民办教育机构的出现,学校由多方投资建设的股份制结构日益普遍,师资队伍的流动日益频繁,也需要简化统计指标体系,增强实用性、准确性、实效性。要适当调整不合理的考核评估指标,制定切实可行的考核指标,防止各项指标因不切实际而引起的弄虚作假的歪风蔓延。

3.扩大服务,发挥统计作用教育统计要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就要提供优质服务,扩大统计工作的服务面。高教统计要由“封闭式”转为“开放式”,关键是要改革统计服务范围,扩大服务面,不仅要为计划、为领导服务,而且要为社会服务,让社会了解高等教育,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在扩大服务的同时,要提高质量,加强统计分析,定量资料与典型情况相结合,反映高教发展中的规律性问题,并对高教事业未来的发展进行科学的预测。

4.加强培训,提高统计队伍素质从新形势下统计工作的要求出发,要稳定统计队伍,提高统计人员素质,加强统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这是开展统计工作的关键。特别是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的日益普及和应用,强化统计人员对计算机的认识和应用,力求熟练掌握使用计算机处理数据。

5.创新方法,构建统计系统高教统计改革的主要目标是:建立一个与高教管理、决策相适应的灵敏、准确的统计信息反馈系统。随着高校自主权的扩大,高等教育的复杂性增强了,决策也由过去中央高度集中向分层次决策转变。国家教育部就着手改革现行集中、单一的高教统计系统,建立了一个灵敏的高教统计系统,做好信息工作,为加强宏观调控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

6.加强监督约束机制为使高教统计方面的法规得到彻底落实,必须结合实际制定《教育统计违法违规处罚规定》和《教育统计执法检查的有关规定》,以遏制学校统计数据失真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