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大学家庭困难学生感恩教育统计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1基本概念范畴
感恩(gratitude)一词来源于拉丁字根“gratia”,意思是恩惠,所有源自这个拉丁词语的词都与“仁慈、慷慨、礼物、给予、接受”相关(Pruyser,1976)。感恩教育是一种以现实的德育向人的生活世界为切入点,以爱、关心、尊重、理解、责任等为价值取向,以人的感恩意识的形成为目标,培养其感恩情感,发展个体的感恩行为能力,形成对己、对他人、对社会、对自然回报的亲和度和人格特征的教育。因此,感恩教育可以概括为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手段和方法,通过正确对待人与自然、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整体的密切关系,对受教育者有目的、有步骤地实施识恩、知恩、感恩、报恩以至于施恩的人文教育,也就是要引导人们逐渐产生感恩情感,进而形成感恩意识,使感恩行为成为个人的稳定心态和行为习惯。可以说,感恩教育是一种“以情动情的情感教育”、“以德报德的道德教育”、“以人性唤起人性的人性教育”。社会责任感就是在一个特定的社会里,每个人在心里和感觉上对其他人的伦理关怀和义务。具体点说就是社会并不是无数个独立个体的集合,而是一个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整体。尽管社会不可能脱离个人而存在,但是纯粹独立的个人却是一种不存在的抽象。简单点说就是没有人可以在没有交流的情况下独自一人生活。所以我们一定要有对社会负责,对其他人负责的责任感,而不仅仅是为自己的欲望而生活,这样才能使社会变得更加美好。
2研究方法
本课题采用问卷调查与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展开的。本课题组于2010年8月向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在校的贫困大学生发放问卷300份,以此来了解高校贫困生感恩情况的现状与成因。最终回收问卷290份,经统计整理,最终有效问卷288份,回收率96.67%,有效率96%。同年9月向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已经毕业的的贫困大学生发放问卷45份,回收问卷40份,经统计整理,最终有效问卷40份,回收率88.89%,有效率88.89%。
3问卷的设计
3.1在校贫困大学生问卷的设计本课题组对在校贫困大学生感恩教育的调查问卷主要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从感恩父母角度设计的,包括:知道父母的生日哪一天、在父母生日是否表达过祝福、经常向父母或长辈的辛苦付出表示感谢与否、怎样感谢和报答父母、是否做家务、父母是否教育你要懂感恩、和父母的关系。第二部分是从感恩老师同学的角度设计的,包括:遇见老师是否打招呼、对老师表示过感谢吗、班主任或者任课老师辛苦吗、老师是你感恩教育的榜样吗、师生关系、同学对你的成长作用、身边的同学感恩情怀有所缺失、学校开设感恩教育课程、开展感恩教育活动意义、能否接受感恩教育的方式。第三部分是从感恩社会的角度设计的,包括:参加公益活动、社会对感恩教育的宣传、成长的地方是否经常举行感恩活动、看过《感动中国》、对《感动中国》的看法、是否记得别人的帮助、目前大学生需不需要感恩教育、是否感恩挫折、如何看待大学生受助不感恩、受助不感恩是否取消资格、造成大学生感恩意识淡薄的原因、真正需要的感恩方式。第四部分是被调查者的基本信息,包括:性别、生源地、独生子女、专业和就读的年级。
3.2已经毕业的贫困大学生问卷的设计本课题组对已经毕业的贫困大学生感恩教育的调查问卷主要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从已毕业的贫困生感恩父母角度设计的,包括:报答父母的方式、向帮助过的人是否表示感谢、经常教育孩子(下属)感恩。第二部分是从感恩老师学校的角度设计的,包括:对培育的老师是否表示感谢、对培育过的母校是否表示过感谢、是否资助过贫困生。第三部分是从回馈社会的角度设计的,包括:参加捐款等公益活动、别人有困难如何对待、愿意资助一个非常需要帮助的学生、资助过贫困生的方式、有一个互助体系平台是否愿意参加、愿意参加互助平台体系的方式、感恩挫折、如何看待大学生受助不感恩、受助不感恩是否取消资格、造成大学生感恩意识淡薄的原因、真正需要的感恩方式。第四部分是被调查者的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工作地、已经毕业时间、行政职务、工作的付出和回报、幸福指数、月工资水平。
4在校贫困大学生感恩统计数据处理与分析
4.1在校贫困大学生感恩统计数据处理将在校贫困大学生的“感恩情况”(U)分为三个维度:感恩父母(U1),感恩老师同学(U2),感恩社会(U3)。在每个维度内,将被调查者的回答作模糊化处理,得到各个维度上的模糊评价,其中模糊评价越高(越接近1)者感恩心理越强,反之越低(越接近0)者感恩心理越弱。对各个维度上的模糊数据作加权处理,可得到各个维度上的模糊综合评价值,进而对三个维度再作加权处理,从而得到最终的模糊评价值(见表1)。其中,权数处理的依据是,对感恩模糊数较低的赋予较高的权重,以便着重考察这些因素的影响。表1在校贫困生感恩情况的模糊评价维度隶属度权数感恩父母(U1)0.77710.2522感恩老师同学(U2)0.68490.3785感恩社会(U3)0.67150.3983感恩综合评价(U)0.7023—按照上述思路得到的权数,还被用来作为每位被调查者数据的综合,同理可分别得到各个维度上以及总体的感恩模糊评价。对这些数据以及性别(gender)、生源(urbrur)进行相关分析,可得到表2。
4.2在校贫困大学生感恩情况统计数据分析从表1和表2可以看出,感恩综合评价值为0.7023,与1相差0.2977,感恩心理可以认为一般。贫困生感恩父母、感恩老师同学、感恩社会是最最基本的恩情回馈,但是从统计分析来看做到的人并不多。纠其原因主要是绝大部分贫困生从小作为留守儿童,父母多数常年在外打工,他们(她们)的衣食住行基本上由爷爷、奶奶、姥爷、姥姥等照顾,造成了贫困生从小对父母的感情比较淡漠,加之父母文化水平基本处于文盲状态,疏于对子女感恩的教育,这些都是最重影响高校贫困生对父母感恩淡漠的原因。经调查分析,大多数贫困生在心理上或多或少的存在着问题、容易走极端等,而老师对贫困生教育有时候可能存在着教育方式、方法的不妥,对他们的心理造成了伤害,这些都是直接影响着贫困生对老师的感恩较弱的因素。贫困生对社会的感恩可能存在着理解的偏差,大多数贫困生认为只有经济和物质的回馈才叫感恩社会,并非如此,参加各种福利活动都认为是回馈社会,例如:定期到孤儿院看望孩子,讲故事、辅导学习;节假日到养老院帮助老人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学校教室、厕所没人及时关灯等。
5已经毕业的贫困大学生感恩统计数据处理与分析
5.1已经毕业的贫困大学生感恩统计数据处理对已毕业学生调查问卷数据的相关分析结果是用SPSS17.0处理数据后,结果显示了各个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强弱,其中每两个变量的交叉点对应着三行数字,第一行(PearsonCorrelation)为皮尔逊相关系数简写(P.C),第二行(Sig.(2-tailed))为显著性水平(双侧),第三行(N)为样本数。相关系数的绝对值越大,表明两个变量的关联性越强,其中越接近1的正相关性越强,越接近-1的负相关性越强,越接近0的相关性越差。有些相关系数的数字后有“*”或者“**”,分别表示“在0.05显著性水平下(双侧)显著相关”和“在0.01显著性水平下(双侧)显著相关”,星号越多表示相关关系越显著。见表3。此表各个变量是几个英语单词的缩写,对应的感恩调查变量分别为:性别—gender、行政职务—position、月工资水平—moninc、教育子女情况—kidedu、在上大学时是否为贫困生—poorst、上学期间是否受过资助—aided、感谢老师—thxtch、感谢母校—thxsch、资助贫困生—aidpst、捐款情况—dona-tion、对困难的态度—attdiff、对资助学生的态度—attaidst、对互助平台的态度—attpsmap、对感恩教育的态度—attgredu、感恩挫折—thxsb、对贫困生不感恩取消资格的态度—attcanc。
5.2已经毕业的贫困大学生感恩统计数据分析由相关分析可以看出已经毕业的贫困生对子女的教育感恩教育与其行政级别有着显性的线性正相关,行政级别高的对其子女的感恩教育比较重视,反之则相反。上大学期间贫困生与对老师的感谢有着显性的线性正相关,上学期间贫困生对老师的感谢超出其他一般学生。对母校的感恩与性别及上学期间受到资助与否有着显性的线性正相关,女性的对母校的感恩强于男性,上学期间受资助的学生对母校的感恩强于未受资助的学生。月工资水平与对社会公益事业(捐款)有着显性的线性正相关,月工资水平高的参加社会公益事业较多,否则相反,应验了“经济基础决定了上层建筑”。上学期间是贫困生与对困难的态度有着显性的线性正相关,上学期间贫困生在别人遇到困难时会竭尽全力来帮助别人。对创建的互助平台的态度与上学期间是否为贫困生有着显性的线性正相关。对感恩教育的态度与月工资水平和资助贫困生有着显性的线性正相关。感恩挫折与上学期间上学期间贫困有着显性的线性正相关。贫困生受助不感恩取消资格的态度与月工资水平、感恩老师及对感恩教育的态度有着显性的线性正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