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浅谈个人经济主体审计发展范文

浅谈个人经济主体审计发展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浅谈个人经济主体审计发展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浅谈个人经济主体审计发展

【摘要】随着信息革命的深入和物质财富的丰富,以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科技力量将促使各种组织进一步扁平化和无边界化。自组织结构的应用范围会越来越广,工作单元将充满弹性,有型的传统大公司会逐渐分解为“小分队”,社会中广泛分布的各种专业人士根据任务需要自由组合,成为由任务驱动的临时团队。最终,自然人个体会演变成新的“公众公司”。审计也要及时跟进,适应新的组织形式,为投资者提供有效服务。

【关键词】个人经济主体;大数据;物联网

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审计应用

审计的高门槛与互联网时代的分布式思维是相抵触的。审计行业应该既有如“四大”一样的巨无霸,也应该有在有限范围内掌握主动权的微型事务所,形成一种既有树木又有细菌的平衡生态系统,且微型所在数量上占据绝对优势。随着技术的加持,个体在经济活动中可以施加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几个人组成的小团队,就能在网络世界里掀起惊涛巨浪,甚至波及实体世界。这些新生代技术深刻地改变着经济活动的面貌,其中影响最直接的便是大数据分析和应用技术。而其他的技术如物联网技术,可以被看作是收集和传输大数据的技术,云计算加强了资源的共享与协作,区块链技术可以被看作是一种加工大数据的技术。正是因为数据越来越可获得,加工工具越来越多,越来越廉价,可靠性越来越强,才弥补了个体相对于大型组织的劣势。这对于被审计单位来说是如此,对事务所本身也是如此。

(一)大数据大数据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代表。当今社会的很多经济活动是数据驱动的,比如仓储物流配送、股票交易、生产预测、潮流评价、网络营销、音乐制作等。但最关键的是,大数据是人工智能的基础。当今的弱人工智能技术并不是靠计算机软件有多“聪明”,而是靠海量数据的积累,让计算机从数据中学习,从而完成人们需要的一些事情,例如围棋对弈、自动驾驶和疾病诊断等,人工智能极大地扩展了个体的能力边界。另一方面,大数据技术打破了信息壁垒,极大地减少了信息不对称,大型组织对“隐秘”信息的垄断不再绝对。在大数据技术的支持下,即便身处外部,即便没有专业的调查能力,即便只有一个人,也能从大量看似杂乱无章的数据中找到某些关联,进而推知一些被选择性隐瞒的信息,而这些信息往往是某些组织安身立命之本,例如中间商对出厂价格的隐瞒。在信息时代,这种利用信息不对称建立起的优势是脆弱的。这对于审计工作来说,也影响巨大。

(二)物联网大数据的基础是海量多维度的数据,这就需要完善的信息基础设施。在网络世界中,最早的节点就是那些笨重的大型计算机,输入繁琐,结构笨重,既产生不了多少数据,也获取不了多少数据,这些大型机离生活很远,互相不连接。随着技术的进步,计算机不断小型化、便携化,数量越来越多,产生的数据就越来越多。由于网络中包含的信息越来越多,涉及生活的各个维度,因此就不仅是更多的计算机联网了,而是万物互联,形成物联网。所有商品乃至所有物体,只要人们愿意,都可以利用物联网技术成为整个网络的一个节点,每个物体上遍布的传感器不断带来新数据充实整个网络。这无疑给大数据分析提供了最充分的原料,数据越多越不相关,得出的结论就越可靠。

(三)云计算云计算降低了使用大数据服务的门槛,即便是个体也能享受优质的“数字盛宴”。实力雄厚的云计算服务商可以提供一揽子问题的解决方案,从算力购买、服务器租用、软件安装、数据收集到分析报告等都可以购买。当需要进行大数据分析而算力不足时,直接按时间需要购买或者说租赁一部分算力即可,而不用自己采购或租用实体服务器。只要一根网线就能解决所有问题,软件也是现成的,可以在通用版的基础上自己开发适合自己的版本。审计人员本身也受益于云计算的推广应用,这让审计工作的开展更加容易,门槛也更低。

(四)区块链区块链技术是利用计算冗余增加安全性的一种技术,可以增加信息的可信度,同时还能兼顾数据被收集者的隐私。审计人员应当利用其为审计工作提供帮助。区块链技术着力解决个体信誉不足的情况,分布式计算原理和去中心化的设计让信息不容易被篡改,有助于营造诚信的经营范围;而诚信本身可以大大降低交易成本,对组织信誉的背书依赖性降低,预示了个体经济的新崛起。

二、个人经济主体对审计的需求

企业需要引入独立第三方鉴证财务数据,让利益相关者放心。个人经济主体也希望得到公正无偏的评价,进而推广自己和自己的产品、服务,这种需求就是审计行业新的生存空间。

(一)解读信息降低难度行业分工总是越来越专业。在高度信息化的社会中,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只能通过专业知识建立起自身的“护城河”抵御竞争对手,至于其他方面的短板,则寻求合作。业外人士对专业领域内的信息只会越来越不了解,不了解也就不信任,缺乏信任也就难以开展业务,或者是开展业务的成本高昂。此时就需要对信息进行解读,降低难度,引起潜在的客户或投资者进一步的关注与信任,从而开启接下来的经济活动。这与审计的目标吻合,审计业务也是为了降低信息不对称,增加信任度,提高信息质量。对于有实力的规模型组织来说,主要用各种营销手段把自己的产品和服务推广出去,激发投资人和顾客的投资欲和购买欲,产生认同心理。审计可以被看成是针对投资人的一种营销手段,但营销的代价是高昂的,也需要精心设计。对于“小本经营”的个人经济主体来说,成本是难以承受的,很多情况是既没有营销方面的专业知识,又承受不了聘请专业营销团队的费用。此时只能退而求其次,集中使用少数营销手段进行推销。审计就是其中一种手段。信息时代的新经济背景下,各种资源皆可在“云端”调配,供应链的中间环节可以缩小到二级。个人经济主体可与顾客建立起点对点的直接联系,类似于众筹。这些顾客,尤其是第一批顾客,既是顾客又是投资者,他们直接决定了一项产品或服务能否诞生。如此一来,原本服务于投资人的审计服务也成为了这些关键顾客的需求。他们与传统投资人的区别在于他们不会过分关注个人经济主体的财务状况,而是更多聚焦于产品和服务是否满足了预期,他们需要相对独立又了解内情的人士解读产品说明,而具备专业能力的审计人员就正好可以承接类似业务。

(二)通过审计进入合适的圈层经过审计可以放大信用,让个人经济主体希望吸引的种子顾客更加放心、更加明白,从而愿意为某样新产品付费。但这一切的前提是这些潜在顾客能知道某位小小的“个体户”正好有满足他们心意的产品,这就需要推荐。大公司可以靠海量广告等营销方式解决,而个人经济主体则依赖于引荐人引路,从小范围打开局面,而审计服务就能发挥这一作用。有了大数据的加持,审计人员已经变成商业丛林中的猎人,对个人经济主体的审计变成了从海量信息中精准“捕猎”,主动寻找自己能力范围内的被审计对象,主动发现与自己所熟悉圈层相匹配的产品,然后进行评估与接洽,签订审计协议,进行审计工作,发表审计报告,最终凭借自己的经验和计算机算法的辅助将审计报告向相关圈层推荐。与传统审计不同的是,这需要审计人员在相关圈层内有一定的影响力才能取得效果。有了审计师的推荐,个人经济主体将得到有效助力,更容易获得顾客青睐。审计人员可以定向或不定向推荐,顾客数量也可多可少。对于个体来说,即使顾客数量较少,也能够覆盖成本并获得自己满意的收益,这倒是减少了对审计人员人脉的考验。

(三)“入局”与“局外”的交叉印证依据传统观念,要对某一事项进行审计,审计人员要保持实质与形式独立,结果才具有说服力,这就要求审计人员成为被审计对象经济活动的局外人。可一旦成为局外人就意味着个人主体不会完全和审计人员“交心”,虽然信息技术极大缩小了信息不对称,但观念、思维、品好等较为主观和隐私的情况则依然处于模糊状态。目前的大数据分析也还没那么乐观,审计人员很难把握。这些“私人特质”即便在传统审计活动中也需要被考虑,而在个人经济主体蓬勃发展的社会中则会成为重要驱动因素,顾客是否购买产品与这些私人特质直接挂钩。审计人员若能与被审计对象建立深层关系,则结论更有说服力。比如,一种极端情况是,审计人员自己采购被审计对象的产品就是一种用金钱投票的信号,正如天使投资人和种子客户一样。审计人员可能是真的喜欢某件产品,或者是看好某件产品的前景而“入局”,主动投资当事个体期待分享未来收益。由于用钱投票是最让人信服的,提高了信息质量。为了防止审计人员和被审计对象合谋自卖自夸,应当建立个人职业信用机制。审计人员的执业记录以区块链的形式分布式保存,无法篡改,在互联网中人人可见,形成监督约束。此时入局审计人员的地位类似于内部审计师,形式上不完全独立了。所以,除了入局的审计人员以外,还需要有局外的审计人员参与对个人经济主体的审计,形成交叉印证。局外审计人员只需审计交易所处的信息环境是否规范,是否存在漏洞,评价交易流程的可靠性即可。这就类似于当下的信息系统审计,以审计人员的专业能力是可以胜任的。

(四)分割个人与事业的边界个人经济主体严格区分个人和事业是必要的,这可以带来清晰的权利义务边界,产权明晰,从而达到风险控制的效果。个人与事业的区分应当在推出经济业务之前确定,新时代的个体经济是轻资产的。个人相对于大组织来说,有形资产,如金融资产和固定资产等总是不足的,而个人的优势不在于此。个人能够投入的资本主要是劳动力和智力,新信息时代让人本身成为了比固定资产更重要的资产。而劳动力和智力的投向在以往是难以界定的。但是在大数据背景下的审计是可以做到的。随着每个个体越来越多的轨迹被留在网络中,人物画像会越来越准确,审计人员比拼的就是谁更会利用分析工具,谁分析得更贴近实际。

三、新信息技术背景下审计工作的新变化

面对互联网个体经济的蓬勃发展,审计也应面向“小”个体形态转型,适应这一新趋势,从而扩大业务范围,更好地生存发展。

(一)审计师个人就是一个审计“模块”审计人员一般以会计师事务所的形式执业,以有限合伙制为主,这已经是一种偏向个体化的执业方式了。个人的自由度很大,责任也很大,但终归是“有组织”的人。企业的复杂经济活动需要规模化的审计团队,而对于个人经济主体来说,就没有那么复杂了。单个的审计师个体只要了解当事人就可以执行审计工作。曾经的团队对团队演变为个人对个人。审计师个人就是一个可随时插用的审计模块,审计从业者可以被看作是一个卖审计这种服务的个人经济主体,既能独立执业,也能与别的专业人士组成临时团队处理问题。审计工具都是现成的,在云端,随时可调用;被审计的数据,大部分也在云端,且容易取得,使得审计工作的效率大大提高。

(二)入局与局外审计师的不同演变入局审计师和局外审计师会朝着不同的方向演变。入局审计师与目前的天使投资人有一定交集,他们都可在深入了解当事人及其想法的情况下用金钱表达意见和信任;也与目前的网络意见领袖有交集,他们的意见都具有影响力,审计师至少能影响投资者的决策,尤其是发表非标审计意见时。入局审计师会演变为介于内部审计师、天使投资人、顾客、意见领袖之间的角色。在小规模的经济活动中,用金钱投票的说服力不亚于独立的审计意见。局外审计师通过审计信息系统和商业流程增强信息的可信度,本身并不对项目值不值得投资表达态度,只要合理保证商业流程的正义即可,这与目前的信息系统审计和内部控制评价理念完全一致。

(三)审计更与统计相关而非财务传统的审计人员拥有精湛的财务专业知识技能,可以从事财务管理工作,而新式的面向个人经济主体的审计则更需要与数据分析相关的专业知识。审计工作不再是执行各种审计程序,而是不停的写代码、分析结果,大部分审计工作在云端完成,审计人员看起来与数据分析师并无二致。个人经济主体的各种数据是多维的,大数据挖掘可以精确描绘一个人的现实经济画像,仅仅靠财务数据,对个人新提供的产品服务是没有衡量价值的,只能评价以往,而且个人的财务情况相对容易知悉,并且不需要高深的财务知识,只要能找对信息即可。审计人员需要做的就是从现成的云工具袋中找出统计工具,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修改,形成自己特色的工具组合,分析数据。这种能力就是审计人员在未来个人经济主体审计工作中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郑石桥,赵煜武.行为审计取证模式论:特定行为审计取证的逻辑框架和例证分析[J].会计之友,2016,(14).

[2]王会金,刘国城.中观经济主体信息系统审计的理论分析及实施路径探索[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9,(3).

[3]杨德明,陆明.互联网商业模式会影响上市公司审计费用么?[J].审计研究,2017,(6).

[4]向华,张向睿.云会计背景下“互联网+”在审计中的应用[J].会计之友,2017,(13).

[5]靳庆鲁,孟庆峰,王艳艳,吴育辉,顾远东,吴刚.互联网时代和中国制度下的会计审计与公司财务研究[J].中国科学基金,2017,(3).

作者:顾博航 单位:江西财经大学2018级应用统计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