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银行经济责任审计与绩效审计的融合范文

银行经济责任审计与绩效审计的融合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银行经济责任审计与绩效审计的融合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银行经济责任审计与绩效审计的融合

摘要:

近年来,商业银行经济责任审计履行了加强干部管理、强化业务监督的重要职责,对推动银行改革发展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但事实上,当前商业银行所处的外部环境与自身的经营理念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以往的经济责任审计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商业银行对企业高管考核监督的要求,需要将绩效审计理念引到经济责任审计中来,以科学客观地评价银行高管人员任期履职情况。

关键词:

商业银行;经济责任审计

一直以来,商业银行经济责任审计始终履行着加强干部管理、强化业务监督的重要职责,对推动银行改革发展起着至关非常关键的作用。但事实上,当前商业银行所处的外部环境与自身的经营理念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以往的经济责任审计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商业银行对企业高管考核监督的要求,需要将绩效审计理念引入到经济责任审计中来,以科学客观地评价上市银行高管人员任期履职情况。

一、推进经济责任审计与绩效审计有效融合的必要性

(一)绩效审计能有效控制高管人员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目前来看,传统的审计方式主要是真实合法性审计,仅对高管人员遵守各项金融法规、规章制度的程度做出客观评价,但这显然不够,经济责任审计还需要关注高管人员的经营决策是不是具有科学性,其在管理方面是否能力突出,最终给予其客观的评价结果。在绩效审计的方式正好对高管人员经济责任审计做了很好的补充,即通过高管人员在任期内业务的发展状况和各项资源的投入产出效果,可以发现经营决策和管理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判断出预定目标实现程度,揭示出业务经营的方面存在的问题。在绩效审计之下,审计分析工作被进一步细化,并带有预警功能,促进管理者及时调整经营策略,提高银行内部资源配置的效果,从整体上为决策提供服务,突出其降低风险的作用。

(二)绩效审计使高管人员经济责任审计内容更具针对性。在审计的过程中主要针对于一定时间段内高管人员的各项工作状况进行全面而严格评估,其涉及的方面非常多,内容也相当丰富。能否在这些繁重的内容中确定审计目标是影响到整个审计工作的关键部分。在绩效审计过程中,其“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的内在审计精神也要求必须将工作与人结合在一起,全面反映出高管人员的经营成效,这一点与经济责任审计是相似的。绩效审计的过程中,可以从项目的关注程度、审计难度与成本方面入手,在合乎法律要求的情况之下,找出症结的所在之处,并根据问题的严重性进一步明确审计目标。所以,有效地利用绩效审计工作,确定科学的审计目标,能够在最小的审计成本之下获得最大的审计效果。

(三)绩效审计提高了高管人员经济责任审计问责的效果。第一,其使得整个问责过程更具有实践性。两种审计方式可以有效地组合在一起,可以将审查的重点倾向于各种资料的真实性与合法性上,从而拓展了以往的审计范围。通过关注资源配置与管理的方式和效益,可以评定相关的重要决策与资产管理是否到位。将总结出的各种问题进行细化分析,探究问题的根本所在,从源头加以治理,实现审计工作的最终目标。第二,这种审计方式能够将整改工作与服务工作融合在一起,提高工作效果。在现有的审计工作中融入绩效审计,围绕高管人员的经营决策、管理和资源配置效率,使审计问责有较为具体着力点,有利于审计人员从体制、机制上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实现审计的预防式控制和审计效益最大化。第三,有助于规范化高管人员合法合理地使用权力。其较以往的审计方式来说,更侧重于重大决策与项目的分析工作,从根本上来探究高层管理人员是否具备科学决策与经营的能力。整个过程中,突出权力部分的控制,能够提升高管人员的责任意识,促使其认真行使权力。所以,这种审计方式应进一步与经济责任审计有效融合,逐步将经济责任审计发展为一种跨部门、兼容审计、监察、人事管理及监督多种职能的更高层面的综合监督形态,可以有效促进高管人员经济责任审计制度上的不断完善,从而提高经济责任审计的质量和水平。

二、当前影响经济责任审计与绩效审计有效融合的问题

(一)思想理念有待转变。长期以来,商业银行传统经济责任审计重在揭露问题、查处违规违纪行为,对如何把握高管人员任期经营管理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缺乏科学、宏观、精确的定位,对如何更新经济责任审计内容与完善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等方面工作缺乏有效尝试。同时,部分审计人员习惯于从审计工作中来寻找可能存在的问题,并及时针对这些问题采取有效措施。但是这一过程并没有从银行的整体方面进行考虑,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多带有片面性,对于经济责任审计与绩效审计两者的不同之处认识不够。

(二)审计方法运用不够。经济责任审计是一种受托关系,要求高管人员对受托付的资金、财产、人员等资源进行完整、有效的经营管理。但如何对经营管理情况进行合理经济测定、效率测定和效果测定及评估,则需要翻阅大量的资料,并进行广泛的调查获得有效信息。除了这些以往的方法之外,其还要使用多种经济学分析办法,借助各种数学模型,进行定量或定性分析。但这些审计办法在当前的经济责任审计中还不能全面应用。

(三)审计体系尚未明确。在经济审计责任中融合绩效审计必须有一个指导审计活动、衡量审计事实、鉴定经济效益质量的标准。如何客观、准确、具体地对高管人员任期内经济事项的效益进行评价,缺乏一套切实可行的审计评价体系。目前,高管人员经济责任审计往往只是将高管人员任期内的财务考核指标与经济技术指标进行综合比对分析,难以进一步深入,无法全面反映出该高管人员在内控制度、经营状况、重大事项决策和廉洁自律等方面的具体经营管理情况,并且在划分经济责任时,各种责任种类繁多,且都缺乏权威的标准化界定。

(四)审计分析准备不足。在经济责任方面的绩效审计过程中,其所涉及的范围非常大,所审计的对象与内容具有多样性,不同的对象与内容所依循的标准也不同,所以参与审计工作的相关人员应具备多种学科知识和技能,并深入了解审计工作的实质,能够准确、全面、高效地完成审计工作,并形成书面的审计报告。同时,经济责任审计任务往往时间紧、任务急,审计机构无法事先制定工作计划,审计人员常处于超负荷运转状态,很难有足够的时间开展审前调查、详细研究制定审计方案等,审前准备不充分,项目实施中又抢时间赶进度,很难保证审计工作质量。因此,审计人员工作任务繁多、理论基础薄弱和实践经验少等众多因素,都影响了经济责任绩效审计工作的质量、效率和效果,导致审计资源与审计目标脱节。

三、实现经济责任审计与绩效审计有机结合的建议

为了充分发挥绩效审计对经济责任审计的补充和推进作用,加快实现两者有效融合,需要从五方面入手:

(一)转变审计理念是经济责任审计与绩效审计两者快速结合的基本条件。经济责任审计从根本上讲是绩效审计,应该用绩效审计的理念重新界定经济责任审计思路。要探索将绩效理念引入经济责任审计目标,通过审计评价被审计高管人员经济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总结出其在管理与决策方面存在的问题,对高管人员在履历期间内的管理水平、绩效水平等方面进行科学而客观的评价。通过这些,能够有效改善高管人员的工作水平,促使其强化内部管理能力,加强决策能力。对于高管人员的评价结果将成为其考核与奖惩的重要依据,促进审计目标的提升,从而实现审计管理模式向服务性审计、解决体制机制和管理的宏观审计、制度效率和内控管理效能的效用型审计等模式转变。

(二)深化审计内容是实现经济责任审计与绩效审计有效融合的关键。用绩效审计的理念重新界定高管人员经济责任审计思路,进一步深化审计内容,针对主管不同工作的高管人员对审计内容作相应调整,科学地确定审计内容是两种审计办法有效融合的关键。在审计实施过程中,不仅要依照传统的审计模式,对被审行及其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监督,还要结合被审计行的实际情况突出绩效审计的内容,关注对被审计高管人员所在行各项金融法规、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情况;不仅要关注经营活动中有无违法违规问题,还要关注经营发展能力、资产安全、资产流动和经济效益等情况;针对高管人员决策方面的审计,应从程序、机制、内容等全面进行,判定其决策是否具有合法性。除此之外,还要探究其所作出的决策是否落实到位以及其是否产出预期效益;在针对内部管理与控制方面的审核,既要从机制与制度方面入手,审计其是否完善,还要从这些现有机制所产生的效果方面入手,确定其能否提升绩效水平。

(三)转变审计方法是实现经济责任审计与绩效审计有效融合的必要手段。在绩效审计目标的引领下,经济责任审计应进一步改进审计方法,切实解决“怎么审”的问题,以提高审计效率和审计质量。一是加强经济指标比较分析。针对主要的经济指标,采用环比、类比的方法,对高管人员任职期间内各项经营指标进行比较,通过对增长率和变化情况的比较,寻找变化趋势,也可以采用列表、曲线图等方法进行反映。二是积极推进现代化的信息技术。采用计算机技术能够大幅度提高数据的处理速度,可以节约审计资源,减少传统手工审计下的工作量,提高审计效率、深度和质量。三是采取分析性复核和重点抽样的办法。在审计的过程中,可以综合运用多种分析方法,包括各种数学模型、统计学分析、技术经济论证等,配合各种调查问卷与实地考察方式,科学地确定审计目标,划分抽查的范围,在保证审计质量的前提下,提高工作效率。

(四)提高审计人员素质是实现经济责任审计与绩效审计结合的必然要求。经济责任审计要想不断得到提升,应切实解决“谁来审”的问题,以不断促进经济责任和绩效审计的质量,实现审计方式和职能的转型。一是加强专业培训工作。根据实际工作的需求,可以选择多种培训方式结合的办法,如讲座、案例分析及读书等,重点在于掌握各种审计知识与技能。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抽调部分工作人员到发达地区实地学习。这要求审计人员不仅要学习广泛的审计理论研究成果,而且还要重点突出绩效审计实务的培训,着重拓宽审计人员的思路,提高其分析和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重点提高审计人员实战能力。二是改进培训方式。充分利用网络等平台,将重点骨干培训工作与全员培训工作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提升全体工作人员的绩效审计知识与技能。通过对相关案例的学习,使得学员的理论知识能够与实践相结合,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分析能力与判断能力,便于实际工作中及时查处不良问题。三是进一步健全考核机制,更侧重于实效。考核对于审计工作的最终实效具有重要影响,能够推动整个审计工作良性发展,特别有助于经济责任审计与绩效审计之间的结合。在操作的过程中,可以侧重于这两种审计方式的结合程度,加重其在整体考核中所占的比例,从而引导审计工作人员积极探索这两种审计方式在实践过程中的应用。

(五)转变审计评价方式是实现经济责任审计与绩效审计结合的有效途径。经济责任审计应进一步转变评价方式,切实解决“怎样评”的问题,从而对高管人员任期的经济责任进行客观、公正、科学的绩效评价。在以往的经济责任审计中引入绩效审计的评价标准,建立经济责任审计的绩效评价体系,科学利用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历史指标与未来价值指标、高管人员的业绩指标与素质指标、客户指标与内部流程指标、学习成长指标等评价指标,对制定的政策和重大经济决策的效益、效果进行评估;对银行经营管理活动,包括存款、贷款、资产流动性、中间业务、流程管理、产品创新等方面的绩效进行评价;对高管人员管理决策权和其执行权的行使情况、内部职能的履行情况和效能、政策执行能力等业务行为的效果性进行评价,以全面反映被审计高管人员经济责任的工作成绩,充分发挥审计的建设性作用。

参考文献:

[1]蔡春.审计理论结构研究[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2]刘家义.树立科学审计理念:发挥审计监督“免疫”功能[J].求是,2009年第10期.

[3]崔振龙.最高审计机关促进良治已成为国际共识[DB/OL].

[4]时现.现代企业内部审计的治理功能透视[J].审计研究,2003年第4期.

[5]王光远.现代内部审计十大理念[J].审计研究,2007年第2期.

作者:黄波 单位:审计署长沙特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