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实例探究法对绩效审计中的影响范文

实例探究法对绩效审计中的影响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实例探究法对绩效审计中的影响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实例探究法对绩效审计中的影响

关键案例

关键案例是GAO(美国政府责任审计署)案例研究方法中最常用的类型,它是一种对特定的对象进行考察的方法。最常见的应用是对受到特定关注的事件进行的考察,比如美国三里岛核泄漏事件,这样的灾难事件很特殊也很罕见,可能很多年才会出现一次。因此这样的案例几乎没有得出普遍结论的推广意义,我们依然要对这些案例进行考察,对其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挖掘事件的前因后果,为建立预防机制提供参考,以防范此类事件再次发生。

另一种可能的情况是在研究一个有普遍意义的问题时,我们可以通过考察一个实例来推断整体情况。例如,在2009年,美国审计署对于SDVOSB项目(针对为残疾退伍军人所拥有的公司提供联邦合同的项目)中是否存在欺诈和贪污进行调查。在这个案例中检查了该项目中是否存在贪污现象,以及是否存在对贪污的有效控制。

关键案例这种方法特别适合用来回答所研究案例的因果关系,在对特定对象的背景环境因素进行充分考虑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得到一个公正、全面的结论,保证质量的同时增强时效性。但是在这种方法下研究的实例同时是一个孤立的因果关系,它在泛化推广上存在较大的缺陷,容易使信息使用者产生疑惑,是否案例中所叙述的实例在其他情况、其他地方也存在。因此在使用这种方法的时候需要注意对样本和证据过度泛化的问题,通常还需要增加其他样本或者使用与其他方法相结合来达到推断总体的要求。

例证型

例证型案例研究是一种描述性的方法,它主要解决“什么”以及“为什么”的问题,不同于关键案例,例证型可能会使用一个或几个有联系的案例,来向知之甚少的读者展示情况是怎样的。这种案例也可以用作辅助说明,以使情况更加清晰易懂,同时也能为读者提供一种替代经验。因此在选择例证型的案例时,通常需要较典型或具有代表性的,案例数量较少以保证读者有兴趣对一个或几个案例进行了解,例如在示范课堂上经常使用案例引入的方法。美国审计署有较多例证型案例研究的应用。例如,在1995年,审计署通过一项案例研究调查了1988年至1991年之间关闭的军事基地的后续处置,通过对选择的一些样本点的了解,描述了这些军事基地被保留、被联邦政府机构征用或是经改造后转为民用的几种不同的情况。例证案例研究也有缺点,被选择的实例必须准确地反映状况或者项目,当存在较大的差异性时,难以选择一个代表性的样本,当我们不能选择一个符合需要的样本点,这种方法就不合适。

探索型

探索型案例研究的作用是为大型的案例研究制订评价问题、标准、方案和分析战略,当项目运行、目标和结果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时最为有用。探索型实质上是缩小了的案例研究,因此通常在开展大型调查前进行。我们之所以将它作为一种案例研究方法类型独立出来,是由于其应用的方法和得出的结论区别于其他的类型。在进行探索型案例研究时,每一个重要变量至少要选择一个样本点,以使样本量足够覆盖差异性,它的报告结论一般不够成熟,并且更偏向于研究人员的直觉而非客观的观察,通常是对内的或者是更大型报告的一部分。例如,在1985年,NSIAD(美国国家审计总署的国家安全与国际事务司)通过对巴西市场的案例研究考察了出口竞争中出现的问题。研究人员通过对巴西、日本、法国等国进行实地访问,会见相关政府机构的官员和私人部门的代表,查阅政府官方文件,并且对巴西市场活跃的高科技公司进行系列的问卷调查等方法收集了大量的背景性信息。据此认为巴西市场出口竞争中的关键因素主要有以下4项,分别是双边贸易条约、对销贸易、出口融资和遵守贸易相关的行业政策。尽管为了满足工作要求,NSIAD不需要在后续的研究中考察这些因素在其他国家的可泛化性,但是这项研究成果仍可以在将来满足相似的测试。

项目实施

审计署经常要面对项目是否实施或项目实施是否有效的问题,对于项目的案例研究有助于考察和展示这些情况。这样的案例中,法律规章常常是重要的衡量标准,进行这些案例研究对于提供立法灵活性很有帮助,因此项目实施案例通常是描述性、规范性的。项目的案例研究成果适于泛化,如果需要推广,在研究时通常要求选取多个样本点。在选择样本时根据客户需要可以选择典型的、差异的、有代表性、最佳、最差案例。衡量一个项目实施案例研究是否优秀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是否投入足够的人员和时间在现场调查,最终获取的信息的深度和广度。因为项目实施研究通常要求多个样本点,因此要求对研究人员进行培训和监督,以满足质量控制要求。高素质的研究人员可以在节约资源的同时将调查问题用简洁的方法表达出来。

项目效果

项目效果对项目进行调查,深入分析项目成功或失败的原因,可以对今后实施类似的项目提供借鉴价值。1986年,PEMD(项目评估和方法部门)有一份关于水体质量的报告,调查水质改善项目的有效性及成败原因。通过对四个城市和地区的水库进行深入、广泛的案例研究的基础上,最终得出汇总结论。这个报告除了通过四个样本之间的对比来探寻因果关系,同时还做出了排除其他解释的可能性的努力。

和项目实施案例研究相似,评价问题通常要求泛化,然而对于一个高度差异化的项目,从样本点获得的信息不能准确地回答问题时这种方法不适用。有一些方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第一个方法是先在一系列选定的样本点开展案例研究;然后通过有针对性地审查相关数据、先前的报告或调查来证实案例研究结论。第二个方法是先使用其他方法,在明确特定关键因素后,案例研究应在能获取尽可能多的特定理解性信息的样本点开展。这两种方法在对于项目的案例研究中证实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值得研究和推广。

累积型

累积型是一种相对较新的方法,尚未找到GAO在案例研究中找到使用。区别于多样本点的案例研究,它是将不同时间的案例研究发现综合起来。累积案例研究既可以追溯到过去,也可以展望将来,这对进行案例研究收集的数据、使用的方法技术以及研究人员的能力有更高的要求。因此,我们可以期待将来成为一种重要的方法,具有良好的前景。

案例研究方法的特点

在美国审计署所运用的各种绩效审计方法中,案例研究法有其特殊的作用和不可替代性。现在案例研究方法定义和内容的基础上总结出以下特点:

(一)注重背景

案例研究是一种研究复杂实例的方法,在了解和回答“发生了什么”、“为什么会发生”问题的时候,背景环境是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它将实例及其环境作为整体加以广泛描述和分析。一个优秀的案例研究不可能脱离背景而存在,背景环境是一个案例具有特殊性的基础,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分析其内在的因果关系,形成最终的报告结果。

(二)选取标准

从案例研究法的类型可以看出,并非所有的审计对象都适用。因此在选择研究对象时,必须确立一定的标准,案例研究最适合回答“怎么样”和“为什么”的问题,在探索型案例研究中还可以解决“是什么”的问题。总的来说,以其目的性选取是最合适的标准。具体到每一种类型的案例研究而言,例证通常需要选择典型或代表性的样本,以更好地达到说明的目的;前文提过,探索型案例研究选取的样本需要足够覆盖差异性;至于关键案例研究,通常是案例需要我们去研究,而不是我们去找到案例;项目实施及项目效果案例研究,通常需要泛化,要求选取多个样本点,依据不同的情况可以选择典型的、差异的代表、最佳或最差案例;累积案例研究自然是需要选择大量案例,覆盖一个较长的时间段。

(三)使用的方法

从收集信息、证据的方法来看,案例研究法除了需要使用查阅、检查等常规方法外,它与其他方法的最大区别是案例研究中经常使用直接观察和参与观察。调查人员要实地参与调查,要获得更为可靠的信息,有时甚至需要隐藏身份。例如在进行访问时,我们使用其他名称,并不透露真正的身份和目的,在这种情况下获得的信息可能更为真实。

案例研究的步骤和方法

一个完整的案例研究过程包括:界定研究问题、设计研究方案、收集证据、分析证据、撰写研究报告五个步骤。现就美国审计署于1986年12月的一份水体质量的报告具体分析:第一步,确定研究问题。这个案例主要对水质改善与污水处理厂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第二步,设计研究方案。研究方案主要包括定义研究对象、形成研究主题、确定样本选择数量和范围等。这是一个针对水质改善项目效果进行研究的案例,在这个案例里,对于过去只关注污水排放量的做法进行了改进,进一步探究污水排放量变化与水质变化之间的关系,从这个层面可以更真实地反映出项目的有效性。为此,此案例一共选择了四个较有代表性的城市Allentown,Tamaqua,Lansdale和Hamburg分别收集他们的污水排放量、污染物指标和水质的信息,进行分析和对比。第三步,证据收集。案例研究一般采用访谈、观察和第三方信息等方法收集相关证据资料。由于这里探究的是一种内在的因果关系,涉及到大量的数据的收集,更多地采用的是第三方的信息,例如,审计署从当地的污水处理厂每年编写的排放监控报告中收集到历年的水质信息,包括悬浮物、大肠杆菌等污染物以及含氧量、氮的化合物等用来衡量水质改善的各项指标,同时还从其他机构例如EPA,GICS等的文件中引用相关的数据,以此作为分析的基础。

第四步,证据分析。案例研究常常会收集和产生大量的数据,这些数据需要运用合适的技术对其进行深入的分析,然后才能为使用者所理解。这份水质报告是一个多地域结论整合的案例,使用同一套方法对四个地区进行研究:在EPA(美国环保署)原有的软件中对所收集的所有数据进行分析,分别回答污染物排放量是否减少、水质是否改善、染物排放量变化与水质改善是否存在某种联系以及是否存在其他影响水质的原因这四个问题;接着对四个地区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一个汇总的结论。第五步,提出结论,撰写报告。数据分析结果显示,在污水处理厂更新后四个地区的排放污染物都有所减少,尽管除了Tamaqua其他三个地区的污水排放总量都明显上升。从水质来看,Allentown和Tamaqua水质有很大的改善,Hamburg只有轻微的改善,而Lansdale的水质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甚至是变得更差了。因此在最终汇总的报告里,GAO认为水质改善项目在Allentown和Tamaqua是有效的,在Hamburg的效果并不明显还有待观测,而在Lansdale没有起到效果,可能是因为其他地区的污染物投放到该地区导致其水质变差。

然而,案例研究的过程并非是严格地按照上述的每一个步骤,它的独特之处是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是可以循环交替进行的。在大多数方法中,信息收集之后进行数据分析,然后形成报告。在案例研究中,有一个特殊的程序称为OTTR,即观察、思考、测试、修改(observe,think,test,revise),收集到初始的信息后,进行第一阶段的观察活动,了解发生了什么以及为什么会发生,接着在第二阶段“思考”阶段,说明需要哪些新的信息来证明现在认定的解释或是排除其他的解释,然后会引出第三阶段“测试”阶段,在这个阶段,根据前面阶段中的说明收集更多信息。最后一个阶段要对之前收集的信息和得出的结论进行复核和修改。因此可以看出,数据的分析结果有助于下一阶段的计划,下一阶段的观测又会产生新的信息需求,如此循环往复,直到找到最为合理的解释和可信的证据。

案例研究方法的缺陷

在使用案例研究方法的时候,也发现了它所具有的一些缺陷,需要采取一些措施去减弱和规避这些缺陷所带来的影响。

首先是案例研究在泛化时存在一些问题,有时难以对研究结论进行一般性的归纳。因为案例研究所针对的常常是一个或几个样本,它的结论不是统计性的而是分析性的,我们使用典型或是具有代表性的样本点进行案例研究,但泛化的风险仍然是存在的。对于例证型、探索型和关键案例来说,如果需要推广,需要通过和其他方法的结合来获得,这种情况下,可能需要寻找更多的证据来证明其可靠性。对于其他三种类型,一般来说只要他们在样本点选取和分析战略设计时做了充分的考虑,泛化也是可行的。

另外一点是案例研究的结论可能缺乏公正性。产生这个问题原因主要有:1.使用的信息不够充分;2.当我们采用直接观察方法时,受研究人员的主观性影响较大,其公正性和客观性值得怀疑;3.案例研究的结论没有一定的标准。一些专家提出,采取以下措施可以避免偏见和确保准确性,即

1.向提供数据的人们提交最终的报告,收集其对于报告的反馈;2.使用多途径多方法收集数据来进行案例研究;3.通过审计跟踪或证据链技术,同时提高审计人员收集直接证据的能力;4.保证充分的监管。最后是可能消耗大量的时间和人力。大量的人力和时间耗费是案例研究中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尤其是在针对项目进行的案例研究中。在预算有限的情况下,建议在投入一个案例研究之前,首先评估其重要性和必要性,据此来安排案例实施的优先顺序;其次是要制定可行的计划,制定出预算,合理安排时间、资金和人力资源。

案例研究法在我国绩效审计中的应用现状

我国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在2010年的“世界审计组织第六届效益审计研讨会”上表示,到2012年,我国所有的审计项目都将开展绩效审计。除了制定绩效审计准则和应用指南外,绩效审计的方法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根据审计署2008年至2012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审计署将着力构建绩效审计评价及方法体系。目前我国对于绩效审计中案例研究方法的理论研究还在起步阶段,以审计署为例,审计署审计科研所在承担审计署2009至2010年度重点研究课题《绩效审计指南研究》的过程中,组织编译了美国和加拿大审计署开发的六种绩效审计方法,其中包括案例研究方法。研究和学习美国审计署在绩效审计中对案例研究法的应用,能够为我国绩效审计方法体系的完善提供参考和启示,具有重要的意义。

从实务角度来看,在审计署的对一些重大项目的跟踪审计中,已经可以初见案例研究方法应用的端倪。以2011年9月对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审计调查跟踪为例,审计署驻郑州特派办的专项审计调查组自2011年6月起对宝钢集团公司落实国家《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的情况开展审计调查。我们可以认为这是一个项目实施的案例研究的应用。关注这个审计项目的主要目标,首先是调查宝钢集团贯彻《规划》取得的实际成效,了解对于规划目标的实现情况、任务完成情况和政策措施的落实情况;然后是调查《规划》实施过程中有关部门、地区和宝钢集团采取的具体措施,揭示政策、制度、配套措施落实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最后是分析问题和不足产生的原因,从而为国家以及企业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从这个目标的制定的确可以看到一些案例研究方法运用的影子,为了了解对我国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实施情况,选择了宝钢集团这个钢铁企业中的代表进行跟踪调查,深入分析其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和原因,对于推断其他类似企业的情况具有一定程度的参考价值,同时有助于相关政策的完善。

然而,实际上,目前的绩效审计对于这种方法的使用并不明确,浅尝辄止,也没有出具过正式的案例研究报告。因此,我国绩效审计方法体系的构建之路依然很漫长,需要进行不断的探索、尝试。

对我国案例研究方法在绩效审计中发展的建议

(一)理论是指导,需要完备绩效审计理论体系我国现有的审计准则和指南中尚未涉及案例研究的阐述,建议在以后的修订中能够增加相关的内容,对案例研究在绩效审计中运用的程序、方法、报告等进行一些规定和建议。目前我国对于绩效审计中案例研究方法的理论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属于绩效审计方法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还仅限于介绍外国绩效审计的方法,能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的极少。因此建议审计署及各地方审计机关经常召开相关主题的研讨会,并鼓励专家、学者进行这方面的研究,多撰写相关的论文,集合各方面的智慧,力求能早日补充完整绩效审计方法体系的这一部分,以理论指导审计实务。

(二)人才是关键,能够加强针对案例研究的人员的培养以及这方面的资金配备由于绩效审计远远比传统的财务审计复杂,除了需要更为灵活多样的审计方法,还需要较高的专业技术、较广的知识领域和更强的综合分析能力,对审计人员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现有审计人员多数来自于审计、会计等财经类院校,知识结构比较单一。建议逐步调整审计人员结构,在培养财务、审计的相关人员之外,也逐渐开始吸纳管理科学、统计学、心理学、社会学、工程、计算机、医药学、生物学等等非财经类专业人员进入审计机关,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以便能够应对复杂各异的案例。

(三)技术是核心,需要更新数据收集和分析的方法和技术如前所述,案例研究所应对的是较为复杂的案例,常常需要处理大量的数据,因此能否更快地收集和处理这些数据,关系着这个案例研究质量的好坏,同时也会影响其效率和成本。建议在考虑我国现实国情的前提下,学习和引入国外先进的数据分析处理技术,如使用一些模型和软件等。

(四)风险需控制,作为一种审计的方法,存在一定的风险需要控制,在我国绩效审计还在发展阶段的时候尤其需要关注其风险案例研究的结论基于对数据的分析,通过数据来源控制、多途径收集证据、审计跟踪和证据链技术等来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和真实性。另一方面,通过与其他方法的结合和佐证来增强案例研究成果可泛化的程度,以此从源头和过程上对审计风险进行有效的控制。

作者:邱玲单位:冀中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