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研讨环境审计的问题及对策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1)有力实现环境保护和环境资源的合理利用。由于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和利用,必然影响和损害自然环境,目前中国已经出现了有目共睹的环境恶化:全国有三分之一的城市河段为劣Ⅳ类水质丧失使用功能,中国三分之一的水质超过Ⅲ类不能做饮用水源,空气污染是中国目前最大环境问题,工业粉尘的排放量超过1000万吨,烟尘排放量每年超过1200万吨,城市湖泊水质普遍较差,中国工业固体废物年产量达8亿吨,综合利用率约40%。中国国土荒漠化土地已占国土陆地总面积的三分之一,而且每年还以2000平方公里的速度推进等等。这些事实足以证明我国环境再也无法支撑低效益、高污染、高消耗、生产方式。环境审计可以监督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环境管理责任和环保法律执行情况,促使企业改变经济发展模式,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最大限度的统一。
(2)开展环境审计有力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可持续发展是企业追求的目标,企业必须在产品开发、生产、经营、市场开拓和技术创新等活动过程中重视环境保护,即能保证企业经营的可持续性,又能造福社会。
(3)有力于完善环境立法,规范环境审计工作。环境审计一方面促进环境法律法规、制度建设,另一方面不断补充立法的不足。从而促进环境审计健康发展,促进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完善和全面有效执行。
(4)有力加强环保资金使用情况审计。环境审计有力纠正资金核算、使用上违反财经纪律的问题,促进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从而确保环保资金使用上做到真实、合法、有效。
(5)有力于促进审计自身的发展。环境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重大问题,我们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基础上加强完善审计职能、拓宽审计领域、丰富审计手段、促进环境审计向更高层次、更广泛的领域发展。
2环境审计现状及存在问题
我国环境审计的理论和实践才刚刚起步,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虽然环境审计工作得到空前重视,并且环境审计工作已积累了一定经验,环境审计的人力资源得到一定加强,但许多领域尚未涉及,发展不均衡,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2.1对开展环境审计重要性的认识有待提高广大审计人员还没有深刻认识到开展环境审计紧迫性和重要性,也没有被社会所公认,片面强调GDP增长率,不惜污染环境和过度开采资源为代价,现实中环境审计实践存在许多障碍,环境审计监督的面比较窄,环境审计工作在一定程度上难以深化和推广。
2.2环境审计缺乏充分的法律支持迄今为止,我国已颁布13部资源保护法律以及6部环境方面法律法规、395项环境标准,基本形成了我国环境保护的法律监督体系,在已颁布审计法当中缺乏具体实施办法和统一操作规范,具体包括:监督职责划分、监督资源共享、监督内容侧重等缺乏法律规范。
2.3缺乏规范的操作准则和评价标准自环境审计工作开展以来,各地都没有形成统一的权威、规范的操作准则,由于审计对象多样性、审计内容的广泛性,使得环境审计标准具有相对性和灵活性,没有一个适用各种情况的审计标准和评价标准作指导,各种环境保护标准众多且专业性强,给审计人员客观、公正地提出评价意见增加了难度和审计风险。
2.4基本的环境会计制度没有建立起来我国现行的会计制度,没有要求企业反映和监督资源损耗的环境成本,也没有要求企业与环保相关经济活动必须计量、记录,更没有要求企业必须披露环保有关信息。因此,由于企业没有健全环境会计制度,不能提供完整有效的环境会计资料,所以不能及时反映、报告、考核企业环境资源成本价格内容,也就不能为环境审计提供及时、有效审计依据。
2.5传统审计方法无法满足环境审计的需要审计方法与质量密切相关,环境审计的主要方法,除传统审计方法外,还包括结果导向分析和问题导向分析、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等审计方法,目前我国的环境审计主要是主要运用的还是传统财务收支审计的审计思路和审计方法,环境绩效审计方法应用不多。所以相关环境效益相关指标的评价,利用传统的审计方法是无法完成的。
2.6审计人员环境审计业务素质尚有不足环境审计属于专业性和综合性都比较强、难度较高的审计,既要懂财务的审计师、会计师,又要有精通工程项目的设计师、工程师,还要懂经济、会管理的经济师、评估师等,才能满足环境审计的需要。目前我国审计队伍中,懂财务的审计师、会计师占了大多数,精通工程项目的设计师、工程师所占比例较少,而懂经济、会管理的经济师更是少之又少。尽管审计署一再强调“人、法、技”建设,各级审计机关在人员培训、提高人员业务素质都下了很大工夫,审计人员素质确实有了很大提高,但距离搞好环境审计要求相差甚远,根本不能满足环境审计发展的需求。
2.7环境审计质量控制体系尚需强化审计质量是审计工作的生命线,环境审计工作当然也不例外,环境审计在审计领域和层次方面拓宽,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环境审计的风险,而审计人员对环境审计经验的不足,更加大了审计失败的可能。但我国的审计质量控制体系,主要适合财政财务收支审计,并不能根据环境审计的个性需要来进行更有效的制约,主要体现在计划管理的粗放、审计复核的滞后以及项目评估后的缺失。
3环境审计问题解决的对策
3.1提高环境审计宣传力度,抓紧环境审计理论研究为了使各级政府部门和社会方方面面都充分重视环境审计,必须要动员社会各方力量,运用各种宣传手段,开展各种宣传活动,广泛宣传环保、环境审计的重要性,自愿实施环境审计的企业数目将不断增大,从而减少审计中的阻力和不必要的风险,为开展环境审计创造一个和谐的环境。另外应抓紧环境审计理论研究,探索环境审计技术方法。向国外学习缩短同他们的差距,借鉴国外审计经验,从而推动我国环境审计工作的深入开展。
3.2明确环境审计评价标准,加强环境审计立法在法制社会,任何事物发展,都离不开法律依据作保证。加强环境审计的立法,赋予环境审计机关必要的职权:在规范方面制定环境审计准则;在指南层面上确定环境审计开展的具体方式、技术方法、评价指标体系;以指导审计人员更好地开展环境审计工作。
3.3拓宽审计范围,从财务审计入手,重点进行合规性审计和绩效审计过去环境审计仅围绕资金运行这条主线展开财务审计,审计面较为狭隘。目前审计机关对环保资金使用的经济、社会效益予以关注,环境审计不可能只有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和合规性,必然还有效益性。如果局限于财务审计,就好像我们只要求一个领导人不违反财经法规和会计制度,而不需要他创造业绩。因此,财务审计和效益审计的结合,也是当前环境审计向纵深发展的充分条件。
3.4健全环境管理体系
(1)提高全社会环境意识,完善公共参与机制。提高全社会的环境保护意识,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的公共参与机制,环境是关系到全社会每个人生活以及子孙后代的大事,所以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创新形式、拓展内涵、加强环保宣传、积极引导群众参与环境建设,进一步提高了全社会环保意识,为环保工作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建立信息平台,充分发挥民间环保组织的作用,发表看法、发现不足,促进环境健康发展。
(2)采用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技术。我国应借鉴先进国家的环境管理方法和手段,结合我国实际,以ISO14000系列标准(主要指ISO14010、ISO14011和ISO14012)为蓝本。制定我国的环境审计准则。
3.5调整审计队伍的知识结构,构建适应环境审计要求的审计力量一是强化审计培训力度:应建立审计人员终身学习规划,建立审计人员长期滚动的培训制度,培训方式向有针对性培训转变;二是合理调配审计力量:对现有审计力量进行统筹,做到人才尽用,应打破处室界限,根据项目具体要求进行人员灵活调配;四是建立环境审计激励机制:对在环境审计表现突出审计人员,给予物质奖励、荣誉奖励、提拔晋升获得倾斜,已达到激励强化的作用;五是向外部寻求支持:外部审计力量是开展审计工作必要且有益的补充,能很好弥补审计人员自身知识体系的不足,在向外部寻求支持的同时,应配套建立外部人员参与审计工作的管理机制。
3.6建立环境报告、公告审计制度制订统一的环境会计的会计准则和基本核算体系,国家审计的真正委托人是人民,审计机关要向人民负责,将企业的环境成本、效益以及环境责任履行情况用报告的形式加以反映和披露,由执行审计人员加以验证,并将审计结果通过电台、电视、报纸等形式向社会公布。公告制度也是对国家审计人员的有力监督,它对审计工作客观公正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监督别人的同时,自身也受到监督,这对审计机关的廉政建设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3.7整合社会资源,高点定位,确保环境审计实效一方面,环境审计项目应根据其项目特点进行计划单列,内容应包括对项目基本情况介绍、可能存在问题、对项目拟提出意见和建议,并对审计效果、时间、成本等作出估算,实现环境审计计划管理由“粗放型”向“精细型”转变;另一方面,实现审计项目质量管理的全过程控制,笔者认为应借鉴PD-CA工作循环法进行环境审计项目的全过程质量管理。
作者:栾春玉杜彦单位: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