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环境审计问题及解决措施范文

环境审计问题及解决措施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环境审计问题及解决措施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环境审计问题及解决措施

我国自90年代初期由国家审计署率先开展环境审计,主要针对我国环境保护及可持续发展方面的需要,工作重点在于政府环保专项资金以及排污费的财务收支审计。政府审计作为环境审计主体的主要原因与环境问题的公共性有较大关联,企业作为追求经济利益的主体,往往为了追求自身高额利润放弃对公共环境的保护这一目标,使广大公众成为受害者,因此,作为社会公众人的政府部门就必须通过抓环境审计工作对环境保护进行管理。另一方面,近年来随着气候变暖等环境问题日益严峻,国际组织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也不断提高,政府为提高自身国际形象也需要对国际组织展示我国环境治理的力度和成果。与此同时,在社会审计方面,会计师事务所也积极投入到环境审计中,加大对环境审计的审计范围,提高公众对环境审计的重视程度。目前,要求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环境审计报告已成为一种新的趋势。然而,我国环境审计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环境审计存在的问题

1.环境审计主体单一。我国目前环境审计主体主要是政府审计,社会审计以及单位内部审计并没有有效开展,这与国外的情况相比相差较远。社会审计较之政府审计有独立性的特点,可以大大提高环境审计报告的可信度,增强环境审计信息的有效性,并且涉及面也更广,因此对于推动整体环境审计具有较为重要的作用,另外单位内部审计也可以起到较好的自我规制作用。

2.政府环境审计作用有限。我国政府环境审计虽然已发展了20余年,但是较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政府审计项目数量、质量、范围都较落后,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我国政府审计主要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通过行政部门去完成,利用审计机关执行审计职能,涉及面比较窄,并且相对于其他政府职能的需求,政府对于开展环境审计这一需求并不迫切。

3.社会公众对环境审计认识不足。虽然我国目前的环境污染问题已经非常严重,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虑,环境保护问题迫在眉睫,但是由于社会约束的打击力度不够以及人们自身对环境问题认识不够深入,企业和公众往往选择获取更高额的利益而放弃对社会环境的保护,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这种牺牲社会利益换取自身利益的行为屡见不鲜。

4.环境审计立法不完善、执法不严。环境审计工作需要有法可依,如果没有适当的法律法规予以配套,则很难实施审计。我国目前在这个方面的立法仍然处在初级阶段,缺乏具体的法规、实施办法等对环境审计工作予以支持。即使在有法可依的情况下,有些地方由于长期忽视环境污染问题或出于地方保护主义的考虑仍然不对违法行为加以惩处。

5.环境审计评价方法不明确。目前,我国没有专门有效的针对环境审计提出的考核方法体系。现有的考核指标不能完全适用于环境审计,即使是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在具体实施工作的过程中也会力不从心,环境保护的成果很大程度体现在节能减排上,而环境审计往往很难从这些方面着手考虑问题,这会影响环境审计工作的质量。

6.审计人员素质亟待提高。环境审计对人员的技术要求较高,需要审计人员具有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掌握数学、统计、计量经济学、环境经济学、工程学等方面的知识,由于我国开展环境审计工作的时间较短,从业人员的专业知识了解仍不充分,相关法条又不完善,有时审计人员在对案例进行判断时仅凭以往经验,这样的结果往往是不准确的。

二、环境审计工作的完善建议

1.拓宽环境审计主体。环境审计工作除了需要由政府开展之外,也应被企业自身重视,我国应积极发展内部环境审计和社会环境审计业务。首先,企业应了解到生产经营活动是否对环境造成影响将直接影响到企业的长期利益,国外一项问卷调查显示:80%的消费者愿意选择支付高出普通蔬菜10%的价格购买有机蔬菜,70%的消费者在消费时易于受到企业是否环保的影响,如果企业在环保方面形象不佳,则他们不会选择购买该公司的产品。随着国民环保意识和公益意识的不断提高,我国消费者在此方面的消费倾向也日益明显,企业为了股东的利益会选择加强内部环境审计来规避长期经营风险。第二,作为第三方的会计师事务所以其独立性和公正性的优越性在审计体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企业为了体现公正性往往需要由会计师事务所出具审计报告,因此,审计报告应力求从多角度全面反映企业状况,环境审计业务必将成为注册会计师事务所发展的新领域。

2.选择适宜的审计方法。环境审计与环境问题息息相关,其审计方法除了采用常规审计方法外还需要用到符合自身特点的方法。国外一些国家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将费用效益分析法作为控制环境污染分析的方法进行评价,其主要原则是效益是否大于费用。具体主要采用经济净现值法、内部收益率法以及现值指数法进行评价,这几种方法都是将环境项目预期贡献与投入之间进行比较。当对不易取得项目预期收益信息的物品价值(如清新的空气、清澈的水资源)进行评价时,可以采用替代市场法间接衡量该种物品的价值,有时也可以使用调研评价等方法。

3.加强国际学习与交流。相对与我国环境审计发展的历史,发达国家和地区在环境审计方面积累了许多先进经验,在法规的制定和实际案例的评价方面都有值得借鉴的地方。随着近年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入,跨国合作的项目越来越多,国际间经济依赖程度日益提高,审计部门可以通过向国际有关组织学习的方式减少在理论研究等方面不必要的重复,另一方面,通过联合国外审计机构开展环境审计工作共同采取有效办法提升环境审计的效益。我国作为世界规模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必然面临很多破坏环境的问题,而这些问题会直接影响到世界整体环境发生改变,这就从客观上要求我国尽快缩小与发达国家环境审计水平的差距。因此,加强与国际组织之间的交流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4.健全环境会计准则、加大惩处和宣传力度。我国应在制定环境会计准则、审计规范等方面下功夫,使环境审计工作有法可依,也便于会计人员在进行业务处理时进行核算,如对环境污染的会计计量、成本核算,出具会计报告中如何对环境事项予以披露,通过完善环境会计准则,可以方便审计人员对企业环境管理系统进行有效评价,同时也有利于企业增强环保意识,明确自身责任。同时,立法部门应就环境审计的具体实施办法提供法律依据,使法规与国际接轨,并使环境审计更加制度化、规范化。媒体应向全社会大力宣传环境污染的危害,提高公众对保护环境的认可度,另一方面,当发现企业在环境保护方面出现重大问题时,应加大惩处力度,使企业、公民、政府三方真正站在同一出发点上为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5.提高审计人员素质。作为会计师事务所发展的新领域,环境审计工作要求会计师具有环境法规、环境经济学、环保产业、绿色食品等交叉学科的知识。环境成本、负债等项目的确认与计量与环境知识密切相关,这就要求审计人员具备环境学方面的知识,对于环境污染行为的认定又需要具备环境法规方面的知识,这些都对审计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外审计人员也可以通过与环境学方面的专业人士合作来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毕竟短时间内很难使注册会计师达到专业的水平,因此,审计人员应该充分利用自身及外部条件开展环境审计工作,为建立成熟的环境审计队伍奠定扎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