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国家审计策略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一、引言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发挥国家审计在权力监督和制约中的作用,这为新时期的国家审计工作明确了指导方向。而国家审计作为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未来维护国家安全和保障国家利益方面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国家审计本身属于抽象概念的范畴,对于具体的审计业务而言,国家审计职能的准确界定能够更有效、更具体地指导审计工作。在国家审计职能的研究方面,众多学者和研究者从不同角度给予了解释或界定,提出了单职能论或多职能论,但对于影响国家审计职能实现因素的研究,仅在一些文献中略有涉及,从国家审计职能的演化历程分析研究的更为少见。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未来国家审计职能的发展方向,分析研究影响国家审计职能的因素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基于此,本文应用理论分析方法,从国家审计职能演化历程中提取七个影响其实现的因素,并通过实证分析方法验证因素之间的相关性和存在的合理性。
二、影响国家审计职能的因素
通过应用辩证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分析国家审计职能和公共受托责任的演化历程,并从中提取七个影响国家审计职能实现的因素,分别阐述其内涵。
1、国家审计体制。国家审计体制是指依法成立的审计机关监督国家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的审计组织体系、审计监督管理制度和审计监督形式。它的建立是为了实现国家审计的职能,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在相同的公共受托责任关系条件下,不同的审计体制环境中,国家审计的独立性、权威性和审计权限存在很大差异,使国家审计职能具有不同的深度和广度。因此,保证国家审计职能的顺利实现必须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国家审计体制,科学合理的国家审计体制能够促进国家审计职能的实现,而国家审计体制对国家审计职能的实现具有限制和影响作用,不合理的国家审计体制将阻碍国家审计职能的实现。
2、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国家审计制度作为国家政治制度的组成部分,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认为,上层建筑受经济基础的影响和制约,所以说,审计是反映经济基础状况的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纵观整个国家审计发展史,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国家的财政财务收支所涉及的范围越广,社会重视审计的程度越高,审计的作用就越大,审计职能发挥得越全面。从美国国家审计发展历史可以看到,自美国成为最大的经济强国后,其国家审计制度的完善程度超过了其他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而居于世界最高水平,这也进一步表明“经济越发展,审计监督越重要”。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除了决定审计监督的重要性程度、国家审计制度产生的时间及其健全性外,还直接影响国家审计方法和技术的进步和变革。
3、国家政府职能。国家审计职能的发挥与国家政府职能密切相关,在某种程度上是国家政府职能实现的工具。国家政府职能是代表少数阶层还是代表大众可通过国家审计职能显现出来;同时,国家政府职能的定位也会影响到国家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等,国家政府对国家审计的重视程度在很大程度上也会影响最终的审计职能。这些在行政型审计模式中尤为明显,国家审计机构作为国家行政机构的组成部分,政府职能直接决定着国家审计职能的深度和广度。
4、政治民主程度。国家审计的产生不是偶然的,有着极其深厚的社会背景,是基于社会公众对民主法治建设的需求(文硕,1990)。无论是现代国家审计或是古代国家审计都是基于检查经济责任的需要而产生的,但所检查的经济责任内涵却有本质区别,导致这种差别的主要因素就是民主政治程度的发展。民主政治发展程度的高低对审计发展和审计职能有着直接影响。关于现代审计与民主的关系,杨时展教授曾给出精辟的阐述,“民主,是现代审计的实质,审计是现代民主的表现;民主,是现代审计的目的,审计是现代民主的手段。”可以说,正是由于现代民主政治的产生,才赋予了政府行政机构和官员新型的经济责任,而现代国家审计正是在这种新型经济责任的基础上产生的。然而,现代审计与民主之间不是单一的影响关系,从发展的观点看,随着政治的民主化,以监督国家经济活动为主要特征的国家审计将会得到加强;国家审计是国家立法机关与行政机关之间的权力制约工具,是民主政治的工具。因此,现代国家审计发展的动因与其说是经济的,不如说是政治的,其真实动因应该是政治民主化。
5、法律制度。国家审计机构在行使委托人赋予的审计权限时必须要有一定的法律保障。古代国家审计主要是最高统治者的授权,而现代国家审计既是民主和法治的产物,又是实现民主和法治的工具,是一种自下而上的监督。因此,民主的范围越大,民主的权力越真实,选民或纳税者通过国家审计机关对政府经济责任的制约也就越强。但有个前提条件,就是民主的实现程度取决于是否具备相应的法律法规。在现代社会中,国家审计机关受社会公众的委托对接受公共资金、公共资源和公共资财相关的公共权力的受托人进行监督。鉴于社会公众的分散性,只有利用社会公众让渡的公共权力组成的政府来行使监督委托权。当国家审计机构对受托人进行审查时,受托人可能以各种理由进行推脱或不配合工作,影响审计职能的发挥,因此,国家审计的计划性、强制性、广泛性、宏观性等特征必须要有相应的法律法规作保障,通过依法审计真正实现国家审计职能。
6、审计技术。审计技术是指国家审计机关及人员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的各种方法总称。审计技术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和影响着审计职能的发挥程度。但审计技术又是管理方法和科学技术的产物,与一定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并且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展;同时,审计技术可以借助其他学科的成果取得快速发展。纵观我国审计史,审计职能发展的历史反映了审计技术发展的历史,审计技术是实现审计职能的工具。按照公共受托责任关系理论,任何公共受托责任都应该接受审计监督,但不同时期,为达到最好的审计监督效果,审计技术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制约,在实现国家审计职能中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同的。当今,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对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特别是对经济活动的影响尤为深远。如今各行各业普遍应用计算机技术,在国家审计审查受托经济活动时必须充分运用和利用计算机技术,否则将影响国家审计职能的履行。
7、审计人员能力。审计工作的实施必须依赖审计人员,审计人员能力的高低将会影响审计职能发挥的程度,审计人员的能力对审计职能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专业胜任能力和应有的职业谨慎上。如今,随着公共受托责任范围的扩大,现代审计已不仅仅限于审查会计报表、账簿的真实性、合规性,而几乎涉及经济活动的所有领域,审计人员不但应具备查账能力,还应具备宏观分析能力、判断能力、各种专业技术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才能充分地履行国家审计职能。
三、问卷设计及样本选择
依据问卷设计的一般原则,将上述七个因素作为问卷问题的组成部分。问卷调查的目的,一是分析七个因素在不同时期的相关性程度;二是分析七个因素是否能够解释国家审计职能在不同时期的演化。基于此,为了更真实、更全面地反应调查结果,样本选取审计署及地方审计机关和高校科研院所中从事国家审计研究的人员,这些代表性样本的研究成果,基本上代表国家审计研究领域的见解,在此,统称为专家。在依据代表性原则并考虑经济成本因素的前提下,总共选取50位专家,其中审计署10位、地方审计机关25位、高校科研院所15位。确定样本专家后,将问卷通过邮寄或直接传递方式发送给各位专家,并同时与每一位专家进行电话沟通,对调查目的进行详细介绍和说明,使得各位专家能够充分理解调查目的。此次调查持续时间一个月,回收有效问卷50份。
四、实证分析结果(本节内容为编者摘编)
作者对我国古代时期(包括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两个时期);民国时期(分为北京政府时期、南方革命政府时期和国民政府时期三个阶段);革命根据地时期(从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历经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三个阶段);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的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的五个历史阶段分别进行了以下两个方面的实证分析:
(1)因素之间的相关性分析。应用统计软件SPSS13.0对样本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到基本的统计变量结果。
(2)各因素对国家审计职能的影响程度分析。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各因素对国家审计职能的影响程度的结果。
验证了提出的七个影响因素的合理性。
五、结果讨论
通过综合分析实证结果,发现研究结果有四个共性。
1、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七个因素共同解释国家审计职能实现程度的方差在0.79~0.86之间,只存在由于不同历史时期所处环境不同所产生的各个因素影响程度的差别,可以验证选择这些因素的合理性。
2、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国家审计体制和国家政府职能无论在哪个历史时期都具有高相关性,说明国家政府职能对国家审计体制的形成具有内在的联系性,而国家审计体制也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国家政府职能。
3、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政治民主程度与法律制度无论在哪个历史时期都具有高相关性,因为政治民主意识一般是通过法律制度最终转化为实际的政治民主法律制度,所以,政治民主实现程度取决于法律制度的健全和完善程度,二者之间具有内在的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