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高校科研经费全过程跟踪审计研究范文

高校科研经费全过程跟踪审计研究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高校科研经费全过程跟踪审计研究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高校科研经费全过程跟踪审计研究

摘要:

科学技术一直以来是推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关键因素。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科学技术的研究,对科研项目投入了大量的经费,并把国家各高校作为出卓越科研成果的重要场所之一,为了使国家对高校支出的科研经费得到有效利用,就有必要对高校的科研经费审计进行细化和标准化。本文从目前高校科研经费审计难点出发,通过对高校开展科研经费全过程跟踪审计的可行性分析,探讨具体的审计策略,以期达到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的监管,提高科研经费使用效益的目的。

关键词:

高校;科研经费;审计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重大科研项目研究成果是发展生产力的强大助推剂。高校是我国开展科学研究的重要力量,承担了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计划“973”、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等大型科研战略计划。十八大以来,国家提高了对高校的科研经费支出的投入力度,同时也增加了高校的收入来源,科研经费总额已占到学校收入总额的40%以上。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高等学校347.2亿元,比2012年增长26%。伴随着科研经费增长的同时,科研经费滥用、腐败等问题层出不穷。新形势下,如何监督科研经费的使用、规范科研经费的路径和细化科研预算及标准化是高校内部审计必须克服的问题。

一、目前我国高校科研经费审计过程面对的难题

(一)科研经费来源途径复杂,造成监管困难

高校科研经费的获取有多种途径,主要包括国家、省级、市级教育主管部门及其他主管部门以及通过高校与社会资源合作而形成的横向科研经费;高校根据自身的意愿和目的自筹的配套设施科研经费。这种情况下要求各科研经费项目和资金的来源都需要分别设账管理,而目前很多高校采用的单一项目管理和核算审计模式向冲突,这势必加大了经费的监管难度。

(二)立项预算不科学,结算偏差大

当前,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普遍存在课题预算编制不细化、不科学等问题。一方面,项目负责人由于不熟悉有关的财务制度,没有专业的、前卫的财务知识,不重视预算的重要性,最终导致预算效果不好,偏差很大。另一方面,高校科研管理者也没有对预算的实施严格的考察和审核,造成预算效果不理想。

(三)资产管理混乱,资产流失严重

具体表现为:在各项科研项目结题后没有及时办理固定资产、所有资产的登记、保护、验收等手续,最终出现复杂混乱的状态以及人员的流动没有及时的办理相关的变更手续,加剧了混乱的局面。二是设备购置执行没有预算性,导致重复购置和质量问题,固定资产资源难以共享。三是科研项目研究过程中形成的专利技术、专利权等无形资产,没有进行账务处理。四是结题不结账,结余资金仍作为项目进行管理,导致固定资产得不到及时清理。以上这些因素造成了资产的浪费和流失。

(四)科研效益不高

我国高校的科研项目有很大一部分是以经费申请与为重点开展工作,成果产业化比重较少,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不高,平均为20%,就目前情况看,实现产业化的低于5%,并且专利技术的交易率只达到5%。目前多数高校缺乏一套科学、合理的科研经费进考核评价体第,科研效益很低。

二、科研经费全过程跟踪审计的可行性分析

(一)全过程跟踪审计相对于传统事后审计具有明显优势全过程跟踪审跟以前的审计方式不同,将监督职能提前执行,也就是在预算执行、财务收支、效益等审计过程中都实行到位的监督,以便于在任何一个阶段出现为题时及时解决,以免问题发展壮大,充分发挥监督职能具有的预见性、前瞻性,实现科研经费得到规范管理且发挥较大的效益。

(二)全过程跟踪审计能更好地发挥内部审计职能

“确认”与“咨询”是内部审计的两大职能,确认是组织合理化运行的基础,咨询是实现组织目标的方法。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传统的科研经费审计重确认、轻咨询,并且咨询服务滞后、不及时。审计人员参与科研经费管理的全过程,一方面,充分发挥审计确认职能,及时发现项目各阶段存在的问题和潜在的风险;另一方面,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为项目组提供服务性的补救方案,达到科学管理、资金得到充分利用的效果。

(三)全过程跟踪审计要突出重点、以点带面全过程跟踪审计将涉及到整个科研

项目全过程的很多内容及细节,即项目的预算、资金的收支、资产管理、项目效益、项目进程等。审计时间长,内容复杂,审计风险大,审计质量控制难,但这并不代表全过程跟踪审计不讲成本。审计部门自身也是内部资源的消耗者,在不影响项目研究进度的前提下,审计工作要抓重点,讲方法。审计人员抓住预算编制与执行、财务收支、资产管理、经济合同审计等几个重要风险控制点,以点带面来把握事前、事中两个阶段审计内容,既节约了成本,也取得很好的审计效果。

三、高校科研经费全过程审计的具体策略

当前,很多高校科研经费的审计方案通常是在可以项目结题时才统一各项事物的审计,这是一种事后审计。相比于全过程跟踪审计,审计介入时间太晚,等问题发现时已错失了纠正的时机,经费管理使用控制效果不佳,无法有效遏制科研经费滥用现象。要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益,就应该在申报立项阶段、项目实施阶段审计及早介入,审计人员及时地、动态地掌握科研项目的各种信息,实现了“事前控制”、“事中监督”、“事后评价”的一整套贯穿全过程的科学监管体系。

(一)事前审计——立项及预算编制阶段

项目立项阶段,审计人员在查阅、了解和学习项目申报的相关内容的基础上,重点审核立项申请资料论证的充分性和可行性。确实关注纵向科研经费申报的具体内容是否与相关部门批复的范围及比例和内容相符合,横向方面核实合同约定科研经费的用途、范围、具体数额与之是否相符合及合法、有效、科学。预算编制阶段,审计人员重点关注预算编制合理性、科学性。重点审查方面涉及项目预算编制是否合理科学,且在经费范围内是否有效;2.资金的来源出处、可利用是否清楚,使用权是否合法;3.外拨经费有没有明细的预算,分散到各课题承担的经费汇总是否与批复预算相一致。

(二)事中审计——项目实施阶段

因为项目是谁阶段是没有预见性的难控制阶段,所以在全过程跟踪审计监督中最为重要,据调查,审计人员称该阶段以是以预算批复为依据来把握支持掌控为重点。1.预算执行情况审计。审计重点为:①预算执行是否符合项目批复的预算范围和标准;②操作程序是否按照计划进行,是否有随意调整且调整操作是否得以批复③财务决算编制结果是否符合目标要求,相关报表数的真实、准确、完整性。2.财务收支审计。科研经费收入审计的关键在于科研经费来源的合法性、合规性;科研经费收入的真实性和调查实用性;学校财务是否对该项目的课题经费进行系统性的管理且单独核算;而科研经费支出审计的关键在于:①项目资金的开支范围和标准是否符合项目预算书和相关科研管理制度的规定;②各项资金的支出情况是否得到确实的落实,有无出现超出、不够、挪用等情况;③对分有专项和自筹两项经费是否单独审计核算;④项目资金支出签字权限及相关程序是否符合规定要求;⑤各项科研项目结题后,对办理结账手续是否清楚且安规定执行。3.资产管理审计。应重点审查以下内容:①购置科研设备应严格按照规定的(预算、申报、审批、购置、验收入库)程序办事,②资产台账的基本状况,保证内容清楚、完整;③随时关注科研人员的流动,合法有效规范的处理好人员去留以及相关相关项目结题后变更登记、资产变更登记等变更手续;④科研活动形成的无形资产,如专利技术、版权等是否纳入学校无形资产管理。4.科研经济合同审计。审计重点为:①物资采购是否编制预算、是否采用恰当的招标方式、采购验收不规范;②技术转让合同是否对合同方主体资质进行审核,合同条款是否合理。③临时用工合同是否按国家法律、法规要求签定,合同要件是否齐全,条款是否清楚。

(三)事后审计——项目结题阶段

项目结题阶段内部审计人员主要关注以下几方面:①结题项目是否及时结账,结余资金是否按规定分配;②对科研成果的资产是否按所有权归属进行登记保护和检验入库等问题的核实、明确;③项目是否按有关程序进行验收评估;④根据已经完成的科研成果,结合任务合同约定的要求和目标,审核计算成果是否达标;⑤通过对科研项目完成率、成果应用率、成本效益率等指标的权衡和计算,综合分析评估出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益报告。四、结语在国家科技发展战略方针的要求下,高校科研经费审计也是高校内部审计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内容。科研审计不仅要使它达到使用的规范化、合理化,还要使它规范化的同时实现最大效益并且与学术研究三者之间的合理有效统一,这才是高校内部科研经费审计的最终目标。因此,高校内部审计部门应注重审计模式的创新,提高审计质量和效果。高校可以将全过程跟踪审计引入到对重大科研项的监管之中,以点带面,不断总结经验,努力实现科研经费的有效监管。

参考文献:

[1]财政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z].2012.

[2]卿文洁.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对策探讨[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

[3]高宇.高校科研经费管理跟踪控制系统研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2(1月下)

作者: 郑梅娟 单位:武汉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