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建造工程跟踪审计综述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工程勘察设计
工程勘查与设计是建设工程执行的依据和蓝图,对于工程造价具有重要影响,然而目前建设企业往往在工程的勘察设计与管理环节上出现责任追究及有效监督的缺位,由人为因素造成的损失浪费现象屡见不鲜。本工程由于施工图纸发放不到位,长期处于无图纸跟踪审计状况下,对基础隐蔽工程设计要求及强度说明没有明确的认知,从而致使审计难度加大以及审计的绩效降低。
工程财务管理
由于工程财务管理无法进行实时的监督,工程的资金管理风险会显著增大。实践中经常会出现建设项目资金的拨付进度明显的快过工程施工建设的进度,或因为不按照规定实施质保金制度,导致追索的难度大大增加。此外,因为对工程的相关税收政策没有充分的监督,少计、多计税金的现象也经常发生。该项目由于建设单位对工程进度审核的滞后,审计组难以对当月的工程进度进行审计,甚至是几个月的进度情况。因此,对工程财务管理很难做到实时实效的监督。
工程招投标
审计部门通常不参与企业招标以及投标的过程。招标、投标脱离了审计与监督,招标和投标过程中所发生的问题很难被审计部门发现。例如,以低廉的价格中标、然后以项目变更名义,用较高价格进行决算。有的项目招标、投标程序、形式看上去十分规范,实质上却潜藏着串标等较大隐患。甚至有的项目工程依靠制定非合理的条款对投标单位的公平竞争进行限制,使招标过程完全流于形式。
合同管理
由于安置点建设项目工程是在开工后进场跟踪审计,通过对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签订的合同进行审核,发现工程承包合同格式过于简单,没有明确责任分配,合同条款不严密,权利和义务约定不完整、不规范,隐藏着很多的漏洞。如工程范围笼统不清;材料、人工、费率和机械单价没有详细约定;质量、工期、违约责任混乱。尤其是“闭口包干”合同模式,对质量要求、包干范围、调整手续等均无明确设定,导致包干项目却存在活口,闭口合同形式名存实亡,最终还是按照实际情况结算,无法真正做到工程造价控制。
工程跟踪审计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一)工程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的概念
工程全过程跟踪审计是指审计部门在项目实施的各个阶段,采用全程跟踪审计模式,对于项目的建设过程与内容进行实时同步的独立评价和监督活动,这种方式适用于工程前期的工程立项、可行性判定、编制设计的方案、项目招标、合同的管理、项目建设的现场、财务管理以及竣工后的评价等各个环节。
(二)全过程跟踪审计的优点
1.从静态转向动态。传统审计方式是在项目工程建设竣工后集中的进行结算和审计,这种情况下,审计人员要一次性面对整个项目工程中的各个程序中的大量资料,同时也需要核实大的量数据,审计人员通常来不及全面核实现场情况,很难做出比较客观、全面以及真实的论断。全过程跟踪审计将项目的实施过程划分为若干阶段,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及时介入,对于工程管理中各个环节进行全面的审计,进而有效的降低审计的风险。
2.事后监督转向全过程控制。在事后审计时,工程设计规划、施工建设以及财务管理等一系列环节问题很难及时发现、改正。如隐蔽工程,事后审计无法审核其质量与造价等细节,审计人员很难对其作出合理判定。采用全过程跟踪审计从理论中可以防止这种现象的发生,全过程跟踪审计针对建设项目的各个阶段,不仅注重对工程造价控制,还注重向项目预算、招投标、设备采购、合同管理、工程结算、变更索赔、资金使用以及竣工结算等一系列管理的环节延伸,帮助施工建设单位合理、有效地控制工程项目风险,实现工程管理过程中的在控与可控,保证及早发现并且弥补项目各环节中的缺陷,最终促进审计成果全面落实。
(三)工程跟踪审计的保障措施
1.建立健全审计制度与标准,推进工程全过程审计。项目工程建设覆盖面广泛,涉及的政策、制度、法规、标准、定额、计价规范等,影响因素极为复杂,因而造成工程审计的管理存在很大风险。为此,应当注重强化审计制度的建设,尤其是要完善和健全工程的相关审计制度与管理办法,对工程设计、施工监理、审计等环节的权利和义务要明确做出规定,使工程项目审计规范化、制度化。
2.强化审计人才培养,提升审计人员素质。全过程跟踪审计需要面对工程建设的各个阶段,相对于事后审计,需要审计人员具备更高更全面的专业性和政策性。因此,必须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技能,避免审计人员资源配置不足和现场监督不充分的情况发生。审计部门需要加大审计资源的投入力度,提高审计人员地位,确保审计人员的工作独立性,建立健全审计人员工作激励机制和监督机制,改变原有审计人员知识结构的单一性,增加工程技术人员的数量和比例,以提升建设项目跟踪审计能力。
3.完善审计绩效评价体系。由于跟踪审计在政府审计中应用的时间不长,缺乏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尤为突出的是缺乏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因此,对审计事项的评价应从绩效角度出发,建立绩效评价体系,关注其是否达到了应有的目的和效果。
我国审计工作的总体目标是初步实现审计工作法治化、规范化和科学化。近年来在跟踪审计项目实践中,已初步建立起以财政资金流向为主线,覆盖中央和地方、资金和项目、管理和制度的全方位审计监督网络,这对现代审计人员和审计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的情况为:(1)项目组成员层次不一,知识结构不同,对事物判断的角度不同;(2)跟踪审计对象多是大型工程建设项目,涉及项目多、时间跨度大,其间审计人员流动性也大,一些中途参与审计的人员缺乏对项目的总体掌握。绩效评价体系的建立,可以帮助审计人员把握重点、以绩效为导向评价审计对象,更有利于发挥跟踪审计的“免疫系统”功能。
结论
项目工程建设审计是企业规范管理和控制风险的重要保障机制。现今大部分企业对项目工程建设审计还局限于事后审计,审计的监督职能作用很难得到充分发挥。探索并建立建设工程项目审计模式势在必行。健全工程项目事前提前介入、事中负责监督和事后进行审计的跟踪审计制度,对推动企业控制项目管理风险、提高审计质量均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叶松单位:铜陵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