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某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病因统计分析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目的对吉林市某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病因统计分析,并为制定相应的预防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2018年1月期间吉林市某区精神分裂症患者214例,分别采取单因素统计方法及多因素统计方法统计精神患者病因。结果精神分裂症的单因素分析:①抑郁症出现45/71(63.38%),未出现61/143(42.66%)(χ2=8.150,P=0.004<0.05);②规律预防出现44/71(61.97%),未出现111/143(77.62%)(χ2=5.819,P=0.016<0.05);③受教育情况高等教育出现20/71(28.17%),未出现70/143(48.95%)(χ2=8.457,P=0.01<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病因可能受抑郁状态、不规律预防及受教育程度较低影响,通过对精神分裂患者病因进行有效的预防可以提高控制效果。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病因;统计分析
精神分裂症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精神类疾病,患者一般意识清楚,主要表现为思维障碍,认知、情感及行为不协调,病情多呈现反复发作趋势。据报道精神分裂症患者经首次治疗后约有20%患者在1年内出现,约80%患者在5年内出现[1],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导致该疾病的出现及复发呈现逐年增高趋势,由于其致残率及病死率较高,对患者的职业功能及社会功能造成影响,也给患者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因此,分别采取单因素统计方法及多因素统计方法统计精神患者病因。对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活质量、减轻社会和家庭负担具有重要意义。该文通过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2018年1月期间吉林市某区精神分裂症患者214例的出现特点,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收到了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统计分析吉林市某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214例其中1年内有71例出现了病情发作,未出现143例),男性106例,女性108例,年龄21~71岁,平均年龄(36±6.28)岁。
1.2资料调查收集方法
查阅相关国内外相关文献[2-6],选入可能的影响因素,对患者进行常规统计分析,统计记录患者以下情况:一般情况(性别、年龄、吸烟、饮酒史)、受教育情况、婚姻情况、一般病史情况(高血压、冠心病、高脂血症、抑郁症)及规律用药情况。对于统计结果进行分析,主观舒适度评价标准参照主观舒适度简表对患者病因情况的主观舒适程度进行评价,统计评价内容主要包括精神功能、情感调节、自我控制、躯体功能以及社会适应5个方面,满分100分,得分越高表明治疗效果较好,反之则较差。
1.3统计方法
应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频数和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通过Logistic逐步多元回归分析筛选出精神分裂症发作的相关因素,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发作情况
该研究显示所吉林市某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214例,其中1年内有71例出现了病情发作,发生率为33.18%,仅出现1次24例(33.80%),出现2次及以上13例(18.31%)。
2.2精神分裂症病因的单因素分析
①抑郁症:出现45/71(63.38%),未出现61/143(42.66%)(χ2=8.150,P=0.004<0.05)。②规律预防:出现44/71(61.97%),未出现111/143(77.62%)(χ2=5.819,P=0.016<0.05)。③受教育情况受高等教育者出现20/71(28.17%),未出现70/143(48.95%)(χ2=8.457,P=0.015<0.05)。2.3精神分裂症病因的多因素分析将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上述变量纳入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以是否诱发精神分裂症发作为因变量,以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为自变量,分析发现受教育状况、抑郁症及规律预防情况为精神分裂症发作的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结果如下。
3讨论
3.1精神分裂症状病因统计分析
精神分裂症是临床常见的精神类疾病,患者主要表现为意识、行为功能障碍,不能独立生活,对患者日常生活及身心健康带来不利影响,也对社会及家庭均造成沉重的负担,近年来随着人们的工作压力不断增大,该疾病的发病率呈现增高趋势。结合该研究结果显示,所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214例,其中71例在院期间出现了病情发作,发生率为33.18%,仅发作一次24例(33.80%),发作两次及以上13例(18.31%),平均年龄(36±6.28)岁,与文献报道相符,调查纳入标准:①符合《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修订版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标准;②至少达到临床稳定3个月及以上,临床稳定的定义为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其中阳性症状中P1妄想,P2概念紊乱,P3幻觉,P6猜疑/迫害等条目≤3分(轻度);排除其他原因所致的精神分裂发作。同时不难看出其发病逐渐趋于年轻化,因探索其发作因素,并对其进行有效的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3.2精神分裂症病因统计分析
单因素及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可知受教育状况、抑郁症及规律用药情况为精神分裂症发作的危险因素(P<0.05)。患者受教育程度低会导致其对精神卫生知识了解较少,例如对其发病机制、治疗及预防措施等方面知识匮乏。有些患者患有精神分裂症难以被家属发现,直到症状发展较为严重时才入院治疗,这部分患者多为难治性精神分裂症,发作率较高,而对于受过高等能教育的患者而言,其对精神分裂症相关知识了解较多,在发病初期多可以得到较好治疗,预后效果较好[7]。患者长期处于抑郁状态也会导致精神分裂症发作风险增高,原因在于长期抑郁状态下患者大脑神经元功能紊乱,机体代谢障碍,激素水平的改变会间接刺激大脑神经中枢,导致患者精神分裂发作风险增高[8]。坚持规律用药对于控制精神分裂症发作具有重要作用,研究显示坚持药物治疗者相比未药物治疗者复发率为33%,而未用药者为83%,表明坚持规律用药对于控制病情至关重要,切不可随意增减剂量、换药或停药,一旦需要调增药物使用必须有医生指导。
3.3精神分裂症病因的结果分析
该研究通过对精神分裂症作患者病因进行统计分析可知,经过药物预防明显改善了控制有效率,显著改善了患者的主观舒适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据报道[8]对于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联合用药、ECT、rTMS、立体定向手术及认知行为治疗等会有效控制病情,显著改善患者预后。多项研究证实对精神分裂发作患者进行上述的药物联合外科治疗会明显提高患者的主观舒适度,降低住院时间,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9]。该研究与既往报道一致。综上所述,神分裂症患者病因可能受抑郁状态、不规律用药及受教育程度较低影响,通过对精神分裂发作患者进行有效的预防可以提高预防效果,明显改善患者主观舒适度,值得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蒙丹丽,郭先文,梁列新.肠道菌群与焦虑症、抑郁症关系的研究进展[J].临床消化病杂志,2018,30(2):127-130.
[2]盘晓芳,白贺霞,娄红岩,等.中医药治疗抑郁症的研究进展[J].新疆中医药,2018,36(4):89-90.
[3]康瑞莹,王燕丽,吴业清,等.具有外显攻击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伴发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分析[J].健康大视野,2018,17(6):60.
[4]孙继军,孙裕勇,朱春燕,等.首发精神分裂症未治疗时间对认知功能及预后的影响[J].中华全科医学,2016,14(1):20-22.
[5]王巍,王热华,纪家武.惊恐障碍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理社会因素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6,19(13):1578-1580.
[6]赵文莉,格鹏飞,蒋霞.甘肃省重性精神疾病现况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2016,32(6):765-769.
[7]张国林,梁成智,李芳.定西市2010—2012年重性精神疾病流行特征分析[J].西部中医药,2016,29(1):88-90.
[8]刘灵江,吴向平.精神分裂症患者回归社会康复的研究进展[J].现代实用医学,2018,30(8):981-982.
[9]刘辉,刘珊珊,竑晓.首发精神分裂症未治疗时间的变化及相关因素[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16,37(2):168-171.
作者:丁玉凤 单位:吉林市第六人民医院六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