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工程审计人才培育形式的实践范文

工程审计人才培育形式的实践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工程审计人才培育形式的实践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工程审计人才培育形式的实践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产品市场与要素市场日趋一体化,市场风险也越来越突出。强化经济主体在市场中的责任,通过审计评价其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并促进其激励约束机制的完善,成为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基石。因此社会对审计人才的需求日益旺盛。同时,审计环境的变化对审计人才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挑战:审计目标逐渐从以真实性、合法性为主向真实性、合法性与效益性并重转变;审计内容从财务收支向经济效益、政府绩效领域拓展;审计方法从账项基础审计逐步转向制度基础审计,并进一步延伸到审计技术含量较高的风险导向审计;审计手段从传统的手工审计转向计算机审计和联网审计;社会对审计质量的要求也大大提高。对于从事工程审计工作来说,不仅要求从业人员熟练掌握相关工程、建筑、会计、管理、法律等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即复合型知识结构),而且还需要系统掌握审计的运行规律,准确把握有关政策法规,能够创造性运用诸多学科知识,全面地、动态地分析和解决工程审计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复杂的问题。这些对工程审计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工程审计人才的培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目前工程审计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目前,我国工程审计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着教育过于书面化和机械化、授课方式互动不足、培养的人才不能满足实务工作要求等问题。开设的实务课程或者案例课程过于侧重以教科书为主导灌输审计的基础知识和审计的技术方法,教学过于程序化,从而导致学生缺乏对审计概念、审计知识的深入思考,更是缺乏实战动手能力。很多授课的老师也是从学校到学校,缺乏实务经验,这样的教学就很难适应审计实务工作的需求。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对外开放力度的不断加大,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变化中,同样对于工程审计人才也是如此。如果一味的“闭门造车”,不及时跟踪社会动态趋势,课程设置、教材编制、教学要求几年、甚至十几年没变化,脱离了社会和市场的发展,培养出来的学生是跟不上市场的要求和变化的。因此,要培养合格且优秀的工程审计人才,必须克服和剔除这些教学弊端,适应市场变化,新确立工程审计人才的培养目标,改革工程审计人才的培养模式。

二、解决问题的主要方法与途径

1.人才培养目标突出审计特色

一般的院校都是将审计专业隶属于会计专业,而我校的工程审计方向是隶属于工程管理专业,但其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又不同于一般的工程管理专业,知识结构也有着较为鲜明的特点:即在工程技术、工程法律、工程经济和工程管理等四个方面传统内容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我校审计学科的优势强化了工程审计,更多地侧重于培养从事建设投资领域宏观控制和微观监督等方面的复合型审计人才。

2.依托校内外资源,夯实工程基础

学校整体强调的是大审计平台建设,作为工程审计来说还要强调夯实工程技术基础。但夯实工程技术基础不是就技术论技术,而应是作为审计监督者应该具备的技术基础;是适当的‘广开渠’,而不是过度的‘深挖井’。我校在人才培养方案上进行了科学合理地安排,工程审计所需的工程技术基础知识是能够让学生有效掌握的。因此,我们在加强工程技术类师资力量的同时,更加注重实物模型、现场参观、工地实习、模拟实训等实践教学内容的充实和效果。另外,南京有多所颇具实力的工科院校,具有丰富的工程技术类学科资源,我们也通过适当地方式整合了这些资源。

3.打造和完善“复合型”教学体系

课程建设是人才培养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环。为了培养复合型的工程审计人才,完善课程体系,体现以工程技术为基础、工程法律为依据、工程经济与管理为核心、工程审计为特色的知识结构,我们对传统工程管理专业培养方案中一些偏于微观管理和细节技术的课程进行适当浓缩和归并,因为这类课程定位是服务于施工现场管理的,管理定位过强。同时有机地增加传统方案中缺少的工程审计、工程财务、工程评价等方面的课程,这类课程定位是服务于工程控制和监督的,强化监督定位。

4.素质教育与能力培养相结合

在加强学生工程管理和工程审计方面基本理论和方法的学习同时,考虑到本专业实践应用性较强,强化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培养也是非常关键的。为了实现这一培养目标,我们的一个关键举措就是:注重师资团队的专业结构互补性,强调师资个人的知识结构复合性(如‘双师型’队伍建设),目前本专业的骨干教师大多具备造价工程师、监理工程师、咨询工程师及内审师等执业资格。同时在全面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上,特别强化学生的专业核心技能。结合课程的专业特点,具体强化五大核心技能培养: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和评估能力;工程概预算编制和审核能力;工程项目的规划和管理能力;计算机的专业应用能力;土木工程基本技能。特别强化学生计算机的应用能力和操作能力(建筑CAD、工程审计电算化、概预算编制电算化、工程项目管理现代化)。

5.以实验室建设为平台,强化实践教学

实践性教学的设计思想是:将实验教学与实训教学结合起来,通过实验教学、参观工地、设计模拟、实习与软件应用、网络课程等教学技术和方法的立体化运用,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综合能力。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使用了实践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如,在《建筑工程概论》这门课程中,我们安排了多次参观施工现场以增加感性认识的实践教学环节;在《建设项目预算》课程中,我们采取了实地测量工程量和参加实务部门的预算编制等教学方法;在《建设单位会计》课程中,我们充分使用审计实验室,进行会计模拟;在《建设项目审计》课程中,模拟审计与案例教学相结合,达到了课堂教学所不能达到的良好效果。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必须进行实验教学的改革和创新。我们的主要做法有:

(1)强化实训:我们的改革目标是使实验与社会需要接轨,使今天所学即是明天所用。不仅仅局限于“实验”,更加注重“实训”,实验是课程教学的要求,而实训是今后实际工作的需要,对于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科研开发能力,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实训比实验更重要。课堂教学与实训的双向互动,是实现培养目标的根本途径;

(2)从单一性、验证性实验向综合性、设计研发性实验转化,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3)积极建设开放性实验室,网上开放实验资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锻炼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同时实现资源共享。通过工程审计实训实验室建设,积极探索信息化条件下新的审计方式,实施“预算跟踪+联网核查”审计模式,实现审计工作的“三个转变”:即从单一的事后审计转变为事后审计与事中审计相结合,从单一的静态审计转变为静态审计与动态审计相结合,从单一的现场审计转变为现场审计与远程审计相结合。让学生通过对这些工程审计领域前沿动态的把握,走上工作岗位后上手更快,发展后劲更大。

通过几年的实践与探索,我们‘改革’后的培养方案是能够满足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的。从本专业已毕业的几届学生来看,大多学生都进入企事业单位的内审机构和国家审计机关从事工程审计工作,大多用人单位对学生专业知识和能力的评价反馈是较为满意的,且本专业毕业学生普遍反馈认为大学四年的专业知识学习是非常关键和有用的。